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慧城市实践总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红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42528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现代化城市-城市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智慧城市实践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理论篇2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前世今生2
1.1 城市:人类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3
1.1.1 城市1.0:蒸汽时代的城市发展状况与构想3
1.1.1.1 城市规模空前增长4
1.1.1.2 城市形态发生巨大改变6
1.1.1.3 “田园城市”的设想10
1.1.2 城市2.0:电气时代的城市发展状况与构想13
1.1.2.1 城市基础设施极大完善14
1.1.2.2 城市美化运动使城市环境得到改善16
1.1.3 城市3.0:信息时代的城市发展状况与构想19
1.1.3.1 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开启新的能源革命20
1.1.3.2 电子计算机技术推动信息时代的到来22
1.1.3.3 信息时代城市的发展29
1.2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和特点32
1.2.1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特点32
1.2.2 1949~1978年的城市化水平和特点33
1.2.3 1978年以来的城市化水平和特点35
1.2.4 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新问题一瞥38
1.3 智慧城市:崛起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幕之下39
1.3.1 工业领域将发生根本性变革40
1.3.2 社会生活将出现巨大变化42
1.3.3 工业4.0构筑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42
1.4 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44
1.4.1 智慧城市44
1.4.2 智能城市44
1.4.3 信息化城市45
1.4.4 无线城市45
1.4.5 数字城市46
第二章 解析智慧城市47
2.1 智慧城市的内涵48
2.1.1 一个中心:城市数据的融合49
2.1.1.1 云计算VS智慧城市50
2.1.1.2 大数据VS智慧城市56
2.1.1.3 城市数据融合案例59
2.1.2 两个基本点65
2.1.2.1 以经济建设为基本点66
2.1.2.2 以民生服务为基本点67
2.1.3 三大应用70
2.1.3.1 决策服务应用71
2.1.3.2 产业发展应用72
2.1.3.3 民生服务应用74
2.2 智慧城市理念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五个影响74
2.2.1 有利于提升城市运行效率75
2.2.2 有利于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75
2.2.3 有利于引发新一轮的科技创新75
2.2.4 有利于促进商业模式的变革75
2.2.5 有利于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及生活环境76
2.3 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和研究重点76
2.3.1 感知技术的发展76
2.3.1.1 传感器技术77
2.3.1.2 无线传感网技术80
2.3.2 网络能力的增强81
2.3.2.1 物联网网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83
2.3.2.2 IPv6的进一步普及85
2.3.3 信息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88
2.3.3.1 智慧城市的五大信息安全挑战89
2.3.3.2 感知平面的安全技术89
2.3.3.3 网络平面的安全技术95
2.3.3.4 信息平面的安全技术96
2.3.4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打造98
2.3.4.1 云计算的工作原理100
2.3.4.2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100
2.3.4.3 云计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01
2.3.5 大数据应用发展102
2.3.5.1 大数据解决方案逻辑层和架构102
2.3.5.2 大数据处理基本流程103
2.3.5.3 大数据分析的五个基本方面105
