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交通银行史料 上 第3卷 1986-200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交通银行总行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3794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09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678页
- 主题词:经济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交通银行史料 上 第3卷 1986-200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酝酿经过3
一、重新组建交通银行的时代背景3
(上册)3
第一编 综合篇3
第一章 交通银行的重新组建3
(一)专家讨论组建综合性银行的意见4
二、组建综合性银行的调研4
(二)裴先白、马一行、顾树桢的报告8
(三)赴港金融考察小组的报告10
(四)中国人民银行吕培俭同志与上海市领导交换的意见12
(二)筹备组初期进行的工作13
(一)成立交通银行筹备组的决定13
三、成立交通银行筹备组13
(一)上海市人民政府的请示34
四、为筹建交通银行向国务院的请示34
(二)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请示37
(一)关于开展业务、设置机构的设想38
一、交通银行筹备组拟订建行的系列方案38
第二节 拟订方案38
(二)关于设置分支机构的意见41
(三)关于股份制和资金关系的意见43
(四)关于资本金和信贷资金管理问题的意见45
(五)关于股份制和组织形式等若干问题的意见46
二、召开“两级法人”研讨会48
(六)关于总管理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方案48
二、国务院关于重新组建交通银行的通知50
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要求正式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向国务院的请示报告50
第三节 批准组建50
三、中国人民银行对交通银行筹建中重大问题的决定51
四、中国人民银行陈慕华行长就交通银行筹备工作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向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的请示报告53
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重新组建交通银行的通知》的通知54
六、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交通银行章程》55
一、交通银行总管理处由京迁沪和上海分行准备开业的报告58
第四节 开业准备58
七、上海市人民政府转发《中国人民银行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重新组建交通银行的通知〉的通知》58
(一)关于重新组建交通银行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62
二、关于重新组建交通银行的重大事项和分支机构问题的请示报告62
(二)关于筹建交通银行分支机构若干问题的报告64
三、关于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对交通银行香港分行近期关系处理的意见65
(二)向国家计委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请示66
(一)向中国人民银行的请示66
四、关于申请核拨资本金的请示66
(二)关于申请立户与1987年劳动计划指标的请示67
(一)向劳动人事部的请示67
(三)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拨给交通银行外汇资本金三千万美元的函67
五、关于申请立户的请示67
六、中共交通银行党组关于筹备工作若干问题向中国人民银行党组的请示68
(三)财政部关于交通银行单独立户的通知68
(一)试行营业的报告和批复69
七、交通银行上海分行试行营业和正式营业69
(三)上海分行营业情况70
(二)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上海分行正式开业的批复70
(一)1987年3月31日在北京举行交通银行总管理处由京迁沪暨上海分行正式开业新闻发布招待会74
八、交通银行举行总管理处由京迁沪暨上海分行正式开业新闻发布招待会74
(二)1987年4月10日在上海举行交通银行总管理处由京迁沪暨上海分行正式开业新闻发布招待会76
(一)股东大会召开办法77
一、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1994年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77
第二章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咨询委员会77
第一节 股东大会77
(二)潘其昌董事长在交通银行股东大会上的讲话78
(三)王明权行长关于修订《交通银行章程》的说明81
(一)关于一九九五年交通银行股东大会召开办法的议案84
二、交通银行1995年股东大会84
(四)《交通银行章程》修订稿84
(一)关于一九九六年交通银行股东大会召开办法的议案85
三、交通银行1996年股东大会85
(二)交通银行一九九五年股东大会通讯表决结果的通报85
(二)交通银行1997年度股东大会通讯表决结果的通报86
(一)关于1997年度交通银行股东大会召开办法的议案86
(二)交通银行一九九六年股东大会通讯表决结果的通报86
四、交通银行1997年股东大会86
(一)关于1998年交通银行股东会议召开办法的议案87
五、交通银行1998年股东大会87
(二)交通银行1998年股东大会通讯表决工作的情况通报88
(二)交通银行1999年度股东大会通讯表决结果报告89
(一)关于1999年度交通银行股东会议召开办法的议案89
六、交通银行1999年股东大会89
(二)殷介炎董事长关于董事会工作报告90
(一)关于召开交通银行2000年股东代表大会的议案90
七、交通银行2000年股东代表大会90
(三)首席监事刘崇明关于监事会工作的报告96
(四)交通银行2000年股东代表大会议定事项99
(五)关于交通银行拟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及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情况的报告100
八、交通银行2001年股东大会102
(一)交通银行第一届董事会成员103
一、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各届董事会成员103
第二节 董事会103
(二)交通银行第二届董事会成员104
(三)交通银行第三届董事会成员106
(一)交通银行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107
二、交通银行第一届董事会各次会议(1987~1994年)107
(二)交通银行第一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113
(三)交通银行第一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115
(四)交通银行第一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117
(五)交通银行第一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119
(六)交通银行第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121
(七)交通银行第一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123
(八)交通银行第一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126
(一)交通银行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133
三、交通银行第二届董事会各次会议(1994~2000年)133
(二)交通银行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134
(三)交通银行第二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136
