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通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通史 上
  • 刘颖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2368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通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史前时期1

我们的祖先2

元谋人2

蓝田人3

北京人3

丁村人4

许家窑人4

天然火的使用5

弓箭的出现5

母系氏族公社6

山顶洞人7

河姆渡文化7

仰韶文化8

半坡遗址9

红山文化9

人工取火的发明10

父系氏族公社10

大汶口文化11

龙山文化11

良渚文化12

私有制的萌芽12

原始社会的经济13

原始农业的出现13

最早的农作物13

最早的农业工具14

最早驯养的家畜14

原始社会的手工艺15

陶器的制作工艺15

丰富多彩的陶器16

美观实用的骨器16

炼铜技术的发展17

精美的玉雕17

最早的乐器18

原始社会的建筑18

穴居与巢居19

半地穴式建筑19

地面式建筑19

干栏式建筑20

原始社会的宗教20

神秘的图腾崇拜21

古老的占卜习俗21

最早的女神庙22

传说中的英雄时代23

盘古开天的传说23

燧人氏与有巢氏24

炎黄传说24

尧舜时代25

大禹治水26

阶级社会的萌芽26

贫富的悬殊26

部落联盟的出现27

最初的城市28

夏朝29

夏朝的建立和发展30

夏启立国30

太康失国31

少康中兴32

夏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32

最早的国家机构32

奴隶的劳动33

青铜器的发展33

夏朝文化34

夏朝的灭亡35

夏桀的暴政36

鸣条之战36

二里头文化遗址36

商朝37

商朝的建立38

商族兴起38

成汤建商39

商朝走向兴盛40

盘庚迁殷40

武丁中兴41

商朝的政治制度41

奴隶制度的发展42

内服与外服42

商王的权力42

商朝的社会经济43

大规模的农业44

渔猎活动44

商业交换45

商朝的工艺与科技45

青铜器的飞跃发展46

陶器、骨器和玉器46

天象和历法47

数学和医学48

商朝的军事48

常备军的发展48

“三军”与战法49

古老的甲骨文50

甲骨文的来历50

价值连城的“龙骨”51

甲骨文的成就51

商朝的宗教与文化52

对上帝的崇拜52

周祭制与祖先崇拜53

宏伟的高台建筑53

乐人与乐器54

商朝的覆灭54

纣王的暴政55

牧野之战55

殷墟遗址56

西周57

西周的建立58

周族的崛起58

周文王的统治59

武王建国59

西周政权的巩固60

周公东征60

成康之治61

西周中后期的治乱62

王室矛盾的加剧62

国人暴动63

宣王中兴63

西周的农牧业64

农业的大发展64

井田制的确立65

发达的畜牧业65

西周的工商业66

青铜器的黄金时代66

纺织业的成熟66

原始瓷器的出现67

车辆制造业67

国家垄断的商业68

西周的政治制度68

分封制的建立68

严格的宗法制69

西周的军事及刑罚70

军事形势的转化70

强大的“三军”70

严厉的刑罚71

西周的礼法72

周公制礼72

宗庙祭祀73

服饰中的“礼法”73

西周的文化科技74

金文的完善74

文学的新天地75

“六艺”教育75

《易经》的诞生76

壮观的乐舞76

周原的建筑成就77

科技的进步77

西周的衰亡78

幽王乱政79

烽火戏诸侯79

西周的灭亡80

春秋81

王权衰落与齐桓公首霸82

王权的衰弱82

齐桓公即位83

齐桓公首霸83

葵丘之会84

大国争霸的时代84

楚国的强大85

晋文公称霸85

楚庄王问鼎中原86

秦穆公称霸西戎87

弭兵之会87

吴越争霸88

春秋的经济与政治89

铁器与牛耕的出现89

田税的诞生90

手工业的空前繁荣90

商业的发展91

封建依附关系的萌芽91

士阶层的活跃92

华夏与夷狄的融合92

春秋的文化科技93

孔子创立儒学93

老子与《道德经》95

“春秋笔法”96

兵家圣典96

木工始祖97

天文历法98

春秋的结束98

“三桓”的统治99

田氏代齐99

三家分晋100

战国101

各国变法图强102

魏国李悝变法102

楚国吴起变法103

秦孝公求贤与商鞅变法104

其他各国的改革105

战国七雄106

魏霸中原106

齐魏交锋107

徐州相王107

秦齐对峙108

合纵与连横108

楚国的削弱109

乐毅破齐109

秦赵长平之战110

战国的社会经济111

铁器时代111

农业技术的提高112

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112

手工业的进步113

商业的兴盛114

铸币的流通114

城市的勃兴114

