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启龙,李文卫,何玲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604472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教育技术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原理基本问题研究1
[本章创新点]1
第一节教育技术的定义3
一、定义的方式3
二、教育技术的描述性定义4
三、教育技术的规定性定义7
四、教育技术的纲领性定义9
五、总结9
第二节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12
一、引言12
二、一些观点12
三、我的认识13
四、结论20
第三节教育技术学专门研究方法22
一、什么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22
二、教育技术学有自己专门的研究方法吗?22
三、教育技术学需要专门的研究方法吗?27
第四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类目设置29
一、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学在《中图法》中类目设置的现状29
二、对《中图法》中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类目设置探讨31
三、结论33
第五节教育技术人才37
一、人才及教育技术人才37
二、教育技术人才的类型38
三、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层次与方式39
四、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40
五、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建议47
第六节教育技术学专业51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研究现状51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的发展现状55
三、现代教育技术(专科)专业的研究现状63
四、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专科)的发展现状68
五、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个案研究74
六、教育技术人才需求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79
七、教育技术学专业现状的启示及存在的问题84
八、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建议87
九、结束语94
第二章教学设计学基本问题研究95
[本章创新点]95
第一节教学设计学的学科地位97
一、引言97
二、李秉德和何克抗讨论的问题97
三、我要讨论的问题97
四、相关概念辨析98
五、相关概念关系示意图101
第二节教学设计学的学科性质103
一、引言103
二、语义结构网络103
三、教学设计相关概念的语义结构网络分析104
四、结论107
五、结束语109
第三节教学设计定义和教学设计理论分类110
一、引言110
二、教学设计的定义110
三、教学设计理论的分类112
四、结束语116
第四节 中观教学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与实践118
一、引言118
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118
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121
四、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122
五、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环节126
第五节宏观教学系统设计:专业系统设计的理论与实践131
一、引言131
二、教育技术人才需求分析131
三、设计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132
四、构建课程体系138
五、做出课程安排139
六、专业设计的基本环节与方法140
七、结束语142
第三章教育传播学基本问题研究143
[本章创新点]143
第一节教育传播的类型、定义及要素145
一、引言145
二、教育传播的类型145
三、教育传播的概念147
四、教育传播系统的要素149
五、结束语151
第二节 国内外教育传播模式及其比较研究153
一、引言153
二、国外教育传播模式述评153
三、国内教育传播模式研究160
四、教育传播模式研究的国内外比较162
五、国内外教育传播模式研究的启示162
六、教育传播模式研究的未来展望166
第三节教育传播学研究方法——模式研究法168
一、基本概念168
二、稳定性169
三、程序170
四、作用171
五、模式研究法应用案例(一)——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问题探究——小组协作”教学模式172
六、模式研究法应用案例(二)——Wiki的传播模式及教育应用177
第四节数字媒体及其传播模式184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84
二、数字媒体传播的特点185
三、数字媒体的传播模式186
第四章信息化教学论基本问题研究189
[本章创新点]189
第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191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的原有认识191
二、分析191
三、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的重新认识192
四、结论194
第二节信息化教学要素196
一、教学要素196
二、信息化教学要素197
三、信息化教学要素内涵的变化197
四、信息化教学要素关系的变化198
五、结论201
第三节信息化教学结构203
一、结构、教学结构与信息化教学结构203
二、信息化教学结构的类型204
三、信息化教学结构的设计207
四、结论207
第四节信息化教学模式209
一、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209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210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比较211
四、结论219
第五节信息化教学策略和方法221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221
二、相关概念界定221
三、信息化教学策略的类型222
四、结束语224
第五章远程教育学基本问题研究225
[本章创新点]225
第一节远程教育相关术语227
一、什么是连续统227
二、连续统思维下的远程教育相关术语解析228
三、原因分析231
四、结论231
第二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234
一、“农远管理”的含义及内容234
二、“农远管理”的意义235
三、当前“农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36
四、解决“农远管理”问题的对策238
第六章教育技术管理学基本问题研究240
[本章创新点]240
第一节教育技术管理研究现状242
一、引言242
二、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242
三、研究现状242
四、结论246
五、结束语246
第二节教育技术管理的名称、概念及内容248
一、教育技术管理的名称248
二、教育技术管理的概念249
三、教育技术管理的研究内容250
四、结论252
第三节《教育技术管理》课程体系建设思考253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253
二、《教育技术管理》课程的现状255
三、教育技术管理课程的名称、地位及内容256
四、结束语258
表格索引259
图片索引261
附录264
附录1:经验化教学设计案例264
附录2:系统化教学设计案例266
附录3:拾荒式搜索教学设计案例269
附录4: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计划271
参考文献278
一、英文部分278
二、中文部分278
1.图书278
2.期刊281
3.报纸288
4.硕博论文288
5.网络288
6.其他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