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世瑜,王树芬等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72650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研究-云南省;环境保护-研究-云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若干概念1
一、三江并流带界定1
(一)圈划方案一1
(二)圈划方案二1
二、旅游地质资源环境2
(一)旅游地质景观2
(二)旅游地质资源4
(三)旅游地质资源环境8
三、旅游地质资源分类9
(一)旅游地质资源类型9
(二)旅游地质景观单元13
第二章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环境概况15
一、三江并流带地质景观特色15
(一)三江并流条状高山与纵谷紧密并列16
(二)线状褶皱断裂与岩带复合伴生23
(三)板块碰撞缝合线地质遗迹多样34
(四)低纬度高海拔海洋性山岳冰川36
(五)地壳抬升与新构造运动强烈38
二、三江并流带地质事件45
第三章 三江并流带地质资源类型与特色48
一、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48
(一)科考性旅游地质资源48
(二)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50
(三)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53
二、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分布特征54
(一)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景观区划54
(二)旅游地质景源区简况91
(三)旅游地质资源分布特征97
三、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特色99
第四章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103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103
(一)地质资源及其社会化103
(二)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过程103
(三)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测度104
(四)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条件105
(五)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效应与作用106
二、旅游地质资源评价107
(一)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107
(二)旅游地质资源评价原则108
(三)旅游地质资源评价方法108
(四)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计算机评价子系统113
三、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策略120
(一)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准则120
(二)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24
(三)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策略124
四、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开发途径128
(一)拟建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开辟旅游地质特色主题公园128
(二)观赏性旅游地质景观开发途径130
(三)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开发途径133
五、典型旅游地质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133
第五章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策略141
一、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脆弱性141
二、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142
(一)自然因素143
(二)人为因素147
三、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现状与主要问题150
四、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策略151
(一)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151
(二)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路151
(三)主要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152
五、泉华型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154
(一)泉华资源类型及地质特征154
(二)泉华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156
(三)泉华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认识159
(四)碳酸盐泉华型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保护策略163
第六章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人地关系模式166
一、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人地关系的基本问题166
(一)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166
(二)人与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关系是动态的、发展的167
(三)旅游地质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的脆弱性167
(四)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环境成本问题168
(五)旅游地质资源开发是一把双刃剑,负面效应也很明显168
二、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中人地关系的现状169
(一)人地关系总体协调,局部矛盾169
(二)地质灾害是影响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169
(三)人地关系面临的两大问题170
三、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模式讨论171
(一)更新观念,促进地质资源的旅游资源化,发展旅游业173
(二)减轻地质灾害对旅游地质资源的破坏174
(三)协调好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174
(四)加强管理,执行规划和条件175
(五)建立地质公园176
(六)发展特色旅游——生态旅游、科考科普旅游、航空旅游177
(七)建立生态、价值的货币评估体系178
(八)加强重点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整治与保护179
第七章 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精品开发182
一、旅游地质精品182
(一)旅游地质精品遴选的步骤182
(二)旅游地质精品遴选标准182
二、旅游地质景观系列186
(一)三江并流带旅游地质景观系列186
(二)新构造运动旅游地质景观系列190
(三)岩溶泉华旅游地质景观系列229
(四)雪山冰川旅游地质景观系列254
(五)高原湖泊旅游地质景观系列275
(六)丹霞旅游地质景观系列286
(七)三江并流带盆地旅游地质景观296
(八)观赏石系列303
(九)石质文化景观系列320
(十)典型矿床科考性旅游地质资源340
三、观赏性-科普性-科考性旅游地质精品线路遴选350
(一)三江并流新构造运动观赏-科普科考旅游地质精品线路350
(二)香格里拉旅游地质观光精品线路352
(三)香格里拉雪山冰川系列旅游地质科考科普精品线路353
(四)三江并流带板块活动遗迹旅游地质科考精品线路354
(五)三江并流带复合冰川旅游地质精品线路355
(六)香格里拉大峡谷探险探秘旅游地质精品线路356
四、世界国家地质公园全球地质遗迹的遴选目标357
(一)关于国家地质公园357
(二)国家地质公园遴选目标之一——三江并流带新构造运动国家地质公园358
(三)国家地质公园遴选目标之二——玉龙—哈巴雪山冰川新构造运动国家地质公园367
(四)国家地质公园遴选目标之三——梅里—白茫雪山冰川(峡谷)国家地质公园371
第八章 典型景区旅游地质资源深层次开发及环境保护建议375
一、碳酸盐泉华型白水台风景名胜区深层次开发与环境保护375
(一)泉华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背景条件375
(二)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现状375
(三)白水台旅游地质产品开发376
(四)白水台泉华旅游地质景观及环境的保护378
二、峡谷型虎跳峡风景名胜区深层次开发与环境保护379
(一)虎跳峡旅游地质资源环境背景条件380
(二)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80
(三)虎跳峡旅游地质产品开发思路381
(四)典型旅游地质景观及其存在环境的保护382
三、峡谷旅游地质景观——金沙江虎跳峡上虎跳旅游导游词(观光—科普型)384
(一)三江并流带简介384
(二)虎跳峡峡谷景区简介384
(三)上虎跳主要景观介绍386
结语390
主要参考文献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