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文版SolidWorks 2013从入门到精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文版SolidWorks 2013从入门到精通](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5099637.jpg)
- 赵罘,秦志峰,王宇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80248827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文版SolidWorks 2013从入门到精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1
1.1概述1
1.1.1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1
1.1.2主要设计特点1
1.1.3 SolidWorks 2013的新增功能2
1.2用户界面3
1.2.1菜单栏3
1.2.2工具栏6
1.2.3状态栏7
1.2.4管理器窗口7
1.2.5任务窗口8
1.3基本操作9
1.3.1文件的基本操作9
1.3.2选择的基本操作10
1.3.3视图的基本操作12
1.4参考坐标系13
1.4.1原点13
1.4.2参考坐标系的属性设置14
1.4.3修改和显示参考坐标系14
1.5参考基准轴15
1.5.1临时轴15
1.5.2参考基准轴的属性设置15
1.5.3显示参考基准轴16
1.6参考基准面16
1.6.1参考基准面的属性设置16
1.6.2修改参考基准面18
1.7参考点19
1.8范例19
1.8.1生成参考坐标系19
1.8.2生成参考基准轴20
1.8.3生成参考基准面21
1.9本章小结21
第2章 草图绘制22
2.1图形区域、草图选项和草图工具22
2.1.1图形区域22
2.1.2草图选项23
2.1.3草图工具24
2.1.4绘制草图的流程24
2.2几何图形元素25
2.2.1直线25
2.2.2圆26
2.2.3圆弧27
2.2.4椭圆和椭圆弧29
2.2.5四边形30
2.2.6抛物线30
2.2.7多边形31
2.2.8点32
2.2.9中心线32
2.2.10样条曲线33
2.3草图操作35
2.3.1剪切、复制、粘贴草图35
2.3.2移动、旋转、缩放、复制草图35
2.3.3剪裁草图37
2.3.4延伸草图37
2.3.5分割、合并草图38
2.3.6派生草图38
2.3.7转换实体引用39
2.3.8等距实体39
2.4 3D草图40
2.4.1 3D草图简介40
2.4.2 3D直线41
2.4.3 3D圆角41
2.4.4 3D样条曲线42
2.4.5 3D草图点43
2.4.6面部曲线43
2.5绘制草图时的注意事项44
2.5.1捕捉44
2.5.2几何关系45
2.6标注尺寸47
2.6.1智能尺寸47
2.6.2自动标注草图尺寸49
2.6.3修改尺寸49
2.7范例50
2.7.1进入草图绘制状态50
2.7.2绘制草图50
2.8本章小结56
第3章 基本特征建模57
3.1拉伸凸台/基体特征57
3.1.1拉伸凸台/基体特征属性设置框57
3.1.2生成拉伸凸台/基体特征的操作步骤60
3.2拉伸切除特征61
3.2.1拉伸切除特征属性设置框61
3.2.2生成拉伸-切除特征的操作步骤65
3.3旋转凸台/基体特征65
3.3.1旋转凸台/基体特征属性设置框65
3.3.2生成旋转凸台/基体特征的操作步骤68
3.4扫描特征68
3.4.1扫描特征属性设置框69
3.4.2生成扫描特征的操作步骤72
3.5放样特征73
3.5.1放样特征属性设置框74
3.5.2生成放样特征的操作步骤79
3.6筋特征79
3.6.1筋特征属性设置框79
3.6.2生成筋特征的操作步骤81
3.7孔特征81
3.7.1孔特征属性设置框82
3.7.2生成孔特征的操作步骤88
3.8边界凸台/基体特征89
3.8.1边界凸台/基体特征属性设置框89
3.8.2生成边界凸台/基体特征的操作步骤91
3.9边界切除特征91
3.9.1边界切除特征属性设置框91
3.9.2生成边界切除特征的操作步骤92
3.10范例92
3.10.1建立基体部分93
3.10.2建立切除部分96
3.10.3建立螺纹部分97
3.11本章小结102
第4章 基本实体编辑103
4.1圆角特征103
4.1.1圆角特征属性设置框103
4.1.2生成圆角特征的操作步骤108
4.2倒角特征109
