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西南区域地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尹福光,孙洁,任飞,孙志明,王方国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3928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区域地质-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西南区域地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范围和概况1
一、范围1
二、地质工作概况1
三、地质基本特征2
第二节 指导思想及基本概念9
一、指导思想9
二、基本概念和术语10
第三节 大地构造研究及编图的方法体系12
一、大地构造相分析研究方法(理论)体系12
二、“五要素”分析是大地构造相分析的基础研究工作12
三、大地构造综合研究16
第四节 编图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17
一、基本流程17
二、编图工作方法和程序17
第五节 完成工作量与编图质量19
一、完成工作量19
二、编图质量(精度)20
三、资料来源及评述20
第二章 西南地区沉积岩大地构造特征21
第一节 秦祁昆弧盆系Ⅰ23
一、西倾山-南秦岭陆缘盆地Ⅰ-1-123
二、勉略(塔藏)洋盆Ⅰ-1-225
第二节 上扬子台地Ⅱ-125
一、米仓山-大巴山被动大陆边缘(Z—T2)Ⅱ-1-126
二、龙门山被动大陆边缘(Z—T2)Ⅱ-1-226
三、川中前陆盆地(Mz)Ⅱ-1-327
四、扬子陆块南部碳酸盐岩台地(Pz)Ⅱ-1-429
五、上扬子台地东南缘被动陆缘(Pz1)Ⅱ-1-531
六、雪峰山陆缘裂谷盆地(Nh)Ⅱ-1-632
七、上扬子东南缘古弧盆系(Pt2)Ⅱ-1-733
八、南盘江-右江前陆盆地(T)Ⅱ-1-834
九、富宁-那坡被动陆缘(Pz)Ⅱ-1-935
十、康滇台地(Nh—P1)(攀西上叠裂谷,P2—T1)Ⅱ-1-1036
十一、楚雄前陆盆地(Mz)Ⅱ-1-1137
十二、盐源-丽江陆缘裂谷(Pz2)Ⅱ-1-1238
十三、金平被动陆缘(S—P)Ⅱ-1-1339
第三节 北羌塘-三江弧盆系Ⅲ39
一、巴颜喀拉前陆盆地(T3)Ⅲ-140
二、甘孜-理塘弧后洋盆(P—T3)Ⅲ-244
三、中咱-中甸碳酸盐岩台地(Pt2-3—T2)/弧背盆地Ⅲ-345
四、西金乌兰-金沙江-哀牢山弧后洋盆(D—T2)Ⅲ-448
五、甜水海-北羌塘-昌都-兰坪-思茅台地(Pt2-3—T2)-前陆盆地(T3—K1)Ⅲ-552
六、乌兰乌拉-澜沧江洋盆(P2—T2)Ⅲ-660
七、那底岗日-格拉丹冬-他念他翁山-崇山-临沧岛弧Ⅲ-761
第四节 双湖-班公湖-怒江-昌宁-孟连洋盆Ⅳ63
一、龙木错-双湖洋盆(D—T)Ⅳ-163
二、多玛孤立台地(Pz)Ⅳ-265
三、南羌塘被动陆缘(Mz)(T3—J)Ⅳ-366
四、吉塘-左贡被动陆缘(C—T)Ⅳ-469
五、双江-西定被动陆缘Ⅳ-571
六、班公湖-怒江洋盆Ⅳ-671
七、昌宁-孟连洋盆(Pz—T2)Ⅳ-776
第五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弧盆系Ⅴ77
一、冈底斯-察隅活动陆缘Ⅴ-177
二、雅鲁藏布江弧后洋盆Ⅴ-291
三、喜马拉雅被动陆缘Ⅴ-393
四、保山台地Ⅴ-498
五、潞西-三台山洋盆Ⅴ-5102
第六节 西瓦里克前陆盆地Ⅵ103
第三章 西南地区火山岩大地构造特征104
第一节 秦祁昆火山岩构造岩浆岩省Ⅰ108
