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 第3版
  • 罗云主编;裴晶晶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5445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工业生产-风险分析;工业生产-安全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存于风险的王国1

第一节 正视技术的两面性1

一、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1

二、两种前途3

第二节 生活中的技术风险7

一、居家生活中的技术风险7

二、技术风险就在我们的身边8

三、生活中的化学13

四、家庭意外事故风险17

五、居家意外的防范19

第三节 生产中的技术风险22

一、生产效益与技术灾难相伴22

二、工业事故和灾难的特点23

三、生产事故的特性24

四、生产事故的原因25

五、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与危害25

第四节 事故风险给我们的警示和启示29

一、20世纪全球重大事故警示——十大技术灾难29

二、让平安的愿望变为安全的行动33

三、提高人类安全素质从自我做起33

四、防范风险需要采用系统综合对策34

第二章 风险防范科学的发展和进步36

第一节 古代的安全防范36

一、我国古代的风险防范36

二、古代人类的风险防范观37

三、人类安全法规的起源与发展38

第二节 近代安全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发展41

一、安全认识观的发展和进步41

二、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42

三、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性成果42

四、安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关系43

五、20世纪安全生产拾萃44

第三节 安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及作用45

一、安全生产事关我国小康社会的安全稳定45

二、安全生产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46

三、安全生产水平反映我国“人权”标准47

四、安全生产事关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48

五、安全生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53

第三章 工业风险管理57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分类57

一、风险的概念与术语57

二、风险的分类60

第二节 工业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63

一、国外风险评价发展的历程63

二、我国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概况65

三、风险管理的作用及意义66

第三节 风险管理基础67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67

二、风险度的确定69

三、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70

四、风险的分析内容及目的71

第四节 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和范畴71

一、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71

二、风险管理范畴73

三、风险管理的程序75

第五节 风险管理技术76

一、风险管理的技术步骤76

二、风险管理规划76

三、风险识别与评估模式76

四、风险控制技术80

第六节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监管体系85

一、风险监管体系85

二、监测预警体系86

三、应急管理体系86

四、事后处置体系87

第四章 风险辨识方法与技术89

第一节 危险源的辨识89

一、危险源及其辨识的概念89

二、两类危险源理论91

三、危险源控制概念91

四、系统危险性评价91

五、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实施92

第二节 危险源辨识技术93

一、危险区域调查93

二、危险源区域的划分原则94

三、危险源调查内容94

四、危险源辨识的组织程序及技术程序95

五、危险源辨识的途径98

六、危险源数据采集的内容99

第三节 危险因素的分类100

一、根据危害性质分类的方法100

二、根据事故形式分类的方法102

三、根据职业健康影响危害性质分类的方法103

第四节 危险源的分类103

一、第一类危险源分析104

二、第二类危险源分析106

三、危险源与事故发生的关联性107

第五节 危险源分级方法107

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危险源辨识分级107

二、压力容器危险源的辨识分级108

第六节 危险源的控制管理110

一、危险源控制途径110

二、危险源的分级管理112

第五章 风险评价方法113

第一节 风险评价综述113

一、风险评价的作用及意义113

二、安全评价通则115

三、安全验收评价导则117

四、安全预评价导则118

五、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120

第二节 风险评价原理120

第三节 风险评价的程序与分级方法123

一、风险评价的程序123

二、风险分级方法125

第四节 风险分析方法126

一、风险可接受准则126

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129

三、风险矩阵分析法130

四、预先危险性分析(PHA)131

五、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132

六、事件树分析(ETA)132

七、故障树分析(FTA)133

八、因果分析(FTA-ETA)137

九、可操作性研究(OS)140

十、致命度分析(CA)141

十一、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142

第五节 风险评价方法145

一、风险评价方法概述145

二、LEC评价法146

三、MES评价法148

四、MLS评价法149

五、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149

六、帝国化学公司蒙德部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151

七、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153

八、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154

九、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价法154

十、日本六阶段评价法156

十一、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技术157

十二、R=FEMSL评价法159

十三、模糊评价法160

十四、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162

第六章 重大危险源评价实例分析165

第一节 冶金高温作业区风险评价165

第二节 农药包装车间的评价166

第三节 煤气作业区风险评价169

第四节 电力输配电企业典型风险分级评价173

一、电力系统冰雪灾害风险评价分级法173

二、电力断电风险分级评价法177

三、电力电缆工作票(变电、线路通用)风险分级评价法178

第七章 事故预防原理与风险控制181

第一节 事故致因理论181

一、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182

二、系统安全工程理论183

三、事故频发倾向论184

四、事故遭遇倾向论185

五、多米诺骨牌理论187

六、轨迹交叉论188

七、管理失误论191

八、北川彻三的事故因果联锁理论193

九、能量转移理论194

十、瑟利人因系统理论方法197

十一、事故原因树199

十二、变化-失误联锁理论200

十三、扰动理论204

十四、作用-变化与作用联锁理论204

第二节 事故预测原理207

一、事故指标预测及其原理207

二、事故隐患辨识预测法207

三、直观预测法209

四、时间序列预测法209

五、回归预测法209

六、齐次、非齐次泊松过程预测模型210

七、马尔柯夫链模型210

八、微观事故状态预测210

九、灰色预测模型210

十、趋势外推预测211

十一、专家系统预测法212

十二、事故死亡发生概率测度法213

第三节 事故预防原理216

一、事故可预防性理论216

二、事故的宏观战略预防对策217

三、人为事故的预防220

四、设备因素导致事故的预防222

五、环境因素导致事故的预防225

六、时间因素导致事故的预防226

第八章 事故应急救援228

第一节 事故应急体系设计228

一、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法规要求228

二、事故应急体系的设计229

三、事故应急计划229

四、应急组织机构和指挥中心231

五、事故应急技术232

六、事故应急设施232

七、外部援助系统232

第二节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232

一、事故应急预案概述232

二、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设计234

三、政府社区的事故应急处理体系设计237

第三节 各类事故预防与应急实例240

一、压力容器事故的预防与应急240

二、锅炉的事故预控与应急241

三、电气事故的预控与应急243

四、高温作业区的预防与应急244

五、辐射类危险源的预防与应急244

六、煤气事故预控及应急处理248

七、燃烧类事故的预防与应急251

八、气压毒物的危害与防治251

第九章 风险管控理论与技术255

第一节 风险预警理论与方法255

一、安全风险预警理论及方法论体系255

二、安全风险预警理论256

三、基于“三预”理论的安全风险预警方法论260

第二节 安全风险管理“三预”方法技术275

一、风险管理的预报方法技术275

二、风险管理的预警方法技术282

三、风险管理的预控方法技术285

四、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实证检验方法289

第三节 RBS/M的理论与方法293

一、RBS/M的理论基础293

二、RBS/M理论的应用原理及模式295

三、RBS/M理论的应用方法及实证297

参考文献3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