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郑小瑛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750393034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郑小瑛-传记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郑小瑛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寻根谒祖闽西行 1
1.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 1
2.“客家女”与交响诗篇《土楼回响》5
3.父母眼中的女儿12
4.女儿郑苏19
二、觉醒与前进 26
1.抗日战争的洗礼 26
2.“淑女摇篮”的震荡 32
3.奔赴解放区 37
4.艺术源于人民、服务人民41
5.走进大苗山、大瑶山 47
三、走上指挥之路 54
1.恩师杜马舍夫 54
2.留学苏联 61
3.首次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69
4.歌剧《阿依古丽》的无奈 75
5.遭遇京剧,认真学习 79
四、艺术生命的第二个春天 84
1.从“废墟”上重建歌剧院 84
2.东瀛飞来的《夕鹤》 89
3.与《卡门》结缘 92
五、“阳春白雪,和者日众”100
1.从“20分钟歌剧音乐讲座”到“郑小瑛模式”100
2.为播撒爱乐种子辛勤奔忙 116
六、世界的召唤 133
1.把《敦煌梦》带到了澳洲堪培拉133
2.两次赴美国讲学 137
3.访歌剧故乡——意大利141
4.中文版西洋歌剧轰动港澳144
5.盛典“马可波罗归来”148
6.“大将风度”再现香港 151
7.两岸三国演绎《奥尔菲下地狱》154
8.日本版《魔笛》在北京 157
9.执棒英、法、比 158
10.重访俄罗斯 161
11.三访泰国171
七、与北欧的音乐缘 175
1.在芬兰古堡里演出中文版《卡门》175
2.“皮包剧院”的《蝴蝶夫人》183
3.瓦萨的《卡门》明星191
4.《波希米亚人》在北欧四国巡演194
八、指挥教学五十年 198
1.指挥教学基本理念 198
2.“拼命三娘”吴灵芬 202
3.培养交响乐—歌剧指挥 206
(1)歌剧指挥高伟春 207
(2)敢闯敢干的王进 208
(3)不忘师恩的吕嘉 210
(4)立足祖国的俞峰 214
(5)愿扛大号的陈冰 216
九、与中外女指挥家的友谊 219
十、低谷中的鲜花——“爱乐女”228
1.应需而生的“爱乐女”228
2.乐于奉献的“爱乐女”们 231
3.“爱乐女”室内乐团名扬西欧 239
4.在“爱乐女”的舞台上迅速成长 243
5.“爱乐女”交响乐团为世界妇女大会增光 245
6.爱乐者的深情 250
1.向生命的极限挑战 255
十一、战胜病痛重登舞台 255
2.戴着假发登上国际指挥台258
3.激动人心的《卡门》之夜 260
十二、艰苦创业——“厦门爱乐”勇敢尝试新体制 265
1.厦门爱乐乐团在风雨飘摇中诞生266
2.创建全新体制的交响乐团277
3.按艺术规律建团,海纳百川、强学博览281
十三、扎根厦门——“厦门爱乐”积极为厦门服务 286
1.庆祝厦门海沧大桥通车,唱迎新千年 287
2.迎归厦门鼓浪屿音乐后代 290
3.西欧歌剧音乐初登厦门岛291
4.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厦门首演成功 294
5.《毛主席诗词交响组歌》在鹭岛唱响 296
6.为八闽大学生“扫盲”交响乐欣赏297
7.用爱心为孩子们打开“音乐之门”300
十四、面向全国——“厦门爱乐”努力推动中国交响乐事业 309
1.“中华魂,八闽情”309
2.“金钟奖”提升“音乐之岛”鼓浪屿 312
3.“钟鸣盛世”轰动首都 315
4.“土楼”在祖国大地上回荡320
(1)“土楼”在最大的直辖市重庆“回响”321
(2)“土楼”在古都西安上空“回响”324
5.在香港获厦门乡亲慷慨解囊326
6.参加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327
7.不尽长江滚滚来——记《三峡回响》亮相北京 329
十五、走向世界——“厦门爱乐”让世界了解闽厦,了解中国 334
1.“土楼”在日本的“中国文化年”回响 334
2.挑战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343
(1)迎接新的挑战 344
(2)笨鸟先飞——“郑小瑛第二模式”345
(3)辉煌的开幕式 350
(4)“你成功地帮助了每一个选手!”352
3.“土楼”在美国威斯理安大学里“回响”356
十六、地利人和——“厦门爱乐”方便搭架海峡两岸音乐之桥 362
1.两次台湾行,编织海峡情 362
2.“厦门爱乐”情深金门368
十七、有求必应,只要是为了中国 373
1.黄河边上演《黄河》 373
2.卡内基音乐厅和硅谷的欣慰 377
3.伏尔加河畔的萨拉托夫379
十八、知音们的深情厚谊 382
1.来自国家领导人的知音 382
2.厦门市领导的知音 384
3.“爱乐人”——最贴近郑老师的知音387
4.爱乐之友的情谊 396
5.“我是美国的客家人!”401
6.99朵红玫瑰 406
7.白发乐迷的故事 408
8.承载着深情厚谊的纪念品412
9.鼓浪屿海滩上的革命歌声 416
十九、走近郑小瑛 422
1.性情中人 422
2.“难得他能忍受我!” 426
3.亲密好友——电脑 429
4.“自己动手,其乐无穷” 430
5.“我爱爬山!” 433
(1)难忘儿时老君洞 434
(2)夜攀华山 436
(3)登武夷、战“黄龙”、游庐山 438
后记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