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说集校注 第1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张说集校注 第1册
  • (唐)张说著;熊飞校注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9349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作品集-中国-唐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张说集校注 第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凡例1

张说集校注卷一赋诗1

(奉和)喜雨赋应制1

进白乌赋并(墨诏)批答9

虚室赋12

江上愁心赋15

畏途赋17

长安应制诗五首19

侍宴(武)三思山第(应制)赋得风字19

侍宴蘘荷亭(应制)21

侍宴临渭亭(应制)23

侍宴浐水(应制)赋得浓字24

桃花园马上(应制)25

景龙应制(诗七首)27

侍宴隆庆池(应制)27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29

奉和登骊山瞩眺(应制)31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32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二首34

奉和送金城公主应制37

先天应制(诗二首)39

奉和同皇太子过荷恩寺应制二首39

先天应令(诗一首)44

奉和春日出苑(游瞩)应令并墨令答赞44

张说集校注卷二 杂诗47

奉和喜雪应制47

奉和同刘晃喜雨应制49

奉和暇日游兴庆宫作应制51

奉和观拔河(俗戏)应制54

奉和寒食作应制56

奉和过宁王宅应制58

奉和同玉真公主游大哥山池题石壁(应制)二首60

奉和石桥铭应制63

奉和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应制64

奉和赐崔日知(往潞州)应制67

奉和送王晙巡边应制70

奉和送宇文融安辑户口应制73

奉和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76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学士侍宴应制78

