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鱼类应用药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鱼类应用药理学
  • 彭开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0042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鱼类应用药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渔药概述1

第一节 基本概念1

一、药物和药品1

二、药物与毒物2

三、兽药与渔药2

四、药物学与药理学3

五、鱼类应用药理学3

第二章 渔药的给药方法4

第一节 渔药的外用方法4

一、经水给药法4

二、涂抹法8

第二节 渔药的内用方法9

一、经饲料给药法9

二、强饲法12

三、注射法12

第三章 渔药的药动学14

第一节 渔药的体内过程14

一、生物转运14

二、吸收17

三、分布19

四、生物转化20

五、排泄22

第二节 药动学的基本概念23

一、配置23

二、动力学参数23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模型27

一、基本概念27

二、速率过程28

三、单室模型29

四、二室模型31

五、三室模型33

第四章 渔药的药效学34

第一节 渔药的基本作用34

一、渔药作用的概念34

二、渔药作用的方式34

三、渔药作用的特点35

四、渔药作用的机制38

第二节 渔药的量效、时效与构效关系40

一、量效关系40

二、时效关系43

三、构效关系44

第五章 渔药的安全性45

第一节 渔药对给药目标生物的安全性45

一、经水给药的安全性45

二、经饲料给药的安全性46

三、注射给药的安全性46

第二节 渔药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性46

一、经水给药的安全性46

二、经饲料给药的安全性46

三、注射给药的安全性46

第三节 渔药对消费者的安全性47

一、休药期47

二、最大残留限量47

三、确定鱼类的最大残留限量47

四、实践中的鱼类休药期48

五、渔药休药期的确定48

第四节 渔药对环境的安全性48

一、药物的危害性48

二、渔药对区域环境的污染49

三、局域环境的药物净化49

四、环境安全评估程序50

第六章 抗菌药物总论51

第一节 概述51

一、抗微生物药物51

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评价52

三、抗菌药物药效评价指标53

四、渔用抗菌药物选择的特殊性60

第二节 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62

第三节 从药理学参数到临床用药的艰难历程63

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应满足的条件64

二、水生动物特殊情况下的药动学64

三、用于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药理学参数65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67

