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宋词与士林文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宋词与士林文化研究
  • 范晓燕著 著
  • 出版社: 重大项目出版中心
  • ISBN:978752030290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唐宋词-诗词研究;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宋词与士林文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花间词:倚红偎翠的生活方式1

第一节 花间“艳”词1

一 西蜀:据山川之险而偏安1

二 花间词派的创作取向2

三 自觉“言情”时期3

四 雅艳与俗艳:双重审美价值8

第二节 温庭筠“以艳为美”11

一 “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12

二 温庭筠词风:香软浓艳15

三 “花间范式”的审美取向17

第三节 浓妆与淡妆:温、韦之辨20

一 “画屏金鹧鸪”与“弦上黄莺语”20

二 韦庄词的清丽“淡妆”21

三 “端己词凄艳入人骨髓”22

四 温、韦词的同中之异24

第四节 倚红偎翠的乱世颓废25

一 晚唐五代的衰乱之世25

二 “醉入花丛”的生活方式26

三 无奈现实的颓废心态30

四 软玉温香的“情隐”32

五 从历史语境角度的再审视35

第二章 南唐词:人生长恨的悲剧意蕴39

第一节 南唐“雅”词39

一传播环境之清雅40

二 文化底蕴之儒雅41

三 创作主体之高雅41

第二节 “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42

一 由“代言”到“自言”42

二 冯延巳词的“堂庑特大”43

三 李煜词的“感慨遂深”44

第三节 李煜的人生悲剧体验46

一 国破身囚的人生剧变47

二 多情善感的心理气质56

三 “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悲剧意蕴59

第四节 南唐衰亡的忧患之叹66

一 “西风愁起绿波间”的寒寂67

二 “惆怅还依旧”的郁悒70

三 “剪不断,理还乱”的哀愁72

四 “忧生念乱,意内而言外”75

第三章 闲愁词:忧衰惜时的生命意识77

第一节 晏殊的雍容富贵77

一 命运宠儿:晏殊的富贵仕途77

二 宋初词坛:贵族雅词派宗主79

第二节 闲雅的“富贵气象”81

一 晏殊词的珠圆玉润81

二 “富贵寄于闲淡之中”83

三 歌筵酒席间的闲雅风流88

第三节 忧惧衰残的闲愁心绪91

一 闲雅从容里的“促追”情绪92

二 圆满人生的残缺95

三 晏、欧伤逝惜时之比较97

第四节 唐宋文人惜时的生命意识100

一 敏细的感性觉察101

二 含敛沉静的理性思考104

三 对生命的体悟,珍惜流年110

第四章 世俗词:游冶享乐的世俗况味115

第一节 浪子词人柳永115

一 簪缨之家,燃烛勤读115

二 “多游狭邪,善为歌辞”116

三 科考被黜,“奉旨填词”117

第二节 柳永词“俗”的市井趣味122

一 开辟“屯田蹊径”122

二 长调慢词的勃然兴盛124

三 市井俗词与贵族雅词的对峙125

四 代表新兴的市井文化127

五 雅、俗交合世风的熏染132

第三节 柳永的世俗享乐况味133

一 “名缰利锁”,人生价值观念133

二 歌酒狎妓的纵乐冶游135

三 都市风情的恣意游赏140

四 意志和情感的双重失落144

第四节 北宋盛世的享乐世风146

一 “崇文抑武”的统治策略146

二 高度繁华的城市经济148

三 承唐制而来,发达的歌妓制度151

第五章 恋情词:男女情爱的婚恋取向156

第一节 “四痴”之人晏几道156

一 文才出众,沉沦下僚157

二 生性高傲,不趋时附势159

三 天性未泯的真纯160

第二节 “二晏”词之比较161

一 晏氏父子名盛于时161

二 狂篇醉句“寓其微痛纤悲”162

三 “秀气胜韵,得之天然”165

第三节 “此情深处”:晏几道的恋情词166

一 往日情事“如昨梦前尘”168

二 彩云意象,“聚散真容易”170

三 情真情痴“动摇人心”172

第四节 文人与歌妓的婚外恋情176

一 “浅斟低唱”的趣尚176

二 “琵琶弦上说相思”182

三 两情相悦,“乐而不淫”192

第六章 豪旷词:烟雨平生的处世态度198

第一节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198

一 学识广博,以读书为平生快事199

二 襟怀超旷,不为外物所累199

三 品格高雅,迥然超乎流俗201

第二节 苏轼词风的豪旷203

一 以词“言志”的选择203

二 “豪旷”的艺术本质特征206

第三节 儒释道融通的人生哲学212

一 佛家:随缘自适的心态214

二 道家:顺乎自然的超脱219

三 儒家:匡时济世的襟抱223

四 儒、释、道的互补与圆融227

第四节 苏轼的旷达人生229

一 价值取向:用世之志与旷达之怀230

二 人生感悟:雪泥鸿爪233