(四)交通银行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137
(五)交通银行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139
(六)交通银行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140
(七)交通银行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141
(一)交通银行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143
四、交通银行第三届董事会各次会议(2000年~)143
(二)交通银行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145
(三)交通银行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152
(三)交通银行第三届监事会成员162
(二)交通银行第二届监事会成员162
第三节 监事会162
一、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各届监事会成员162
(一)交通银行第一届监事会成员162
(一)交通银行监事会职责暂行规定163
二、交通银行监事会职责规定163
(一)1990年交通银行监事会议164
三、交通银行第一届监事会各次会议(1990~1993年)164
(二)交通银行监事会职责规定164
(二)1991年交通银行监事会议166
(三)1992年交通银行监事会议167
(四)1993年交通银行监事会议168
(一)交通银行第二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170
四、交通银行第二届监事会各次会议(1994~2000年)170
(二)交通银行第二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172
(三)交通银行第二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173
(四)交通银行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175
(五)交通银行第二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178
(六)交通银行第二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179
(七)交通银行第二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182
(二)监事会的任务和职责184
(一)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进驻交通银行184
五、交通银行第三届监事会184
(三)2000年监管通报及整改报告185
(一)交通银行第一届董事会时期咨询委员会成员190
一、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各届董事会时期咨询委员会成员190
第四节 咨询委员会190
(二)交通银行第二届董事会时期咨询委员会成员191
二、交通银行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初稿)193
(三)交通银行第三届董事会时期咨询委员会成员193
三、召开咨询委员会会议194
一、重组初期交通银行股本的构成198
第一节 重组初期的股本构成及其特点198
第三章 交通银行的股本及其构成198
二、重组初期交通银行股本的特点199
一、多个法人体制的弊端及统一法人体制的依据200
第二节 一个法人体制改革以及换股后的股本构成200
二、交通银行新股份实行“同股同权、同股同利”201
第三节 历年股权变化情况202
三、召开第一次股东代表大会202
二、历年股利分配情况205
一、交通银行的股利分配经历了两个阶段205
第四节 历年股息及红利发放情况205
(一)招股办法209
一、重组初期的股本管理209
第五节 交通银行股本管理209
(二)股本金管理212
(一)1994年制定折股实施细则213
二、统一法人体制后的股本管理213
(二)1994年制定重新修改制定招股办法215
(三)1994年制定并完善股权管理218
(二)国务院任命戴相龙为总经理,免去李祥瑞的总经理职务225
(一)国务院任命李祥瑞为总经理,潘其昌、沈润璋、陈恒平、王爱身为副总经理225
第四章 总分支行机构与干部225
第一节 总管理处(总行)225
一、中组部同意将交通银行总管理处领导成员纳入中央管理干部的范围225
二、总经理(行长)、副总经理(副行长)225
(八)国务院任命吴建为副总经理226
(七)国务院任命王明权为总经理,乔伟为副总经理,免去戴相龙总经理职务226
(三)中组部同意免去沈润璋的副总经理职务226
(四)国务院任命鲁家善为副总经理226
(五)国务院任命王明权为副总经理,免去王爱身的副总经理职务226
(六)国务院任命潘其昌为董事长,免去其交通银行副总经理职务226
三、行长助理227
(十三)国务院任命张建国为副行长227
(九)国务院任命方诚国、刘育长为副行长,免去陈恒平、鲁家善的副行长职务227
(十)国务院任命方诚国为行长,免去王明权的行长职务227
(十一)国务院任命李军为副行长227
(十二)国务院免去吴建的副行长职务227
(一)中组部通知任命李祥瑞为党组书记,潘其昌、沈润璋、陈恒平、王爱身为党组成员228
五、中共交通银行党组228
四、总稽核228
(一)关于设置交通银行总稽核向中国人民银行的请示及复函228
(二)聘任李军为交通银行总稽核228
(三)解聘李军的总稽核职务228
(六)中组部任命乔伟、吴建为党组成员229
(五)中共中央任命王明权为党组书记,免去戴相龙的党组书记职务229
(二)中组部同意免去沈润璋的党组成员职务229
(三)中共中央任命戴相龙为党组书记,免去李祥瑞的党组书记职务229
(四)中组部同意王明权、鲁家善任党组成员,免去王爱身的党组成员职务229
(二)中共中央批准方诚国任党委书记,免去王明权的党委书记职务230
(一)中共中央决定王明权任党委书记,中组部通知方诚国任党委副书记,乔伟、吴建、刘育长、徐俊康任党委委员230
(七)中组部任命方诚国任党组副书记,刘育长任党组成员,免去陈恒平、鲁家善的党组成员职务230
六、中共交通银行党组纪律检查组230
(一)中组部同意成立交通银行纪律检查组,王爱身兼任纪律检查组组长230
(二)中组部同意吴建兼任纪律检查组组长,免去王爱身的纪律检查组组长职务230
七、中共交通银行委员会230
(三)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同意免去李军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职务231
(二)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同意李军任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231
(三)中组部通知乔伟任党委副书记231
(四)中组部通知免去吴建的党委委员职务231
(五)中组部通知张建国、彭纯任党委委员231
八、中共交通银行纪律检查委员会231
(一)中组部通知徐俊康任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231
(二)关于将“交通银行总管理处”名称改为“交通银行总行”向中国人民银行的请示232
(一)“关于将交通银行总管理处名称改为交通银行总行”向国务院办公厅的报告232
九、交通银行总管理处更名为交通银行总行232
(一)重组初期总管理处设办公室、人事教育部、财务会计部、计划业务部、调查研究部、稽核部、国外业务部七个副局级机构233
十、总行(总管理处)的组织233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233
(六)1991年8月成立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235
(五)1991年3月增设信托部、电脑中心235
(二)成立交通银行驻北京办事处235
(三)1988年12月增设培训中心、监察室235
(四)1990年12月计划业务部分设为综合计划部、信贷部和外汇信贷部235
(十)1996年3月稽核室更名为稽核部236
(九)1995年2月增设海外机构管理部、储蓄部、信贷部与外汇信贷部合并为信贷部236
(七)1992年3月建立交通银行工会工作委员会236
(八)1993年11月增设总务部,调查研究部改名为研究开发部236
(十二)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交通银行总行内设机构、编制情况的报告237
(十一)1996年5月成立总行营业部237
