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 陈荃有采访;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978750396160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冯文慈-访问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踏入音乐艺术及学术的门槛3

第一章 从热血青年到音乐学子3

一、懵懂的习乐少年和自始至终的热血情怀4

二、窘迫之下报考了师大音乐系21

第二章 随院校调整重组而致的丰富经历36

一、留校做了一名身兼数职的青年教员36

二、人生历程中的第一次深刻“记忆”44

三、“北艺师”“北艺”阶段的经历50

四、在中国音乐学院成立的初期58

第三章 特殊年代里难以忘却的记忆74

一、学院在动荡之初的教学74

二、“军粮城”的特殊时期84

三、回城了,大家可以做些音乐的事儿93

第二部分 中国音乐史学——我的最终选择103

第四章 涉足音乐学及于史学领域的点滴收获103

一、逐步涉足音乐学专业103

二、王光祈论著选集及《中华文明史》的推出112

第五章 在“音研所”的两次编史经历120

一、第一次进入“音研所”120

二、十多年后再入“音研所”131

三、两度编史的收获与感悟142

第六章 对朱载堉相关研究之回顾与思考148

一、开始涉足朱载堉相关问题研究148

二、由此述及对律制问题的看法157

三、对自己研究工作的一些评价160

四、关于点注本的编辑出版问题162

五、将朱载堉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169

六、点注工作带来的其他收获与触动172

七、对朱氏律学成就之外成果的认识175

八、对所倡导概念的释解178

九、对纪念活动所发布《函告》的批评184

第七章 有关中外音乐交流的认识与评说189

一、从事“中外音乐交流”研究的缘起189

二、对《中外音乐交流史》“结语”的相关说明及观点申述191

三、对于音乐交流史研究材料及方法的认识195

四、治学所感及对《中外音乐交流史》的自我评价204

五、关于音乐史断代的相关问题209

六、对后人从事此领域研究的建言及出版问题212

第三部分 学术理念与人生情怀219

第八章 在音乐及学术旅程中所遇所感之师友219

一、北师大与北艺(师)时期所遇的师长219

二、“音研所”编史及中国院初期时的同事238

三、在中国音乐史学会成立初期的所历所感245

第九章 如何成了“畏友”252

一、朋友间的交往及“和而不同”252

二、认为挚友所存在的主要问题263

三、对杨著《史稿》的“择评”269

四、对学界其他人与事的评价281

第十章 对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问题的思考289

一、由己推人:音乐学人才的基础教育289

二、共和国初期的音乐学学科及人才培养292

三、中国院建院初期的音乐学学科建设295

四、恢复招生初期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及科研301

五、音乐学专业的人才特点及培养310

六、中国音乐史学的学科特点与治学方法319

访者余论333

一、关于“冯文慈们”的价值与采录的紧迫性333

二、关于“口述史”与“口述史料”335

附录341

附录一 音乐史学家冯文慈学术之路述略341

一、忧患与激情并存的青少年时代341

二、在曲折与磨砺中走向成熟343

三、勤奋且“随缘”的学者344

四、尤值珍视的宝贵遗产346

结语347

附录二 冯文慈年表349

后记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