战国的军事115

武器的革新115

骑兵的推广116

虎符的使用116

修筑长城117

战国文学与史学117

屈原与楚辞117

《春秋左氏传》118

《战国策》119

百家争鸣120

庄子与道家120

孟子与儒家121

荀子的性恶论121

墨子与墨家122

惠子与名家123

邹衍与阴阳家123

孙膑与兵家123

纵横家124

韩非与法家124

兼收并蓄的杂家125

战国的艺术125

青铜雕刻126

最早的帛画126

音乐的大发展126

战国的科技127

指南针的雏形128

星经与历法128

地理学名著129

传统医药的成熟129

战国的结束130

“远交近攻”130

合纵之梦的破灭131

秦灭六国131

秦朝133

秦朝的建立与大一统134

确立“皇帝”称号134

三公九卿制135

确立郡县制135

统一货币136

统一度量衡136

统一文字137

修建驰道137

五次东巡138

开疆拓土138

南戍五岭138

北拒匈奴139

开发河套140

秦朝的酷政140

残酷的剥削140

严刑峻法141

沙丘之变与秦二世即位141

残暴的秦二世142

赵高专权143

焚书坑儒144

焚书事件144

坑儒事件145

秦朝的建筑与雕塑145

万里长城146

阿房宫146

秦始皇陵147

兵马俑147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朝灭亡148

大泽乡起义148

项梁、项羽起义149

刘邦起义150

彭城之约150

巨鹿之战151

秦朝的灭亡151

西汉153

楚汉争霸154

鸿门宴154

西楚霸王155

暗度陈仓155

彭城之战155

鸿沟和约156

垓下之战157

汉朝的建立158

刘邦称帝158

汉初的经济困境158

“与民休息”政策159

汉初的兵役制度159

汉初的政治斗争160

剪除异姓王160

白马之盟161

吕氏的兴衰161

文景之治162

贵粟政策162

轻徭薄赋163

惠商政策163

废除肉刑164

七国之乱165

七国起兵165

周亚夫平叛166

和亲匈奴与安抚南越166

白登之围167

汉匈和亲167

安抚南越168

西汉盛世的到来168

“内朝”和“外朝”169

颁行推恩令169

收归铸币权170

盐铁官营170

均输平准政策171

汉匈交兵与融合171

马邑之谋172

汉匈开战172

霍去病西征173

浑邪王降汉173

漠北之役174

汉匈民族的融合174

盛极而衰175

流民起义175

巫蛊之祸176

轮台悔过177

西汉中后期的治乱177

昭宣中兴178

末世乱政178

铁官徒起义179

王莽的新政179

王莽篡位179

王莽改制180

西汉的农业与水利181

牛耕与铁农具的推广182

治水患修水利182

西汉的工商业183

冶铁业的发展183

发达的丝织业184

漆器制造184

手工艺品185

著名的都市185

西汉的边疆政策与外交185

西域三十六国186

张骞通西域186

西域都护的设立187

西南少数民族的归附187

汉越融合188

丝绸之路188

海上交通189

西汉的思想文化189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90

设立太学190

史家绝唱191

汉赋的流行192

乐府诗的兴起192

西汉的艺术193

绘画的大发展193

古朴的雕刻193

丰富多彩的乐舞194

壮观的百戏194

西汉的科技195

第一部算学著作195

天文历法196

中医的发展196

农民起义与西汉灭亡197

绿林、赤眉起义197

昆阳大战198

新朝的覆灭198

东汉199

光武帝刘秀200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200

加强中央军权200

光武中兴201

豪强势力的扩张202

“度田事件”202

世家大族的兴起203

党锢之祸203

外戚干政204

宦官弄权204

清议与党锢205

东汉的社会经济206

农业的发展206

手工业的进步207

商业的繁荣208

东汉的边疆政策与外交208

东汉与匈奴的和战209

班超经营西域209

与日本、朝鲜的关系210

开发越南211

与欧洲的交往211

东汉的文学和艺术212

《古诗十九首》212

《孔雀东南飞》213

张衡与《二京赋》213

壁画的杰作213

马踏飞燕铜雕214

击鼓说唱俑215

东汉的学术思想215

谶纬之学216

今古文经学216

许慎与《说文解字》217

佛教传入中国217

王充著《论衡》218

班固著《汉书》219

东汉的科技219

浑天仪、地动仪的发明220

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220

两大医圣221

“蔡侯纸”221

黄巾大起义222

桓帝、灵帝的乱政222

黄巾大起义222

张鲁政权223

东汉的分裂224

董卓之乱224

李傕、郭汜之乱225

军阀割据的形成226

三国227

三国鼎立的形成228