奉和花萼楼下宴(应制)81

(奉和)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84

(奉)和千秋节(宴)应制88

奉和赐王公千秋镜应制91

张说集校注卷三 杂诗95

奉和太行山中言志应制95

奉和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98

奉和过晋阳宫应制102

奉和早渡蒲津关应制105

奉和初入秦川路逢寒食应制108

奉和途中经华岳应制110

奉和潼关口号应制113

奉和过王浚墓应制114

奉和经河上公庙应制117

奉和途次陕州应制119

奉和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怀功业感而赋诗应制121

奉和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应制123

奉和野次喜雪应制125

奉和温汤对雪应制127

奉和惟此温泉是称愈疾岂予独受其福思与兆人共之乘暇巡游乃言其志应制129

奉和校猎义成喜逢天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应制131

奉和幸凤泉汤应制134

扈从温泉宫献诗136

宿直温泉宫羽林献诗138

羽林恩召观御书王太尉碑139

玄武门侍射141

张说集校注卷四 杂诗145

扈从南出雀鼠谷145

将赴朔方军应制147

奉和送赴集贤殿书院上学士赐宴应制赋得辉字150

奉和与(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应制153

奉萧中令酒并诗157

奉宇文黄门酒(并诗)158

奉裴中书酒(并诗)160

恩赐乐游园宴161

张说集校注卷五 杂诗165

东都酺宴五首165

晦日诏宴永穆公主亭子赋得流字174

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官庄赋得筵字175

舟中和萧令(赋得)潭字177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179

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180

四月十三日诏宴宁王亭子(赋得)好字182

药园宴武洛沙将军(赋得)洛字183

凤楼寻胜地185

皇帝降诞日集贤殿赐宴186

恩制赐食于丽正书院宴(赋得)林字188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190

修书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赋得)树字192

夕宴房主簿舍并序194

岳州宴姚绍之并序196

幽州夜饮199

温泉冯刘二监客舍观妓200

行从方秀川与刘评事文同宿202

崔礼部园亭(赋得深字)204

城南亭作206

对酒行208

清夜酌209

醉中作210

张说集校注卷六 杂诗211

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211

送郭大(元振)再使吐蕃214

送郑大夫惟忠从公主入蕃(赋得)还字216

送李侍郎迥秀薛长史季昶同赋水字218

送赵颐贞郎中赴安西221

送崔二长史日知赴潞州224

同贺八送兗公赴荆州226

送高唐州228

送苏合宫?229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232

同王仆射山亭饯岑广武羲(赋)得言字235

送乔安邑备237

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239

送王尚一严嶷二侍御赴司马都督军241

送李问政河北简兵243

送薛植入京244

送宋休远之蜀任246

送梁知微渡海东248

别平一师249

送武员外春赴嵩山置秀师舍利塔251

送尹补阙元凯琴歌254

送王光庭256

新都南亭(别)郭大元振卢崇道258

相州前池别许郑二判官景先神力260

岳州宴别潭州王熊二首261

岳州别王十一赵公入朝264

岳州别梁六入朝266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268

广州萧都督人朝过岳州宴饯(赋)得冬字269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271

岳州送李十从军归桂州273

岳州别(子)均274

送敬丞275

见诸人送杜承诗因以成作277

幽州别阴长河278

幽州别随军入秦280

幽州送尹?成妇281

岭南送使三首283

南中别王陵成崇284

石门别杨六钦望286

端州别高六戬288

南中别蒋五(岑)向青州289

南中别陈七李十290

南中送北使二首291

张说集校注卷七 杂诗295

赠崔公295

留赠张御史张判官297

(南中)赠高六戬299

赠广平公宋大301

赠赵公303

赠赵侍御306

伯奴边见归田赋因投赵侍御308

翻著葛巾呈赵尹310

奉酬龙门北溪作312

酬韦祭酒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见赠314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并序316

