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山西省的经验数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山西省的经验数据](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0450835.jpg)
- 彭佑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5127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技术革新-研究-山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 基于山西省的经验数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新技术革新孕育兴起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
一、科技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
二、区域经济增长是科技创新的保障3
三、科技创新绩效是衡量区域创新成效的标尺4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5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9
一、国外研究现状9
二、国内研究现状15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20
一、研究思路20
二、研究方法21
第五节 本书主要内容与特色24
一、本书结构与主要观点24
二、本书特色与创新之处25
本章小结27
第二章 区域科技创新相关理论基础29
第一节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29
一、创新与科技创新理论29
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33
三、区域科技创新理论38
四、城市创新系统48
第二节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53
一、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内涵53
二、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结构及功能56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58
四、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61
五、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创新活动过程65
第三节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评价66
一、创新能力的评价66
二、创新绩效的评价67
三、创新能力评价与创新绩效评价的关系69
四、创新绩效评价的意义70
本章小结71
第三章 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现状73
第一节 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的现实基础73
一、山西省的经济地理位置73
二、构建和完善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的经济基础76
三、构建和完善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的人力资源基础80
四、构建和完善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的政策制度环境84
第二节 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及运行机制86
一、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86
二、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95
第三节 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96
一、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横向比较分析96
二、山西省科技创新能力纵向比较分析105
本章小结111
第四章 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114
第一节 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14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114
二、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115
三、指标体系构建116
第二节 评价方法及工具选择122
一、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122
二、评价工具123
第三节 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的二阶段DEA模型125
一、模型建立125
二、应用分析130
本章小结131
第五章 山西省科技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132
第一节 国内30个省(市、区)科技创新绩效评价132
一、基础数据来源132
二、区域数据代入和运算过程133
三、省级区域阶段结果分析135
四、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收益性分析136
第二节 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评价140
一、数据来源140
二、综合效率分析141
三、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收益性分析143
四、松弛因子分析145
第三节 山西省各市创新绩效评价146
一、数据来源146
二、各市分析147
三、松弛变量分析148
本章小结152
第六章 影响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153
第一节 影响科技创新绩效的因素分析153
一、宏观因素153
二、微观因素169
第二节 影响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因素的实证分析173
一、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173
二、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175
三、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80
本章小结183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184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及理论贡献184
一、主要的研究结论184
二、理论贡献185
第二节 提升山西省科技创新绩效的政策建议186
一、统筹资金投入体系186
二、扶持科技中介发展,增强科技中介机构活力187
三、完善政府的政策支持体系190
四、搭建多方联动的组织体系191
五、规范创新利益分配192
六、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193
七、营造良好的科技协同创新组织氛围194
八、建设多层次沟通协调体系194
参考文献196
附录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