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 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重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 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重构
  • 张伟一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政治大学出版社
  • ISBN:986647526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 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重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伦理学的引导性问题和伦理学的建基问题3

1.1从苏格拉底问题到伦理学的引导性问题3

1.2什么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好(善)6

1.3伦理学与道德9

1.4伦理学的开端:普罗塔哥拉与苏格拉底之争11

1.5一个个案:康德伦理学中的感受与理性16

1.5.1康德早期的理性伦理学16

1.5.2康德的道德感受伦理学17

1.5.3康德的纯粹理性伦理学20

1.6问题的导入与层次划分22

上篇:舍勒现象学的元伦理学的静态奠基——康德、胡塞尔背景下的质料先天主义27

引语27

2.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的前问题:形式先天与质料先天30

2.1从康德的形式先天到胡塞尔的本质先天32

2.1.1康德先验哲学中的形式先天32

2.1.2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本质先天37

2.2舍勒对康德形式先天的批评与质料先天原则44

2.3舍勒对胡塞尔本质先天的批评反思与深化51

2.3.1胡塞尔的波尔扎诺转向与观念对象的存在样式52

2.3.2胡塞尔「纯粹现象学进程的一贯性中断了吗?」59

2.3.3胡塞尔的综合先天与本质明察的功能化66

3.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的建基问题:理性先天与情感先天77

3.1从康德的理性先天到胡塞尔的意向性感受78

3.1.1康德伦理学中的理性先天原则78

3.1.2胡塞尔对康德理性先天的批判85

3.1.3胡塞尔的意向性感受和价值化行为89

3.2舍勒对康德理性先天的批评与情感先天原则95

3.3舍勒对胡塞尔意向性感受的批评与发展101

3.3.1舍勒的意向性感受和「认之为有价」行为101

3.3.2理性或情感:胡塞尔与舍勒现象学伦理学的建基109

4.舍勒质料价值伦理学第一层次:现象学的元伦理学115

4.1舍勒的价值先天与价值存在115

4.1.1作为原现象的价值先天116

4.1.2作为「行为相对性存在」的价值存在121

4.2非伦常价值之间的先天层级与伦常价值127

4.3情感领域的分层与「爱与恨的先天论」134

4.4舍勒对「什么是善?」这一伦理学引导性问题的回答142

4.5小结:质料先天主义与现象学的元伦理学的静态奠基147

下篇:舍勒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的动态奠基——自身意识理论视域中的价值人格主义155

引语155

5.舍勒人格理论的前思:自身意识、自身感受与人格的释义史160

5.1传统的自身意识理论及其「回圈」困境162

5.2附论:自身意识的论题域与家族概念群169

5.3可能的走出困局的模式:自身感受与自身关系177

5.4自身感受的三种哲学含义183

5.5人格的释义史与人格理论的困境191

5.5.1人格的原初含义与人格的古典道德哲学维度192

5.5.2中世纪的人格理论与人格的存在论维度194

5.5.3近代的人格理论与人格的认识论维度198

5.5.4康德的人格理论与诸维度的综合201

5.5.5人格理论的论题域与其困境203

6.舍勒人格理论的本质思考:自身感受与人格现象学207

6.1自身感受1与人格的自身被给予方式208

6.1.1舍勒对康德「先验统觉的自我」的批判208

6.1.2人格的「不可对象化性」与其「自身—体验」210

6.1.3作为「存在论式的反思的知识」的「自身认同化」214

6.2自身感受2与人格的存在样式218

6.2.1人格存在的基本规定:实体,或行为实体?219

6.2.2作为「爱的秩序」的「行为实体」222

6.2.3人格的「个体规定」与「自身之爱」226

6.3自身感受3与伦理的人格生成229

6.3.1「自身感受3」在价值人格主义中的位置229

6.3.2「自身感受3」的现象学本质231

6.3.3作为「自身感受3」的「羞感」和「懊悔」235

7.舍勒质料价值伦理学第二层次: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241

7.1人格的本己个体性与自身认识的偶像242

7.2陌己人格与人格生成252

7.2.1自身欺罔与内陌己感知252

7.2.2榜样跟随与本己人格生成257

7.3总体人格与凝聚主义263

7.3.1个体主义与普遍主义263

7.3.2作为凝聚主义的价值人格主义267

7.4舍勒对「人应该如何生活?」的回答276

7.5小结:价值人格主义与现象学的规范伦理学的动态奠基285

总结: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总体规定294

8.1舍勒现象学的基本原则294

8.2舍勒质料价值伦理学的内在统一性304

8.3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根本特征306

8.3.1舍勒伦理学的质料先天主义307

8.3.2舍勒伦理学的绝对主义与客观主义311

8.3.3舍勒伦理学的价值人格主义与凝聚主义317

附录:舍勒思想发展中的「谜」321

参考文献329

人名索引359

名词索引365

后记与致谢381

补记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