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需求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需求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0422093.jpg)
- 王济干,汤建,周春燕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7235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需求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3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点6
第二章 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8
第一节 理论综述8
一、关于“素质”的国内外理论探究8
二、素质教育11
三、大学生核心素质15
四、大学生素质模型17
五、一般系统论与自组织理论19
六、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观21
第二节 实践综述21
一、国(境)外高校素质教育实践综述22
二、国内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35
本章小结47
第三章 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人才素质分析49
第一节 大学阶段学生发展的特点50
一、思想活跃,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生事物50
二、成就动机强,有较高的个人发展目标51
三、追求自我,合作意识比较淡薄52
四、易于追求物质享受,功利倾向比较明显54
五、心理问题凸显,抗挫能力较弱56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57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59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59
三、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要求60
四、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要求61
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62
六、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要求63
本章小结64
第四章 大学生核心素质的基本特征与运行机理65
第一节 大学生核心素质全人模型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65
一、大学生核心素质全人模型的构成要素65
二、大学生核心素质全人模型的特性66
第二节 大学生核心素质全人模型的运行机理74
一、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大脑”机能,引领大学生核心素质提升74
二、专业素质发挥“躯干”作用,支持大学生核心素质提升75
三、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素质发挥“双臂”作用,助推大学生核心素质提升76
四、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发挥基石作用,保障大学生核心素质提升78
第三节 大学生核心素质全人模型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及启示79
一、大学生核心素质全人模型80
二、大学生核心素质全人模型子系统的功能定位80
三、大学生核心素质全人模型的运行机制84
四、大学生核心素质全人模型对素质教育的启示86
本章小结89
第五章 以大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创新91
第一节 以大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教育管理新模式92
一、核心素质理论视角下的大学新生转型教育92
二、学生参与式的创新创业教育98
第二节 以大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103
一、教学要素研究103
二、基于大学生发展需求导向的教学改革模式构建107
本章小结117
第六章 大学生核心素质教育有效性评价研究119
第一节 素质教育有效性评价的内涵与要素119
一、基于不同视角的素质教育有效性120
二、素质教育有效性评价要素构成121
第二节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性评价123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性评价必要性分析123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性评价内容126
第三节 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性评价设计与研究过程分析126
一、调查问卷设计127
二、调查对象与数据收集128
三、样本特征分析128
四、量表信度分析130
第四节 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性评价调查结果分析131
一、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性总体评价比较分析131
二、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有效性评价比较分析132
三、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的专业素质教育有效性比较分析134
四、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有效性比较分析136
五、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有效性比较分析137
六、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的能力素质教育有效性比较分析139
七、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的身心素质教育有效性比较分析140
本章小结142
第七章 大学生核心素质教育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144
第一节 构建人才培养工作五大体系145
一、大学生核心素质提升培养体系145
二、教育教学协同融合的育人体系150
三、以提升就业质量为导向的管理体系151
四、学生教育管理品牌工作培育体系155
五、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体系156
第二节 大学生核心素质的提升路径157
一、江苏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实践157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践168
三、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76
四、实施““4456大学生骨干培养工程”182
五、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工作模式197
第三节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202
一、完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202
二、大学生通识教育改革206
三、大学生工程和实践能力培养210
四、课程教学模式与考试方法改革213
第四节 深蓝学院精英人才“3456培养工程”216
一、深蓝学子“3456培养工程”的实施目标与基本思路216
二、“3456培养工程”建设的主要举措217
本章小结231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232
一、主要结论232
二、未来展望234
参考文献236
后记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