(十七)1999年3月撤销信贷部、中间业务部、储蓄部和信用卡部,设立授信管理部、市场营销部、风险资产管理部和私人金融业务部240
(十六)1998年9月设立法律事务室240
(十三)1997年11月信托部更名为中间业务管理部240
(十四)1998年6月设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部240
(十五)1998年9月撤销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240
(三)分支机构设置的条件241
(二)分支机构设置的原则241
(十八)2001年1月市场营销部更名为公司业务部,国外业务部更名为国际业务部,研究开发部更名为发展研究部241
第二节 分支机构建设与管理241
一、设置分支机构的原则、规定241
(一)设置分支机构的指导思想241
(七)分支机构的管理权限242
(六)分支机构的盈利分配242
(四)分支机构资本金的筹集242
(五)分支机构的业务经营242
(八)对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的管理243
(四)关于人员编制245
(三)关于分行的等级划分245
二、筹建分支机构的几个具体规定245
(一)关于资本金245
(二)关于外汇额度的分配方案245
(八)重申必须经总管理处书面批准才能筹建分支机构和进行试营业246
(七)关于工资与奖金问题246
(五)关于分行以下分支机构的设置246
(六)关于分行开业的条件246
(九)明确设置辖属分支机构的要求247
(十)规定申报分支机构正式开业的具体手续248
(十一)分支机构经营业务范围249
(十二)分支机构企业类型划分标准250
(十四)分支机构等级划分、名称和管理意见251
(十三)分支机构营业网点的设置251
(一)重组初期的分支机构建设253
三、分支机构建设253
(二)撤并分支行擅自设立的违规机构259
(三)1996年新设市区营业机构计划260
(四)1997年统一机构网点称谓261
(五)1998年4月14日起交通银行全面管理香港分行262
(六)2000年度机构发展规划269
(七)管辖、直属分行的调整及管理272
(八)分支机构升级280
(九)加强机构管理282
(十)海外机构管理288
四、总管理处(总行)批准分支行建立筹备组、试营业、正式开业、支行改分行或撤并一览表(1986~2002年)291
第三节 总行各部门及各分支行历任领导297
一、总管理处(总行)各部门历届总经理(部长、主任)、副总经理(副部长、副主任)(1987~2001年)297
(一)中共交通银行委员会各部门历任部长、副部长297
(三)总管理处(总行)各部门历任总经理(主任)、副总经理(副主任)298
(二)交通银行工会工作委员会历任主任、副主任298
(四)海外机构历任总经理、副总经理、首席代表、代表306
二、各分支行历任总经理(行长)、副总经理(副行长)308
(一)各管辖分行历任总经理(行长)、副总经理(副行长)308
(二)各直属分行历任总经理(行长)、副总经理(副行长)317
(三)各辖属分支行历任总经理(行长)、副总经理(副行长)334
一、交通银行重新组建赋予交通银行改革创新的光荣任务355
第一节 交通银行改革的探索355
(一)交通银行开业三个月后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拓业务的工作报告355
第五章 改革与发展355
(二)交通银行开业初期在金融改革方面的探索358
(三)有关领导对交通银行改革的评价360
二、初步形成综合性银行的基本框架362
(一)1990年向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362
(二)1991年5月向中国人民银行李贵鲜行长的汇报366
(三)中国人民银行李贵鲜行长的讲话摘要369
三、把交通银行办成商业银行371
(一)商业银行的基本设想371
(二)创办“三个一流”的银行,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服务377
(三)坚定信心,办好商业银行377
(四)把交通银行办成商业银行的经验体会383
一、历年工作的指导思想384
(一)以“三个一流”为目标,不断求得发展384
第二节 改革与发展的方针和任务384
(二)坚持改革方向,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发展385
(三)为稳定金融,保持国民经济持久、稳定、协调地发展服务385
(五)搞好金融队伍“教育、清理、整顿”活动386
(六)加快完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全面提高人员素质386
(四)坚持改革,稳步发展,改进服务,严格管理386
(七)向创办规范化的商业银行迈进388
(八)服从宏观调控,加快改革发展,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资产质量,为把交通银行办成规范化商业银行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388
(十)提高业务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管理、服务、效益上创特色,坚定不移地向规范化商业银行迈进389
(十一)在提高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各项业务稳步健康发展389
(九)以转变经营观念和业务增长方式为重点,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继续保持适当的业务增长速度389
(十二)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国际经营管理水平的规范化商业银行390
(十三)全面提高经营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努力实现新世纪交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良好开局391
二、各个时期的发展规划392
(一)交通银行近期(1987~1990年)发展规划(讨论稿)392
(二)交通银行“八五”发展计划(草案)(讨论稿)397
(三)交通银行“九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407
(四)交通银行2001~2005年发展计划纲要413
三、经营理念420
(一)在发挥综合性银行的优势中,求得自己的发展420
(二)塑造稳健、精干、高效的企业形象427
(一)1987年4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以来,业务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429
一、重组初期(1987~1989年)的工作情况429
(二)1988年全行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益429
第三节 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情况429
(三)1989年以优质服务来吸引客户,取得了存款的稳定增长430
二、1990~1993年的工作情况431
(一)1990年交通银行在治理整顿中,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获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431
(二)以“教育、清理、整顿”为主要内容,加强内部管理使交通银行1991年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433
(三)1992年开展创办社会主义商业银行大讨论,大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各项业务取得了迅速的发展434
(四)1993年是交通银行自我完善和继续发展的一年435
三、1993年以后的工作情况437
(一)1994年是交通银行改革与发展迈出较大步伐的一年437
(二)1995年取得了各项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440
(三)1996年强化一个法人体制,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各项业务稳步发展444
(四)1997年实现利润增幅名列全国五大银行之首444
(五)1998年各项业务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446
(六)1999年各项业务运行平稳,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448