2.3.5.4 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八个趋势105
第三章 体验智慧城市生活108
3.1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109
3.1.1 诗意的智慧之都——维也纳109
3.1.2 北美智慧城市的杰出代表——多伦多114
3.1.3 浪漫之都的智慧生活——巴黎118
3.1.4 美国第一大都市的智慧转型——纽约123
3.1.5 英伦雾都的华丽转身——伦敦127
3.1.6 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东京135
3.1.7 政企合作,多方出资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德国139
3.1.7.1 柏林140
3.1.7.2 汉堡141
3.1.7.3 法兰克福145
3.1.7.4 弗里德里希哈芬市148
3.1.8 探寻千年古城的智慧——巴塞罗那150
3.1.9 北欧智慧城市的典范与代表——斯德哥尔摩153
3.1.10 用大数据解决市民的小烦恼——首尔155
3.1.11 全球首个智慧国——新加坡163
3.1.12 战火中的卓越与智慧——以色列170
3.2 畅想未来智慧城市生活178
3.2.1 花更盛树更绿,以更加智慧的方式发展绿色未来179
3.2.2 人工智能的全面覆盖182
3.2.3 智慧连接,全面引爆万物互联184
3.2.4 2020年的计算机和人类社会186
第二篇 路径篇192
第四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192
4.1 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193
4.1.1 统筹规划缺陷的挑战193
4.1.2 信息孤岛的挑战194
4.1.3 建设空心化的挑战197
4.1.4 网络安全的挑战198
4.2 智慧城市落脚到民生才具可持续发展空间198
4.2.1 智慧城市应该要惠民200
4.2.1.1 智慧城市和信息惠民之间的关系200
4.2.1.2 智慧民生的概念及其建设目标201
4.2.1.3 智慧民生的总体架构202
4.2.1.4 智慧民生建设的重点204
4.2.2 智慧城市需要一个超级应用204
4.2.2.1 超级应用与垂直应用的概念与特点对比205
4.2.2.2 超级应用崛起与市民卡模式并驾齐驱205
4.2.2.3 互联网公司纷纷抢占“城市服务”平台入口207
4.2.2.4 智慧城市的超级应用打造四部曲212
4.3 服务转型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企业视角)212
4.3.1 IBM的华丽转身:从产品到服务213
4.3.2 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向服务企业转型217
4.3.2.1 向服务企业转型需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218
4.3.2.2 中国企业转型服务的关键瓶颈219
4.3.2.3 服务创新的模型221
4.3.2.4 向服务转型的八种创新模式223
4.4 服务转型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政府视角)232
4.4.1 地方政府机构及其改革233
4.4.1.1 改革的历程233
4.4.1.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特征236
4.4.1.3 新一轮政府改革的走向与挑战238
4.4.2 转变政府职能海外镜鉴之一: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241
4.4.2.1 “为与不为”——政府与市场边界动态调整241
4.4.2.2 “有法可依”——明晰政府权限和职能242
4.4.2.3 “不缺位不越位”——政府对市场监督求实效243
4.4.3 转变政府职能海外镜鉴之二:发达国家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244
4.4.3.1 以信息公开为抓手打造“政府3.0”244
4.4.3.2 根据“生命周期”为民众提供定制公共服务245
4.4.3.3 政民互动推动网络问政246
4.4.3.4 整合电子政务打造“一站式”服务246
4.4.3.5 强化公务员约束与激励机制246
4.4.4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组织结构的矛盾247
4.4.5 智慧城市时代,地方政府由职能型走向流程型大畅想249
4.4.5.1 五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251
4.4.5.2 流程型组织定义及特点254
4.4.5.3 流程型组织的组织要素257
4.4.5.4 基于流程的政府组织结构调整259
4.4.5.5 流程型地方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系263
4.5 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265
4.5.1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266