三 处世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236

第五节 “苏派”词人的旷达胸襟238

一 黄庭坚:兀傲洒脱之意气238

二 晁补之:坦荡磊落之襟怀241

三 张孝祥:超尘绝俗之清境244

第七章 贬谪词:政治倾轧的贬逐心态249

第一节 “古之伤心人”秦观249

一 元祐年间“苏门四学士”250

二 一贬再贬,猝死归途251

第二节 幽花媚春,秦观词的“婉美”253

一 抒情个性:幽婉254

二 审美意象:哀婉255

三 表现方式:和婉257

第三节 秦观词与心性的柔弱259

一 “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259

二 个体心理特质的脆弱260

第四节 秦观贬谪词的凄哀色调267

一 “古之伤心人也”267

二 后期词“变而凄厉矣”268

第五节 唐宋仕人的贬谪与政治态势271

一 “贬谪文学”的源流271

二 北宋:新旧党争的倾轧274

三 南宋:主战与主和之争284

第八章 羁旅词:行役倦客的宦游生涯295

第一节 “京华倦客”周邦彦295

第二节 以羁旅行役词名世296

一 音韵精美,格律谨严297

二 尤善铺叙,回环跌宕300

三 隐括入律,浑然天成301

第三节 周邦彦的宦游心路302

一 滞留京师,“故乡遥,何日去”303

二 浮沉州县,“憔悴江南倦客”304

三 汴京再仕,“事与孤鸿去”307

四 衰年远宦,“沉思前事,似梦里”308

第四节 文人仕子的羁旅况味311

一 “浪萍风梗”的久客思乡312

二 “佳人情结”的忆恋闺阁314

三 “孤馆梦回”的旅途寒苦318

四 “登山临水”的失志悲秋319

第五节 宋代羁旅宦游的社会背景323

一 学子游学的科场蹭蹬323

二 官吏宦游的徙迁流转324

三 幕僚游幕的出入幕府326

四 清客游谒的寄人旅食329

第九章 英雄词:志士悲慨的淑世精神332

第一节 辛弃疾的人生“角色错位”332

一 仕宦无常时期:弃武从文333

二 投闲置散时期:落职闲居336

三 赍志而殁,一代英雄志士的悲剧339

第二节 辛弃疾的“英雄之词”341

一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341

二 稼轩词的“摧刚为柔”342

三 借词为“陶写之具”346

四 “以笔代剑”之豪雄349

第三节 稼轩词的志士幽愤351

一 “古来材大难为用”351

二 悲歌慷慨,“一寄之于词”352

三 “男儿到死心如铁”的矢志收复360

第四节 “稼轩派”志士的淑世精神362

一 先声:“梦绕神州路”362

二 中坚:“正好长驱,不须反顾”365

三 同盟:“心在天山,身老沧洲”366

四 余响:“白发书生神州泪”369

第十章 隐逸词:宦海浮沉的隐逸心理374

第一节 朱敦儒出世的隐逸心迹374

一 “麋鹿之性,自乐闲旷”375

二 罢官,退居嘉禾的渔隐377

三 时人讥议“晚节不终”378

四 大彻大悟的闲适之情379

第二节 宋代文人的田园之趣381

一 王安石的闲情卜居381

二 苏轼的游赏自然383

三 辛弃疾的心灵慰藉384

四 范成大的归居田园387

第三节 唐宋文人的“渔隐”情结390

一“烟波钓徒”张志和391

二 对尘世之外“渔隐”的企羡392

三 陆游的“笠泽钓叟”394

第四节 古代隐逸方式及文化背景396

一 大隐、中隐、小隐397

二 “似出复似处”的半隐398

三 隐逸文化的哲学基础:老庄思想400

四 对陶渊明的企慕和接受404

第五节 宋代士林的隐逸心理412

一追求自由人格:“梅妻鹤子”林逋413

二 厌倦仕宦浮沉:“忧隐”与“心隐”414

三 遵循显隐古训:“无道则隐”417

第十一章 清雅词:游赏唱酬的“雅玩”时尚421

第一节 布衣清客的姜夔421

一才华绝世,一介清客词人421

二 “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424

第二节 白石的清客雅词427

一 清空的笔法:流宕,含蓄428

二 清冷的意境:冷色,幽境430

三 清雅的意蕴:“在花则梅”432

第三节 宋代士林的“尚雅”取向434

一 理学的规范与净化:儒雅的文化人格434

二 饱读诗书的滋养:清雅的书卷气息439

三 尚雅的审美趣味:雅致的生活追求441

第四节 宋代文人的“雅玩”443

一 园池林苑的闲适之乐444

二 清野山水的泛舟之兴449

三 赏花游乐的品咏之趣451

四 吟社雅集的唱酬之风453

第十二章 丧乱词:“黍离之悲”的遗民情怀458

第一节 “抱节终身”的蒋捷458

一 义不仕元,抗世而隐459

二 三幅“听雨”图的人生缩影463

第二节 宋末蒋捷的丧乱词465

一 “语多创获”,寄慨遥深465

二 蒋捷词的丧乱主题468

第三节 “靖康之难”的黍离之悲476

一 亡君:“故宫何处”的哀痛477

二 名臣:挽取长江浇胸臆的忠愤480

三 文士:物是人非的伤感481

第四节 南宋亡国遗民的哀感悲怀484

一 “江南无路”的悲苦486

二 “如孤鸿之号夜月”的泣诉489

三 “西风吹世换”的流落492

参阅文献4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