4.2.1倒角特征属性设置框109
4.2.2生成倒角特征的操作步骤110
4.3抽壳特征111
4.3.1抽壳特征属性设置框111
4.3.2生成抽壳特征的操作步骤112
4.4扣合特征113
4.4.1装配凸台特征113
4.4.2弹簧扣特征116
4.4.3弹簧扣凹槽特征118
4.4.4通风口特征119
4.4.5唇缘和凹槽特征123
4.5范例126
4.5.1生成拉伸特征126
4.5.2生成抽壳特征127
4.5.3生成圆角特征127
4.5.4生成拉伸切除特征128
4.5.5生成倒角特征129
4.6本章小结130
第5章 零件形变编辑131
5.1弯曲特征131
5.1.1弯曲特征的属性设置131
5.1.2生成弯曲特征的操作步骤133
5.2压凹特征134
5.2.1压凹特征的属性设置134
5.2.2生成压凹特征的操作步骤135
5.3变形特征135
5.3.1变形特征的属性设置135
5.3.2生成变形特征的操作步骤138
5.4拔模特征139
5.4.1拔模特征的属性设置139
5.4.2生成拔模特征的操作步骤142
5.5圆顶特征143
5.5.1圆顶特征的属性设置143
5.5.2生成圆顶特征的操作步骤144
5.6范例145
5.6.1生成拉伸特征145
5.6.2生成圆顶特征146
5.6.3生成伸展弯曲特征146
5.6.4生成旋转特征147
5.6.5生成圆顶特征147
5.6.6生成压凹特征148
5.7本章小结148
第6章 阵列与镜像编辑149
6.1草图阵列149
6.1.1草图线性阵列149
6.1.2草图圆周阵列150
6.2特征阵列151
6.2.1特征线性阵列151
6.2.2特征圆周阵列153
6.2.3表格驱动的阵列154
6.2.4草图驱动的阵列156
6.2.5曲线驱动的阵列158
6.2.6填充阵列160
6.3零部件阵列165
6.3.1零部件的线性阵列165
6.3.2零部件的圆周阵列165
6.3.3零部件的特征驱动165
6.4镜像166
6.4.1镜像草图166
6.4.2镜像特征168
6.4.3镜像零部件168
6.5范例169
6.5.1生成拉伸特征170
6.5.2线性阵列特征172
6.5.3镜像特征173
6.5.4圆周阵列174
6.6本章小结176
第7章 曲线和曲面设计177
7.1曲线177
7.1.1投影曲线177
7.1.2组合曲线180
7.1.3螺旋线和涡状线181
7.1.4通过yz点的曲线185
7.1.5通过参考点的曲线187
7.1.6分割线188
7.2曲面192
7.2.1拉伸曲面193
7.2.2旋转曲面196
7.2.3扫描曲面198
7.2.4放样曲面200
7.2.5等距曲面203
7.2.6延展曲面204
7.3编辑曲面205
7.3.1圆角曲面206
7.3.2填充曲面207
7.3.3中面209
7.3.4延伸曲面211
7.3.5剪裁曲面212
7.3.6替换面213
7.3.7删除面214
7.4范例216
7.4.1建立壶体部分216
7.4.2建立壶嘴部分217
7.4.3建立把手部分220
7.5本章小结222
第8章 钣金设计223
8.1基本术语223
8.1.1折弯系数223
8.1.2折弯系数表223
8.1.3 K因子223
8.1.4折弯扣除223
8.2零件设计224
8.2.1生成钣金零件224
8.2.2将现有零件转换为钣金零件229
8.3编辑特征229
8.3.1切口229
8.3.2展开230
8.3.3折叠230
8.3.4放样折弯230
8.4成形工具231
8.4.1成形工具属性设置框231
8.4.2使用成形工具生成钣金零件231
8.4.3定位成形工具的操作步骤231
8.5范例232
8.5.1生成实体特征232
8.5.2转换实体模型为钣金零件234
8.5.3生成钣金边线法兰特征235
8.5.4生成拉伸切除特征238
8.5.5保存零件和最终零件展示239
8.6本章小结240
第9章 焊件设计241
9.1焊件轮廓241
9.2结构构件241
9.3剪裁/延伸243
9.4圆角焊缝244
9.5子焊件247
9.6焊件工程图247
9.7切割清单247
9.7.1生成切割清单的操作步骤248
9.7.2自定义属性248
9.8范例249
9.8.1生成结构构件249
9.8.2生成直立支架和倾斜支架251
9.8.3生成焊缝252
9.8.4生成支架253
9.8.5应用库零件255
9.8.6生成切割清单256
9.9本章小结256
第10章 装配体设计257
10.1装配体257
10.1.1插入零部件属性设置框257
10.1.2生成装配体的途径257
10.2干涉检查258
10.2.1干涉检查属性设置框258
10.2.2干涉检查的操作步骤259
10.3爆炸视图260
