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毛泽东故土家族探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高菊村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西苑出版社
- ISBN:780108002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韶山-文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毛泽东故土家族探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钟灵毓秀话韶山1
一、韶山的“风水”——地理状况和历史渊源1
二、韶山夫如何?历代文人如是说3
三、韶山古文化的见证:雷公铲、古陶、欧阳询的书堂山以及关公斩妖的传说10
四、老和尚的怪梦与朱元璋陈友谅之战,明初的大移民与韶山的大开发15
五、久经战乱,“反民”后裔成了“顺民”;追随着曾国藩,这里冲出一股杀气腾腾的湘军20
第二章 追溯毛氏家族的源流25
一、毛伯——周文王第八子郑,以封地而得姓25
二、故国已亡,毛姓人如风飘絮般纷纷择地而居,并出了毛遂、毛亨、毛延寿等名人28
三、洪武年间,毛太华带着八个孩子中的两个来到湘乡,这一支,才是毛泽东的嫡系祖先31
四、六百年前的某日,毛太华的长子寻觅到这个远离战乱的仙境般山冲时,便再也不想走了37
五、久居山冲的毛氏家族在几近与世隔绝的数百年里,遂形成了自己的小王国,并有了自己的“法典”40
六、毛氏“王国”的“法典”概览46
七、祠堂——毛氏“王国”的“上层建筑”,事实上的“衙门”或“金銮殿”,它最初的设计者,却是周天子和孔圣人50
第三章 毛泽东出生前后的祖家和外祖家55
一、普通的背景——为养家餬口而操劳终生的祖父们55
二、祖坟风波——毛德臣毛翼臣争葬宝地,结果弟弟先亡而早占;26年后,蒋介石打红军老吃败仗,何键指派亲信副官来破毛家的风水57
三、勤俭继世的楷模——与毛家同中有异的毛泽东外祖家59
四、毛泽东“0岁”时,家庭和社会赐予他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降生前夜,祖父和父母都做了一个怪梦62
第四章 父亲:毛氏家族淳朴而精明的传人64
一、当兵,这位从未走出过山冲的汉子虽未捞到什么官职,却长了不少见识64
二、亦农亦商,精打细算,毛顺生赖此很快发了家66
三、既热心于公益事业,又吝啬而不轻易施舍,毛顺生身上体现了中国农民看似相悖的两个方面69
四、教子严,爱子深。既舍得花钱送儿子上学,又先后为他们一个个娶上了媳妇71
第五章 母亲:心地善良,恪守妇道的信佛女75
一、13岁到毛家,冷清、孤独的日子过了许久,许久75
二、连续夭折了两个男婴之后,文氏开始信佛。毛泽东还在襁褓里,就特意让他拜了个石头干娘76
三、对家人,她是贤妻良母,对邻舍,她以乐善好施享有美誉80
四、临终前的文氏,一遍遍呼唤着“石三伢子”。毛泽东星夜回家奔丧,灵柩前痛作《祭母文》82
第六章 无忧的童年和倔强的少年87
一、外祖家,“石三伢子”在一群表兄弟们中间度过了乐园般的美好辰光87
二、回到上屋场,毛泽东头一次挨了父亲一巴掌,他却不哭,也不跑,只是怒目而视92
三、一进私塾,因天资聪颖被称为“省先生”,后来逃学,想去城里,在山里转了三天,也没走出韶山冲93
四、毛泽东屡犯塾规,背书硬不起立,称老师“大哥”,又是几进几出之后,于13岁上辍学了96
五、辍学后,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同父亲的抗争变得机动灵活了。做损己利人的事时,同母亲配合默契101
六、为了争得读“野史”的时间和保全人格的权力,毛泽东对父亲以死相挟,最后终于达成了一个个“和约”106
七、六进私塾——在父亲吃了哑巴官司之后。这次的老师,一位学兼中西,一位是饱经沧海的隐士,毛泽东由此学问大长110
八、当他朝神龛上的“司命府君”灌了三杯香茗,见没反应时,毛泽东便在信仰上走向了母亲的反面114
九、在舅舅面前公然嘲笑了孔夫子,其经书却熟记在心,虽不喜欢,但临终也没有完全忘怀118
十、长沙饥民暴动之后,毛泽东大闹祠堂,造了族长的反,父亲从此不敢再让他上学了121
十一、毛泽东最后一次违背了去米行当学徒的父命,留下一首《赠父诗》挑着担子毅然走出乡关125
第七章 挥手自兹去,乡关总是情132
一、由湘乡至长沙,虽考进省立师范,却难以安分,为母病国忧而南北奔波132
二、毛泽东回到韶山,把祖辈家业一朝抛散,家国融为一体。几年以后,他又杀了一个回马枪140
三、关山远隔,梦魂常萦。乡情人情,鸿雁频传毛泽东难了之情146
四、1950年,一位高个男青年来到韶山,说:我奉爸爸之命来拜望各位……乡亲热情接待了这位“王子”153
五、在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迎送了一批批称兄道弟的故乡客。还指着坐于上席的三老对女儿说:你们得叫太老师呢156
六、三十二年后,领袖还乡,没有煊赫的车马仪仗,只有游子的诚朴和童心旧情163
第八章 毛泽东的思想和艺术之根168
一、幼年,秉承于外祖家的性格因素和父母身上的遗传因子168
二、从童年、少年的萌芽期起,推证“毛泽东思想”形成之轨迹173
三、山冲里的世风和传说,熏陶出毛泽东坚贞而率真、淳朴而多情的个性176
四、毛泽东的生活习性:红辣椒、红烧肉、铁脚板、水上功夫以及丰泽园72个补丁的睡衣181
五、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形成,得自于孙悟空和梁山好汉的“真传”以及《三国演义》的军事谋略186
六、毛泽东的浪漫而多情,使古体诗返青,得益于韶山星星般多的神话传说和情歌民谣之滋润188
七、对毛泽东有直接影响的韶山文人诗以及韶山诗仙毛兰芳隐迹194
八、从工整的正楷到洒脱的狂草,从严谨的对子到气势磅礴的诗词,印证着他极富个性化的艺术轨迹200
尾记 再生的火凤凰——韶山的变迁及永久魅力203
附 录213
1.韶山记213
2.毛氏一修族谱《序》214
毛氏二修族谱《序》215
3.毛氏家族《源流记》215
4.毛氏宗祠记217
5.毛氏家戒、家劝、家训和《百字铭训》218
6.毛氏族谱对毛泽东兄弟及其上三代的记述222
7.文氏家族源流简介224
8.毛泽东革命家庭简介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