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小说补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敬圻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173713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79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595页
- 主题词:古典小说-小说研究-中国-明清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清小说补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1
刘备性格的深隐特质3
所有性格学的研究都是由外向内的3
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5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8
仲尼不为已甚者,过犹不及11
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13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性格15
与旧戏舞台上的粉面奸臣判然有别15
种种恶德不属于“琐碎的个人欲望”29
兼收并蓄,抑扬参半的状态35
宋江性格补论41
问题发生在比较与联想之后42
忠与功利的相互撞击、相互渗透45
义与功利的相互依存、相互消损53
一个形象,三点启示59
贾宝玉生存价值的还原批评63
贾宝玉生存状态的还原考察63
贾宝玉文化归属的还原考察79
余论91
薛宝钗一面观及五种困惑92
不涉及薛宝钗的性格史92
欣赏她宽厚豁达,从容大雅的魅力95
依然有种种困惑103
林黛玉永恒魅力再探讨119
反思:叛逆说的依据及困惑119
补说之一:永恒的悲剧美的集大成者127
补说之二:永恒的任情美及其启示131
《红楼梦》女性世界还原考察135
提供一个参照系135
《红楼梦》是这样看女人写女人的145
简短的结语156
“停机德”女性模式的发轫与流变157
李娃:乐妻精神的传奇化,“停机德”范式的发轫158
赵春儿:“停机德”模式的平民化与写实化走向161
曹妙哥:李娃“勖夫”传奇的变异163
《聊斋志异·凤仙》及其他:“停机德”模式的式微166
薛宝钗:“停机德”理念的承传与裂变168
小人物摭谈(五则)174
读白娘子和许宣——《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摭谈174
读恒娘——《聊斋志异·恒娘》摭谈177
读阿绣——《聊斋志异·阿绣》摭谈181
读娇娜和孔雪笠——《聊斋志异·娇娜》摭谈185
读沙僧——《西游记》沙僧摭谈189
《三国演义》《水浒传》写人艺术平议192
《三国演义》:由单一型模式向复合型性格过渡192
《水浒传》:写人艺术的开拓与演进200
下编207
关于《三国志演义》的研究方法209
从“熊猫是熊”谈起209
从海瑞也有“恶德”谈起223
从刘备打督邮谈起233
《三国演义》用人之道比较谈243
观念的较量244
政策的较量249
个人魅力的较量258
《三国演义》嘉靖本和毛本校读札记269
毛本的功绩270
刘蜀人物的变化283
曹魏人物的变化295
毛氏的宗旨315
《水浒传》寓意的还原考察319
异彩纷呈的“上山”现象319
创作宗旨的还原批评325
多余的话331
“三言”“二拍”与市民情绪333
婚恋模式与婚恋观念的裂变及启示334
友情模式与友情准则的裂变及启示346
第一次大批量地关注自然本色淳美的普通人355
《聊斋志异》宗教现象解读368
偶像的芜杂状态及其文化渊源368
两大模式及其世俗内涵378
余论:儒教指向及其兴奋点387
蒲松龄宗教实践寻迹——以《蒲松龄文集》为中心394
从众与随俗:多神崇拜的原始色调 三教融通的乡土风采394
珍惜与感恩:铭记“上人”与“善信”的功德 彰显仁义礼信勇光泽401
圣地与景观:信仰与审美合一 神址与风物互补406
《红楼梦》主题多义性论纲412
文贵丰赡,何必称善如一口乎412
苦闷的多重性与“书之本旨”的多义性417
“寓杂多于整一”的合力425
一明一暗两条主线的妙用426
《红楼梦》少年女仆现象补说431
不再讨论她们的种种不幸431
少年女仆使用价值补说433
少年女仆衣食住行补说438
结语及其他449
《红楼梦》描述大事件、大波澜的艺术经验452
“淡淡写来”“淡淡带出”453
高潮蜿蜒而来,又逶迤而去460
照应在“无意随手”之间466
性格贵在多层次皴染468
附录475
吴小如先生“少作”的批评境界477
热切揄扬,坦荡摘谬:“少作”的鲜活个性477
视阈宏阔,窄题宽做:“少作”的批评张力484
博学慎思,识古通今:与“大家”对话的桥490
呼唤“刘西渭”:对批评家品质的礼敬与期待495
“少作”的品质——读吴小如先生1945至1948批评文字499
澎湃着少年精神500
涌动着学子底蕴509
夯实着“大家”丰碑517
《徽宗词坛研究》序529
读《红学人物志》·代序532
《文学的“独立”与文学的“真相”》序536
《水浒传续书研究》序543
《清初贰臣词人研究》序546
生死文字间——《说诗说稗》书后549
《北宋词史》书后553
《南宋词史》再版后记557
《宋代女词人词传》书后560
《梦幻的窗口:梦窗词选》后记562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学科通志》后记567
《明清小说补论》后记574
后记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