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水稻分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水稻分册
  •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1887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现代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水稻栽培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水稻分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节 研究意义1

第二节 研究框架2

一、研究目标2

二、研究思路3

三、研究框架3

发展概况篇9

第一章 中国水稻产业发展9

第一节 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分布9

一、水稻种植区域变迁9

二、中国南北地区稻作生产变化10

三、全国六大区域水稻种植变化11

第二节 中国水稻生产轨迹变迁13

一、早稻生产重心变迁轨迹13

二、晚稻生产重心变迁轨迹16

三、中稻生产重心变迁轨迹19

第三节 中国水稻生产发展历程及现状22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水稻生产发展22

二、改革开放后的水稻生产发展22

三、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影响23

四、十六大以来的水稻生产现状23

第四节 中国水稻科技发展历程及现状24

一、创新现代水稻科技研发组织体系24

二、建立水稻科技创新体系25

三、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25

第五节 中国稻米消费发展历程及现状27

一、稻米消费变化趋势28

二、农村稻谷消费变化28

三、居民大米消费变化30

四、稻米价格变化32

第六节 中国大米国际贸易现状及特点36

一、大米进出口数量变化36

二、中国大米国际贸易与进出口分布38

第二章 世界水稻产业发展与借鉴42

第一节 世界水稻种植区域变化42

一、世界各地水稻产量变化42

二、世界各地水稻种植区域变化43

三、世界各地水稻单产变化44

第二节 主要国家水稻生产发展45

一、越南水稻生产变化45

二、菲律宾水稻生产变化47

三、孟加拉国水稻生产变化48

四、印度水稻生产变化50

五、美国水稻生产变化52

六、泰国水稻生产变化53

七、印度尼西亚水稻生产变化54

八、巴西水稻生产变化56

九、日本水稻生产变化58

第三节 世界水稻科技发展现状及特点60

第四节 世界大米消费发展历程及现状61

一、世界大米消费历程61

二、主要国家大米消费变化63

第五节 世界大米进出口贸易现状及特点76

一、世界大米市场概述76

二、主要国家大米进口状况79

三、主要国家大米出口现状80

战略研究篇85

第三章 中国水稻育种发展战略研究85

第一节 水稻育种重要种质发掘与研究85

一、野生稻有利基因发掘与利用85

二、有利基因聚合与调控研究成为种质创新研究重点86

第二节 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研究90

一、超高产育种理论体系建立90

二、分子设计育种已成为水稻育种主流技术92

三、杂交稻机械化制种技术94

第三节 水稻新品种培育现状与发展趋势95

一、我国水稻育种基本情况95

二、科研单位依然是水稻育种主体100

三、以超级稻为代表育种进展显著101

第四节 战略思考及政策建议102

一、战略思考102

二、政策建议103

第四章 水稻病虫害的可持续防控104

第一节 重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104

一、水稻主要病害105

二、水稻重要害虫109

第二节 次要病虫害的潜在风险及防治技术113

一、次要病害的种类及危害113

二、次要病害的防控策略115

三、几种水稻次要害虫的潜在风险及防治技术115

第三节 我国检疫性病虫害种类及危害119

一、稻水象甲119

二、水稻茎线虫120

三、水稻细菌性谷枯病121

第四节 水稻植物保护状况121

一、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及植保策略121

二、我国水稻病虫害区域防控重点及主要技术122

第五节 我国水稻病虫害未来防控技术策略122

第五章 水稻栽培与土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125

第一节 我国稻作技术发展125

一、稻作技术的发展历程125

二、主要稻区水稻栽培技术模式的发展126

三、水稻种植方式的发展131

四、水稻定量化和信息化栽培技术的发展133

第二节 水稻肥水高效利用技术135

一、氮肥高效施用技术135

二、磷肥高效施用技术137

三、钾肥高效施用技术138

四、微量元素高效施用技术138

五、水分高效管理技术139

第三节 水稻自然灾害防控技术139

一、水稻自然灾害的特点139

二、灾害防控技术140

第四节 水稻栽培与肥水管理发展战略144

一、栽培与肥水管理发展趋势144

二、栽培与肥水管理发展方向145

第六章 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战略147

第一节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内涵147

