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北文徵 全本 第1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湖北文徵 全本 第13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5080869.jpg)
- 湖北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湖北省博物馆整理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7652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549页
- 主题词:古籍-汇编-中国-元代;古籍-汇编-中国-明清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北文徵 全本 第1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王宝璜1
兴学宜定宗旨论1
夏道炳2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2
夏道煇3
北宋结金以图燕南宋助元以攻蔡论3
吕联奎4
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论4
兴学宜定宗旨论5
黎德芬6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6
詹翰藻7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7
姚汝说8
羊叔子论8
经义治事合一论8
宋史道学传源於後汉党锢论9
铁道集览序10
肃肃馆诗集序10
食货生民之本说11
李文藻12
读韩昌黎守戒书後12
徐桂林13
王船山读通鉴论书後一13
王船山读通鉴论书後二14
史通驳议15
罗良经19
瀼溪诗社初集序19
曾纪亨20
弧角算法说20
谢凤孙21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21
证学序22
校阅师二宗夫子读易劄记感述22
师二宗斋遗集跋23
梁祚昌24
重修先贤左邱子祠碑记代24
题板桥烟雨图24
题珠湖明月图25
高建堮26
理财宜浚利源论26
邓云邨先生范师重游泮水纪盛诗跋27
叶伟堂兄传27
王楚乔29
万国史述要自序29
团练宜修寨堡说29
陈曾矩31
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论31
俄英美政策得失论32
宗教论33
释平天下35
春秋大义译本序36
伦书序36
伦书编辑大意37
读礼运37
重农说38
论世运之转变38
陈曾寿40
伦书序40
傅尹吾证学序41
旧月簃词自序42
忠樟行序42
戴文节梅花砚诗序43
纪恩诗序43
师二宗斋遗集跋43
关季华先生赤牍跋43
姑苏杂咏跋44
田桢45
题张师帅悼亡诗稿後45
张文忠公遗事书後45
重刻张文忠公全集述例46
陈伦47
拟张文献公白羽扇赋并序47
九九消寒图赋47
拟谢惠连雪赋并序48
名实篇48
司骏49
嘉鱼方樗野少保传书後49
江陵张文忠传书後49
崇阳蒙圣功给事传书後50
一梦缘题词序50
徐大煜51
论语义述序51
大学中庸义述序53
孟子义述序54
梅鸿曾56
弧角算法说56
夏昀58
唐宋国力强弱不同论58
陈武59
俄英美政策得失策59
曹履贞61
行政法例言61
郑德华62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62
邹永钶63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63
李楚珩65
花隐老人遗著书後65
邱东阳66
南北形势论66
重修枣阳县志序67
李盛和69
石我园图题识69
