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513167.jpg)
- 关文信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7730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初等教育-教育理论;初等教育-教学方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1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内涵及其发展2
一 两个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2
二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6
三 课程与教学论的逻辑起点8
四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10
第二节 影响较大的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18
一 现代课程理论流派19
二 现代教学理论流派22
第三节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26
一 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的必修课26
二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方法28
第2章 课程与教学目标31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32
一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概念32
二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33
三 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依据35
四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形式取向37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分类41
一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41
二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44
三 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理论46
四 我国国家课程标准中对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分类47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呈现49
一 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49
二 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50
三 教学目标的表述53
四 教学目标的呈现57
第3章 课程与教学内容58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内容概述59
一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含义及特点59
二 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取向及原则60
三 课程与教学内容组织的原则63
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内容66
一 选择小学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66
二 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内容69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内容的特点70
一 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71
二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73
三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75
第4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78
第一节 课程实施79
一 课程实施的含义79
二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80
三 课程实施与学习方式的变革82
一 教学与课程实施86
第二节 教学过程86
二 教学过程的内涵87
三 教学过程的动力90
四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91
第三节 教学过程要处理好的基本关系95
一 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96
二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97
三 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差异的关系99
第5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102
一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含义103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103
二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意义110
三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与对象112
第二节 基本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和方法115
一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模式115
二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117
第三节 发展性评价体系与方法119
一 发展性评价的内涵120
二 发展性评价体系122
三 发展性评价的主要方法126
第6章 课程类型与结构132
第一节 课程结构概述133
一 课程结构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33
二 课程结构的含义及其特征137
三 课程的分类标准与课程结构140
四 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142
第二节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特征144
一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144
二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总体特征145
第7章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155
第一节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概述156
一 校本课程的兴起156
二 校本课程发展的趋势156
三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含义158
四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162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163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163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166
第8章 教学设计171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特点172
一 教学设计的内涵172
二 教学设计的特点174
三 教学设计的意义176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176
一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177
二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79
一 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187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187
二 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190
三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192
第9章 教学模式198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199
一 教学模式的内涵199
二 教学模式的特点200
三 教学模式的分类202
一 国内教学模式发展概述203
第二节 国内外教学模式发展现状203
二 国外影响较大的教学模式209
第三节 小学课堂教学应关注的两种教学模式217
一 研究性教学模式217
二 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220
第10章 教学环境226
第一节 教学环境概述227
一 教学环境的含义和特点227
二 教学环境的结构与功能228
一 教学物理环境231
第二节 教学环境的类型231
二 教学心理环境234
第三节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优化236
一 教学环境的设计236
二 教学环境的优化239
第11章 教学方法249
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250
一 教学方法的内涵250
二 教学方法的作用251
三 教学方法的分类252
第二节 当代教学方法的发展253
一 当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253
二 教学方法的优选254
第三节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实施256
一 语言传递类教学方法256
二 直观感知类教学方法260
三 实际训练类教学方法262
四 探究发现类教学方法263
第12章 教学组织形式265
一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266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述266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267
第二节 现代通用的教学组织形式272
一 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272
二 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277
三 当代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278
第13章 教学媒体285
一 教学媒体的含义与作用286
第一节 教学媒体概述286
二 教学媒体的类型与选择287
三 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与功能290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91
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目标291
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式295
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与原则300
参考文献308
后记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