第二节 国内外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147

一、国外水稻生产机械的发展147

二、国内水稻生产机械的发展148

第三节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存在的问题149

一、高性能插秧机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亟须提高149

二、缺乏适应机插秧作业要求的稻田耕整机械及技术149

三、缺少与双季稻机械移栽技术配套的机具149

四、育秧播种机械对我国杂交稻的适应性较差150

五、水稻的田间管理机械落后,不能适应目前大规模农业生产的需要150

六、水田的基础建设缺乏对农业机械的适应性150

七、农艺与农机融合不够,影响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150

第四节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战略思考151

一、立足我国农机工业,加快自主品牌水稻生产机械的发展151

二、农艺农机融合,推动水稻生产机械的健康发展152

三、我国水稻生产机械重点发展方向152

第七章 稻米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55

第一节 中国稻米加工产业现状155

一、稻米加工产业发展概述155

二、米制品的研究与开发现状159

三、稻米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发展现状161

第二节 稻米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166

一、大米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166

二、稻米精深加工存在的问题170

第三节 稻米加工产业发展趋势176

一、国内稻米加工发展前景176

二、稻米精深加工重点发展方向177

第四节 稻米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183

一、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做强做大稻米加工产业183

二、立足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184

三、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米业航母185

四、建立“稻米信息追溯系统”,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机制185

五、推进成果转化,提高综合生产力186

六、加强储运设施建设,发展稻米物流产业186

七、建设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187

区域发展篇191

第八章 华南稻区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191

第一节 水稻产业发展概况191

一、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情况192

二、重要病虫害发生情况200

三、重大突发事件概况201

第二节 限制水稻产业发展因素201

一、生产成本影响201

二、品种结构202

三、栽培技术203

四、自然灾害影响206

第三节 水稻产业发展潜力207

一、华南地区独特的气候及区位优势207

二、运用农业科技增产潜力巨大208

三、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扩大种植面积210

第四节 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前景211

一、加快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繁育推广211

二、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12

三、加快水稻产业化经营,促进民营企业加速发展212

第九章 西南稻区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214

第一节 水稻产业发展概况214

一、生态气候特点与稻田种植制度214

二、生产水平现状218

三、水稻产业地位219

四、水稻生产主体技术普及程度220

五、水稻种植效益220

六、水稻高产创建效果221

七、水稻种业现状222

第二节 限制水稻产业发展因素223

一、生态环境复杂,稻田基础条件差223

二、异常气候频发,自然灾害频繁224

三、品种多而杂乱,主推品种不突出224

四、稻田占用和弃耕严重224

五、耕种粗放,技术到位差224

六、种植规模小,产业化进程缓慢225

第三节 水稻产业发展潜力225

一、单产水平潜力具较大空间225

二、种植面积有扩大的余地226

三、非物化成本有降低的潜力227

第四节 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前景227

一、加大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227

二、加强广适性和特殊生态水稻新品种选育227

三、注重轻简高效和防灾减灾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推广228

四、加快稻作机械的改进与推广228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水稻生产适度规模化228