罗襄70
重印论语类编孟子要略序70
山西师范学堂优级选科开学训词70
山西师范学堂附属高等小学开学训词71
曹林72
管仲为政四民不使杂处论72
重印大隐楼集序73
粪心室诗集序73
桃潭合钞序74
彭荫棠75
拟王仲宣登楼赋75
沈颂康76
孝感文徵序76
孝感诗徵序77
汉口小志序77
路得云78
夏汭文存跋78
邓裕厘79
苻坚伐晋论79
宋康复80
泰西小学教育得失策80
邓殷源82
管仲为政四民不使杂处论82
王葆周83
原性83
戴庆芳84
水师根据地策84
陈鸿谟86
束坡赤壁集序86
邓继椿87
春秋衷圣稿自序87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正篇87
陆次中公传88
刘克家89
管仲为政四民不使杂处论89
狄青奏罢交阯助兵讨侬智高论90
李泌拟结回纥大食云南共图吐蕃论90
田明昶92
书张渭川事92
汤居亳考93
先师王左亭遗集序94
赠王葆唐序94
与待堂同学诸子书95
与姚彦长书96
与黄翼生论兵事书98
观书後例100
张媪传102
傅玉藻103
辞县志总纂书103
学隐堂记103
陈锦奎104
汉阴课渔图记104
郑襄105
久芬室诗集自序105
胡汝霖106
川粤汉铁路股款清理处徵信录序106
湖北保安社团及全体士民为张振武案痛责参议员并请坚留黎公电文107
张鼎元108
尉山堂稿序108
李滋森109
奏报署理新疆布政使疏109
石鑫110
禀拟购桐松茶子以兴地利文110
禀整顿乡宁县地丁钱粮文110
禀右玉县全境灾情甚重请筹春赈并变通钱法文111
禀洋务局沈观察陈报办理教案情形文112
示谕生童讲求实学文113
访问民问疾苦示113
整顿右玉钱法示114
石荣昶115
嵗寒然後知松柏赋115
官先事士先志说115
冯德懋117
应诏陈言疏117
黄元吉119
汉魏石经考弁言119
吴无欺120
与刘初民书120
覆刘初民书121
致陈介庵书122
万中立123
题孙退谷所藏汉熹平石经拓本跋123
题黄小松所藏汉熹平石经拓本跋123
商父辛斝跋一名虎斝123
曹公烺125
葆璞斋堂额题词125
致邑绅胡松亭等论画书125
与名家张漪泉论地书126
曹廷杰127
论语类纂小序127
上衍圣公书127
论孟提要序128
束三省舆图说自跋128
孔子生卒年月日考129
孔子生卒年月日续考130
二圣墓说131
冷山考131
麻特哈鱼132
邵同珩133
光绪长兴县志叙133
陈崇祖134
广雅堂骈体文笺注自序134
桃潭合钞序134
陈宝树136
浏阳涂启先先生事略136
刘铭138
新修宗谱序138
周秉彝139
重修临漳县志叙139
重修临漳文庙碑记140
重修临漳县署六房碑记141
修复临漳惠民仓碑记141
但湘良143
奏报接署湘藩日期谢恩摺143
禀整顿屯务文143
通饬所属将民生利弊查照本道举办事宜奉行文144
查办保甲酌拟委员功过章程文145
胡文忠公政书序例146
送山阴俞廙轩中丞乞假归里诗序147
湖南苗防屯政考序148
禀亲诣董倒履勘岩洞查看情形文149
禀会议善後章程文150
禀到任後查办地方情形文152
示谕栽种茶叶以兴民利文153
[附]种茶造茶法154
禀援例请设凤乾永三厅苗生廪额文154
贺汝珩155
拟张文献进千秋金鑑表155
送张督部移节南洋序155
九品中正得失论156
叔孙通论157
李广程不识论158
终军贾捐之论158
淝水之战论159
拟重刻陈少阳集序160
拟辑湖北诗徵序例161
范致能揽辔录跋162
读朱子楚辞集注书後162
代陈伯之报邱迟书163
楚学祠碑163
卓刀泉铭并序164
贺良樾165
琴鹤堂印谱序165
余希圣166
重修三元桥楼记166
刘恭寿167
琴溪诗草跋167
冯润168
云房问答跋168
谢开堂169
龙潭石桥序169
阮绂170
致及门女士李夫人任麟斌函170
刘文骏171
破涕歌诗序171
纫兰斋诗集跋171
舒家镛172
拟请王夫之从祀两庑议172
粪心室诗艸自序173
夏口县志人物志跋173
张宏殿175
募助後湖避水引175
汉江诗会启175
曹昌大176
知县黄世崇去思碑序176
朱浩文177