(七)2000年加强市场营销力度,加快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步伐,各项业务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451
(八)2001年坚持深化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明确发展目标,努力开拓创新,实现了新世纪第一年改革与发展的良好开局453
一、完善管理体制455
(一)强化法人治理机构455
第四节 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455
(二)实行一个法人、两级管理、分级经营、分类授权、分别核算的管理体制457
二、完善经营机制461
(一)向商业银行转化,其核心是转换经营机制461
(二)以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机制为中心,加快交通银行的改革步伐462
(三)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推进商业银行改革464
第五节 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465
一、支持重点企业的发展465
二、支持石油化工企业466
三、积极支持国家能源部门466
四、支持交通事业的发展468
五、支持航空事业和造船业的发展469
六、支持技改项目470
七、支持汽车工业的发展471
八、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472
九、提供综合服务473
一、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交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477
第一节 重组初期外汇业务概述及历年工作情况477
(一)关于申请交通银行总管理处暨上海分行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的报告477
(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复477
第六章 外汇业务477
第二编 业务经营477
(三)各分支行办理外汇业务审批程序及验收办法478
(四)外汇业务管理481
二、1988年召开第一次外汇业务专业工作会议,明确交通银行外汇业务的特点及近期目标487
(三)与国外代理行主要业务掌握的几点原则(略)491
(二)代理行管理暂行规定(略)491
四、历年国外业务工作情况491
(一)重组初期(1987~1990年)外汇业务逐步展开,健康发展491
(一)代理行、海外联行互委业务情况(略)491
三、海外代理行、账户行网络491
(二)1991年交通银行外汇业务取得长足发展493
(三)1992年外汇业务上了一个新台阶495
(四)1993年外汇业务有了新的突破498
(五)1994年外汇业务取得较好的成绩500
(六)1995年外汇业务注重抗御和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502
(七)1996年为外汇业务强化管理年505
(八)1997年外汇业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探索良性发展的道路507
(九)1998年外汇业务经营情况508
(十)1999年外汇业务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512
(十二)2001年外汇业务完成情况良好513
(十一)2000年是外汇业务取得较大进步的一年513
第二节 外汇资金业务514
(二)外汇宝业务515
(一)外汇买卖业务515
一、国外同业拆放业务515
二、外汇买卖业务515
(二)1988年首次在新加坡成功发行1亿美元债券516
(一)交通银行1988年向境外借款实际发生额516
三、对外筹资和对外发债516
(四)1993年交通银行再次在新加坡发行1亿美元浮动利率债券522
(三)财政部委托交通银行对外筹资的函522
(五)在日本发行日元武士债券525
(六)交通银行外债情况和短期外债使用情况529
(七)交通银行外债情况531
(一)加强外汇资金管理532
五、外汇资金管理532
四、受托经营国家外汇储备(略)532
(二)海外分行资金管理535
(三)交通银行海外分行反洗钱暂行规定536
第三节 国际结算业务537
(五)代客外汇买卖和结售汇业务管理(略)537
(四)外汇债券业务管理537
(一)交通银行重新组建后,积极开展国际结算业务539
一、国际结算业务情况539
(二)逐步推出进出口保理和福费廷等新业务541
(三)2001年国际结算业务情况543
(一)严格遵循国际惯例办理业务,保证国际结算业务顺利发展546
二、加强信用证业务管理546
(三)进一步加强进口信用证业务管理548
(二)从1994年起在全行信用证业务中实施UCP500(略)548
三、成立交通银行国际结算技术委员会551
(一)树立存款第一观念,大力组织存款553
一、交通银行重新组建之初就把吸收存款、壮大资金实力作为业务发展的重要任务553
第七章 存款业务553
第一节 人民币存款业务553
(二)存款是银行的生命线,要牢固地把争取存款放在工作的第一位555
(三)1989年召开交通银行部分分支行存款工作会议556
(四)1990年9月2日召开存款工作会议557
(六)通过“三个联动”,拓宽组织本外币存款的渠道和领域563
(五)把存款立行的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563
(七)以旺盛的斗志迎战面临的困难,争取存款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564
(八)明确市场定位,大力调整结构,积极扩大营销,增加科技投入,扭转存款大起大落现象569
(九)进一步加大公司客户营销力度,大力组织对公存款574
二、存款业务的指导方针和经营思想575
(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你行试办协定存款等业务问题的批复578
(一)交通银行办理通知存款等五种存款办法的请示578
三、重组初期,交通银行经人民银行批准率先或独家开办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和大面额存款等业务,揭开了我国金融业务品种改革和创新的序幕578
(一)组建分(支)行市场营销部579
四、全行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一揽子对外展业的新的业务运行机制579
(二)推行客户经理制582
(四)对公司客户实施进入与退出策略585
(三)加强对保险公司协议存款业务的管理585
(二)1991年存款情况586
(一)1990年存款情况586
(五)明确跨行间客户营销管理的分工职责586
五、历年存款情况586
(三)1992年存款情况587
(五)1994年存款情况588
(四)1993年存款情况588
(八)1997年存款情况589
(七)1996年存款情况589
(六)1995年存款情况589
(十)1999年存款情况590
(九)1998年存款情况590
(十一)2000年存款情况592
(十二)2001年存款情况594
(一)关于印发新的交通银行外币存款章程的通知595
一、部分外汇存款办法595
第二节 外汇存款业务595
(二)交通银行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试行办法599
(一)1993年外汇存款情况601
二、外汇存款情况601
(二)1994年外汇存款情况602
(三)1995年外汇存款情况603
(四)1996年外汇存款情况604
(五)1997年外汇存款情况605
(七)1999年外汇存款情况606
(六)1998年外汇存款情况606
(八)2000年外汇存款情况607
(九)2001年外汇存款情况608
第八章 信贷业务611
(中册)611
(二)我行对企业不包资金供应,也不依赖人民银行供应资金612
(一)坚决贯彻中央稳定经济的总方针,一定要把握好贷款投放这一关口612
第一节 人民币信贷业务612
一、信贷业务的指导思想612
(四)加强信贷管理,搞活现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争取合理适度的盈利613
(三)在开拓和发展业务的同时,做好银行的基础管理工作613
(五)管好用好固定资产规模,积极推动经济联合,支持技术进步614
(六)积极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高度重视防范信贷风险615
(七)搞好搞活流动资金贷款,保证信贷资金投向不断优化616
(九)坚定不移地走商业银行信贷发展道路618
(八)遵照“三性”经营原则,确立“重点倾斜、择优扶植”的信贷经营方针618
(二)“加强交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项目合同谈判备忘录620
(一)启动世界银行“改进交通银行信贷流程”项目620