第十章 华中稻区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229

第一节 水稻产业发展概况229

一、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29

二、新品种与品质结合发展231

三、产业化开发逐步增强233

四、机械化生产发展迅速234

五、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234

六、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条件不断改善234

第二节 限制水稻产业发展因素235

一、政策因素235

二、资源因素235

三、品种因素236

四、技术因素236

五、机械化因素236

六、自然及环境因素237

七、成本因素237

八、产业化开发237

第三节 水稻产业发展潜力238

一、面积潜力较大238

二、单产潜力较大238

三、品质提高的潜力较大239

四、机械化生产增收的潜力较大239

五、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潜力大239

第四节 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前景240

一、进一步强化水稻生产扶持政策240

二、加大项目资金投入240

三、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培养种田大户,提高种植效益241

四、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促进水稻产业发展241

五、发挥地域优势,加速优质稻商品基地建设241

六、发展水稻高产生态栽培,保护稻田生态环境,促进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242

七、切实加强宏观调控242

第十一章 华东稻区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243

第一节 水稻产业发展概况243

一、气候生态特点243

二、稻作历史245

三、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246

四、水稻品种与稻作制度类型249

五、水稻产业发展概况251

第二节 限制水稻产业发展的因素259

一、自然灾害频发259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耕地水资源约束加剧259

三、中低产田比重高,耕地质量下降260

四、主导品种不突出,广适性超高产品种缺乏261

五、良种良法不配套,高产主流技术推广到位率不高261

六、机械化程度较低263

七、水稻生产效益低,种稻积极性不高263

八、规模化经营程度低,水稻生产效率低264

第三节 华东水稻产业发展潜力分析264

一、水稻种植面积潜力分析264

二、水稻种植单产潜力分析265

三、水稻种植效益潜力分析267

第四节 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前景269

一、调整水稻育种目标,加快选育广适性高产优质新品种269

二、优化品种区域布局,推进水稻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270

三、强化良种良法配套,不断挖掘水稻品种的增产潜力270

四、健全现代种业体系,大力促进水稻良种服务业发展271

第十二章 北方稻区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272

第一节 水稻产业发展概况272

一、北方稻区种植区划及自然资源272

二、北方水稻的地位275

三、21世纪以来北方水稻发展概况275

第二节 限制水稻产业发展因素277

一、种植面积发展空间小,靠扩大面积来增加总产量的潜力有限277

二、水资源短缺,限制水稻生产的发展278

三、不良天气频繁发生278

四、水稻病虫害危害日趋严重化、多样化279

五、生产技术发展不平衡,现实产量与生产潜力差距过大280

第三节 水稻产业发展潜力280

一、加强粳稻生产意义280

二、发展潜力分析281

第四节 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前景293

一、发展优质粳稻的有利条件293

二、优质粳稻发展策略294

政策选择篇299

第十三章 中国水稻产业政策研究299

第一节 产业政策演变299

一、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299

二、放开搞活的有计划发展政策300

三、市场化导向的体制改革政策301

四、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粮食安全政策302

第二节 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302

一、缺乏全产业链设计的顶层政策303

二、产业发展的资源保护不力303

三、水稻产业新型主体培育发展不快304

四、水稻产业科技支持力度不够304

五、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缺位305

六、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未能有效结合利用305

第三节 产业政策发展趋势306

一、着力提高全产业整体效益306

二、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潜力306

三、加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307

四、形成市场主导价格决定机制307

五、强化粮食安全预警调控政策308

第四节 战略思考及政策建议309

一、从粮食安全到主食口粮安全的战略转变309

二、坚持保障农民根本利益的战略思想309

三、坚持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升级310

四、推进全产业企业化经营管理310

五、建立开放高效的现代水稻产业311

第十四章 中国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312

第一节 战略意义312

一、产量适度增长是粮食安全之基础312

二、稻农增收是建设和谐社会之根本313

三、科技进步是现代产业竞争力之关键313

四、建设市场体系是产业持续发展之手段313

五、健康消费是产业持续发展之前提314

六、开放发展是产业持续发展之源泉314

第二节 战略目标314

一、水稻产量稳定增长315

二、单产水平持续提高315

三、必要的进口调剂316

四、保持充足的库存水平316

第三节 战略重点317

一、保持稳定的种植面积317

二、加强公益性科技支持能力建设317

三、培育现代水稻产业经营主体318

四、完善市场机制建设318

第四节 战略选择319

一、实施稳定增产的现代化生产战略319

二、全面实施科教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战略321

三、实施现代水稻产业新型主体培育战略321

四、推进公益性支持发展的产业保护战略322

参考文献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