正人心论177
奇门旨归自序178
汉川图记徵实序179
近思录直解自序179
小大学程自序180
家常必读自序181
非儒亦解序181
兴国州宜仿照崇通设立淮盐专岸议182
柯烈妇传183
汪炎发184
李牧论184
武侯治蜀尚猛论184
筹江议185
四书绎序185
李云田先生文集序186
银杏轩藏书记186
重修贺文忠公祠记187
重修伯牙台记187
赠知府衔广西永安州知州云卿吴公傅188
赠知府衔陕西神木县知县刘君庆馀传188
汉阳游击李信传189
傅先宗军门传189
吏科掌印给事中昆田萧公传190
刘公式金传190
蒋氏三先生合传190
湖北来凤县知县刘公慕农传191
王加梅192
论田主192
乡甲刍言自序193
先父言行纪略自序193
王氏户约自序193
陈鸿儒195
程杨易传合论195
书後汉书独行传後196
致用说196
屠义容198
宋搨淳化阁残帖跋198
丁宿章199
人镜类纂序199
棠谿文钞跋199
湖北诗徵凡例200
田秉之先生呜籁集题语201
丁铎202
先兄端林君传202
丁治203
先考禹门府君传203
李嘉芬204
读石头记咏颦儿六首诗序204
喜壵品归自印度诗序204
读镜蓉伯父苏海韵芬集寄怀黄州府幕中诗序204
胡荣甲205
澴川题赠备考序205
晏瀛松206
学易当自大象传入门说206
张绍翰209
重建文昌宫记209
刘鹏210
青云塔赋210
徐国彬211
万城隄防辑要总叙211
荆江洲滩筑垸开垦意见书212
马元愷214
万佛寺记214
梅植215
募重修曹厚菴学士墓启215
王仪吉217
观察刘昆圃先生传217
光绪黄安县志序219
李宗宾221
禀邻邦暗侵国界请严守布伦库尔等地文221
张光炳222
琴溪诗草序222
江渡春223
郡伯彭公震青去思碑223
涂伊蔚225
锺祥瑞麦吟诗序225
甘城226
劝孝篇自序226
袁觐龙227
周易浅注自序227
冯家琛228
忠烈录序228
卓从乾229
宋十科举士法议229
短灯檠赋230
淝水之战论230
屈开埏232
尚书舜典存逸考232
何成章234
陈科九先生轶事234
韩润235
刘汉阁虫鸟吟序235
杨孙龄236
出妻说236
溺女说237
疏潜江县河议238
陈龙文240
原强240
答虞仲翔论郑君解尚书违失事241
陈福年242
重修太白堂记242
敖名升243
周易浅说申述243
岳尚贤244
钱隐叟遗集跋244
赵增典245
汉宣帝章帝先後诏诸儒议五经同异论245
经义治事合一论245
刘宝书247
倦圃奇石序247
刘宝森248
楚辞云中君辨248
湖北山系图说248
黄州大崎山即禹贡大别山说249
荆州息壤禹王宫碑252
张春陔先生事略252
宋母孙太孺人家传253
杨昌颐254
论两汉魏晋人才254
初夏田家杂诗序255
杨昌萃256
积雨赋256
论三国蜀吴形势256
李葆贞258
补续当阳县志序258
曹景郕259
深州风土记後序259
胡专261
饶中丞应祺传261
饶秘书长凤璪传266
饶节妇高和静传267
饶母王夫人传268
姚虞270
千乘之国解270
读张杨园先生集书後272
周以蕃273
董子实性篇绎义273
拟重刻陈少阳集序274
张增龄275
经学家法论275
继善成性解275
千乘之国解276
大别攷277
左传服注杜解异同评278
张瑞国281
班书易史记河渠书为沟洫志论281
易知简能说282
上以风化下释为譬喻解282
刘匹雄284
老子与韩非同传论284
李弼勋285
柳公绰诛舞文吏论285
陈寿堃287
雪鸿剩馀吟跋287
范棪288
托轩诗草序288
周昌甲289
机论289
大器晚成赋289
求志篇上290
求志篇下291
万石君列传书後291
存养说292
夏日游琴台记292
陈晫294
汉江赋294
气聚散於太虚论295
陈曦296
拟王子渊圣主得贤臣颂296
拟曹子建七启八首297
刘文雄299
光绪兴国州志补编跋299
朱权300
赠张提学墨竹謌序300
冯发煦301
贾君黼卿传301
朱君则安墓志铭302
陈公常303
省吾记过录序303
十友会序303
横岭山房记304
陈翰荃305
东坑毛冈派分堰水序305
