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符《潜夫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王符《潜夫论》研究
  • 蒋泽枫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78217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456页
  • 主题词:古典哲学-中国-东汉时代 ;政论-中国-东汉时代;《潜夫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王符《潜夫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动机及意义2

二、学术史回顾及本文展望5

三、研究特色、研究方法、研究框架20

第一章 《潜夫论》基本情况介绍25

第一节 《潜夫论》作者生平解读25

一、王符的姓名及出生地26

二、王符的生卒年31

三、王符的少年生活及学行33

四、王符的性格及著书动机35

五、王符在当世的声誉及影响36

第二节 《潜夫论》创作的历史背景36

一、《潜夫论》创作时期的自然环境37

二、《潜夫论》创作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38

三、《潜夫论》创作时期的民族关系状况40

四、《潜夫论》创作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46

五、《潜夫论》创作时期的思想学术环境47

第三节 潜夫、处士释义49

一、“潜夫”之义49

二、“处士”之名53

第四节 《潜夫论》的成书时间54

第五节 《潜夫论》的成书特点68

一、《潜夫论》写作风格上的特点68

二、《潜夫论》结构编排上的特点73

第二章 《潜夫论》的流传、研究、著录、版本情况81

第一节 《潜夫论》的流传、研究81

第二节 《潜夫论》的历代著录88

一、唐、五代时期89

二、宋代时期89

三、元代时期90

四、明代时期91

五、清代、民国时期92

第三节 《潜夫论》的版本103

一、全本103

二、清本108

三、选本110

第四节 《潜夫论》的校勘及佚文情况114

一、《潜夫论》文本校勘115

二、汪继培《潜夫论笺》的分析评价144

三、《潜夫论》佚文辑录149

第三章 《潜夫论》思想内容分析153

第一节 《潜夫论》思想内容介绍153

第二节 《潜夫论》思想体系解析166

第三节 《潜夫论》思想性质考察169

第四节 《潜夫论》思想特点分析172

一、《潜夫论》思想的博杂性172

二、《潜夫论》思想的社会批判性180

三、《潜夫论》思想的过渡性181

第四章 历代引用《潜夫论》文句分析193

第一节 南朝、隋唐时期引文193

一、〔南朝〕范晔《后汉书》193

二、〔隋〕虞世南《北堂书钞》194

三、〔唐〕吴兢《贞观政要》196

四、〔唐〕萧统《昭明文选》李善注196

五、〔唐〕欧阳询《艺文类聚》198

六、〔唐〕魏征《群书治要》201

七、〔唐〕马总《意林》215

八、〔唐〕徐坚《初学记》219

九、〔唐〕林宝《元和姓纂》220

第二节 宋代引文220

一、〔宋〕李昉《太平御览》220

二、〔宋〕吴淑《事类赋注》226

三、〔宋〕潘自牧《记纂渊海》227

四、〔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227

五、〔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228

六、〔宋〕王应麟《玉海》229

七、〔宋〕罗泌《路史》229

八、〔宋〕郑樵《通志·氏族略》230

九、〔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231

十、〔宋〕陈仁子《文选补遗》232

第三节 元代引文232

一、〔元〕富大用《古今事文类聚遗集》232

二、〔元〕陈师凯《书蔡氏传旁通》232

三、〔元〕熊忠《古今韵会举要》232

四、〔元〕马端临《文献通考》233

第四节 明代引文234

一、〔明〕解缙、姚广孝《永乐大典》234

二、〔明〕陈耀文《天中记》235

三、〔明〕陈禹谟《骈志》238

四、〔明〕彭大翼《山堂肆考》238

五、〔明〕董斯张《广博物志》239

六、〔明〕徐元太《喻林》240

七、〔明〕陈士元《梦占逸旨》245

八、〔明〕凌迪知《万姓统谱》246

九、〔明〕孙瑴《古微书》246

十、〔明〕顾起元《客座赘语》247

十一、〔明〕顾炎武《日知录》247

第五节 清代引文248

一、〔清〕张英、王士祯、王惔等《御定渊鉴类函》248

二、〔清〕马骕《绎史》251

三、〔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252

四、〔清〕陈元龙《格致镜原》253

五、〔清〕张澍《姓氏寻源》253

六、〔清〕吴士玉、吴襄等《御定子史精华》254

七、〔清〕吴士玉、沈宗敬等《御定骈字类编》255

八、〔清〕张玉书、陈廷敬等《御定佩文韻府》255

九、〔清〕张玉书、陈廷敬等《御定韻府拾遗》258

十、〔清〕何焯、陈鹏年等《御定分类字绵》258

十一、〔清〕张玉书、陈廷敬《御定康熙字典》259

第六节 引文分析结论259

第五章 《潜夫论》引书分析263

第一节 《潜夫论》对经书的引用263

一、《潜夫论》对三《礼》的引用264

二、《潜夫论》对《诗》的引用267

三、《潜夫论》对《尚书》的引用286

四、《潜夫论》对《周易》的引用300

五、《潜夫论》对《春秋》三传的引用311

六、《潜夫论》对《论语》的引用329

七、《潜夫论》对《孝经》的引用340

八、《潜夫论》引用经书原因、侧重点、方式分析341

九、《潜夫论》引经书问题分析带来的启示349

第二节 《潜夫论》对纬书、子书、史书的引用353

一、《潜夫论》对纬书的引用353

二、《潜夫论》对子书的引用357

三、《潜夫论》对史书的引用361

四、《潜夫论》引用子书、史书的判定标准及特点376

第六章 《潜夫论》文献价值分析381

第一节 在古史研究方面的价值381

一、《潜夫论》为《后汉书》的写作提供史料素材382

二、《潜夫论》内容可以同其他史书互证383

三、《潜夫论》内容可以同其他史书互补384

四、《潜夫论》中所有带有“今”字语句的重要性385

五、《潜夫论》中专篇文献的特殊价值386

六、《潜夫论》可以用于古史问题的分析考证398

第二节 在思想史研究方面的价值407

一、政治思想407

二、经济思想409

三、哲学思想409

四、伦理道德思想414

五、教育思想414

六、法治思想415

七、国防军事思想416

第三节 在文学研究方面的价值416

结语419

附录421

参考文献426

致谢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