二、关于世界银行“改进交通银行信贷流程”援助项目620
(三)以世行项目为契机,全面提升我行信贷管理水平622
(一)开业初期贷款办法和规定628
三、部分信贷规章制度628
(二)1994年以后的贷款办法和规定(部分)631
(一)1987年信贷工作情况661
四、信贷工作情况661
(四)1990年信贷工作情况662
(三)1989年信贷工作情况662
(二)1988年信贷工作情况662
(七)1993年信贷工作情况663
(六)1992年信贷工作情况663
(五)1991年信贷工作情况663
(八)1994年信贷工作情况665
(九)1995年信贷工作情况666
(十一)1997年信贷工作情况667
(十)1996年信贷工作情况667
(十二)1998年信贷工作情况668
(十三)1999年信贷工作情况669
(十四)2000年信贷工作情况670
(十五)2001年信贷工作情况671
(一)外汇资产自我调控暂行办法672
一、开业初期外汇信贷业务的开展及管理672
第二节 外汇信贷业务672
(二)外汇信贷工作的特征和应遵循的原则675
(三)出口信贷和政府转贷款业务676
(五)加强外汇贷款档案管理683
(四)对外贸易担保业务683
(二)交通银行外国政府贷款转贷业务管理办法(试行)688
(一)关于我行执行财政部《关于外国政府贷款转贷管理的暂行规定》情况的报告688
二、1993年以后的外汇信贷业务情况及部分管理办法688
(一)1993年外汇信贷工作情况693
三、交通银行历年外汇信贷工作情况693
(二)1994年外汇信贷工作情况694
(三)1995年外汇信贷工作情况696
(四)1996年外汇信贷工作情况697
(五)1997年外汇信贷工作情况698
(七)1999年外汇信贷工作情况699
(六)1998年外汇信贷工作情况699
(八)2000年外汇信贷工作情况700
(九)2001年外汇信贷工作情况701
一、交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历程的回顾703
第一节 私人金融业务发展综述703
第九章 私人金融业务703
二、交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方针与思路704
(一)开展储蓄业务的初步设想708
一、储蓄业务708
第二节 私人金融业务的主要业务种类708
(二)重新组建初期,经人民银行批准,交通银行率先或独家开办了个人大面额存款证、个人通知存款和个人协定存款等特色品种,揭开了我国零售金融业务品种改革和创新的序幕(详见第七章)709
(三)1994年总行下发《交通银行关于加快发展储蓄业务的决定》,储蓄业务快速发展710
(四)1995年交通银行开始办理跨系统储蓄存款异地托收业务711
(五)1996年外币丙种存款余额超10亿美元713
(六)1997年交通银行举办首届储蓄系统本外币业务知识和技能比赛714
(七)同年开展储蓄业务岗位分级授权制度专项工作716
(八)1998年规范存款证明书717
(九)2000年召开私人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三大”、“四上”、“五转”的工作思路,私金业务发展迅速,市场份额攀升718
(十)2001年全行本外币储蓄业务发展情况725
二、太平洋信用卡业务726
(一)从代理境外信用卡业务开始的信用卡业务728
(二)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的诞生730
(三)1997年全行贯彻落实重庆信用卡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方针,迎来了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春天735
(四)不断推出新业务,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发展743
(五)2001年太平洋卡业务情况752
(六)太平洋信用卡业务管理754
(二)1999年根据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的指导意见》(银发[1999]73号)精神,交通银行在全行推出个人贷款业务763
(一)1994年交通银行个人资产业务开始启动763
三、个人贷款业务763
(三)交通银行2001年个人贷款业务发展情况767
一、组织全行统一大营销活动769
(一)关于开展“太平洋卡理财通天下”宣传活动的通知769
第三节 私人金融业务分销渠道管理769
(二)“太平洋卡理财通天下”集中营销宣传活动总结772
(一)研究制定网点管理办法777
三、加强对基层网点的管理777
二、2001年9月1日交通银行客户服务中心正式对外提供服务777
(二)1996年组织首次全行性储蓄会计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活动783
(三)开展首届储蓄柜所达标升级活动788
(四)根据人民银行要求,开展清理整顿联、代办所工作791
(五)开展评先创优活动793
一、1994年推出集中分布式活期同城通存通兑业务797
第四节 私人金融业务电子化797
四、加强对自助服务区和自助设备的管理797
二、1997年推出集中式储蓄通存通兑应用系统(1.0版),储蓄业务处理由微机提升为小型机798
三、1998年太平洋卡“一卡通”和“全国通”系统开发成功801
四、1999年太平洋卡“全国通”业务在上海、北京、扬州三地正式开通802
五、2000年总行开发了太平洋卡银证转账(卡炒股)功能803
六、2001年发行符合人民银行规范的、带有“银联”标识的太平洋卡,交通银行受理全国银行卡异地跨行通业务805
八、2001年太平洋卡“全国通”、“跨行通”业务情况809
七、总行推出“零售业务应用系统(3.0版)”,该系统在优化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个人贷款和代理开放式基金业务809
第五节 附录812
二、不断改革和完善联行往来业务813
一、建立交通银行内地联行往来体系,开展联行业务813
第十章 清算业务813
第一节 探索具有交通银行特色的联行业务813
(一)制定联行往来办法814
(二)加强密押管理816
第二节 采用高科技手段,实行电子联行817
三、逐步扩大总行集中清算资金范围817
(一)1997年启用全国电子汇兑业务系统818
一、启用电子汇兑系统818
(二)1998年启用全国外汇电子汇兑系统822
(三)1999年启用人民币电子汇兑系统传送银行资金调度信息823
(四)2000年启用本外币一体化实时汇兑系统826
(五)2001年外汇会计销账系统的转型缩短了销账周期828
(六)电子汇兑系统产生了高速、快捷的资金汇划通道829
(一)1997年SWIFT系统延伸至各开办外汇业务的分支行833
二、1993年开通SWIFT系统833
(三)制定分支行SWIFT系统安全管理的若干规定834
(二)完成SWIFT系统与电子汇兑系统一体化开发及运行834
(四)加强SWIFT系统安全管理的补充规定835
(五)认购新增SWIFT股份836
三、资金清算业务情况839
(六)建成SWIFT系统灾难备份839
(一)结售汇人民币资金纳入联行资金清算843
一、关于结售汇843
第三节 加强联行资金管理和资金清算843
(二)完善结售汇人民币资金清算办法844
(一)开办电子汇兑业务后太平洋卡跨行交易资金清算办法845
二、关于业务联动845
(一)理顺汇路,减少资金在途,保证支付846
三、关于资金在途846
(二)交通银行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海通证券有限公司开展电子汇兑业务联动实施细则846
(二)规范资金汇划,减少资金在途847
五、外汇联行代理行往来账户管理848
四、系统内人民币调拨资金本息清算有关问题848
三、分支行要不失时机地发展保险业务,在全行逐步形成保险业务体系852
二、创造条件,争取成立全资附属保险公司852
第十一章 保险业务852
第一节 发展保险业务、筹建保险公司的方针852
一、保险业务风险性很大,必须慎重对待852
(二)总处关于同意上海分行增设保险业务部的批复853
(一)关于成立保险业务部的请示853
四、总管理处集中力量筹建保险公司,分支行要积极地发展保险业务853
五、“八五”期间建立全资保险总公司,管辖分行建立分公司853
第二节 保险业务体系的建立853
一、上海分行率先开办保险业务部853
(三)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申请保险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函854
(一)关于交通银行分支行开办保险业务问题的通知855
二、分支行开办保险业务的规定855
(四)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同意设立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保险业务部的复函855
(一)分保协议857
