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乐城集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宋)苏辙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753255425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198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6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乐城集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之二十六537
祭文一十七首537
祭欧阳少师文537
祭文与可学士文539
祭永嘉郡夫人马氏文540
祭王虢州伯扬文540
祭邓内翰母郡太君文541
祭曹演父朝议文541
祭范蜀公景仁文542
祭忠献韩公文543
祭侄林文543
代李公仪谏议祭张文裕侍郎文544
代张公安道祭李宥侍郎文544
代南京留守祭永嘉郡夫人马氏文545
代张公祭蔡子正资政文545
代毛筠州祭王观文韶文二首546
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547
代三省祭门下韩侍郎曾孙文548
祝文一十六首548
陈州日食祷诸庙文548
陈述古舍人辞庙文二首549
齐州祈雨雪文二首550
徐州汉高帝庙祈晴文代子瞻551
南京祈祷文七首552
绩溪谒城隍文554
谒孔子庙文555
祭灵惠汪公文555
青辞三首556
齐州祈雨青辞556
南京祈晴青辞557
筠州祈雨青辞557
卷之二十七558
西掖告词六十一首558
林希集贤殿修撰知苏州558
杨杰知润州558
陈安期屯田郎中559
蔡立知鄂州559
盛南仲知衡州559
许中正致仕覃恩改朝议大夫560
虞肇知鼎州560
胡田知诚州邢浩知钦州560
王存磨勘改朝散郎560
梁惟简供备库使561
张璪光禄大夫资政殿学士知郑州561
赵君锡太常少卿562
刘绚太学博士562
邓羲叔主客郎中563
林旦侍御史权淮南运副563
田待问淮南运判可淮南提刑563
陈纮可仓部郎中王古可工部郎中564
孙升监察御史可殿中侍御史564
李常蔡延庆并转朝议大夫564
徐彦孚澶州通判565
章惇知扬州565
邢恕知汝州566
王令图可都水使者566
王苛龙知澶州李孝纯知棣州567
郭逵自致仕起知潞州567
何正臣知梓州568
孙览河北运副除右司郎官568
陶世延 弼孙,弼死于顺州。邢选 吉于,吉死 于盗。各补三班借职568
皇兄令羽磨勘转遥团569
张辅之入内内侍省磨勘转内殿承制569
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569
吴师仁可越州司法充杭州教授尹才虢州司户田述古襄州司法苏昞邠州司户570
叔谆570
黄履磨勘改朝请郎571
宋彦图转内殿崇班再知归信容城县臧定国转西头供奉官再任县尉571
张利一自真定总管移知代州572
庄公岳成都提刑苏泌利州运判572
内臣冯景573
胡宗哲遂州张太宁汉州573
李梃知唐州574
崔全通判延州574
王纯臣通判岷州574
姚兕磨勘转东上阁门使575
丁隲太常博士575
常安民大理寺丞575
田子谅湖南运判576
郑佶都水监丞陈安民簿576
叶康弼知剑州576
谢卿材河北转运使577
蔡卞磨勘朝奉郎577
丁恂少府主簿578
张构再知丰州578
吕大防中书侍郎578
刘挚右丞579
传尧俞御史中丞579
张端落致仕依前朝奉郎580
孟永和转军器库副使兼翰林医官副使580
蔡卞知江宁府581
王安礼知扬州581
林希知宣州582
王舜圭582
卷之二十八583
西掖告词六十一首583
郏亶通判永宁军583
叔考等三十二人并除右班殿直583
王宗孟母584
胡宗愈吏部侍郎584
顾临给事中584
范子奇司农卿585
马默河东运使585
岑象求利州运判何琬江西运判586
常安民鸿胪丞586
李诜自军头司除知忻州586
郏亶通判睦州587
李琬太医丞充中岳庙令587
王巩通判扬州587
刘奉世起居郎孔文仲起居舍人587
胡宗炎将作少监588
向宗良知卫州588
郝观588
曾肇中书舍人589
邢恕知汝州589
李周陕西运使590
刘淑苏州胡宗哲宿州590
许彦先知随州590
孙谔太学博士591
王佺通判荆南591
韩玠通判河南591
占城国进奉判官蒲霞辛可保顺郎将592
刘攽中书舍人592
曹诵遥团知保州592
王献可火山军李昭叙石州593
