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学原理与案例教程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理学原理与案例教程 第3版
  • 曾宪义,王利明总主编;朱力宇主编;袁钢副主编;张俊杰,李宏勃,王柏民等撰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8272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法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理学原理与案例教程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理学原理及其案例1

【引例】恩格斯论“职业法学家阶层”2

第一节 法律职业与法律职业教育3

第二节 法理学及其原理5

【案例1—1】奥斯丁与《法理学范围之确定》5

【案例1—2】黑格尔的“法哲学”与穗积陈重的“法理学”7

第三节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11

【案例1—3】海瑞如何断案11

第四节 法理学的案例分析17

【案例1—4】威尼斯历史上的“华立罗案”19

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27

第二章 法的概念27

【引例】《法国民法典》的产生、特点和原则27

第一节 法的特征28

第二节 法的本质32

【案例2—1】《十二铜表法》所体现的法的本质32

【案例2—2】美国的“谢尔曼法案”35

第三节 当代中国法律的本质和特征42

【案例2—3】马某“卖官鬻爵案”42

第三章 法的要素47

【引例】里格斯诉帕尔默案47

第一节 法律规则48

【案例3—1】捐赠食言案51

第二节 法律原则52

【案例3—2】泸州遗赠纠纷案53

第三节 法律概念56

【案例3—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56

【案例3—4】原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任赵某受贿案58

第四章 法的渊源62

【引例】上海南极星公司非法经营案62

第一节 法的渊源及其分类64

第二节 法的渊源的效力等级65

【案例4—1】马伯里诉麦迪逊案65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的渊源67

【案例4—2】钱甲遗产继承纠纷案67

第五章 法的效力74

【引例】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74

第一节 法律效力及其效力范围75

【案例5—1】日本游客珠海集体嫖娼案77

【案例5—2】世纪大劫案78

第二节 法的效力等级81

【案例5—3】从强制性“婚检”的争议看法的效力冲突问题83

第六章 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87

【引例】四川“见死不救案”87

第一节 法律意识88

【案例6—1】苏格拉底为什么不越狱89

【案例6—2】中国的“普法”教育91

【案例6—3】村秘书人选谁说了算——全国首例镇政府因越权指定村秘书成被告案93

第二节 法律行为93

【案例6—4】浙江首例不作为故意杀人案95

【案例6—5】马某故意杀人案97

【案例6—6】5岁儿童承担侵权责任吗99

【案例6—7】全国首例地域歧视案中的法律行为101

第七章 法律关系104

【引例】杭州小保姆受百万遗赠案104

第一节 法律关系释义105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107

【案例7—1】我国首例对“胎儿”的人身权利予以法律保护案109

【案例7—2】谢晋遗孀徐大雯告宋祖德名誉侵权案110

【案例7—3】植物人离婚第一案114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客体115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分类116

