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高九江,韩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2900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1935~194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2

二、研究意义13

三、研究内容15

四、研究方法18

第一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条件20

一、历史条件20

(一)延安时期的历史特点21

(二)延安时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利的历史契机23

二、实践条件29

(一)两次内战时期革命斗争实践的经验教训29

(二)抗日战争革命斗争实践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6

三、理论条件38

(一)前延安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认识39

(二)延安时期中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认识43

四、文化条件46

(一)“中国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46

(二)延安时期中共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科学认识49

五、精神条件54

(一)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神条件的形成55

(二)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精神动力58

六、主体条件64

(一)中国共产党臻于成熟65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68

(三)建立了一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队伍72

第二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84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奠基84

(一)瓦窑堡会议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轫86

(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教训的军事哲学总结88

(三)《实践论》、《矛盾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9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面展开103

(一)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10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方面展开11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普遍教育116

(一)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运动117

(二)延安整风运动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121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纲定位131

(一)《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确认132

(二)中共七大对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135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推进140

第三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141

一、深入持久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142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运动的兴起及其经验142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运动对推进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意义154

二、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伟大的创新成果157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的确立158

(二)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的成熟163

(三)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195

三、中国化观: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成果19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200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实质20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形式204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206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208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永恒发展209

第四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212

一、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212

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214

(一)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214

(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不断推动思想解放216

(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走适合于中国自己的道路219

(四)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中国国情221

(五)必须加强理论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24

(六)必须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在斗争中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26

(七)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使其成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229

(八)必须端正学风,大力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232

(九)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集体智慧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34

第五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启示238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演进238

(一)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239

(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推进244

(三)继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汲取延安时期的经验启示250

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25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关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化”的方向不能动摇252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256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61

(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必须把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彻到“中国化”的全过程263

(五)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反对教条主义267

(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70

(七)积极开展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73

(八)反对脱离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与时代化相统一278

(九)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排除“左”和右的干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82

第六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评价285

一、国内外评价概述285

(一)国外评价述要286

(二)国内评价鸟瞰289

二、科学评价刍议292

(一)巨大成就292

(二)历史地位295

(三)当代价值297

三、有待研究的问题299

参考文献312

后记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