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 第2批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 第2批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0460888.jpg)
- 王伟光总主编;管彦波,黄柏权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9414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经济-经济发展-调查报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调查报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 第2批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山水长阳: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1
一 长阳县的生态基础和资源环境条件1
(一)山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脆弱性1
(二)县境内的水文环境与水利资源9
(三)人口与资源利用方式的变迁17
二 长阳县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实践22
(一)林业重点工程22
(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26
(三)生态治理的推进27
三 长阳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31
(一)特色经济的两个典型个案:高山蔬菜种植与网箱养鱼31
(二)县域内突出的自然灾害37
(三)县域生态评估与对策建议39
第二章 族群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当代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43
一 “蛮左”与“夏人”:县域历史上的早期人群及其关系43
二 “土家”与“客家”:宋元明清时期长阳之民族关系47
三 结构性的事件:民族身份的确认53
四 “土家族”与“汉族”:长阳当代的民族关系55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55
(二)民族关系的总体印象与发展趋势55
(三)民族交往56
(四)民族通婚58
(五)民族意识58
(六)民族权利59
五 结语61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及实践特色63
一 土家族民族身份的确认:长阳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起点64
(一)全县民族人口成分的核定与申请成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64
(二)全县干部民族成分的复核与长阳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肇始69
二 制度规范与自身调适:长阳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运行73
(一)制度规范: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自治权的含义73
(二)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完善与实施:长阳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主要抓手75
(三)区域整合:长阳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内在机制82
三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长阳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中的特色与意义85
第四章 长阳特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及实践特色88
一 长阳特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90
(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90
(二)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93
(三)水产养殖业的发展97
(四)柑橘产业的发展100
(五)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102
(六)魔芋产业的发展106
(七)药材产业的发展109
(八)茶叶产业的发展111
二 长阳特色经济的实践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之路113
(一)一村一品(多品):基于资源环境与生态肌理的生产基地建设113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的“引擎”115
(三)品牌培育之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120
(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124
第五章 长阳扶贫与人口流动130
一 长阳县贫困人群的瞄准与精准减贫130
(一)全国农村扶贫战略瞄准目标的变化131
(二)长阳县扶贫瞄准机制的建立133
(三)长阳县精准扶贫的成效139
(四)精准扶贫的现实问题与应对142
二 长阳县的人口流动145
(一)长阳县的人口流动变迁146
(二)长阳县的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153
(三)长阳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劳动力转移162
第六章 家园空间的再生产:长阳清江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研究169
一 清江水利移民安置群体的形成、分化与社会网络关系171
(一)移民安置群体的形成及特点171
(二)移民安置群体的分化179
(三)移民安置群体的社会网络关系186
二 移民安置群体家园空间再生产的动力机制190
(一)政府的规划、安置与补偿192
(二)政府安置与移民自力更生相结合193
(三)移民群体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5
(四)移民搬迁、水电工程建设等的带动197
三 家园空间再生产的阻碍因素与移民贫困人口的形成198
(一)新型劳动力缺乏,生产方式衔接不畅199
(二)用于生产的物力财力难以积累,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200
四 移民安置中矛盾问题的表现、根源与实质及相关的对策建议201
第七章 传承与建构:长阳民族民间文化的变迁206
一 基底:长阳文化的历史与格局208
(一)区域边缘和民族走廊地带的长阳文化208
(二)传说时期至清代中期长阳文化的历史变迁211
(三)主位书写:清末民国时期的长阳文化意象217
二 发掘:民族识别背景下的长阳文化222
(一)族源地“武落钟离山”的发现223
(二)长阳文化“老三宝”的确定:山歌、南曲和巴山舞225
(三)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长阳模式”229
(四)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动力与流变235
三 重塑:旅游主因背景下的长阳文化237
(一)“土家源”意象下“廪君神话”的再生和传播238
(二)长阳文化“新三宝”:奇石、根雕和盆景243
(三)民族文化视图化与产业化246
(四)价值:文化崛起的“长阳模式”252
四 构想:长阳文化的现代性建构254
第八章 宗教组织及其管理258
一 四大宗教现状258
(一)佛教259
(二)道教262
(三)天主教与基督教265
二 宗教事务的管理268
(一)当地宗教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268
(二)宗教管理的对策及措施268
三 宗教发展趋势及思考273
附录一 山水的“命运”——鄂西南清江流域发展中的“双重脱嵌”276
附录二 教育生境的构建与优化:长阳民族文化校园传承调查研究299
参考文献308
关键词索引314
后记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