4.5.2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的几个维度268
4.5.2.1 城市信息化视角268
4.5.2.2 绿色环境视角269
4.5.2.3 城市基础设施视角270
4.5.2.4 城市人文环境视角271
4.6 中国智慧城市未来五年发展新趋势272
第五章 智慧城市如何有效落地275
5.1 智慧城市建设:落地成功四要素276
5.1.1 政府机构是主导277
5.1.1.1 领导支持及团队278
5.1.1.2 智慧城市人才建设280
5.1.2 流程机制是保障283
5.1.2.1 传统政府组织284
5.1.2.2 流程化政府构建逻辑286
5.1.2.3 政府流程化模式289
5.1.3 用户体验是根本290
5.1.3.1 用户类型290
5.1.3.2 用户体验分类291
5.1.3.3 信息交互设计对提升体验的意义292
5.1.3.4 智慧城市中的信息交互设计293
5.1.4 商业模式是内驱296
5.1.4.1 智慧城市商业模式概述297
5.1.4.2 规划——智慧城市顶层设计298
5.1.4.3 技术——智慧城市实施产品306
5.1.4.4 集成——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307
5.1.4.5 资本——智慧城市四种融资方式307
5.1.4.6 运营——智慧城市闭环营运系统323
5.2 智慧城市运营与推进324
5.2.1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运营体系324
5.2.1.1 智慧城市运营体系概述324
5.2.1.2 智慧城市组织机构与流程325
5.2.1.3 运营效果评估326
5.2.2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328
5.2.2.1 政府独资(官办官营)328
5.2.2.2 官管民营329
5.2.2.3 官办民营330
5.2.2.4 联合建设330
5.2.2.5 联合公司化331
5.3 基于PPP管理模式的智慧城市建设331
5.3.1 PPP模式概述332
5.3.1.1 PPP模式内涵332
5.3.1.2 PPP模式优缺点333
5.3.2 PPP模式发展现状及发展空间335
5.3.2.1 PPP项目发展现状335
5.3.2.2 PPP项目发展空间335
5.3.3 PPP运作方式分类336
5.3.3.1 外包类336
5.3.3.2 特许经营类337
5.3.3.3 私有化类340
5.3.4 PPP项目适用性341
5.3.4.1 私有化类大部分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领域项目341
5.3.4.2 合作期限相对较长342
5.3.4.3 项目具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且存在足够多的潜在社会合作主体342
5.3.4.4 综合评价PPP项目的交易成本343
5.3.4.5 PPP项目不限于收费机制完善的项目343
5.3.5 PPP模式存在的风险344
5.3.5.1 政策风险344
5.3.5.2 项目建设风险344
5.3.5.3 项目经营管理风险345
5.3.5.4 增信措施落实风险345
5.3.5.5 财政可承受能力风险345
5.3.5.6 信用风险、财务风险345
5.3.5.7 国有股权转让的法律风险346
5.3.6 PPP成功的关键要素346
5.3.7 PPP模式实施要点347
5.3.8 PPP法制体系建设遵循四原则349
第三篇 案例篇354
第六章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354
6.1 中兴网信公司概况355
6.2 智慧城市方案简介356
6.2.1 前言356
6.2.2 智慧城市方案综述357
6.2.3 中兴网信智慧城市方案整体构架359
6.2.3.1 两大平台361
6.2.3.2 四层构架362
6.2.3.3 六大体系363
6.3 智慧城市系统应用场景365
6.3.1 平台先行之城市运营中心365
6.3.2 维稳定之应急指挥366
6.3.3 维稳定之平安城市366
6.3.4 维稳定之数字城管366
6.3.5 维稳定之智慧政务367
6.3.6 促发展之智慧园区367
6.3.7 促发展之智慧交通368
6.3.8 促发展之智慧物流368
6.3.9 促发展之智慧环保369
6.3.10 促发展之企业互联370
6.3.11 保民生之智慧教育370
6.3.12 保民生之智慧医疗371
6.3.13 保民生之智慧旅游371
6.3.14 保民生之智慧社区371
6.3.15 保民生之市民卡372
6.4 智慧城市应用实例372
6.4.1 合川模式(BOO模式)372
6.4.1.1 构建合川区智慧城市372
6.4.1.2 项目分析373
6.4.1.3 项目总结388
6.4.2 秦皇岛模式390
6.4.2.1 项目背景390
6.4.2.2 项目分析390
6.4.2.3 项目总结399
6.4.3 济宁模式400
6.4.3.1 项目背景400
6.4.3.2 项目分析401
6.4.3.3 项目总结408
附录411
附表1 智慧城市政策一览表411
附表2 PPP产业政策一览表413
附表3 大数据政策一览表418
附表4 物联网政策一览表419
附表5 云计算政策一览表420
参考文献423
后记427
致读者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