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冲突管理中的控制与化解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春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7346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冲突管理中的控制与化解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冲突管理中的控制与化解53
第一节 冲突控制的内涵、目标定位与手段选择53
1.1.1 冲突控制的内涵与思想渊源53
1.1.2 冲突控制的目标定位55
1.1.3 冲突控制的手段选择56
第二节 冲突化解的内涵、目标定位和手段选择57
1.2.1 冲突化解的内涵与思想渊源57
1.2.2 冲突化解的目标定位59
1.2.3 冲突化解的手段选择60
第三节 控制与化解的耦合:必要性、模式与评价维度63
1.3.1 冲突控制与化解耦合的必要性63
1.3.2 控制与化解的耦合模式66
1.3.3 控制与化解耦合得当与否的评价维度69
1.3.4 小结70
第二章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冲突管理方式的转变:从控制导向到化解导向72
第一节 控制导向的冲突管理方式72
2.1.1 政府对社会冲突的定性72
2.1.2 冲突控制与化解的主要手段74
2.1.3 效果分析81
第二节 原有管理结构的失效82
2.2.1 冲突能量的上升与关系结构的变化82
2.2.2 冲突控制的成效下降83
2.2.3 中突化解的有效供给不足85
2.2.4 负面效应88
第三节 向化解导向的冲突管理方式转变90
2.3.1 转变的必要性90
2.3.2 冲突化解的具体进展95
2.3.3 效果与局限性分析99
第三章 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的耦合103
第一节 冲突管理中控制与化解的耦合现状103
3.1.1 互补情况103
3.1.2 衔接情况105
3.1.3 协同情况106
第二节 耦合程度对管理方式与效果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108
3.2.1 公共冲突的概况与管理方式选择109
3.2.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114
3.2.3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样本分析117
3.2.4 数据处理和模型拟合131
3.2.5 小结142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解释142
3.3.1 研究结论143
3.3.2 相关解释145
3.3.3 小结148
第四章 冲突控制与化解的耦合模式变迁:从控制型转向交互型149
第一节 等级式社会结构下的控制型耦合模式149
4.1.1 控制型耦合模式适应的社会结构特点149
4.1.2 控制型耦合模式的基本维度和特点150
4.1.3 控制型耦合模式的效果分析153
第二节 控制型耦合模式的失效154
4.2.1 社会结构分析154
4.2.2 失效:控制式的耦合链条被打破155
第三节 向交互型耦合模式的转变157
4.3.1 应当作出的转向158
4.3.2 交互耦合模式的耦合过程160
4.3.3 可供借鉴的交互耦合规律161
4.3.4 三种具体交互耦合模式163
4.3.5 交互耦合模式的条件与效果分析170
4.3.6 小结172
第四节 耦合模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73
4.4.1 “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的时机错位173
4.4.2 “实控制”与“虚化解”导致冲突升级174
4.4.3 前期“控制不当”增加后期“化解压力”175
4.4.4 前期“化解缺失”导致冲突升级后“控制无效”176
4.4.5 对“冲突控制”手段仍过于偏好和依赖176
第五节 冲突控制与化解耦合失当的成因177
4.5.1 冲突管理程序的依据混乱178
4.5.2 冲突管理的纵向体制压力与横向协调缺位182
4.5.3 冲突化解主体的缺位、越位和“变味”184
第五章 改善公共冲突管理的对策建议187
第一节 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的合理关系定位187
5.1.1 明确冲突化解在冲突管理中的主导地位188
5.1.2 强化冲突控制对冲突化解的保障作用188
5.1.3 实现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的协调耦合190
第二节 构建冲突控制与化解耦合的三大机制191
5.2.1 不同主体的协同作用机制191
5.2.2 不同手段的交互转换机制198
5.2.3 不同目标的平衡促进机制204
结语210
参考文献213
后记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