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管理学术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管理学术思想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6/35033623.jpg)
- 苏东水,苏宗伟主编;赵渤,杨懿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2880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管理学-思想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管理学术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国管理学术思想的哲学渊源3
第一章 中国管理学术思想体系形成特征3
第一节 中国人文哲学思想与管理:历史背景发展脉络3
一、管理学术产生:国家社稷治理的自然发展过程3
二、群体活动与管理组织的伴生:社会经济发展催生管理学术的摸索3
三、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管理学术思想的探索4
第二节 自然演进环境下中国社会早期的管理制度5
一、中国早期社会的管理体系5
二、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体制5
三、夏商时期的国家司法制度6
第二章 管理的自然哲学背景7
第一节 中国自然哲学辩证思维的起源7
一、天地认识之太极:开天辟地的古朴认识论7
二、中国古朴自然辩证认识的起源:万物之阴阳关系的认识8
三、中国自然辩证哲学之形:宇宙之五行8
四、哲学指导意义与指导价值10
第二节 阴阳五行自然哲学辩证思想的现代价值10
一、阴阳学说蕴含的自然辩证思维10
二、五行学说辩证思想及其对管理学的价值:演变规律13
第三节 自然辩证哲学对后世管理学术思维形成的影响——“天人合一”思想与社会存在17
一、中国历史文化精髓:社会发展哲学思想之“天人合一”17
二、人类社会发展与管理:处理社会与自然发展协调关系18
三、《易经》思想与万源归一19
第三章《周易》生态、和谐观念与管理思想21
第一节《易经》人文辩证哲学思维:古代哲学的最重要经典21
一、《易经》——古代哲学的最重要经典21
二、《易经》哲学体系研究两个历史学派:义理派与象数派22
三、《易》学与《易经》和《易传》22
第二节《周易》社会和谐管理思想23
一、《周易》与人文社会和谐文化23
二、《易经》辩证哲学的分析机理24
三、《易经》的研究成果:哲学思想研究与应用26
第三节《周易》社会发展的自然生态观的现代价值27
一、《周易》中蕴含的生态思想27
二、《易经》关于社稷发展的哲理:顺应规律,因地制宜28
第二篇 中国管理学主要学术流派的产生33
第四章 中国管理思想的人文哲学来源33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哲学思想家:代表人物与管理思想33
一、孔子33
二、老子35
三、墨子35
四、韩非子36
五、公孙龙与名家37
第二节 秦汉两晋时期人文哲学思想家38
一、秦汉时期人文哲学思想家38
二、三国两晋时期主要人文思想家38
三、南北朝时期主要人文思想家38
第五章 中国历史上管理学术流派的演变40
第一节 儒学的发展及其管理的历史脉络40
一、中国儒家流派40
二、儒学发展及其指导社稷活动的历史41
三、孟子对儒学的发展及其管理的主张42
四、两汉时期的学者对儒学思想的发展43
五、唐代儒家发展的代表学者思想:管理思想主张43
六、宋代学者儒家发展的代表学者44
七、明清学者儒家发展的管理思想主张45
八、民国以后儒家发展的管理思想主张45
第二节 道家的发展及其管理的历史脉络46
一、道家的发展历史脉络46
二、道家的发展及其管理:基本观点47
第三节 法家发展及其管理的历史脉络49
一、法家学说基本思想:以法治国49
二、法家早期管理实践的历史脉络50
三、法家对中国文化与管理哲学的贡献51
第四节 墨家的发展及其管理的历史脉络51
一、墨家思想的主要观点52
二、墨家思想的发展脉络:管理的历史脉络53
第五节 阴阳家哲学的发展及其管理的历史脉络54
一、阴阳哲学管理主张54
二、阴阳学说关于五行辩证分析的利用54
第六节 中国佛学在情绪智商管理中的应用55
一、佛学之心性修养55
二、情绪管理理论基础56
三、佛学在EQ情绪智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58
第三篇 中国管理学的主要学术流派分析61
第六章 儒家的治国思想分析与评价——以民为本61
第一节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以民为本61
一、儒家学说“以民为本”思想的传统61
二、以民为本的管理学含义:管理应用价值分析与评价66
三、以民为本:儒家管理思想最鲜明的标志69
第二节 以和为贵:社会秩序治理的价值导向分析与评价71
一、“以和为贵”的文化价值观导向71
二、“以和为贵”的内涵:“和”与“同”两个因素的把握及“度”72
三、内和外争:和与争之间辩证的协调72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73
一、“以民为本”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73