第二节 上扬子陆块火山岩构造岩浆岩省Ⅱ109
一、米仓山-大巴山被动大陆边缘火山岩带(上扬子北缘火山岩带)(Z—T2)Ⅱ-1109
二、上扬子东南缘火山岩带Ⅱ-2110
三、上扬子西缘火山岩带Ⅱ-3111
第三节 羌塘-三江岩构造火山岩构造岩浆岩省Ⅲ117
一、巴颜喀拉火山岩带Ⅲ-1117
二、甘孜-理塘-三江口火山岩带(P—T)Ⅲ-2119
三、中甸陆缘裂谷火山岩带(P)Ⅲ-3121
四、西金乌兰-金沙江-哀牢山火山岩带Ⅲ-4121
五、北羌塘-昌都-兰坪-思茅火山岩带Ⅲ-5124
六、乌兰乌拉-澜沧江火山岩带(P2—T2)Ⅲ-6129
七、那底岗日-格拉丹冬-他念他翁山-崇山-临沧陆缘火山岩带Ⅲ-7131
第四节 班公湖-怒江-昌宁-孟连构造火山岩构造岩浆岩省Ⅳ132
一、龙木错-双湖-类乌齐火山岩带Ⅳ-1133
二、多玛-南羌塘-左贡增生弧盆系火山岩带Ⅳ-2133
三、班公湖-怒江火山岩带Ⅳ-3135
四、昌宁-孟连火山岩亚带(Pz)Ⅳ-4136
第五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火山岩构造岩浆岩省Ⅴ138
一、冈底斯-察隅弧盆系火山岩带Ⅴ-1138
二、雅鲁藏布江构造火山岩带Ⅴ-2151
三、喜马拉雅构造火山岩带Ⅴ-3154
四、保山火山岩带Ⅴ-4155
五、潞西-三台山蛇绿混杂岩带Ⅴ-5160
第四章 西南地区侵入岩大地构造特征161
第一节 秦祁昆侵入岩构造岩浆岩省Ⅰ165
第二节 上扬子侵入构造岩浆岩亚省Ⅱ-2165
一、米仓山古陆缘侵入岩弧亚带(Pt2-3)Ⅱ-2-1165
二、龙门山古岛弧侵入岩亚带(Pt2-3,P2)Ⅱ-2-2166
三、康滇基底断隆复合侵入岩弧亚带Ⅱ-2-3168
四、上扬子东南缘侵入岩亚带Ⅱ-2-4171
五、南盘江-个旧侵入岩亚带Ⅱ-2-5173
六、元谋-楚雄侵入岩亚带Ⅱ-2-6175
七、盐源-丽江侵入岩亚带Ⅱ-2-7176
八、哀牢山-点苍山复合侵入岩弧亚带Ⅱ-2-8177
九、金平侵入岩亚带(P2、T、K1)Ⅱ-2-9178
第三节 北羌塘-三江多岛弧盆侵入构造岩省Ⅲ179
一、可可西里-巴颜喀拉-松潘侵入岩弧带Ⅲ-1179
二、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P—T)Ⅲ-2182
三、义敦-沙鲁里侵入岩弧带(T3—E)Ⅲ-3183
四、中咱地块侵入岩带(E)Ⅲ-4184
五、西金乌兰-金沙江-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D—T)Ⅲ-5184
六、甜水海-北羌塘-昌都-兰坪-思茅双向俯冲弧陆侵入岩带(P—T)Ⅲ-6187
七、乌兰乌拉-澜沧江蛇绿岩混杂带(P2—T2)Ⅲ-7189
八、本松错-冈塘错-唐古拉-他念他翁-临沧侵入岩带Ⅲ-8191
第四节 班公湖-怒江侵入构造岩省Ⅳ194
一、龙木错-双湖蛇绿岩混杂带Ⅳ-1194
二、多玛-南羌塘-左贡增生地块侵入岩带Ⅳ-2195
三、班公湖-怒江蛇绿岩混杂带(T3—K1)Ⅳ-3196
四、昌宁-孟连蛇绿(混杂)岩带(O—T3)Ⅳ-4199
第五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侵入构造岩浆岩省Ⅴ200
一、冈底斯-察隅多岛弧盆侵入构造岩浆岩带Ⅴ-1201
二、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J—K)Ⅴ-2206
三、喜马拉雅侵入构造岩浆岩带Ⅴ-3208
四、保山地块侵入构造岩浆岩带Ⅴ-4210
五、潞西三台山蛇绿混杂岩段Ⅴ-5211
第五章 西南地区变质岩大地构造特征212
第一节 秦祁昆变质域Ⅰ216
第二节 扬子变质域Ⅱ217
第三节 巴颜喀拉-北羌塘-昌都-思茅变质域Ⅲ224
