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 第4卷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 第4卷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
  • 于沛主编;李红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6589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 第4卷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概述1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基本历程1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相一致6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对晚清“新史学”的超越11

第四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中国革命史息息相关15

第五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息息相关20

第六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息息相关23

第七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科学的学术形态28

第八节 社会性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话语之源37

第九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思想贡献42

第十节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任务4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48

第一节 新中国的性质与文化定位48

一 新中国的性质48

二 新中国的文化定位51

三 知识分子对新中国的态度53

第二节 新中国对学术思想的变革54

一 对教学课程的变革54

二 新型历史研究机构的设立59

三 理论与史学刊物的创办61

四 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强调63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史家向马克思主义史学靠拢64

一 实证型史家由“史论结合”而提升境界64

二 史学家的自我思想改造66

三 唯物史观在20世纪50年代全面主导史学研究68

第二章 对资产阶级史学思想的批判74

第一节 电影《武训传》大讨论74

第二节 批判胡适思想82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经典案例(上)90

第一节 古史分期·中国封建社会91

一 西周封建论96

二 战国封建论98

三 魏晋封建论100

四 春秋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西汉封建说、东汉封建说103

第二节 古史分期·中国奴隶社会110

第三节 古史分期·亚细亚生产方式119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经典案例(下)131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131

第二节 农民战争问题研究与讨论141

第三节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150

第四节 汉民族形成和民族关系问题160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曲折与拓展(上)175

第一节 曲折中的马克思主义史学175

一 史学界的“反右派”斗争175

二 “史学革命”与“厚今薄古”180

三 批判“史学修正主义”195

第二节 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讨论206

第三节 史论关系研究230

一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231

二 20世纪70年代后的讨论情况247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曲折与拓展(下)258

第一节 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258

一 重新评价曹操259

二 怎样评价李秀成的“变节”277

三 评海瑞与批《海瑞罢官》287

第二节 新中国前十七年史学评估305

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31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理路319

第二节 以标准与分期为核心的讨论324

第三节 应对现代化主题335

第八章 在一体多样中开拓进取352

第一节 新时期的时代与思潮背景352

第二节 应对“史学危机”355

第三节 回应时代呼唤361

第四节 走进历史和历史理论的深处367

第五节 从历史发展动力到历史创造者378

第六节 从评析新儒学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383

第七节 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399

第九章 史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409

第一节 历史比较方法410

第二节 历史系统研究法425

第三节 跨学科研究方法437

一 社会历史学方法440

二 心理历史学方法443

三 历史地理学方法449

四 人类学方法452

五 其他学科方法455

第四节 历史计量方法457

主要参考文献466

索引481

后记4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