挟天子以令诸侯228

官渡之战229

赤壁之战230

关羽失荆州231

曹、刘称帝232

彝陵之战232

孙权称帝233

曹魏的统治234

魏武帝曹操234

魏文帝曹丕235

屯田积谷236

中原经济的恢复237

九品中正制237

世兵制238

蜀汉的统治239

汉昭烈帝刘备239

隆中对策240

诸葛亮治蜀241

七擒孟获241

六出祁山242

扶不起的阿斗243

孙吴的统治244

孙氏父子244

招抚山越245

江南大族的兴起246

孙吴的经济246

海上交通247

孙吴末年的危机247

三国文化248

不朽的“三曹”248

建安七子249

玄学的兴起250

竹林七贤250

大书法家钟繇251

西行求法第一僧252

三国时代的结束253

魏灭蜀253

司马氏代魏254

西晋灭吴254

两晋与十六国255

西晋的短暂统一256

太康之治256

八王之乱257

五胡内迁257

李特反晋258

永嘉之乱258

人口大迁徙259

十六国纷立260

刘汉的统治260

前、后赵的更迭261

前燕的统治261

前秦的兴亡262

后秦与夏国262

北魏的崛起263

东晋的兴衰264

偏安东南264

东晋北伐265

淝水之战266

江南经济的繁荣266

门阀制度的鼎盛267

两晋的文化艺术267

陈寿与《三国志》268

法显西行取经269

鸠摩罗什译经269

“二王”的书法270

田园诗人陶渊明271

画圣顾恺之271

“道医”葛洪272

东晋的灭亡272

孙恩、卢循起义272

刘裕代晋273

北魏统一北方274

南北朝275

南朝政权的更迭276

刘宋的统治276

元嘉北伐277

萧道成建齐277

萧衍建梁278

侯景之乱278

陈霸先建陈279

北魏的统治280

雄才大略的太武帝280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281

北魏的经济发展281

统治集团的腐化282

六镇起事282

北朝政权的更迭283

河阴之变283

北魏分裂283

政权的轮换284

周武帝统一北方284

南北朝科技285

祖冲之与圆周率285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286

郦道元注《水经》286

陶弘景的医学成就287

南北朝的文化艺术287

佛、道二教的传播288

范缜著《神灭论》288

范晔著《后汉书》289

山水诗的盛行289

文学评论的兴起290

韵味悠长的民歌291

绘画与雕刻291

石窟艺术292

南北朝的结束292

杨坚代周293

渡江灭陈293

隋朝295

隋文帝维新朝政296

改革府兵制296

完善户籍制度297

施行《开皇律》297

三省六部制298

科举制的雏形299

轻徭薄赋299

隋初的全面繁荣300

粮仓的丰盈300

手工业的兴盛301

造船业的高度发展301

商业贸易的繁荣302

营建东都洛阳302

开通大运河303

隋炀帝的暴政303

杨广夺位304

残酷的剥削305

长白山首义305

杨玄感起义306

三征高句丽306

隋朝的科技文化307

天文历法307

医学的进步308

裴矩著《西域图记》308

闻名天下的赵州桥308

山水画的始祖309

宫廷里的“胡声”310

隋朝的灭亡310

隋末农民大起义310

江都兵变311

李渊建唐312

唐朝313

唐朝初建与贞观之治314

晋阳起兵314

玄武门之变315

贞观之治315

“天可汗”316

武则天的统治316

武周革命317

“天子门生”317

任用酷吏318

“贞观遗风”318

五王政变319

玄宗改革与开元盛世319

韦后乱政319

李隆基即位320

励精图治320

繁荣的经济321

文化昌盛321

安史之乱322

玄宗后期的弊政322

安史之乱的爆发323

长安失陷323

马嵬驿之变324

叛乱平息324

唐朝的衰败325

藩镇割据326

宦官专权326

牛李党争327

甘露之变327

唐朝的社会经济328

曲辕犁的使用328

水利工程329

精美的工艺品329

商业的兴旺330

城市的繁荣330

便利的交通网331

唐朝的经济制度331

唐初的均田制332

唐初的租庸调制332

唐中期的两税法333

唐朝的官制与法律333

新的三省六部制334

地方行政机构334

唐律的制定335

唐朝的科举与教育335

科举制的完善336

“六学”教育337

韩愈的教育思想337

唐朝的军事338

唐初的府兵制338

募兵制的确立339

轻骑兵的兴起339

唐朝民族关系的新格局340

灭东、西突厥340

管理西域341

册封南诏341

“海东盛国”342

文成公主入藏342

“回鹘衣装回鹘马”343

与吐谷浑的交往343

唐朝的对外关系344

发达的对外交通344

对外贸易的高潮345

日本遣唐使来华345

与新罗交好346

与大食的交往347

与波斯、东罗马的交往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