10.3.1爆炸视图属性设置框260
10.3.2编辑爆炸视图261
10.3.3生成爆炸视图的操作步骤262
10.4爆炸与解除爆炸263
10.4.1爆炸和解除爆炸的动态显示263
10.4.2生成爆炸和解除爆炸的操作步骤263
10.5轴测剖视图264
10.5.1轴测剖视图属性设置框264
10.5.2生成轴测剖视图的操作步骤264
10.6复杂装配体中零部件的压缩状态265
10.6.1压缩状态的种类265
10.6.2生成压缩状态的操作步骤266
10.7装配体统计267
10.7.1装配体统计的信息267
10.7.2生成装配体统计的操作步骤267
10.8范例268
10.8.1插入机架零件268
10.8.2插入滑块零件269
10.8.3插入回转轮零件270
10.8.4插入杆A零件271
10.8.5插入杆B零件271
10.8.6插入杆C零件273
10.8.7干涉检查273
10.8.8计算装配体质量特性274
10.8.9装配体信息和相关文件274
10.9本章小结275
第11章 线路设计276
11.1 SolidWorks Routing(线路设计)概述276
11.1.1 SolidWorks Routing插件的启动276
11.1.2线路设计分类276
11.1.3步路选项设置276
11.1.4连接点278
11.1.5步路点279
11.1.6线路设计基本步骤280
11.2范例280
11.2.1创建第一条线路281
11.2.2创建第二条线路286
11.2.3创建第三条线路289
11.2.4创建第四条线路293
11.2.5创建第五条线路297
11.2.6保存相关文件299
11.3本章小结299
第12章 动画制作300
12.1动画功能简介300
12.1.1键码点和键码属性300
12.1.2时间线301
12.1.3更改栏301
12.2旋转动画302
12.3装配体爆炸动画302
12.4视像属性动画303
12.4.1视像属性动画属性设置框304
12.4.2生成视像属性动画的操作步骤304
12.5距离或者角度配合动画305
12.6物理模拟动画306
12.6.1引力306
12.6.2线性马达和旋转马达307
12.6.3线性弹簧309
12.7插值模式动画310
12.8范例311
12.8.1制作旋转动画311
12.8.2制作爆炸动画312
12.8.3制作物理模拟动画314
12.9本章小结314
第13章 工程图设计315
13.1工程图及其应用315
13.2线型和图层315
13.2.1线型设置315
13.2.2图层316
13.3图纸格式317
13.3.1图纸格式属性设置框317
13.3.2使用图纸格式的操作步骤318
13.3.3编辑图纸格式318
13.4工程图文件319
13.4.1设置多张工程图纸320
13.4.2激活图纸320
13.4.3删除图纸320
13.5工程视图320
13.5.1标准三视图322
13.5.2投影视图322
13.5.3剪裁视图323
13.5.4局部视图323
13.5.5剖面视图324
13.5.6旋转剖视图325
13.5.7断裂视图325
13.5.8相对视图326
13.6尺寸标注326
13.6.1绘制草图尺寸326
13.6.2添加尺寸标注的操作步骤327
13.7注释327
13.7.1注释属性设置框327
13.7.2添加注释的操作步骤330
13.8打印工程图330
13.8.1页面设置330
13.8.2线粗设置331
13.8.3打印出图331
13.9范例332
13.9.1新建工程图文件333
13.9.2生成零件的三视图334
13.9.3生成半剖的主视图335
13.9.4生成半剖的左视图337
13.9.5生成半剖的俯视图340
13.9.6注释剖面视图341
13.9.7添加中心线342
13.9.8标注尺寸344
13.9.9标注公差345
13.9.10指定零件序号346
13.9.11建立材料明细表347
13.9.12填写技术要求349
13.9.13修改标题栏350
13.9.14保存文件351
13.10本章小结351
第14章 PhotoView 360图片渲染352
14.1布景352
14.2光源354
14.3外观356
14.4贴图357
14.5 PhotoView选项358
14.6范例359
14.6.1转换文件格式360
14.6.2设置光源360
14.6.3设置模型外观361
14.6.4设置外部环境363
14.6.5设置贴图364
14.6.6完善其他设定364
14.6.7输出图像365
14.7本章小结365
第15章 应力分析366
15.1应力分析基础366
15.1.1应力分析366
15.1.2有限元法366
