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资源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旅游资源学概论
  • 陈学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1505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旅游资源-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旅游资源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1

一、旅游资源的界定1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2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特点3

一、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3

二、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4

三、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5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5

一、旅游资源分类概述5

二、旅游资源分类方案6

第二章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11

第一节 概述11

第二节 地质作用和地貌成因13

一、外动力地质作用13

二、内动力地质作用14

第三节 综合自然旅游地16

一、山丘型旅游地16

二、谷地型旅游地16

三、沙砾石地型旅游地16

四、滩地型旅游地17

五、奇异自然现象17

六、自然标志地18

七、垂直自然地带18

第四节 沉积与构造19

一、断层景观19

二、褶曲景观19

三、节理景观19

四、地层剖面19

五、钙华与泉华20

六、矿点矿脉与矿石聚积地20

七、生物化石点21

第五节 地质地貌过程行迹21

一、凸峰21

二、独峰21

三、峰丛22

四、石(土)林22

五、奇特与象形山石22

六、岩壁与岩缝23

七、峡谷段落23

八、沟壑地23

九、丹霞24

十、雅丹24

十一、堆石洞24

十二、岩石洞与岩穴24

十三、沙丘地25

十四、岸滩25

第六节 自然变动遗迹25

一、重力堆积体25

二、泥石流堆积26

三、地震遗迹26

四、陷落地26

五、火山与熔岩26

六、冰川堆积体27

七、冰川侵蚀遗迹28

第七节 岛礁28

一、岛区28

二、岩礁28

第三章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30

第一节 概述30

一、水体与旅游的关系30

二、水体的构景要素30

第二节 河段31

一、观光游憩河段31

二、暗河河段34

三、古河道段落34

第三节 天然湖泊与池沼34

一、观光游憩湖区34

二、沼泽与湿地37

三、潭池37

第四节 瀑布38

一、悬瀑38

二、跌水39

第五节 泉39

一、冷泉40

二、地热与温泉40

第六节 河口与海面42

一、观光游憩海域42

二、涌潮现象42

三、击浪现象43

第七节 冰雪地43

一、冰川观光地43

二、长年积雪地44

第四章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45

第一节 概述45

一、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45

二、生物的旅游功能46

三、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特征46

第二节 树木46

一、林地46

二、丛树47

三、独树48

第三节 草原与草地48

一、草地48

二、疏林草地49

第四节 花卉地49

一、草场花卉地49

二、林间花卉地49

第五节 野生动物栖息地50

一、水生动物栖息地50

二、陆地动物栖息地51

三、鸟类栖息地53

四、蝶类栖息地55

第六节 自然保护区56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意义56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57

三、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划分57

第五章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59

第一节 概述59

一、大气景观旅游资源的概念59

二、大气景观旅游资源的特征59

第二节 光现象60

一、日月星辰观察地60

二、光环现象观察地60

三、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61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现象62

一、云雾多发区62

二、避暑气候地62

三、避寒气候地62

四、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63

五、物候景观63

第六章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64

第一节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64

一、人类活动遗址64

二、文化层67

三、文物散落地67

四、原始聚落67

第二节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68

一、历史事件发生地68

二、军事遗址与古战场68

三、废弃寺庙69

四、废弃生产地69

五、交通遗迹72

六、废城与聚落遗迹73

七、长城遗迹74

八、烽燧75

第七章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76

第一节 综合人文旅游地76

一、教学科研实验场所76

二、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77

三、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79

四、园林游憩区域87

五、文化活动场所92

六、建设工程与生产地95

七、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98

八、动物与植物展示地98

九、军事观光地99

十、边境口岸100

十一、景物观赏点100

第二节 单体活动场馆101

一、聚会接待厅堂(室)101

二、祭拜场馆103

三、展示演示场馆105

四、体育健身场馆106

五、歌舞游乐场馆107

第三节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108

一、佛塔108

二、塔形建筑物110

三、楼阁110

四、石窟111

五、长城段落114

六、城(堡)114

七、摩崖字画115

八、碑碣(林)116

九、广场117

十、人工洞穴118

十一、建筑小品118

第四节 居住地与社区126

一、传统与乡土建筑126

二、特色街巷129

三、特色社区129

四、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130

五、书院130

六、会馆133

七、特色店铺134

八、特色市场134

第五节 归葬地135

一、陵寝陵园135

二、墓(群)136

三、悬棺137

第六节 交通建筑138

一、桥138

二、车站139

三、港口渡口与码头140

四、航空港141

五、栈道141

第七节 水工建筑142

一、水库观光游憩区段142

二、水井142

三、运河与渠道段落143

四、堤坝段落145

五、灌区146

六、提水设施146

第八章 旅游商品148

第一节 旅游商品概述148

一、旅游商品的概念148

二、旅游商品的特点148

三、旅游商品的地位和作用149

第二节 旅游商品的类型150

一、菜品饮食150

二、农林畜产品及其制品153

三、水产品及其制品155

四、中草药材及其制品155

五、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156

六、日用工业品157

七、其他物品158

第九章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159

第一节 人事记录159

一、人物159

二、事件160

第二节 艺术160

一、文艺团体160

二、文学艺术作品160

第三节 民间习俗164

一、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164

二、民间节庆165

三、民间演艺165

四、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165

五、宗教活动166

六、庙会与民间集会168

七、饮食习俗169

八、特色服饰169

第四节 现代节庆170

一、旅游节170

二、文化节170

三、商贸农事节171

四、体育节171

第十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172

第一节 旅游资源调查172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172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原则172

三、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173

四、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174

五、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175

六、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183

第二节 旅游资源评价184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184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185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86

四、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189

五、国家标准中的评价方法196

第十一章 旅游资源开发200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概述200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200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201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202

一、特色性原则203

二、市场导向原则203

三、综合效益原则203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阶段和程序204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阶段204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序208

第十二章 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11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211

一、旅游资源开发对经济的影响211

二、旅游资源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12

三、旅游资源开发对社会与文化的影响213

第二节 旅游资源保护214

一、破坏旅游资源的因素214

二、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216

三、旅游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措施217

第三节 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220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20

二、旅游业与可持续发展222

参考文献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