四、交通银行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签订的分保协议和备忘录857
(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交通银行办理保险业务问题的批复857
三、制定保险业务管理基本制度(略)857
五、召开交通银行保险业务座谈会860
(二)备忘录860
六、两年多来保险业务的发展864
(一)筹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初步设想866
一、积极酝酿阶段866
第三节 筹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866
(二)开展筹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讨论868
(一)致人民银行总行的三次申请报告876
二、申请筹建阶段876
(三)筹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工作意见879
(二)中国人民银行同意交通银行筹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批复879
(一)为正式成立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致中国人民银行的请示884
三、正式成立阶段884
(四)关于申请成立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请示891
(三)交通银行常务董事会关于成立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有关事宜的决定891
(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成立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批复891
(五)召开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各管辖分公司筹备领导小组负责人会议892
(一)各分支行保险业务处理事项894
一、各分支行保险业务的处理894
第四节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成立后的工作894
(二)建立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代理处895
(三)规范代理保险业务898
(一)与银行分账的处理899
二、有关账户的处理899
(二)分支行原对公司的投资划归总行900
(二)公司推行行员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若干问题901
(一)公司行政级别901
三、总管理处对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重大事项报告的批复901
一、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关于实施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工作的意见902
第五节 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902
(三)同意交通银行香港分行参股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902
(四)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公司“三定”方案902
二、交行对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意见904
三、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分业经营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905
四、总行关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实施分业经营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批复906
(一)1990~1991年的发展规模908
二、信托业务发展概况908
第十二章 信托业务908
第一节 坚持综合经营,发展信托业务908
一、信托业务部的设立908
(三)1993年规范经营,稳步发展909
(二)1992年勇于开拓,发展较快909
(一)证券业务制度910
三、证券业务910
(二)重组初期证券业务的发展情况912
(三)成立上海海通证券公司913
(四)成立交通银行系统证券业务网络916
(五)召开证券业务座谈会920
(六)上海证交所吸收交通银行21家分支行为正式会员921
(一)交通银行投资业务和设立各类子公司的暂行管理办法922
四、投资业务922
(二)总行直接投资项目(部分)924
(一)交通银行租赁业务管理暂行办法931
五、租赁、委贷业务931
(三)全行投资项目1994年收益情况931
(二)交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暂行办法934
六、房地产业务开发经营情况936
一、贯彻《商业银行法》,清理整顿信托业务,把交通银行办成规范化的商业银行938
第二节 维护金融秩序,清理整顿信托业务938
(一)召开信托投资业务座谈会942
二、投资项目的清理942
(二)从严控制投资,清理投资项目946
(三)长江经济联合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转让950
(四)交通银行投资金融类企业股权的处置方案951
(五)清理、控制委托贷款958
(六)加强投资项目管理959
(一)全行信托业务整顿情况及整改意见962
三、信托业务的清理整顿962
(二)交通银行清理信托委托业务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肯定964
(一)制定房地产业务整顿的试行意见965
四、清理整顿房地产业务965
(二)我行所属房地产开发企业情况966
五、研究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967
(一)交通银行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工作情况969
(二)进一步做好与经济实体脱钩工作976
(三)召开管辖、直属分行脱钩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977
(一)交通银行所办经济实体及房地产项目的托管办法978
六、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后的有关措施978
(二)交通银行关于劳动服务公司、培训中心、招待所等服务机构的若干管理暂行规定980
(一)开展银行代理业务的理由982
一、交通银行开展代理中间业务的实施方案982
第十三章 中间业务982
第一节 中间业务部的设立982
(三)代理中间业务的实施意见983
(二)代理中间业务的范围983
(四)开展代理中间业务的步骤984
二、交通银行信托部更名为中间业务管理部985
(五)需要行领导帮助解决的几个问题985
一、开办代理业务的通知986
第二节 制定开展中间业务的各项办法986
二、开办咨询业务办法987
三、开办保管箱业务办法988
四、拓展和办理投资基金托管业务990
一、中间业务情况的报告991
第三节 中间业务的工作情况991
一、代理国家开发银行委托业务992
第四节 开发中间业务新的品种992
二、各项中间业务规定和办法(略)992
二、与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试行全库系统交易结算993
四、代理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业务994
三、上海分行、深圳分行已成为上海证交所、深圳证交所资金清算银行994
五、办理财政性委托存贷款业务997
六、交通银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海通证券有限公司的业务合作998
七、交通银行与海通证券公司签订代理资金汇划协议1000
(一)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加快发展我行中间业务1001
一、加快发展我行中间业务的战略1001
第五节 贯彻《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精神,加快发展中间业务1001
(二)召开研究、部署中间业务会议1005
(三)召开零售中间业务研讨会议1007
(四)成立交通银行中间业务协调小组1008