15.1.3线性静态分析的恨定367
15.2 SimulationXpress应力分析367
15.2.1约束368
15.2.2载荷368
15.2.3材料370
15.2.4分析370
15.2.5结果371
15.3退出、保存结果372
15.3.1生成HTML报告372
15.3.2生成分析结果的eDrawings文件372
15.4范例373
15.4.1设置单位373
15.4.2应用约束374
15.4.3应用载荷374
15.4.4定义材质375
15.4.5运行分析375
15.4.6观察结果376
15.5本章小结377
第16章 配置和设计表378
16.1零件和装配体的配置项目378
16.1.1零件的配置项目378
16.1.2装配体的配置项目378
16.2配置379
16.2.1手动生成配置379
16.2.2激活配置380
16.2.3编辑配置380
16.2.4派生配置380
16.2.5删除配置381
16.3设计表382
16.3.1插入设计表382
16.3.2插入外部Microsoft Excel文件为设计表383
16.3.3编辑设计表383
16.3.4保存设计表383
16.4设计表参数384
16.5生成设计表386
16.5.1生成设计表386
16.5.2生成设计表为单独的Excel文件386
16.5.3在设计表中手动添加参数387
16.6范例387
16.6.1显示特征尺寸387
16.6.2重新命名特征和尺寸388
16.6.3生成设计表389
16.6.4显示零件的配置389
16.6.5编辑设计表390
16.7本章小结390
第17章 综合范例1391
17.1草图范例391
17.1.1进入草图绘制状态391
17.1.2绘制草图391
17.2机构简图运动分析范例397
17.2.1建立草图398
17.2.2制作块400
17.2.3设置约束401
17.2.4运动分析403
17.3水瓶三维建模范例406
17.3.1生成瓶体部分406
17.3.2生成瓶口部分410
第8章 综合范例2416
18.1装配体范例416
18.1.1打开装配体416
18.1.2添加凸轮配合417
18.1.3添加铰链配合418
18.1.4添加齿轮配合419
18.1.5齿条小齿轮配合420
18.1.6添加螺旋配合421
18.1.7添加万向节配合422
18.1.8保存文件423
18.2衬盖工程图范例423
18.2.1建立工程图前的准备工作423
18.2.2添加主视图425
18.2.3添加左视图426
18.2.4生成全剖的主视图426
18.2.5标注中心线427
18.2.6标注尺寸427
18.2.7标注倒角及倒圆角429
18.2.8形位公差的标注430
18.2.9表面粗糙度的标注431
18.2.10其余尺寸标注432
18.2.11添加技术要求432
18.2.12编辑图纸格式432
18.2.13保存文件433
18.3球阀装配图范例433
18.3.1设置图纸格式434
18.3.2添加主视图和俯视图435
18.3.3添加左视图436
18.3.4生成断裂视图436
18.3.5生成主视图断开的剖视图437
18.3.6生成零件序号438
18.3.7生成左视图的剖面视图440
18.3.8生成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剖面注释441
18.3.9生成俯视图断开的剖视图441
18.3.10添加左视图注释442
18.3.11标注水平尺寸443
18.3.12标注竖直尺寸444
18.3.13标注主视图总体尺寸445
18.3.14标注主视图孔与轴的配合尺寸445
18.3.15标注孔的尺寸447
18.3.16标注螺纹尺寸447
18.3.17标注球阀芯尺寸448
18.3.18生成材料明细表449
18.3.19更改零件表对齐样式450
18.3.20添加技术要求451
18.3.21编辑图纸格式452
18.3.22保存文件453
18.4管道线路设计范例453
18.4.1创建第一条管道线路454
18.4.2创建第二条管道线路457
18.4.3保存相关装配体462
18.5智能零部件范例462
18.5.1设置配合参考463
18.5.2添加配置463
18.5.3制作智能零部件466
18.5.4应用智能零部件468
18.5.5保存文件471
18.6图片渲染范例471
18.6.1转换文件格式472
18.6.2设置模型外观472
18.6.3设置外部环境474
18.6.4设置贴图474
18.6.5光源与相机的应用475
18.6.6输出图像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