图书介绍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
  • 祝尚书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大象出版社
  • ISBN:753474214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科举制度-关系-古典文学-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宋代科举发解制度考论1

一、发解条制考2

二、发解中的锁厅试、别头试条制考13

三、发解中的“解额”问题19

四、发解中的“寄应”问题23

五、宋代发解制度得失论27

宋代科举省试制度考论31

一、举子赴省及其他31

二、省试条制述略36

三、省试机构、知举官及考试流程40

四、省试奏名数额53

五、省试录取不均及“五路法”57

宋代科举类省试制度考论64

一、兵戎中的权宜创制64

二、四川类省试的制度变迁69

三、四川类省试进士的待遇75

四、四川类省试的历史评价79

宋代科举殿试制度考论84

一、由覆试引发的制度变革84

二、殿试的程序88

三、殿试中的“特奏名”105

四、殿试的历史作用108

附考:宋代的“宾贡”110

宋代诸科制度考论112

一、诸科置罢考112

二、诸科的考试115

三、“新科明法”考118

四、论宋代诸科之弊121

一、宋代制科置罢考125

宋代制科制度考论125

二、宋代制科的考试136

三、也说书判拔萃、博学宏词科144

四、陈彦古应贤良年代考148

五、宋代制科制度的特色和失误151

宋代词科制度考论158

一、词科科名变迁考158

二、词科程试格法考161

三、词科盛衰考165

四、宋季词科应试登科考168

五、宋代词科制度平议170

宋代科举糊名誊录制度考论175

一、糊名誊录由来考176

二、糊名誊录程序考180

三、宋人对糊名誊录制的争议182

四、糊名誊录制的利弊得失186

宋代进士科考试的诗赋经义之争190

一、由诗赋策论之争到诗赋经义之争190

二、“诗赋优越论”与“经义优越论”193

三、诗赋经义之争由对立到调和198

四、诗赋经义之争平议206

论宋代科举时文的程式化210

一、宋代科举时文的程式化进程210

二、诗赋的程式化214

三、论的程式化220

四、经义的程式化225

五、宋代科举时文程式化的弊端与影响229

北宋后期科举罢诗赋考233

一、熙宁贡举罢诗赋考233

二、元祐设经义兼诗赋进士时间考236

三、元祐殿试未复诗赋考238

四、徽宗时禁习诗赋考238

宋代科举与理学——兼论理学对科场时文的影响242

一、绍兴中:理学开始介入科举242

二、孝、光间:理学在科举中时占上风246

三、庆元中:科举厉禁理学249

四、宋末:理学占领科举阵地253

五、理学对科场时文的影响256

宋代科举用书考论261

一、科举用书的编刻与法规262

二、类编类科举用书考267

三、时文类科举用书考270

四、评论类科举用书考277

五、宋代科举用书利弊论280

南宋古文评点缘起发覆——兼论古文评点的文章学意义284

一、时文的全面程式化:评点兴起的历史契机284

二、诗赋格法:古文评点的参照模式289

三、“江西派”诗文论:驾轻就熟的评论方法294

四、南宋古文评点的文章学意义297

宋代科场的作弊与革弊302

一、“作弊”概念的界定302

二、宋代科场的举子作弊304

三、宋代科场的官吏作弊309

四、宋朝廷的革弊斗争313

宋代登第进士的恩例与庆典318

一、皇帝恩例318

二、期集庆典326

三、赐官授职333

四、恩例、庆典与科举公正性问题平议337

论宋初的进士行卷与文学340

一、史料文献中的宋人行卷341

二、宋初进士行卷个案举隅344

三、宋代进士行卷止息的原因351

四、进士行卷与宋初文学356

“科名前定”: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心态——兼论对宋人志怪小说创作的影响363

一、宋代科举制度下的士人命运363

二、“科名前定论”367

三、“科名前定”下的士子心态374

四、“科名前定论”与宋人志怪小说379

北宋“太学体”新论383

一、由景祐“变体”到“太学体”383

二、张方平反“太学体”的斗争387

三、对“太学体”与反“太学体”的再认识389

一、诗赋的由罢到禁:文化荒漠393

论北宋科举改制的异变与南宋文学走向393

二、禁赋而立宏词科:四六复兴398

三、禁诗而出《宗派图》:江西诗派401

四、王学促成理学勃兴:文学异化406

“君子事业”与“举子事业”——论宋代科举考试与文学发展的关系412

一、问题的提出412

二、有司:“文章取士,眷惟较艺”414

三、举子:“待问条目,搜抉略尽”419

四、“举子事业”与“君子事业”422

论乾淳“太学体”430

一、陈傅良与乾淳“太学体”431

二、从《止斋论祖》看乾淳“太学体”434

三、乾淳“太学体”的影响441

后记4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