(一)制定交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管理办法1009
二、推进全行委托贷款业务1009
(二)授权北京、上海等20家分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1011
(三)2001年全行定向委托贷款业务情况1012
一、交通银行关于办理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请示1015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部的设立1015
第十四章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1015
四、总行关于设立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部的通知1017
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核准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资格的批复1017
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交通银行增设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部的批复1017
一、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暂行办法1018
第二节 制定规章制度(部分)1018
三、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部电脑系统管理制度1021
二、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部内部控制制度1021
四、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部基金信息披露制度1022
五、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部业务资料管理制度1023
六、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从业人员工作守则1024
一、1999年工作情况1025
第三节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工作情况1025
二、2000年工作情况1033
三、2001年工作情况1035
四、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交通银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部年检结果的通报1038
(一)关于申请首批开放式基金代销银行资格致中国人民银行的请示1039
一、申请开放式基金代销银行资格1039
第四节 代销开放式基金业务1039
(二)关于申请办理开放式基金有关业务资格致中国证监会的请示1041
(一)成立开放式基金代销领导协调小组1044
二、成立开放式基金代销领导协调小组1044
(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交通银行代理开放式基金业务的批复1044
(二)召开开放式基金领导协调小组会议1045
(一)制定总行工作职责1052
三、开放式基金代销试点工作1052
(二)开放式基金代销分行准备工作验收方案1053
(三)做好开放式基金宣传工作1054
(四)开放式基金试点工作情况1056
一、1991年召开交通银行首次电子化工作会议1061
第一节 建行初期的电子化建设,为业务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1061
第十五章 电子化建设1061
(一)广泛地推广了对公业务微机处理系统1062
二、1993年是我行电子化建设迅速发展的一年1062
(四)外汇业务计算机应用有了新发展1063
(三)组织引进、开发太平洋信用卡微机管理系统1063
(二)大力开展储蓄业务微机处理系统的推广1063
(八)微机通讯网络逐步得到完善1064
(七)开发分支行资产负债管理系统1064
(五)开展计算机同城联网实现储蓄通存通兑和联结自动柜员机的试点工作1064
(六)计算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正在逐步形成1064
(三)外汇业务的计算机应用初见成效1065
(二)新银行服务项目计算机应用进展顺利1065
(九)制定了交通银行“八五”后三年的发展规划要点1065
三、1994年,我行电子化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1065
(一)全面推广柜台业务处理电子化1065
(七)总行业务部门与电脑部门的协调合作关系得到加强1066
(六)全行电脑机构和队伍建设步伐加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066
(四)借助国家公共数据交换网全面建立交通银行数据传输专用网络,在全行经营管理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1066
(五)全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1066
(一)电子化建设概况1067
一、交通银行电子化建设初具规模1067
第二节 加快电子化建设,推进交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1067
(二)“八五”期间的电子化建设情况1068
(一)总行成立电子化领导小组并召开电子化领导小组会议1069
二、“九五”期间电子化建设规划1069
(二)“九五”期间电子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1072
(一)交通银行“九五”电子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向管理办法1082
三、经商财政部同意,并经常务董事会决定,在“九五”期间使用30亿元任意公积金作为全行“九五”期间电子化建设专项资金1082
(二)交通银行“九五”期间三十亿元电子化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1083
(一)确保按人民银行要求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措施1085
一、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1085
第三节 电子化建设进入提高、创新、走向集中阶段1085
(二)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工作情况1086
二、研究制定加强电子化建设的决定1088
三、交通银行电子化2000~2002年发展规划1090
四、实施“科技兴行”战略,电子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1094
(一)《信贷管理信息系统》鉴定意见1096
五、开发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和零售业务系统1096
六、引进竞争机制,实行电子化项目责任制1097
(二)《零售业务系统》鉴定意见1097
七、防范金融计算机系统风险1099
一、完善经营机制的重要性1111
第一节 完善经营机制1111
第三编 内部管理1111
第十六章 加强管理,防范风险1111
(一)落实各项措施,加强银行的内部管理1112
二、交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1112
(二)正确处理宏观控制与微观调节的关系1113
(四)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整顿内部工作秩序1114
(三)推进以资产负偾管理为核心的自控制度1114
(六)加强和完善全行内控机制建设1115
(五)加强对重要岗位的管理1115
一、开展信贷、现金大检查1117
第二节 严格加强管理1117
二、开展“教育、清理、整顿”活动1120
(一)成立整顿金融秩序办公室1125
三、整顿金融秩序,贯彻执行“约法三章”1125
(二)整顿金融秩序工作情况1126
(三)贯彻执行“约法三章”1130
四、认真做好清理信贷资产工作1132
五、落实全国银行经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1133
(一)开展清产核资工作1134
(二)清理账外经营问题1137
(三)严格加强管理1139
六、进一步加强管理,防范金融风险1143
七、落实法人授权制度,完善交通银行的内部管理1146