二、“以和为贵”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76
三、儒家管理思想总结与评价77
第七章 道家学说关于管理思想分析与评价——效法自然79
第一节 道家有关管理的核心思想分析与评价79
一、道家学说的渊源与背景:现世意义分析79
二、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分析与评价80
三、道家的人生价值观:自然和谐的社会秩序的构建原则83
第二节 道家的人本管理思想分析84
一、道家人本管理的核心理念84
二、道家的人本管理原则87
三、道家的人本管理艺术88
第三节 道家人本管理思想的现代应用价值89
一、道家人本管理思想在实践中的发展89
二、继承、发扬道家管理文化90
三、道家人本管理思想的应用92
第八章 墨家学说的管理思想分析与评价——兼爱利人96
第一节 墨子人本思想的现代意义96
一、墨子兼爱利人思想形成、背景与客观影响96
二、墨子兼爱利人思想的内涵与合理性97
三、墨子人本思想的现代意义99
第二节 墨家的用人和激励理论分析与评价100
一、墨子尚同思想的启示100
二、墨子尚贤思想的启示:管理重要的分析要素102
三、墨家的用人与激励理论的运用:古为今用的现实性探讨105
第三节 墨家的人际关系原则:社会秩序治理中的基本问题107
一、博爱尊重原则107
二、任人唯贤原则108
三、义利统一原则108
四、墨子管理思想总结108
第九章 兵家的制度与领导理论分析——知人善用110
第一节 兵家人本思想分析:管理学分析110
一、兵家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10
二、兵家学说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111
三、兵家人本思想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113
第二节 兵家人本管理思想的特征与运用114
一、兵家人本战略制胜思维的特征114
二、兵家人本思想在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中的运用116
三、兵家人本组织用人方略的运用118
第四篇 中国管理学主要学术流派管理方法——内容、特点及应用分析127
第十章《易经》辩证管理思想方法应用分析127
第一节《周易》蕴含的管理方法:领导者行为分析127
一、阴阳平衡:管理者的成事之基127
二、刚柔相济:管理者的处世之道128
三、仁义兼备:管理者的立身之本129
四、辩证变易:管理者的谋事之术130
五、保合太和:管理者的理想境界131
第二节《周易》蕴含的指挥方法:指挥艺术分析132
一、《周易》蕴含的指挥思想133
二、《周易》领导与指挥艺术:蕴含的协调思想136
第十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管理方法实践——战略、谋略、制度与辩证艺术139
第一节 孙子战略思想体系的主要特点139
一、《孙子兵法》“慎战”与“敢战”相结合的战略态度140
二、《孙子兵法》“五事”、“七计”为基础的综合战略要素观140
三、《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境界141
四、《孙子兵法》“知兵之将”的人本管理结构141
五、《孙子兵法》“度量数称胜”的综合竞争力概念141
六、《孙子兵法》“以利动,利而制权”的战略出发点142
七、《孙子兵法》“先知”的情报先行142
八、《孙子兵法》“兵者,诡道”的计道143
九、《孙子兵法》“避实击虚”的虚实之道143
十、《孙子兵法》“伐谋”、“伐交”的全胜观143
第二节 中国传统谋略思想:《孙子兵法》谋略特征分析144
一、中国传统谋略文化及其三种基本形态144
二、中国传统谋略中三种形态及其主要特征145
三、中国传统谋略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147
第三节《孙子兵法》中“分数”思想148
一、《孙子兵法》中“分数”思想148
二、《孙子兵法》“分数”思想编制方法150
三、《孙子兵法》“分数”思想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借鉴151
第十二章 秦汉时期管理学术的方法与实践154
第一节 秦代经济活动中的标准化管理方法与实践——基于中西管理理论的历史与方法比较154
一、标准化管理154
二、标准化管理在秦代农业:量化播种和推行先进农具155
三、标准化管理在秦代兵器铸造业应用155
四、现代标准化管理和秦代标准化管理比较分析156
五、中国秦代标准化管理案例分析结论158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管理实践与方法159
一、秦始皇的集权管理思想159
二、汉高祖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159
三、汉武帝的经济管理思想160
第十三章 唐宋时期的管理思维与实践方法161
第一节 唐宋元时期的管理思想——开立新制、变革求存161
一、唐太宗的管理思想161
二、王安石变法162
三、耶律楚材的管理思想162
第二节 中国古代人才评价标准及现实意义163
一、中国唐宋时期的人才评价标准163
二、现实意义及结论166
第三节 中庸思想中的管理治理体系分析167
一、什么是中庸167
二、“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171
