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通史 中华民国卷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教育通史 中华民国卷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5037229.jpg)
- 王炳照,李国均,阎国华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15731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通史 中华民国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1912~1927年教育制度的转变1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1
一、恢复办理学校教育的临时措施2
二、新教育宗旨的厘定3
三、教育行政组织改革6
四、壬子&癸丑学制及相关政策法令10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1922年新学制21
一、封建复古主义对民初教育制度的侵蚀21
二、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24
三、1922年新学制36
第二章 三民主义教育制度(上)55
第一节 从党化教育到三民主义教育55
一、“以党治国”与“党化教育”56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与实施60
第二节 抗战及战后教育政策66
一、“战时要当平时看”的战时教育政策66
二、抗战胜利后的教育政策69
第三章 三民主义教育制度(中)75
第一节 “新学制”的修订75
第二节 初等教育制度78
一、学前教育——《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制定78
二、义务教育制度82
三、国民教育制度85
四、小学课程88
五、小学教职员98
六、实施与问题102
第三节 中学教育制度106
一、综合中学的废止及新中学的设置106
二、教育目标与课程109
三、毕业会考制度114
四、教职员与行政管理117
五、学生的管理与训育121
六、实施与问题126
第四节 师范教育制度130
一、中等师范教育131
二、高等师范教育141
三、实施与评价147
第五节 职业教育制度150
一、专科职业技术教育151
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154
三、初级职业技术教育159
四、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的渗透161
五、分区辅导与建教合作制度163
六、实施与问题164
第六节 大学教育制度166
一、培养目标与学校设置166
二、内部行政管理167
三、课程169
四、教员176
五、研究机构与学位制度178
六、实施与问题180
第四章 三民主义教育制度(下)187
第一节 教育行政制度187
一、大学院、大学区制的试行与废止187
二、改设教育部后的中央教育行政195
三、恢复教育厅后的地方教育行政197
四、实施与问题201
第二节 教育视导制度202
一、各级教育视导机构202
二、教育视导的内容、程序与标准205
三、教育辅导206
第三节 教育立法制度与教育法规208
一、立法机构与立法程序208
二、各时期主要教育法律和法规210
第四节 教育经费制度213
一、保障教育经费政策的演变过程213
二、初等教育经费制度216
三、中等教育经费制度220
四、高等教育经费制度221
五、贷学金、公费与奖学金制度223
六、教师薪俸制度225
第五节 私立学校制度232
一、《私立学校规程》主要内容235
二、《私立学校规程》实施情况237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教育制度(上)240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制度的萌芽240
一、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241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工农教育实践活动245
第二节 苏区教育方针政策247
一、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248
二、保障工农群众优先享受教育的权利251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252
四、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农群众253
五、发动群众走多种形式办教育的道路256
六、利用旧知识分子258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教育方针政策260
一、教育为抗战服务260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的确立264
第四节 解放区教育方针政策267
一、接管旧学校的“先维持,后改良”政策267
二、工作重心转移与学校教育正规化269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教育制度(中)272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的学制体系272
一、苏区的教育体系272
二、抗日根据地学制体系273
三、解放战争时期学制的逐步正规化275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小学教育制度276
一、学校设置及其类型276
二、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280
三、学校设备288
四、教员289
五、义务教育制度及其实施294
六、对私塾的改造298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中学教育制度300
一、抗战时期中学制度301
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学制度309
三、组织机构与编制317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师范与职业教育制度321
一、师范教育制度321
二、职业教育制度328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干部教育制度334
一、在职干部教育334
二、干部学校教育342
三、新中国成立前夕干部教育与高等教育整顿348
第六节 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制度353
一、社会教育方针的演变353
二、社会教育组织形式357
第七章 新民主主义教育制度(下)365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制度365
一、苏区教育行政管理制度365
二、抗日根据地教育行政制度371
三、解放区教育行政制度375
四、学校管理体制376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经费制度380
一、苏区教育经费制度380
二、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经费制度382
结 语387
人名与专业术语索引391
参考文献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