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康有为先秦七子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康有为先秦七子研究
  • 魏义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6731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康有为先秦七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对先秦诸子的普遍关注3

第二节 对先秦诸子的多维透视6

第三节 对孔子之学的系统梳理11

第二章 孔子15

第一节 孔子的特殊身份和定位15

一、先秦诸子皆孔子后学16

二、孔学的传授谱系18

三、孔门巨擘20

第二节 孔学的宗旨、内容和传承24

一、救世与变通24

二、仁之宗旨和主线25

三、讲灵魂之天道28

三、顺人之情的人道33

四、“择人而传”的微言大义37

第三节 孔子思想的现代转换42

一、全球文化多元的开放心态43

二、近代价值理念的接轨转换45

第四节 康有为与孔子在近代的命运50

第三章 老子58

第一节 身份归属和定位58

一、作为孔子后学之老子58

二、独立创教之老子62

第二节 “老子后学,流派甚繁”65

一、老子后学和老学的传播66

二、老学的流派和划分73

三、杨朱、庄子和列子78

第三节 老学的内容和特征86

一、老学内容87

二、老学与佛学94

第四节 对老子的态度和总体评价99

一、立教宗旨的不仁、能忍100

二、人生处世的不为名利103

第四章 墨子111

第一节 墨子的身份归属和定位111

一、“墨子为孔子三传弟子”111

二、先学孔子后改弦更张114

三、“与孔教争教者,墨子也”117

第二节 墨学的内容传承和理论特征121

一、墨学的内容与传承122

二、游侠与“墨之别派”126

三、自然科学与名学131

四、墨学与西学140

第三节 对墨子思想的取舍145

一、作为宗教家的墨子146

二、作为哲学家的墨子151

第四节 对墨子的评价160

一、虎头蛇尾的在场态势160

二、贬过于褒的总体评价161

三、“四等”的排列位次171

第五章 孟子174

第一节 “孔门之龙树、保罗”174

第二节 “真得孔子大道之本者也”187

一、《春秋》之微言大义188

二、天、性、心三位一体192

三、仁和不忍人之心197

四、民主思想202

五、大同之教205

六、“于孔子无不学”207

七、圆融性和开放性210

第三节 对孟子思想的利用213

一、仁、不忍人之心与“博爱派哲学”214

二、不忍人之心、与民同之与“主乐派哲学”216

三、《春秋》大义与“进化派哲学”218

四、太平大同与“社会主义派哲学”223

第四节 孟子对康有为哲学的影响225

一、左右着康有为对其他人的好恶和取舍225

二、决定着康有为哲学的构成因素226

三、深刻影响了康有为思想的理论特征227

四、康有为与孟子在近代哲学中的命运229

第六章 庄子235

第一节 学派归属和身份235

一、“庄子在孔子范围”235

二、“庄子皆为孔学别派”238

三、“庄子得老子之精”239

四、“庄子一流,不是道家,亦不是儒家”242

五、庄子是中国之佛244

第二节 庄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247

一、传承孔子的高级之教248

二、阐扬孔学的自由、平等和大同思想253

三、连接孔学与佛学255

第三节 康有为的庄学观与孔学观259

第四节 康有为与近代哲学视界中的庄子265

一、学派归属265

二、思想内容267

三、阐释方式273

第七章 荀子276

第一节 唯一的学术身份276

第二节 三重的传承谱系282

第三节 以礼为核心内容的小康之学288

第四节 多舛的命运299

第五节 荀子的近代视界307

第八章 韩非321

第一节 身份归属和学术谱系321

第二节 思想内容和否定评价328

第三节 韩非与近代之法340

第九章 结语351

第一节 先秦诸子的近代视界351

第二节 先秦诸子与中国哲学358

一、先秦诸子与中国哲学的源头359

二、先秦诸子与中国哲学的内容365

三、先秦诸子与中国哲学的性质374

四、近代哲学与现当代哲学380

参考文献385

后记3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