马步青306
是园记306
徐昌福307
是园记307
周际虞308
三星桥记308
郑远谋309
惜英悼梅集序309
唐鼎铭310
刘烈妇传310
张仁芬311
校刊胡氏遗书後序311
海蠡集跋312
黄云魁313
治国三器赋313
羊叔子论313
张韩刘岳四将论314
忠谏论315
儒将论315
程杨易传合论316
汉史不能表扬清节论316
五代史志附隋书论317
元史儒学传论318
经义治事合一论318
辨似319
春秋无达例说谊319
李远青321
理一分殊论321
李为霖322
梓行菜根堂集序322
叶汝霖323
丁云陔传323
余嶽霖324
证学序324
余景芳326
证学序326
王传珍327
李广程不识论上327
李广程不识论下327
傅廷浩328
陶侃论328
梁有怡329
孝感束南水道变迁说329
丁彝330
孟子之学长於诗书说330
诗郑笺大义述331
韩康吉333
机声灯影图诗序333
武东澎334
潭帖赋有序334
汉博士谓左氏不传春秋辨335
史记立游侠货殖两传微指说336
秦宓吴正传论战国策孰得说337
三楚草木赞并序337
徐焕斗340
孝感文徵指例340
沈茶庵伪职辨342
汉口小志自序343
嚼雪斋诗存叙343
刘园夜游记344
琴台纪略自序345
徐焕章346
汉口小志跋346
李家玙347
孝感文徵序347
杨国璋348
春秋善善从长恶恶从短论348
胡天演349
汉口小志跋349
高崇燕350
陆芷沅先生家传350
夏正乾351
徐布衣佚稿跋351
黄士冕352
洪乐集书後352
丁义信353
否泰初爻皆言拔茅解353
黄炳琳354
读魏书354
通鉴不载文人论354
知恥说355
代陈伯之报邱迟书356
飧菊赋357
班定远颂357
孟晋祺358
春雨有五色赋358
秦凤宣359
杨太夫人单氏墓志铭359
彭邦桢360
宋玉悲秋赋360
刘茂寅361
汉口小志序361
消閒录序361
刘园集序362
敖士超363
五十自序363
周安世364
禀湖广总督请移送饥民至黑龙江一带开垦文364
乐呜盛365
宋仁宗诏省浮费不损兵吏俸赐论365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义365
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论366
梅立中367
君子依乎中庸论367
汉末名士论367
王奠中369
品曲会序369
彭烈女传369
湖北试用巡检丁君墓志铭370
书屈原列传後370
读恽子居书三国志後371
火浣布考371
汉上消闲社主文钞跋372
王念中373
徐叙丞古馀集序373
刘以忠374
拟江总修心赋374
锺鹏程375
湖北水利策375
泰西以商耗中国中国宜讲商务说375
广建育婴堂说376
夏仁寿378
原心378
拟扬子云百官箴378
梅作芙381
国朝学案得失论381
李自英382
长江水师参用兵轮议382
原仁384
明儒学案得失论385
陈略386
有物混成赋386
易以阳为君子阴为小人论386
张韩刘岳四将论387
蜀志书法与吴志不同论387
羊叔子论387
贞观政要论388
刘润民390
赤壁泛舟记390
王廷琯391
周子隐射虎杀蛟从机云受学赋391
张炳寿392
黄州险要论392
王懋官394
原仁上394
原仁下394
原阴阳所始395
童德润396
拟张子束铭396
何集虚397
息机轩诗文抄序397
石山俨398
苟行王政至齐楚虽大何畏焉义398
周仕骏399
百忏楼词集序399
拟上张制军书400
耿天台学术得失论400
明儒心学论上401
明儒心学论下402
论保甲源流利弊402
刘廷梁403
云中集跋403
毛德輶404
九峯寺读书记404
李维烈405
为元进士何伯多先生勒墓碑文405
徐庭兰406
募建福田河桥引406
邓振庸407
紬史记石室金鐀之书赋407
仲冬之月日在斗考408
知几说409
程绍浈410
微积歌括自序410
涂起功411
光化县志序411
杨毓秀412
徐张合刻诗序412
九曾诗二集序412
邓墉414
东门关观音阁茶亭记414
