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立国战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新立国战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5113864.jpg)
- 常修泽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习出版社
- ISBN:751470337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新立国战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总论:中国需要创新立国战略7
第一节 创新立国战略提出的国内背景8
一、2050年把中国建成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8
二、以劳动力要素为代表的要素供给格局之变化11
三、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倒逼13
第二节 创新立国战略提出的全球背景17
一、21世纪全球新技术革命的潮流18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挑战20
三、当代世界注重人的自身发展提出的新课题24
第三节 本书主笔关于创新理论的探索26
一、20世纪80年代:从《企业创新论》切入27
二、20世纪90年代:系统探讨现代企业创新体系27
三、世纪之交:探索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28
四、21世纪第一个10年: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论》29
第四节 本书的逻辑体系及主要内容31
一、本书的逻辑体系31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33
第二章 加工大国的严酷现实及其内在矛盾37
第一节“加工大国”:战略转变的历史起点38
一、中国“加工大国”的现状38
二、全球产业分工背景下的“加工大国”42
三、特殊要素禀赋驱动下的“加工大国”43
第二节“加工大国”内在的结构性矛盾45
一、贸易结构的矛盾46
二、内外需结构的矛盾50
三、要素投入结构的矛盾52
第三节“加工大国”内在的体制性矛盾55
一、劳动力价格扭曲55
二、土地价格扭曲57
三、与体制性矛盾相关的政策性扭曲58
第三章 国家层面创新:创新型国家的制高点61
第一节 国家创新战略、创新体系与创新政策62
一、关于国家创新战略62
二、关于国家创新体系67
三、关于国家创新政策75
第二节 国家创新重大举措80
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0
二、前沿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85
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89
第三节 中央地方协同推进国家自主创新92
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92
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95
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98
四、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100
第四章 产业层面创新:创新型国家的栋梁115
第一节 产业创新体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栋梁作用115
一、产业创新体系在创新型国家中占据重要地位115
二、产业创新体系的“四个坚持”117
三、中国产业创新体系建设进展分析120
四、创新体系残缺:困扰中国产业发展的“顽疾”125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29
一、鼓励企业成为产业技术创造的第一源头130
二、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产业132
三、以信息化推动传统制造产业改造135
第三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37
一、瞄准发展瓶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137
二、瞄准信息化需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39
三、瞄准结构升级: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141
四、瞄准人类健康:发展生物产业142
五、瞄准能源制约:发展新能源产业143
六、瞄准产业基础:发展新材料产业145
七、瞄准未来竞争: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146
第四节 产业创新案例分析147
一、产业政策助推型典型案例:通信设备制造业147
二、示范区战略推动型典型案例:中关村园区150
三、基地建设拉动型典型案例:沈阳老工业改造154
四、案例对产业创新的启示与借鉴158
第五章 企业层面创新:创新型国家的伟力之源163
第一节 企业创新:整个创新体系的微观基础164
一、企业创新的总体分析164
二、企业创新的主体性165
三、中国企业创新在整个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167
第二节 中国企业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创新萎缩症”再诊断169
一、二十年来克服“企业创新萎缩症”的努力169
二、企业“创新萎缩症”的医治效果170
三、企业“创新萎缩症”难治的根源171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企业创新的若干战略要点175
一、要点之一:以自主创新为基础175
二、要点之二:以应用创新为核心177
三、要点之三:企业差异化战略178
四、要点之四:打造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一体化体制180
第四节 企业创新案例分析181
一、华为公司创新案例181
二、联想公司创新案例184
三、奇瑞公司创新案例185
四、三个案例对创新企业的启示187
第六章 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大国的基础191
第一节 迈向创新大国的基础在于创新型科技人才191
一、人才、创新性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内涵192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极端重要性199
第二节 中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分析201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201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204
第三节 中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新力分析206
一、区域人才创新力指标体系的构建206
二、中国各省市人才创新能力的测算与比较209
三、中外人才创新能力比较218
第四节 中国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想220
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220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配置与使用221
三、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评价与考核222
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激励与保障223
五、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的营造与构建224
六、实行优先投资人才的创新人才投入制度225
七、优化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体系225
第七章 创新型教育:创新型人才的摇篮227
第一节 创新人才匮乏:中国教育的问题所在228
一、从社会供求的落差来看:创新型人才的供给难以满足社会需求228
二、从今昔名校对比来看:创新型人才并未“水涨船高”232
三、从中外教育竞争力来看:中国创新性人才成长缺乏根基235
第二节 制度性缺陷:现行教育为什么难出人才?238
一、“行政化”:依附性的办学模式238
二、千篇一律:灌输性的教育模式243
三、固化评价:创新天才难冒尖248
第三节 打造创新型人才:推进教育制度创新252
一、教育制度改革: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舞台252
二、教育模式的创新:“保持开放的头脑”254
三、改革人才选拔与使用制度:营造“通天之塔”255
第八章 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型国家的制度保障259
第一节 中国知识产权战略总体分析260
一、知识产权与创新型国家260
二、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262
第二节 中国知识产权的创造265
一、中国知识产权创造的基本态势265
二、知识产权创造的基础、主体和环境266
三、全面提升知识产权质量268
第三节 中国知识产权的运用、管理268
一、中国知识产权的运用269
二、中国知识产权的管理271
第四节 中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274
一、中国知识产权立法274
二、中国知识产权司法278
三、中国知识产权执法281
第九章 配套型经济体制:迈向创新大国的体制支撑285
第一节 构建与“创新立国”相适应的财税体制286
一、财税体制与政策:创新大国的加速器286
二、促进创新的财政投入制度287
三、促进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292
四、促进创新的税收优惠制度294
第二节 促进创新的金融体制300
一、金融体制:创新大国的“输血器”300
二、促进创新的风险投资制度301
三、促进自主创新的融资体制305
第三节 促进创新的市场体制311
一、市场体制:经济创新的广阔舞台312
二、促进创新的技术交易市场313
三、促进创新的新型市场:资本、资源、环境市场316
四、改革价格形成机制:矫正价格扭曲319
第四节 促进创新的产权激励机制322
一、产权激励:经济创新的发动机322
二、技术产权激励制度:技术产权资本化323
三、管理者产权激励制度:管理产权资本化325
第五节 促进创新的政府管理体制328
一、政府改革:创新大国的关键所在328
二、围绕创新转变政府职能329
三、围绕创新改革审批制度331
后记333
参考文献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