【案例7—4】孙志刚案中的宪法关系117

【案例7—5】四川宪法平等权案119

第五节 法律事实120

【案例7—6】死刑未决犯的生育权案121

【案例7—7】全国首例转让赡养义务案121

第八章 权利、义务和责任124

【引例】《纽约时报》公司诉沙利文案(1964)124

第一节 法律权利和人权125

【案例8—1】要健康还是要生命——钱某医患纠纷案127

【案例8—2】黑龙江北安农场输血感染艾滋病案128

第二节 法律义务131

【案例8—3】李甲与女儿李乙教育费纠纷案131

【案例8—4】建设银行大庆分行诉姚某案134

第三节 法律责任137

【案例8—5】在校学生成植物人诉学校案140

第九章 法律体系144

【引例】不会被滑铁卢战役摧毁的《拿破仑法典》144

第一节 法律体系概述145

第二节 法律部门及其划分148

【案例】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吗149

第二编 法的作用和价值157

第十章 法的作用157

【引例】遗产继承纠纷案157

第一节 法的作用概述158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160

【案例10—1】霍姆斯论法的预测作用161

【案例10—2】珠海市2009年度十大公诉案件162

【案例10—3】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侵犯“清华”商标案163

第三节 法的社会作用164

【案例10—4】北京第一起交通违章案件行政复议案166

第四节 正确认识法的作用167

第十一章 法的价值170

【引例】青岛三名高考学生就教育平等权状告教育部案171

第一节 法的价值概述171

【案例11—1】交通秩序与个人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173

第二节 法的秩序价值174

【案例11—2】“SARS”期间的秩序175

第三节 法的正义价值177

【案例11—3】美国宪法中的正当法律程序179

【案例11—4】宣示“恶法非法”的德国国籍案180

第四节 法的自由价值182

【案例11—5】在剧院谎报火灾与言论自由185

第五节 法的平等价值186

【案例11—6】关于洗衣店的法令所引发的对平等的争议187

【案例11—7】对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的量刑188

第六节 法的效率价值190

【案例11—8】经济分析法学的效率观191

【案例11—9】为什么“同命不同价”192

第十二章 法与利益195

【引例】当代中国宪法修订195

第一节 法与利益的关系196

第二节 法律与利益群体200

【案例12—1】黑龙江七台河“11.27矿难”200

第三节 法律对利益的选择和协调205

【案例12—2】北京违规养犬的法律治理205

第三编 法的演进和发展213

第十三章 法的历史213

【引例】《古代社会》、《商君书》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原始社会的氏族组织和习惯的描述213

第一节 法的起源214

【案例13—1】皋陶做“士”与“象刑”215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218

【案例13—2】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关于“人”的规定218

【案例13—3】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人权宣言》的产生219

第三节 法系222

【案例13—4】《永恒情侣》案224

【案例13—5】辛普森杀妻案226

第十四章 法的现代化与全球化228

【引例】珠江口岸的美国商船“艾米力号”案228

第一节 法制现代化229

【案例14—1】现代法与传统法之间的差异231

第二节 法律继承234

【案例14—2】为什么美国在独立战争后未能改变普通法的传统234

【案例14—3】日本民法典中的法律继承235

【案例14—4】革命性的《法国民法典》中的保守性235

第三节 法律移植237

【案例14—5】希伯来法对古巴比伦法的移植238

第四节 法律全球化240

【案例14—6】WTO规则与各成员国法律的趋同化240

第十五章 法治245

【引例】中国违宪审查制度迈出重要一步246

第一节 法治与法制246

【案例15—1】湖北佘祥林冤案249

第二节 法治的模式250

第三节 法治的基础256

【案例15—2】无锡农民状告国土资源部行政不作为案256

第四编 法的运行267

第十六章 法的创制267

【引例】周某、孙某等四人共同盗窃不同受罚案268

第一节 立法的特征及意义268

第二节 立法的民主原则272

【案例16—1】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立法听证会272

第三节 立法体制和地方立法权274

【案例16—2】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74

第四节 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277

【案例16—3】宪法修正案里一个逗号的删改277

第十七章 法的实施282

【引例】美国法院判决的执行案282

第一节 法的实施和法的实现283

第二节 守法285

【案例17—1】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行政诉讼案285

第三节 执法289

【案例17—2】“春雨行动”清理拖欠民工工资289

第四节 司法292

【案例17—3】美国布什诉戈尔案292

【案例17—4】京城两家桂香村争议案294

第五节 法律监督299

【案例17—5】浙江省三级人大对一起行政案件的监督299

第十八章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304

【引例】 刘海洋伤熊案304

第一节 法律解释305

【案例18—1】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立法解释307

【案例18—2】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308

【案例18—3】国务院主管部门对《信访条例》的行政解释309

【案例18—4】美国《禁止通过契约输入外国移民法》的目的是什么311

第二节 法律推理315

【案例18—5】罗伊诉韦德案319

第五编 法与社会327

第十九章 法与经济327

【引例】“科斯定理”327

第一节 经济对法的影响329

【案例19—1】我国宪法与我国经济基础的变化331

【案例19—2】新中国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332

第二节 法对经济的作用333

【案例19—3】变法与经济基础的变化334

【案例19—4】大禹禁令335

第三节 法与市场经济335

【案例19—5】制度成本与勤劳和富裕339

第二十章 法与政治343

【引例】美国诉尼克松案343

第一节 政治对法律的影响344

【案例20—1】斯哥特诉桑夫德案345

第二节 法律对政治的作用350

【案例20—2】贝克诉卡尔案350

第二十一章 法律与文化357

【引例】 告密者案357

第一节 法律与道德358

【案例21—1】分离命题(Separability Thesis)360

【案例21—2】“沃尔芬登报告”361

第二节 法律与宗教362

【案例21—3】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案364

第三节 法律与文学365

【案例21—4】王维的《宫门误不下键判》367

第四节 法律与科学技术368

【案例21—5】特丽·夏沃安乐死案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