(一)1995年3月总行组织5个小组分赴西南、华东、华北、华南、东北地区的管辖、直属分行开展调查研究1152
八、深入实际调查研究1152
(二)1996年5月王明权行长,陈恒平、鲁家善、吴建副行长分别率总行调研组赴西北、华东、华北、华南、东北地区的管辖(直属)分行开展调查研究1155
一、重组初期的内部管理框架1162
第三节 交通银行内部管理的基本框架1162
(二)建立了垂直稽核体系和行长离任稽核制度1163
(一)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1163
二、统一法人体制后的内部管理框架1163
三、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实行先进的内部管理1164
(四)建立了业务岗位分级授权制度1164
(三)建立了相互制约的信贷管理体制1164
一、中国人民银行要求交通银行等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167
第一节 各级领导对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要求1167
第十七章 资产负债管理1167
(二)把建立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1168
(一)建立健全自我调控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1168
二、交通银行领导层对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要求1168
(三)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增强预控能力1171
(四)进一步提高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水平1173
(一)资产负债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1174
一、重组初期的资产负债管理工作情况1174
第二节 交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情况1174
(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运作框架1176
(三)各管辖(直属)分行资产负债管理情况1177
二、1993年建立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1178
三、1997年开展完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试点工作1180
(一)重组初期制定的资产负债管理办法1182
四、资产负债管理办法1182
(二)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1184
(三)建立以防范风险为核心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办法1189
(四)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的考核评比工作1198
一、1993年交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1199
第三节 历年第一次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会议1199
二、交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1994年上半年例会纪要1201
三、交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1995年第一次例会纪要1202
四、交通银行资产负偾管理委员会1996年上半年例会纪要1204
五、交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1997年第一次例会会议纪要1207
六、交通银行资产负偾管理委员会1998年第一次例会会议纪要1209
七、交通银行资产负偾管理委员会1999年第一次例会会议纪要1211
八、交通银行资产负偾管理委员会2000年第一次例会会议纪要1214
九、交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2001年第一次例会会议纪要1217
十、交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2002年第一次例会会议纪要1220
(一)平衡信贷计划1224
一、重组初期的计划管理1224
第十八章 计划与资金管理1224
第一节 计划管理1224
(二)控制贷款规模1225
二、改进信贷计划管理方式,实行分级管理1226
(一)召开固定资产贷款计划管理工作座谈会1227
(二)改进信贷计划1229
三、适度从紧货币信贷政策下的计划管理1230
四、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的计划管理体制1233
(一)改进计划分配办法,确保完成存款计划1235
(二)调整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确保资产安全1236
(三)加强集中统一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1237
(四)完善信贷计划管理办法1239
(一)资金市场业务办法1241
一、资金市场1241
第二节 资金调度与管理1241
(二)同业拆借管理办法1242
(三)资金融通网络实施办法1244
(一)加强资金调度与管理1245
二、资金调度与管理1245
(二)内部资金往来计息考核办法1246
(三)系统内人民币资金调度管理暂行办法1247
三、加强资金统一管理1251
四、营运资金管理1252
五、外汇信贷资金管理1253
(一)1987年建立统计制度1256
一、统计制度1256
第三节 统计报表管理1256
(二)1998年根据央行要求,提出加强统计工作的几点意见1257
(三)为提高统计质量,制定统计业务竞赛考核办法1258
二、业务报表管理1260
三、召开统计工作会议1261
(一)1987年制定《贷款审核委员会工作细则》1265
一、成立贷款审查委员会1265
(下册)1265
第十九章 信贷风险管理1265
第一节 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1265
(二)1997年制定《贷款审查委员会管理办法》1266
(三)2000年制定贷审委员会工作制度1267
(四)总行成立贷款审查委员会专家组,直接向贷审会和行领导负责1268
(一)制定交通银行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工作规则1269
二、成立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1269
(二)制定总行风险资产审查委员会会议制度1270
三、成立信贷政策委员会1271
(一)认真抓好基础管理1272
一、重组初期,坚持稳健经营的方针1272
第二节 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1272
(二)以加强信贷员贷款责任制为核心,切实健全信贷基础管理工作1274
(三)认真执行贷款的“三查”制度,确保银行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合理协调1278
(四)完善信贷员资料积累工作1283
(五)出具贷款、担保承诺书的规定1284
二、健全信贷资产的风险防范制度,逐步形成系列化、规范化的信贷管理体系1285
(一)实行贷审分离制度1288
(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1291
(三)完善信贷资产质量监控考核制度1294
(四)建立不良资产责任追究制度1300
(五)规范总行不良贷款重组项目审批工作1303
三、将信贷风险防范的重点从事后监督转为事前防范1304
(一)交通银行客户信用等级评估选择办法(略)1304
(二)交通银行1996年贷款客户信用等级评估情况1304
(三)修订交通银行客户信用等级评估选择办法1308
四、进一步规范信贷运作,强化风险管理1311
(一)强化风险管理1312
(二)进一步规范信贷运作1329
(三)制定交通银行信贷政策指导意见1339
五、清理信贷资产,改进贷款分类办法1342
(一)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1342
(二)制定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1349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