邹极江西提刑何琬府界提刑593
叶温叟度支郎中594
吴革江西运判594
杜常兵部郎中594
荣咨道通判镇戎军595
钱式三班借职595
翰林医官陈易简等六人比旧各减三官牵复595
李括知洋州595
张士澄通判定州596
彭次云吏部郎中596
章楶吏部马珫户部韩宗右司封吴安宪都官黄景职方郎官596
盛侨国子司业597
黄庭坚著作佐郎597
陈侗直祕阁知梓州598
晏知止成都运副秦中梓州运副598
游醉太学录598
张舜民监察御史599
张绩祕书省正字599
李执柔司农寺丞599
陈烈落致杜福州教授600
龚原国子监丞600
仲葩遥刺600
吴渊西头供奉官俞谔左侍禁601
袁说知博州601
阎木太学博士叶涛正601
宋宝602
韩忠彦枢密直学士知定州602
刘敏知辰州603
庞希道复翰林医学603
克勍仲詧并磨勘改正任防御使603
蔡确改知安州604
吕公孺知秦州604
卷之二十九605
西掖告词六十一首605
仲鸾等六人磨勘防御使605
张之谏知德顺军606
寇诵覃恩改朝请大夫606
郭时亮通判海州606
安宗说知利州606
范子奇河北转运使607
吴安持司农少卿崔公度将作少监607
王兢湖南提刑608
钱唤知真州608
王渐知阶州郭逄知德顺军608
萧士元石州李昭叙忻州李诜隰州609
致仕马充等以登极恩改承奉郎609
燕若济知东明县609
陈向知楚州610
士鳣磨勘转右监门卫大将军610
黄好谦知濮州610
张修驾部郎中611
王瑜京西提刑611
康识权发遣郦州今落权发遣611
杨叔仪少府少监守本官致仕612
融州归明杨晟该等改右班殿直612
曾肇磨勘改朝散郎612
蕃官折师武覃恩改西头供奉官613
郭知章知海州江公著通判陈州613
黄好谦知颍州613
霍唐臣知濠州614
晁端彦吏部郎何洵直司勋郎颜复礼部郎614
辛痈太常博士韩宗文光禄丞孔平仲太仆丞614
元耆宁馆阁校勘换校书郎615
梁焘转朝奉大夫615
张淳知长垣县615
李清臣资政殿学士知河阳616
张整皇城使广西铃辖加遥刺再任616
医官元瑺叙榷易使617
交趾使黎锺吏外副杜英辈东头供奉官617
邓忠臣祕书省正字617
成卓618
仲浃转正任防御使618
曹评正任防御使618
熊本降授朝散大夫619
张绶湖南提刑619
刘当时太仆簿619
张崈古尚书省都事出职改朝奉大夫620
陈游古知沂州620
周纯知虢州朱阳县620
宋子仪大理寺丞621
秦晋国安仁保佑夫人张氏特封吴楚国安仁贤寿夫人621
彭汝砺右史621
王陟臣右司郎中622
王古吏部员外郎622
张询浙宪623
陕西移四通判623
蔡潜除司农簿624
令疎624
张元方权发遣府界提点624
周邠通判寿春625
魏璋625
常安民太常博士625
丰稷工部员外郎626
沈季长少府少监626
林英大理少卿626
卷之三十628
西掖告词五十九首628
姚勔宗正丞628
林希湖州周之纯宣州沈季长秀州628
李杰梓州提刑陈鹏运判629
吕陶京西运副上官均比部员外郎629
史宗范知泾州630
黄庆基鸿胪丞630
张峋户部员外郎钱长卿刑部员外郎630
大名府骁武第一指挥都虞候杨政等七人可并左右侍禁631
韩维守本官资政殿学士知邓州631
李士京将作丞余中军器丞632
刘务诚三班奉职632
王衰知兗州632
冯宗道遥郡刺史632
胡田633
陈安石知襄州633
孙怀用知宁化军郝逢知岢岚军634
王悆光禄寺丞634
姚勔祕书丞634
蒲宗闵知兴元府史宗范知庐州635
林颜权知泉州635
孔平仲太常博士635
西蕃首领温溪心心牟钦氊二人并除化外州团练636
郑佾知单州636
孙之敏知雍丘杨瓖宝知咸平636
许懋右司郎中637
陈轩主客郎中637
丰稷殿中侍御史637
陈知晦蔡州签判638
向宗旦司农少卿638
侯利建京东漕并亮采河东漕638
马诚湖北宪639
林积知福州639
朱服权发遣泉州639
林颜知濠州640
令毣以率府率讲书授通直郎640
张崈古知登州640
高遵易改知全州640
何琬工部郎中641
崔公度知颍州641
黄祹知宾州钱师孟知横州642
石景略可宣德郎642
范纯礼发运副使642
张汝贤右司郎中643
韩宗道太府少卿朱光庭太常少卿643
李之纯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644
廖正乙秘书省正字644
刘舜卿加遥郡团练马军都虞侯645
游师雄改奉议郎陕西运判赐绯645
廖正古通判沧州646
庞元英鸿胪少卿646
张琬知秀州646
曾孝序通判莫州646
刘言可内殿崇班647
张峋户部员外郎改户部郎中647
韩绪等六人各转一官647
蕃官党令征搅哥赵令景覃恩改官648
顾临再授给事中648
孔文仲中书舍人648
张颉待制河北都运649
卷之三十一650
西掖告词五十一首650
太皇太后三代650