答李伯鱼桐竹321

和魏仆射还乡322

和张监观赦324

和张监游终南325

和朱使欣道峡似巫山之作326

和朱使(欣道峡似巫山)二首328

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330

同赵侍御乾湖作331

同赵侍御望归舟334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335

同刘给事城南宴集337

出湖寄赵冬曦二首339

寄姚司马340

寄许八342

代书答姜七崔九343

代书寄吉十一344

代书寄薛四345

寄天台司马道士347

寄刘道士舃348

书香(寄)能和尚塔349

张说集校注卷八 律诗353

被使在蜀353

正朝摘梅355

蜀道后期356

过蜀道山356

再使蜀道357

深渡驿359

古泉驿360

下江南向夔州362

江路忆郡363

广州江中作365

江中诵经366

江中遇黄领子刘隆壻367

却归在道中作368

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369

喜度岭371

过汉南城叹古坟373

至尉氏374

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376

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378

襄阳路逢寒食379

巡边在河北作二首380

入海二首381

清远江峡山路384

相州冬日早衙385

相州北亭387

相州山池作388

岳州作二首389

岳州行郡竹篱391

荆州亭入朝393

岳州西城395

岳州山城397

岳州晚景398

游洞庭湖湘二首400

秋夜游?湖二首403

游?湖上寺405

泛洞庭406

?湖山寺二首407

早霁南楼409

与赵冬曦尹?子均登南楼411

别?湖413

巴丘春作414

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道)观天下绝境416

游龙山静胜寺418

一柱观420

登九里台421

怀王墓424

庾信宅425

张说集校注卷九 杂诗429

钦州守岁429

岳州守岁三首430

幽州新岁作432

元朝433

耗磨日饮434

晦日436

相州九日城北亭子437

岳州九日宴道观西阁440

九日游茱萸山诗五首442

春雨早雷446

闻雨二首447

夜坐448

岳州夜坐450

山夜听钟451

冬日见牧牛人担青草归452

岳州观竞渡453

(岳州)看黄叶455

戏草树456

咏瓢457

咏镜458

咏尘459

道家四首460

杂诗四首463

蜀路二首467

惠文太子挽歌词二首469

韦谯公挽歌二首471

右丞相(苏公)挽歌词二首473

崔尚书挽词476

右常侍集贤院学士徐公挽歌二首478

崔司业挽歌二首480

李工部挽歌三首483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486

徐高御挽歌489

节愍太子杨妃挽歌二首490

河上公493

伤妓董氏四首495

张说集校注卷十 诗497

邺都引497

五君咏五首499

齐公魏元忠499

许公苏瓌501

赵公李峤503

代公郭元振505

耿公赵彦昭506

离会曲507

安乐郡主花烛行508

时乐鸟篇并序513

开元乐章十九首516

迎神永和之乐三章516

皇帝行太和之乐一章518

酌瓒登歌肃和之(乐一)章519

迎俎雍和之乐二章521

酌献用文舞一章523

宣皇帝室光大之舞一章524

光皇帝室长发之舞一章525

景皇帝室大政之舞一章526

元皇帝室大成之舞一章527

高祖神尧皇帝室大明之舞一章529

太宗文武圣皇帝室崇德之舞一章530

高宗天皇大帝室钧天之舞一章532

中宗孝和皇帝室大和之舞一章533

睿宗大圣真皇帝室景云之舞一章535

皇帝饮福受胙福和之舞一章536

送文舞迎武舞(舒和之乐)一章537

亚(献)终献武舞凯安之乐四章538

撤豆登歌一章542

送神(永和之乐)一章543

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一首544

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546

苏摩遮五首548

破阵乐词二首551

舞马词六首554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558

张说集校注卷十一 颂563

圣德颂563

上党旧宫述圣颂并答制568

皇帝在潞州祥瑞颂十九首575

日抱戴575

月重轮576

赤龙577

逐鹿578

嘉禾579

黄龙580

羊头山北童谣581

仙洞582

大王山三垒583

疑山凿断584

赤鲤585

黄龙再现586

紫云587

李树588

神蓍589

金桥589

紫气590

大人迹591

神人传庆592

开元正历握乾符颂594

张说集校注卷十二 颂607

大唐祀封禅颂607

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621

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639

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646

张说集校注卷十三 赞铭箴记655

蒲津桥赞655

皇帝马上射赞(十三章)660

第一660

第二662

第三662

第四663

第五664

第六665

第七665

第八666

第九667

第十668

第十一669

第十二670

第十三671

孔子堂杜预赞672

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上柱国中山郡公崔日知写真图赞673

卢舍那像赞并序675

石刻《般若心经》序677

蓝田法池寺二法堂赞并序680

三归堂赞681

善法堂赞682

益州太清观精思院天尊赞(并序)685

(之)并州敕造座右铭687

进笔砚架铭688

暖砚铭689

素盘盂铭并序690

温泉箴(并序)692

赠别杨盈川炯箴694

东山记696

张说集校注卷十四 碑701

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铭并序)701

祁国公(神道)碑(铭并序)709

赠太尉裴公神道碑(铭并序)719

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文贞公(姚崇神道)碑(铭并序)742

故太子少傅苏公(神道)碑铭751

张说集校注卷十五 表755

请许王公百官封太山表并批答755

请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并敕旨758

请置屯田表762

礼仪使贺五陵祥瑞表并答制765

集贤院贺太阳不亏表并答制767

贺大衍历表769

张说集校注卷十六 碑铭773

唐故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并序)773

河西节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公神道碑铭并序786

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铭并序)794

赠太州刺史杨君神道碑(铭并序)807

