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识教育科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识教育科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5097981.jpg)
- 课程发展仪会,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订 著
- 出版社: 政府物流服务署
- ISBN:962881469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1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识教育科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1.1背景1
1.2课程理念2
1.3科目性质3
1.4课程宗旨4
1.5学习成果4
1.6与基础教育及专上教育的衔接5
第二章 课程架构7
2.1课程设计原则7
2.2整体架构7
2.3学习范围之间的联系8
2.4单元的基本设计10
2.5学习范围:自我与个人成长13
2.5.1单元一: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14
2.6学习范围:社会与文化19
2.6.1单元二:今日香港20
2.6.2单元三:现代中国26
2.6.3单元四:全球化31
2.7学习范围:科学、科技与环境34
2.7.1单元五:公共卫生35
2.7.2单元六:能源科技与环境39
2.8独立专题探究43
2.8.1目标43
2.8.2性质43
2.8.3学生所选的题目45
2.8.4说明47
2.8.5课时48
2.9时间分配48
第三章 课程规画49
3.1主导原则49
3.2学习进程49
3.3课程规画策略51
3.3.1课程诠释51
3.3.2初中课程与高中课程的衔接51
3.3.3照顾学生差异53
3.3.4鼓励自主学习54
3.3.5运用突发议题或重大生活事件,设计跨单元课题研习55
3.3.6与其他学习经历和全方位学习机会的联系55
3.3.7跨课程协作56
3.3.8全校参与模式的通识教育课程规画57
3.3.9学习与评估的结合58
3.4课程统筹58
3.4.1了解课程、学生需要和学校现况58
3.4.2组织和架构60
3.4.3课程规画60
3.4.4加强专业发展61
3.4.5发展学与教资源62
3.4.6处理转变63
第四章 学与教65
4.1知识与学习65
4.1.1知识的观念65
4.1.2透过议题探究建构知识65
4.2主导原则68
4.3取向与策略69
4.3.1议题探究及多角度思维69
4.3.2有系统地研习议题71
4.3.3选取合适的策略:配合目标73
4.3.4从阅读中学习77
4.3.5课堂以外的学习78
4.3.6照顾学习多元化78
4.4互动81
4.4.1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和互动81
4.4.2活动后的综合解说83
4.5学习社群84
4.5.1共同建构知识84
4.5.2发展学习社群内每个学生的潜能84
4.5.3按独立专题探究的组别建立学习社群84
4.5.4资讯与通讯科技和学习社群85
4.6独立专题探究的学与教85
4.6.1建基於已有经验85
4.6.2拟定探究问题和范围86
4.6.3在单元学习的情境发展专题研习能力89
4.6.4选择方法与预期熟练程度89
4.6.5分析数据90
4.6.6多样化的演示模式91
4.6.7培养学生的独立性91
第五章 评估95
5.1评估的角色95
5.2进展性和总结性评估95
5.3评估目标96
5.4校内评估98
5.4.1主导原则98
5.4.2校内评估措施99
5.5公开评核101
5.5.1主导原则101
5.5.2评核设计102
5.5.3公开考试102
5.5.4校本评核104
5.5.5成绩水平与汇报106
第六章 学与教资源109
6.1学与教资源的目的及作用109
6.2主导原则110
6.3通识教育科常用资源110
6.3.1教统局提供的学与教资源110
6.3.2文本资源111
6.3.3互联网与科技111
6.3.4传媒112
6.3.5其他非文字资料112
6.3.6可获取的社会资源112
6.4学与教资源的灵活运用113
6.4.1切合目的113
6.4.2照顾学生的差异113
6.4.3学与教资源中的语文议题114
6.5资源管理114
附录115
一 独立专题探究建议主题115
二 综合人文科(中四至中五)其中一个课题的教学设计样本121
三 促导学生小组学习的准备122
四 支援来自社经地位较低家庭的学生的学习124
五 跨单元课题教学进度计画表举隅126
六 校长在开设新科目中的角色131
七 通识教育科主任的经验分享132
八 在高级补充程度通识教育科的课堂进行角色扮演活动133
九 综合人文科(中四至中五)的分组讨论活动134
十 学生绘制的概念图135
十一透过考察团学习通识教育136
十二 教师善用回馈137
十三 善用活动后综合解说以引导议题探究138
十四 以电子手帐支援学生学习139
十五 课室为本的学习社群模式140
十六 延伸的学习社群141
词汇释义143
参考文献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