田永松415
廉让桥记415
杨泗源416
来凤登龙书院记416
王湘417
黄州理学通录表自序417
校刊十三经韵语跋417
张启偁418
春秋分合纂跋418
张振纲419
张文忠公祠落成祭文代419
王廼斌420
锺烈妇传420
王开先421
纪灾吟序421
赖廷模422
赖节妇传422
赖烈妇传422
朱开来424
忠建里社仓记424
程洛425
祭刘莼芗先生425
吕母曾太孺人家传石刻425
吴德祖427
黄丹吉先生遗稿跋一427
黄丹吉先生遗稿跋二427
樊国楷428
春秋至唐宋何代使才最为得人考428
伊川谓明道之学反求诸六经而後得之论429
诸葛武侯为政因时制宜多祖郑公孙侨论429
秦汉唐宋四朝御戎得失论430
蔡凤来432
续原道432
张诗俊433
潜窟记433
杨保泰434
铁山诗稿自序434
宽裕堂题语434
待死庵诗稿序434
红雨亭修复记435
先考师竹府君事畧435
铁山自传437
陈嵩礼438
拟重修湖北通志序438
梁昭明太子庙碑文439
张承鋆441
海嶽集跋441
朱燕442
书手录册後442
前知河南中牟县事家右呈先生事状442
甘霖444
警世刍言自序444
庭诰述闻跋444
农家言跋444
陈问卿445
塔尔巴哈台宜屯重兵说445
杨吉元447
过宋玉故宅文447
邱锦448
过宋玉故宅文448
赵必荣449
拟枚皋禖祝文449
哈文煌450
易归妹言娣不言侄左传史苏占归妹言侄不言娣说450
李束旭451
巩用黄牛之革解451
上九鸿渐于陆解451
欧阳兆梅453
历代文章源流453
荆襄先贤赞454
吴文凤459
椿花记459
黄玉辉460
刘永煊传460
郭家铨461
荆州形势论461
吴以庄462
待死庵诗稿自叙462
刑狱诗史自叙463
待死庵跋464
向事璠465
红杏尚书赋465
陈淩466
云台二十八将赋有序466
罗坤468
唐郭子仪李光弼治军宽严不同论468
黄璐469
夕桀解469
王家瑞471
拟枚皋禖祝文471
杨觐宸472
李广程不识优劣论472
两汉魏晋人才472
刘绮兰475
乞者说475
华鲁泉传475
癡慵子自传476
看雾轩跋477
课红轩跋477
快轩跋477
王作宗478
李白论478
梁昭明太子庙碑文479
王耀翰481
刘俊臣先生五十寿序481
林鸾482
松菊犹存赋482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班固叙诸子十家论482
论司马温公与吕惠卿经筵论变法得失483
广农政说484
周髀多与西人说合试证其一二487
刘宜允489
容光庐诗草自序489
曾素莲490
楠枝阁诗集自序490
江兰491
嫡母病危祷天请以身代疏节录491
厂楼集序略491
胡琼萼492
危苦词自叙492
张月姑493
绝命辞493
阮挛姑494
绝命词494
秦氏495
就粟关中诗小序495
王氏496
殉夫遗书496
冯氏497
殉难题壁文497
金氏498
致夫弟士櫆书498
胡淑福499
椒花颂同子良弟作499
范薇500
翔鹤楼赋500
拟黄叔度碑文501
费墨娟502
感怀辞仿骚体502
寄陈怡萱女史书502
[附]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502
吴淑卿504
上黎都督请准予从军北伐禀504
卢云青505
记西安教养院505
记桂林506
记莫干山之竹507
卢文彬508
寄伯母书508
寄定姊润妹书508
王礼娴510
山砦用兵年表510
饶定中512
待删续草小序512
徐道513
历代神仙通鉴自序513
释本果514
桂昌录後论514
可燔草叙514
可燔草跋515
与季伟公居士书515
传灯录记515
易清旭517
丰镇雷声观碑记517
张志中518
寄陈笠田书518
郭遵琏519
自在庵自赞519
释清远520
答吴昆山书520
朱仲棠521
参同契序521
俞慕纯522
参同契序522
释霁月523
舟如屋汇稿序523
释显珠524
讲说慾念辞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