一、巴颜喀拉变质区Ⅲ-1224
二、甘孜-理塘变质区Ⅲ-2225
三、中咱-中甸变质区Ⅲ-3227
四、西金乌兰-金沙江-哀牢山变质区Ⅲ-4228
五、甜水海-北羌塘-昌都-兰坪-思茅变质区Ⅲ-5230
六、乌兰乌拉-澜沧江变质区Ⅲ-6233
七、崇山-临沧变质带Ⅲ-7235
第四节 双湖-怒江-孟连变质域Ⅳ235
一、龙木错-双湖变质带Ⅳ-1236
二、南羌塘-左贡变质区Ⅳ-2237
三、班公湖-怒江变质区Ⅳ-3237
第五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腾冲变质域Ⅴ241
一、冈底斯-察隅变质岩区Ⅴ-1241
二、雅鲁藏布江变质区Ⅴ-2245
三、喜马拉雅变质区Ⅴ-3247
四、保山变质区Ⅴ-4254
第六章 西南地区大地构造特征256
第一节 秦祁昆造山系Ⅰ263
一、西倾山-南秦岭地块(Pz1)Ⅰ-1-1263
二、玛多-勉略结合带(P—T)Ⅰ-1-2265
第二节 上扬子陆块Ⅱ-1265
一、米仓山-大巴山被动大陆边缘(Z—T2)Ⅱ-1-1266
二、龙门山被动大陆边缘(Z—T2)/推覆体(T2—N)Ⅱ-1-2266
三、川中前陆盆地(Mz)Ⅱ-1-3267
四、扬子陆块南部碳酸盐岩台地(Pz)Ⅱ-1-4268
五、上扬子陆块东南缘被动边缘(Pz1)Ⅱ-1-5270
六、雪峰山陆缘裂谷盆地(Nh)Ⅱ-1-6272
七、上扬子东南缘古弧盆系(Pt2)Ⅱ-1-7273
八、南盘江-右江前陆盆地(T)Ⅱ-1-8274
九、富宁-那坡被动边缘(Pz)Ⅱ-1-9275
十、康滇基底断隆(攀西上叠裂谷,T)Ⅱ-1-10276
十一、楚雄前陆盆地(Mz)Ⅱ-1-11284
十二、盐源-丽江陆缘裂谷盆地(Pz2)Ⅱ-1-12284
十三、哀牢山变质基底杂岩(Pt1)Ⅱ-1-13286
十四、都龙变质基底杂岩(Pt)Ⅱ-1-14286
十五、金平被动陆缘(S—P)Ⅱ-1-15287
第三节 羌塘-三江造山系Ⅲ288
一、巴颜喀拉地块(T3)Ⅲ-1288
二、甘孜-理塘弧盆系(P—T3)Ⅲ-2291
三、中咱-中甸地块Ⅲ-3295
四、西金乌兰-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D—T2)Ⅲ-4297
五、甜水海-北羌塘地块(Pt2-3—K1)Ⅲ-5303
六、昌都-兰坪-思茅地块Ⅲ-6304
七、乌兰乌拉-澜沧江结合带Ⅲ-7311
八、本松错-冈塘错-唐古拉-他念他翁-临沧岩浆弧Ⅲ-8314
第四节 班公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Ⅳ316
一、龙木错-双湖-类乌齐结合带Ⅳ-1316
二、多玛-南羌塘-左贡增生弧盆Ⅳ-2319
三、班公湖-怒江对接带Ⅳ-3323
第五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多岛弧盆系Ⅴ331
一、冈底斯-察隅弧盆系Ⅴ-1331
二、雅鲁藏布江结合带Ⅴ-2345
三、喜马拉雅地块Ⅴ-3349
四、保山地块(Pt2-3/Pz—T)Ⅴ-4355
五、三台山结合带Ⅴ-5361
第六节 印度陆块区Ⅵ361
第七章 西南地区大型变形构造特征363
一、秦祁昆构造系363
二、扬子陆块363
三、华南构造系365
四、西藏-三江构造系367
第八章 结语379
一、上扬子陆块基底的认识379
二、秦祁昆造山带与扬子陆块分界线-塔藏构造混杂岩的厘定380
三、三江造山带前寒武纪地质380
四、保山地块归属381
五、西南三江地区特提斯大洋两大陆的早古生代增生造山作用382
六、南盘江盆地归属383
主要参考文献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