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 本科影像技术 配增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 本科影像技术 配增值
  • 李真林,雷子乔主编;仇惠,邱建峰,汪红志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2876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148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医学摄影-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 本科影像技术 配增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概述1

一、普通X线成像基础1

二、CT成像理论概述3

三、MRI成像理论概述3

四、放射性核素成像理论概述4

第二节 医学影像成像评价5

一、各类成像方式的特点5

二、医学影像成像理论新进展8

第二章 X线成像基本理论14

第一节 X线成像基础14

一、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4

二、在诊断放射学中各种作用发生的概率20

第二节 X线成像特点20

一、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20

二、X线在人体内的衰减23

三、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24

第三章 模拟X线成像26

第一节 模拟X线成像概述26

一、普通X线成像26

二、X线透视29

三、特殊X线成像29

第二节 X线影像成像过程30

一、X线影像信息的形成30

二、X线影像信息的转换与显示30

第三节 X线摄影图像质量31

一、X线影像质量评价参数31

二、影响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因素33

第四章 数字X线成像36

第一节 数字X线成像概述36

一、数字成像特点36

二、数字X线成像原理38

第二节 计算机X线摄影41

一、CR成像基本原理41

二、成像板(IP板)43

三、CR图像处理46

四、影响CR图像质量的因素51

第三节 数字X线摄影52

一、DR直接成像原理52

二、DR间接成像原理55

三、DR图像特点57

第四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58

一、DSA成像原理58

二、DSA图像处理65

三、影响DSA图像质量的因素67

第五节 特殊数字X线成像69

一、数字体层摄影69

二、双能减影成像72

第五章 医学影像相关成像基础74

第一节 医学成像胶片74

一、胶片分类74

二、各类胶片的结构与成像原理75

第二节 成像介质的显示与打印83

一、影像显示器83

二、影像显示器的成像原理84

三、图像打印设备的成像原理85

第三节 影像增强对比剂86

一、影像增强对比剂的分类86

二、对比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89

三、对比剂不良反应机理94

第四节 高压注射器98

一、高压注射器工作原理98

二、高压注射器与图像质量101

第六章 CT成像基本原理106

第一节 概述106

一、CT成像基础知识106

二、CT成像基本过程108

第二节 CT成像方式与数据采集109

一、非螺旋CT成像110

二、单层螺旋CT成像111

三、多层螺旋CT成像112

第三节 CT图像重建119

一、CT图像重建的数学基础119

二、图像重建算法122

第四节 图像后处理131

一、显示处理132

二、兴趣区域测量133

三、二维重组134

四、三维重组136

五、表面阴影显示138

六、最大密度投影及最小密度投影141

七、容积再现144

八、仿真内镜146

第七章 CT特殊成像原理148

第一节 CT低剂量成像148

一、CT剂量概述148

二、CT扫描参数与辐射剂量的关系149

三、综合降低CT辐射剂量的方法149

第二节 CT能量与能谱成像151

一、双能量成像151

二、能谱成像156

第三节 CT灌注成像163

一、CT灌注成像基本原理163

二、CT灌注成像分类163

第八章 CT图像质量165

第一节 图像质量及其评价165

一、空间分辨力与影响因素166

二、密度分辨力与影响因素167

三、信噪比与影响因素168

第二节 图像伪影170

一、伪影的概念170

二、伪影的产生170

第九章 磁共振成像原理176

第一节 概述176

一、磁共振成像发展史176

二、磁共振成像的特点及局限性177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物理学基础177

一、原子核与核磁矩177

二、静磁场中的自旋核180

三、宏观磁化183

四、射频场激励185

五、磁共振现象186

第三节 弛豫与弛豫时间190

一、弛豫与弛豫时间190

二、T1弛豫191

三、T2弛豫193

四、T2弛豫194

五、宏观磁化矢量的综合弛豫轨迹194

第四节 磁共振信号检测与处理195

一、自由感应衰减信号195

二、FID信号的傅里叶变换196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的空间定位198

一、梯度场与磁共振成像的空间定位198

二、选层与选层梯度200

三、相位编码与相位编码梯度202

四、频率编码与频率编码梯度204

五、二维磁共振数据采集205

第六节 图像重建与K空间206

一、图像重建206

二、K空间208

第十章 磁共振成像序列212

第一节 脉冲序列概述212

一、基本概念212

二、脉冲序列构成214

三、脉冲序列分类215

第二节 自旋回波序列216

一、自旋回波序列的基本形式216

二、加权成像217

三、自旋回波序列的特点220

第三节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220

一、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基本形式220

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特点221

三、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衍生序列222

第四节 反转恢复序列226

一、反转恢复序列的基本形式226

二、反转恢复序列的特点227

三、反转恢复序列的衍生序列227

第五节 梯度回波序列231

一、梯度回波序列的基本形式231

二、梯度回波序列的特点232

三、梯度回波序列的衍生序列234

第六节 平面回波成像序列239

一、EPI技术和特点239

二、平面回波序列的分类240

第十一章 磁共振特殊成像原理243

第一节 组织抑制成像技术243

一、脂肪抑制成像技术243

二、水抑制成像技术246

三、磁化传递技术246

第二节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248

一、血流的基本类型248

二、流动效应及影响因素249

三、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251

四、相位对比法血管成像251

五、三维(3D)对比剂动态增强血管成像252

六、其他血管成像技术253

第三节 磁共振功能成像原理254

一、弥散加权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254

二、磁共振灌注成像257

三、磁共振波谱成像259

四、磁共振功能成像262

五、磁敏感加权成像264

第十二章 磁共振图像质量267

第一节 图像质量及其评价267

一、信噪比及其决定因素267

二、对比度及其决定因素269

三、空间分辨力及其决定因素270

四、均匀性及其决定因素270

五、几何畸变率及其决定因素271

第二节 磁共振图像伪影272

一、伪影概述272

二、与原理相关伪影272

三、与病人相关伪影276

四、与设备相关伪影279

五、其他伪影282

第十三章 核医学成像理论284

第一节 核医学成像基础284

一、核物理基础284

二、核医学成像原理289

三、核医学成像特点292

第二节 γ照相机292

一、γ照相机的基本结构293

二、γ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95

三、γ照相机的图像采集与处理295

四、γ照相机的性能指标297

第三节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CT)299

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成像原理299

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成像原理300

三、影响SPECT/PET图像的因素303

四、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ECT)与透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TCT)的区别305

第四节 核医学新技术306

一、图像融合306

二、SPECT/CT成像原理308

三、PET/CT成像原理308

四、PET/MRI成像原理309

推荐阅读311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