三、无为而治是中庸管理学的方法论172
四、对管理学历史的回顾及展望176
五、构建中庸管理学体系179
第十四章 明清思想家管理方法与实践190
第一节 王阳明管理思想实践与方法:现代价值探讨190
一、人员任用制度:为政与为治190
二、人员激励心理思想193
三、人员培训心理思想194
第二节 明代社会人文习惯与商人社会责任意识分析197
一、明代商人社会责任意识197
二、明代商人的理财头脑和经营能力200
第三节 明清时期晋商的人文营销方法与策略202
一、诚信营销策略202
二、品牌营销策略203
三、危机营销策略204
四、合作营销策略204
五、货真价实营销策略205
六、礼貌待客营销策略205
七、关系营销策略206
八、方便顾客营销策略206
第十五章 中国管理学学术的现代发展208
第一节 中国近代管理学术发展208
一、魏源的管理思想208
二、康有为的管理思想209
三、张之洞的管理思想209
四、张謇的管理思想209
五、孙中山的管理思想210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管理学术发展210
一、中国现代的治国学术思想211
二、中国现代的治生学术思想212
三、中国现代的治家学术思想215
四、中国现当代的治身学术思想216
第五篇 中国东方管理学的学术研究219
第十六章 中国东学思想的兴起219
第一节 苏东水与东方管理学派219
一、传统文化奠定理论根基219
二、让东方管理文化在世界叫响221
三、闪亮东方智慧的现代价值222
第二节 中国东方管理哲学思想222
一、人本管理哲学223
二、人德管理哲学224
三、人为管理哲学225
第三节 中国东方管理学的“五字经”225
一、东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226
二、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价值226
三、东方管理学的现代价值227
四、开创东方管理学“五字经”体系229
五、东方管理学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229
第四节 东方管理学走向世界232
一、东方管理学发展历程232
二、东方管理走向世界是21世纪管理的必然要求234
三、东方管理走向世界的客观基础和重大意义237
四、东方管理学对世界管理学的贡献238
五、东方管理学走向世界之路径239
第十七章 东方管理学的“三为”学术研究241
第一节 以人为本——人本管理241
一、什么是以人为本241
二、人本管理的理念243
三、以人为本的运用245
第二节 以德为先——人德管理247
一、什么是以德为先247
二、人德管理的原则和功能249
三、人德管理的运用252
第三节 人为为人——人为管理254
一、什么是人为为人254
二、“人为为人”与“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关系255
三、人为为人的现代价值256
四、人为为人的管理机制257
五、人为为人的表现与方向259
六、“人为为人”管理的运用260
第十八章 东方管理学的“四治”学术研究264
第一节 治国——国家管理264
一、治国目标264
二、治国理念266
三、治国法则269
第二节 治生——经营管理272
一、治生理念272
二、治生策略273
三、治生行为275
第三节 治家——家庭管理278
一、治家理念278
二、家业管理280
三、家国和谐283
第四节 治身——自我管理286
一、治身之道286
二、待人之道291
三、成功之道295
第十九章 东方管理学的“五行”学术研究299
第一节 人道行为——管理哲学299
一、“道”的内涵299
二、人道管理思想302
三、人道管理的运用305
第二节 人心行为——管理心理307
一、心性之理307
二、人心激励310
三、人心挫折312
第三节 人缘行为——管理沟通314
一、人缘和合314
二、五缘网络317
三、人缘沟通319
第四节 人谋行为——谋略管理321
一、人谋原理321
二、人谋艺术324
三、人谋决策的基本原则328
第五节 人才行为——人才管理329
一、人才是第一资源330
二、人才的界定标准331
三、用人艺术335
第二十章 东方管理学的“三和”学术研究337
第一节 人和文化337
一、人和内涵337
二、以和为贵339
三、中庸之道342
第二节 和合思想344
一、阴阳和合344
二、和而不同347
三、竞合共赢348
第三节 和谐社会350
一、何为“和谐”351
二、和谐社会的界定352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354
第二十一章 华商管理的学术研究357
第一节 华商创业357
一、华商含义357
二、华商历史359
三、华商文化渊源362
第二节 华商经营和创新363
一、家族制企业363
二、华商网络化经营365
三、华商企业的治理机制366
第三节 新华商367
一、新华商的形成367
二、新华商的特征368
三、新华商的发展趋势369
结束语 21世纪东西方管理融合与发展的趋势——当代中国东方管理科学的创新与实践370
一、管理文化融合与发展370
二、管理科学的走向373
三、东方管理学的创新375
四、管理的核心价值376
五、东方管理实践的典范:华商的成功之道377
附录 历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380
参考文献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