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货币经济学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货币经济学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5033408.jpg)
- 盛松成,施兵超,陈建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6716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9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货币和银行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货币经济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从实物经济理论到货币经济理论的发展1
二、关于货币经济学的体系9
三、本书的目的12
复习思考题13
第一章 货币定义理论14
第一节 佩塞克和萨文的货币定义18
第二节 纽伦和布特尔的货币定义21
第三节 弗里德曼与施瓦兹的货币定义24
第四节 拉德克利夫报告中的货币定义27
第五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的影响30
复习思考题36
第二章 货币需求理论38
第一节 传统货币数量说38
一、现金交易数量说39
二、现金余额数量说40
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42
第三节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47
一、鲍莫尔模型47
二、惠伦模型52
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55
第五节 资产选择的货币需求理论63
一、希克斯提出了资产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63
二、马柯维茨奠定了平均方差分析的基础65
三、托宾集平均方差分析之大成68
第六节 货币需求的经验研究75
一、拉托纳的研究76
二、布朗芬布伦纳和迈耶的研究78
三、弗里德曼的研究80
四、布伦纳和梅尔泽的研究82
五、莱德勒的研究85
复习思考题89
第三章 货币供给理论91
第一节 货币基数92
一、货币基数的本质和特征94
二、货币基数的来源和供给97
三、为什么通货是货币基数的组成部分99
四、为什么法定准备金是货币基数的组成部分101
第二节 弗里德曼—施瓦兹的分析104
第三节 卡甘的分析107
一、决定货币存量的三个因素108
二、各决定因素对货币存量变化率的作用109
三、各决定因素自身变动的原因114
第四节 乔顿的分析117
一、货币基数118
二、准备金比率118
三、通货比率119
四、定期存款比率120
五、政府存款比率120
六、货币乘数121
第五节 伯尔格的分析123
一、M1的乘数m1124
二、M2的乘数m2125
三、各决定因素对货币乘数的影响125
第六节 布伦纳—梅尔泽的分析127
第七节 “可用准备金”分析130
复习思考题134
第四章 利率理论135
第一节 古典利率理论136
一、从货币利率理论到实物利率理论136
二、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内容138
第二节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145
一、凯恩斯推翻古典利率理论的原因146
二、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基本内容148
第三节 可贷资金理论150
一、罗伯森等人的可贷资金理论151
二、对可贷资金理论的评论152
第四节 IS-LM分析154
一、希克斯的分析154
二、汉森的分析157
第五节 现代实物利率理论161
一、弗里德曼的三效应理论162
二、帕廷金的实物利率理论165
复习思考题168
第五章 货币与经济均衡及经济波动理论169
第一节 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170
一、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170
二、累积过程171
三、货币与商业循环172
第二节 熊彼特的非常信用理论174
一、经济发展的特征与本质174
二、非常信用及其在新组合中的作用175
三、非常信用与商业循环176
第三节 霍曲莱的纯货币商业循环理论178
一、货币信用的内在不稳定性178
二、商人的利率敏感性179
三、商业循环的过程180
第四节 哈耶克的中性货币理论182
一、“中性货币”的内涵183
二、生产结构与经济均衡184
三、影响生产结构的因素185
四、中性货币政策189
第五节 凯恩斯关于货币与经济均衡及经济波动的理论191
一、《货币论》中的凯恩斯理论191
二、《通论》中的凯恩斯理论198
第六节 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货币失衡理论203
复习思考题206
第六章 货币与就业、产出及收入理论207
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理论208
一、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208
二、古典学派关于货币与就业、产出及收入的几种论述209
第二节 凯恩斯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215
一、货币经济的特征与货币的重要性216
二、有效需求原理217
三、货币的特性及其对利率的影响218
第三节 新凯恩斯主义者的理论221
一、克劳沃的“双重决策”假说222
二、莱荣霍夫德的非均衡失业理论225
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理论229
一、货币存量的变动与物价水平的变动230
二、名义收入的货币理论231
三、“自然失业率”假说236
复习思考题239
第七章 货币与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理论240
第一节 实物经济增长理论240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240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242
第二节 新古典货币增长理论245
一、托宾的货币增长模型245
二、托宾货币增长理论的发展252
第三节 凯恩斯—魏克赛尔型的货币增长理论268
一、斯泰因货币增长模型269
二、斯泰因模型之“解”272
三、货币对经济的影响279
第四节 麦金农—肖金融发展模型284
一、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的特殊性284
二、麦金农—肖金融发展模型的核心内容285
三、麦金农—肖模型的理论依据288
四、麦金农—肖模型的修正与发展289
复习思考题291
第八章 通货膨胀理论292
第一节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292
一、“需求拉上”论的理论渊源293
二、凯恩斯的“需求拉上”论294
三、货币学派的“需求拉上”论296
第二节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297
第三节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301
一、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02
二、希克斯和托宾的相对工资理论304
三、斯堪的纳维亚通货膨胀模型306
第四节 菲利普斯曲线309
一、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310
二、适应性预期和“自然失业率”假说——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局部否定316
三、理性预期假说——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全面否定322
复习思考题324
第九章 货币政策理论325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理论326
一、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326
二、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329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理论332
一、再贴现率政策332
二、公开市场操作334
三、存款准备金率政策336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338
一、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338
二、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理论343
三、货币政策传导的成本渠道理论350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理论352
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及其选择标准352
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之争353
第五节 货币政策操作理论358
一、相机抉择论与单一规则论之争358
二、1977年以后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361
第六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365
一、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之争365
二、理性预期理论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争367
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货币政策有效性371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373
复习思考题375
译名对照表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