赠广州大都督冯府君神道碑铭(并序)816

张说集校注卷十七 碑825

赠凉州都督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郭公(神道)碑(铭并序)825

右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铭并序)839

拨川郡王(神道)碑(铭并序)850

唐故高内侍(神道)碑(铭并序)861

大周故宣威将军杨君(神道)碑(铭)并序867

元城府左果毅赠郎将葛公(神道)碑(铭并序)875

张说集校注卷十八 碑883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神道)碑(铭并序)883

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铭并序)892

唐西台舍人赠泗州刺史徐府君(神道)碑(铭并序)898

大唐中散大夫行淄州司马郑府君神道碑(铭并序)907

唐故赠齐州司马陆公神道碑(铭并序)915

张说集校注卷十九 碑铭923

唐故瀛州河间县丞崔君神道碑(铭并序)923

故洛阳尉赠朝散大夫马府君(神道)碑(铭并序)931

贞节君碣(铭并序)939

唐故处士河南元公碣铭943

平偃师碑尾945

唐陈州龙兴寺碑947

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并序959

玄识阇梨庐墓碑970

张说集校注卷二十 碑铭975

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神道碑(铭并序)975

府君墓志(铭并序)982

唐故凉州长史元君石柱铭并序986

唐故左庶子赠幽州都督元府君墓志铭(并序)996

周故通道馆学士张府君墓志铭(并序)1000

唐处士张府君墓志铭(并序)1003

张说集校注卷二十一 碑1007

和丽妃神道碑铭并序1007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铭(并序)1014

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铭并序)1024

郑国夫人神道碑(铭并序)1034

颍川郡太夫人陈氏(神道)碑(铭并序)1044

昭容上官氏(神道)碑铭1051

张说集校注卷二十二 墓志1055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并序)1055

岐州刺史平泉男陆君墓志铭(并序)1062

恒州长史张府君墓志铭(并序)1065

赠潘州刺史冯君墓志铭(并序)1070

赠郎将葛君墓志铭(并序)1076

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铭(并序)1080

玄州司户上柱国吕君墓志铭(并序)1086

徐氏子墓志铭(并序)1089

凤阁尹舍人父墓(铭)1092

(尹仁弘)子曲阿令(墓)铭1093

司属主簿博陵崔讷妻刘氏墓志铭(并序)1094

张说集校注卷二十三 杂著1101

吊陈司马书1101

吊国殇文1104

奉敕赤帝坛祈雨文1108

祭城隍文1110

禜城门文1111

祭江祈晴文1113

赛江文1115

祭殷仲堪羊叔子文并序1117

祭霍山文1119

祭崔侍郎文1122

为河内(郡)王作祭陆冀州文1126

为魏元忠作祭石岭战亡兵士文1130

为魏元忠作祭石岭没陷士女文1133

为人作祭弟文1135

为人作祭弟文1139

为郑虚己作祭舅文1142

祭和静县主文1145

为将军高力士(作)祭父文1148

为妓人(作)祭故主文1150

张说集校注卷二十四 表1155

百官请不从灵驾表1155

为留守奏庆山醴泉表1159

为留守作奏瑞禾杏表1167

为留守作贺崛山表1170

为留守奏羊乳麞表1173

为留守奏嘉禾表1176

为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奏失利表1180

为建安王谢赐衣及药表1183

为建安王让羽林卫大将军兼检校司宾卿表1185

为薛稷让官表1188

为郭振让官表1190

为僧普润辞公封表1192

张说集校注卷二十五 碑铭1195

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神道)碑(铭并序)1195

赠吏部尚书萧公神道碑(铭并序)1205

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铭并序)1216

故括州刺史赠工部尚书冯公神道碑(铭并序)1229

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铭1239

张说集校注卷二十六 墓志铭1243

节愍太子妃(杨氏)墓志铭并序1243

荥阳郡郑夫人墓志铭并序1250

故右豹韬卫大将军赠益州大都督汝阳公独孤公燕郡夫人李氏墓志铭并序1256

邓国夫人墓铭1262

李氏张夫人墓志铭并序1268

张氏女墓志铭并序1270

张说集校注卷二十七 表1273

谏幸三阳宫表1273

谏泼胡(乞寒戏)表1279

论灾异表1282

并州论边事表1285

让起复除黄门侍郎表并批答1288

举陈寡尤等表1290

举陈光乘等表1293

进佛像表1296

进浑仪表并批答1299

进巂州斗羊表1304

(上东宫)劝学启并答令1307

张说集校注卷二十八 序1311

大衍历序1311

中宗上官昭容集序1318

孔补阙集序1323

洛州张司马集序1328

宴会南省就窦尚书山亭寻花柳宴序1337

会(诸)友(诗)序1339

邺公园池饯韦侍郎神都留守序1342

送工部尚书弟赴定州诗序1347

送田郎中从魏大夫灭胡篇序1351

和戎篇送桓侍郎序1354

送广武令岑羲序1357

送严少府赴万安诗序1358

送毛明府诗序1361

送张先生还姑射山序1364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1365

张说集校注卷二十九 制诰1371

永昌元年对词标文苑科制策并问(三道)1371

第一道1371

第二道1381

第三道1386

神龙享庙习乐议1394

神龙二年七月别汉祖吕后五等论1397

卿士诰1403

政书三章1407

燮理阴阳章1407

上帝善兵不阵章1409

?岳?河修五岳四渎章1413

张说集校注卷三十 杂著1417

幽州论边事书1417

与褚先生书1420

与凤阁舍人书1422

与郑驸马书1425

与魏安州书1427

与营州都督弟书1429

与度门禅众书并僧一行(等)答1431

神兵道为申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1435

论神兵军大总营功状1452

试洛州进士策问四首1458

神龙年兵部试将门子弟策问三道1465

神龙年兵部试沉谋秘算举人策问三道1469

为人作献寿表1473

让中书侍郎表1475

让平章事表1477

让兵部尚书平章事表1479

让右丞相表1483

辞右丞相表1485

让右丞相表1487

荆州谢上表1491

岳州谢上表1493

谢赐碑额表并答制1495

谢公主出降期表1498

谢恩表并答制1499

谢问表1501

谢赐药表1503

谢修史表1505

补遗1509

附录一 序跋题记五则1637

附录二 张说传记材料二篇1647

附录三 张说年谱简编1665

主要参考文献1721

后记17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