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进入风险社会了吗? 围绕城乡统筹的人本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进入风险社会了吗? 围绕城乡统筹的人本思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5105084.jpg)
- 林泽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ISBN:978751580624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232页
- 主题词: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进入风险社会了吗? 围绕城乡统筹的人本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研究主线与理论框架1
一、为什么研究社会风险与城乡统筹1
二、本研究重点关注的几个概念——人、利益、风险和制度2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7
第一章 社会风险及其管理10
第一节 关于风险10
一、风险是什么11
二、风险类别及特点11
第二节 风险社会与社会风险13
一、风险社会的提出与特点13
二、社会风险是社会福利的损失吗?15
第三节 社会风险管理16
一、何谓社会风险管理?17
二、社会风险管理工具18
三、治理风险社会需要探索新思路20
四、建立全球风险责任伦理22
第二章 城乡统筹的社会风险25
第一节 城乡统筹: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核心战略25
一、现代化的战略目标26
二、城乡差距:制约现代化进程28
三、城乡统筹:全面现代化的关键31
第二节 城乡统筹的中国探索33
一、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33
二、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着力点35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问题与风险38
一、城乡统筹探索的共性特征38
二、城乡统筹的问题与困难39
延伸阅读一:成都城乡统筹的探索及启示41
三、城乡统筹风险45
第三章 城乡统筹风险防范的人本战略与制度49
第一节 社会风险与人的因素49
一、社会风险的人为性50
二、社会风险中的人的因素53
三、人如何认知社会风险?56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城乡统筹风险防范战略58
一、防范城乡统筹风险应关注人的利益58
二、建立防范城乡统筹风险的利益均衡机制60
三、以人为中心的城乡统筹风险防范思路63
第三节 防范风险的城乡统筹人本战略65
一、一般性城乡统筹思路评析65
二、以人为中心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69
三、防范风险的城乡统筹发展重点73
第四节 协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型城镇化78
一、城镇化应重点关注“人”78
二、关注“人”需要协同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79
三、“挤压效应”有利于协同推进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80
四、走大中小城镇建设并举道路82
延伸阅读二:海龙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启示83
第四章 城乡统筹中重点人群风险管理88
第一节 城乡统筹过程中的重点人群风险分析88
一、城乡统筹过程中的人口结构变化88
二、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90
三、城乡统筹应重点关注的人群及潜在风险92
第二节 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97
一、我国农民工发展状况97
二、户籍制度是妨碍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99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系统解决方案101
第三节“4+1”模式:留守儿童的关爱与培养105
一、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4+1”培养模式探索106
二、“4+1”模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110
三、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政策建议123
第四节 人才自由流动:城乡统筹的基础126
一、建立人才“全方位自由流动”机制127
二、人才流动现状及特点分析128
三、当前急需调整的人才流动政策131
四、规范人才流动的政策及措施建议132
第五章 人本导向的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135
第一节 群体性事件及其发生规律135
一、对群体性事件的理论解释136
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本模型140
三、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分析142
第二节 参与者行为特征与群体性事件149
一、群体性事件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员素质的关系149
二、群体性事件与参与者动机的关系151
三、群体性事件与参与者对特定诱因认知的关系152
四、群体性事件与参与者决策行为的关系154
五、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行为规律155
第三节 群体性事件中“关键角色”的作用机理157
一、“意见领袖”与“关键角色”扮演者157
二、“关键角色”扮演者的特点及类型159
三、“关键角色”扮演者的作用发挥机理162
第四节 群体性事件的人本化预防处置策略165
一、群体性事件发生新动向165
二、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思路与措施168
三、基于群体性事件参与人员行为特点的预防处置思路170
四、基于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的预防处置思路173
第六章 社会风险防范与和谐社会建设177
第一节 中国进入风险社会了吗?177
一、中国进入“风险社会”的标志177
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风险179
三、转型中国社会风险的特点181
第二节 转型中国的风险源: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185
一、经济体制改革优先战略保障经济高速发展185
二、经济优先发展的惯性致使社会管理滞后187
三、社会管理滞后可能带来的后果190
第三节 防范社会风险需要创新社会管理193
一、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出的背景194
二、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理论认识196
三、公平正义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遵循198
四、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基本思路201
第四节 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思考206
一、社会建设的历史路径考察207
二、关于经济社会现实的基本判断209
三、复合治理机制建设和谐社会211
四、社会风险防范战略与制度构想214
主要参考书目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