一、基本概念67

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68

三、水产病菌的耐药性69

四、水产病原菌耐药性的诱导和维持69

五、寄生虫的耐药性70

第五节 细菌耐药性的预防措施71

一、通用措施71

二、水产养殖环境中抗菌药物的消除71

第七章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74

第一节 分类及基本特征74

一、基本结构74

二、分类和理化特性75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75

四、耐药性76

五、毒性和不良反应76

六、药物相互作用76

第二节 临床应用77

一、土霉素77

二、四环素78

三、金霉素78

四、强力霉素79

第三节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代谢动力学79

一、土霉素的代谢动力学79

二、四环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88

三、强力霉素88

四、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残留89

第四节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药效学90

一、土霉素的药效学91

二、四环素和强力霉素92

第八章 青霉素类93

第一节 分类及基本特征93

一、基本结构93

二、分类及理化特性94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94

四、耐药性95

五、毒副作用95

六、药物相互作用95

第二节 临床应用96

一、应用概述96

二、给药剂量96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和残留97

一、药动学97

二、青霉素类的残留98

第九章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99

第一节 分类及基本特征99

一、基本结构99

二、分类及理化特性99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100

四、耐药性100

五、毒副作用100

六、药物相互作用101

第二节 临床应用101

一、概述101

二、红霉素的给药剂量101

三、其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102

四、细菌性肾病的控制102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和残留103

一、红霉素的药代动力学103

二、红霉素的毒理学105

三、大环内酯类残留106

第十章 酰胺醇类药物107

第一节 分类及基本特征107

一、基本结构107

二、分类及理化特性107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108

四、耐药性108

五、毒副作用108

六、药物相互作用108

第二节 临床应用108

一、概述108

二、剂量109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和残留109

一、氟苯尼考109

二、酰胺醇类的残留111

第十一章 磺胺类抗菌药物112

第一节 概述112

一、基本结构112

二、分类及理化特性112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113

四、耐药性113

五、毒副作用113

六、药物相互作用114

第二节 临床应用114

一、概述114

二、剂量114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115

一、磺胺甲基嘧啶115

二、磺胺二甲嘧啶117

三、磺胺二甲氧嘧啶119

四、磺胺间甲氧嘧啶120

五、磺胺的残留和休药期121

第十二章 磺胺增效剂122

第一节 概述122

一、基本结构122

二、分类和理化性质122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123

四、耐药性123

五、毒副作用123

六、药物相互作用123

第二节 磺胺增效剂的药效学123

一、磺胺和增效剂的抑制浓度分数123

二、磺胺和增效剂的协同用药125

三、临床应用126

第三节 磺胺增效剂的药动学127

一、三甲氧苄氨嘧啶在虹鳟中的药动学127

二、磺胺嘧啶129

三、奥美普林和磺胺间二甲氧嘧啶复方129

四、磺胺增效剂的休药期130

第十三章 喹诺酮类药物132

第一节 概述132

一、基本结构132

二、分类和理化性质132

三、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134

四、耐药性135

五、毒副作用135

六、药物相互作用136

第二节 临床应用136

一、概述136

二、剂量137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138

一、萘啶酸138

二、噁喹酸140

三、氟甲喹154

四、恩诺沙星165

五、诺氟沙星171

六、沙拉沙星171

七、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残留174

第十四章 抗原虫药物175

第一节 烟曲霉素175

一、简介175

二、临床使用175

三、目标物种的安全性178

第二节 硝基咪唑类178

一、经济鱼178

二、观赏鱼179

第三节 福尔马林179

一、用途179

二、安全问题181

第四节 硫酸铜182

一、理化性质182

二、药理作用182

三、应用183

四、毒理学184

第十五章 驱杀蠕虫药物186

第一节 杀吸虫剂186

一、苯并咪唑类186

二、吡喹酮188

三、其他杀吸虫剂190

第二节 杀绦虫剂190

第三节 杀线虫剂190

第十六章 驱杀甲壳类寄生虫药物191

第一节 有机磷类杀虫剂191

一、概述191

二、敌百虫192

三、敌敌畏194

四、甲基吡啶磷196

第二节 过氧化氢198

一、概述198

二、作用方式198

三、给药方案199

四、对目标物种的毒性199

五、对消费者和环境的安全性200

第三节 伊维菌素200

一、概述200

二、作用方式201

三、优点和缺点201

四、给药方案201

五、目标物种的耐受性202

六、伊维菌素在大西洋鲑的药动学204

七、法律问题204

第四节 氯氰菊酯204

一、概述204

二、用途205

三、拟除虫菊酯的安全性205

四、制剂206

第五节 苄基脲类206

一、概述206

二、作用方式207

三、用途207

四、伏虫隆给药方案207

五、除虫脲的药动力学208

第十七章 消毒药物概述209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分类209

一、基本概念209

二、消毒渔药的分类209

第二节 消毒剂的作用机制212

一、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和沉淀212

二、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212

三、干扰或损害细菌的酶系统212

第三节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212

一、病原类型212

二、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213

三、温度213

四、pH213

五、有机物213

六、水质硬度213

七、配伍禁忌213

八、其他因素213

第四节 水产业中常见消毒操作213

一、卵和苗种的消毒213

二、水体消毒215

三、库房消毒216

四、用具的消毒218

五、场地消毒220

六、人员消毒220

第十八章 含卤素消毒剂221

第一节 含氯消毒剂221

一、概述221

二、漂白粉222

三、次氯酸钙223

四、二氯异氰脲酸钠223

五、三氯异氰脲酸(钠)224

六、氯胺-T224

第二节 含碘消毒剂227

一、概述227

二、碘228

三、聚维酮碘228

第三节 含溴消毒剂229

一、溴氯海因230

二、二溴海因230

第十九章 氧化剂类消毒剂232

第一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232

一、概述232

二、过氧乙酸232

三、过氧化氢233

第二节 高锰酸钾233

第三节 二氧化氯234

第四节 臭氧235

第二十章 醛类消毒剂237

第一节 醛类消毒剂概述237

第二节 甲醛溶液237

第三节 戊二醛238

第二十一章 酸类和碱类消毒剂239

第一节 酸类消毒剂239

一、概述239

二、柠檬酸239

三、乙酸240

第二节 碱类消毒剂240

一、概述240

二、氧化钙241

三、氢氧化铵溶液241

第二十二章 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243

第一节 苯扎溴铵243

一、理化性质243

二、药理作用243

三、临床应用244

四、注意事项244

第二节 氯己定244

一、药理作用244

二、临床应用245

三、注意事项245

第二十三章 催产剂246

第一节 生殖生理学246

一、鱼类繁殖中遇到的问题246

二、非人工催产获得稚鱼的方法246

三、鱼类生殖的神经调控247

四、鱼类生殖的内分泌调控248

第二节 人工繁殖使用的药物250

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50

二、促性腺激素252

三、多巴胺拮抗剂255

四、合成的类固醇激素256

五、精子激活液256

六、商品化的催产激素257

第三节 中国养殖鱼类催产实践258

一、催产季节258

二、亲鱼捕捞与配组258

三、亲鱼成熟度鉴定259

四、催产剂的注射259

第四节 鱼类催产的试验研究262

一、鲑鳟鱼类262

二、遮目鱼263

三、鳗鲡263

四、鲤科鱼类264

五、鲶鱼267

六、鲈鱼268

七、其他的物种268

第二十四章 麻醉剂270

第一节 概述270

一、鱼类麻醉状态的分类270

二、渔用麻醉剂的药理学271

三、鱼类麻醉剂的选择标准和历史272

第二节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烷基磺酸盐273

一、法律地位273

二、剂量和给药方案273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275

四、临床应用275

第三节 苯咗卡因277

一、化学性质277

二、使用浓度277

三、药理学277

第四节 硫酸喹哪啶278

一、理化性质278

二、应用278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278

第五节 苯氧乙醇279

第六节 二氧化碳279

一、应用279

二、剂量和给药方案279

第七节 丁香酚280

第八节 催眠药和镇静剂280

一、美托咪酯280

二、依托咪酯281

三、乙酸异丁酯281

参考文献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