皇太后三代654
皇伯世俦赠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追封奉化郡公659
越国贤惠长公主追封大长公主659
世繁赠安武军留后追封信都郡公660
唐俛660
克贤赠奉国军两使留后封奉化郡公660
士观赠左领军卫将军661
安焘三代妻661
李清臣三代妻665
范纯仁三代668
中丞刘挚父671
卷之三十二673
西掖告词四十九首673
苗贵妃三代673
文臣升朝封父母妻675
文臣升朝追封父母妻676
范镇父677
鲜于侁父母677
陈曼父闰678
钱勰父母678
李玮三代679
王坚父680
曾布父681
蔡确父母682
秦晋国安仁保佑夫人张氏祖祖母父母682
世采母李氏安康郡太君世智母何氏永昌郡太君684
李端愿父母684
张方平祖父685
富绍庭母686
蔡朦父挺赠开府仪同三司687
刘攽母687
奉议郎任斯年祖母黄氏687
张琬父升追封韩公688
安焘知枢密院赠三代688
王汝舟祖母胡氏封嘉兴县太君689
皇兄令擢等所生母赠县太君690
富弼赠太师690
刘沆追封秦国公690
卢政赠司空691
王存妻胡氏齐安郡夫人691
杨王第三女封安定郡主692
卷之三十三693
北门书诏五十四首693
麻制十三首693
除苗授保康军节度知潞州制693
除刘昌祚武康军节度殿前副都指挥使制694
明堂吕大防加恩制695
皇伯祖宗晖加恩制696
皇叔祖宗佑加思制697
皇叔祖宗楚加恩制698
皇弟佶徽宗御名加恩制699
皇弟似加恩制700
皇弟偲加恩制701
冯京加恩制702
刘昌祚加恩制703
除文彦博太师河东节度使致制704
除冯京彰德军节度使制705
诏敕四十一首706
尚书左丞韩忠彦免弟嘉彦尚主不许不允诏二首706
门下侍郎孙固乞致仕不允仍给宽假韶707
韩忠彦乞外任不许不允韶二首708
孙固乞致仕不允诏709
赵君锡免刑部侍郎不允诏710
吕公孺免户部尚书不允诏710
太皇太后明堂礼成罢贺赐门下手诏710
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不允诏二首711
文彦博致仕再免两镇不许不允诏二首712
文彦博三免两镇不许不允诏二首713
文彦博免两镇许允诏二首713
河东官吏军民示喻敕书714
孙固乞致仕不允韶715
韩忠彦免同知枢密院不允诏716
苏颂免尚书左丞不许不允韶二首716
苏颂再免左丞不许不允诏二首717
知枢密院孙固乞避亲不允诏718
周尹进兴龙节无量寿佛敕书718
范百禄免侍读不允诏719
赵君锡免吏部侍郎不允韶719
文彦博免孙男康世章服不允诏720
孙固乞致仕不允诏720
宰相吕大防等为旱乞退不允诏720
太皇太后以旱赐门下韶721
皇帝以旱赐门下韶721
邓温伯免翰林承旨不许不允诏二首723
吕大防等再为旱乞退不允诏723
彰德军官吏军民示喻敕书723
冯京免彰德军节钺不许不允韶二首724
文彦博免致仕合得五人恩泽诏725
范百禄免翰林学士不允诏725
卷之三十四727
北门书诏祈祝九十首727
批答四十四首727
门下侍郎孙固乞致仕不许不允批答二首727
刘昌祚免殿前副都指挥使不许不允批答二首728
文彦博乞致仕不许不允批答二首728
吕大防免明堂恩命不许不允批答四首729
皇伯祖宗晖免恩命不许不允批答四首730
皇叔祖宗佑宗楚免恩命不许不允批答四首731
皇弟佶似偲免恩命不许不允批答四首732
刘昌祚免恩命不许不允批答四首733
中书侍郎刘挚免恩命不许不允批答二首734
尚书右丞许将免恩命不许不允批答二首735
文彦博致仕免两镇不许不允批答二首735
韩忠彦免同知枢密院不许不允批答二首736
苏颂免尚书左丞不许不允批答二首737
吕大防等乞御正殿复常膳不许不允批答二首737
第二表不许不允批答二首738
第三表不许不允批答二首739
第四表许允批答二首739
书九首740
皇帝明堂宿斋第一次问太皇太后圣体答书740
皇太后答书740
皇太妃答书741
第二次太皇太后答书741
皇太后答书741
皇太妃答书742
皇帝谢礼毕太皇太后答书742
皇太后答书742
皇太妃答书743
祝文十二首743
北京南开二股河祭河渎星辰祝文743
景灵宫安铁水窗祝文744
后苑祈晴祝文744
太庙整漏奏告宜祖皇帝祝文745
后苑粉坛祈雨祝文745
五岳四渎祈雨祝文746
谢雨祝文746
凤翔府太平宫修殿告迁太宗皇帝神御祝文747
奏告五星祈雨祝文747
天地社稷宗庙谢雨祝文748
神庙寺观谢雨祝文748
狱渎谢雨祝文749
青词十二首749
福宁殿开启明堂预告道场青词749
罢散青词750
北京南开二股河道场青词750
中太一宫祈晴青词751
明堂礼毕福宁殿道场青词751
罢散青词752
景灵宫预告雅饰圣祖青词752
装饰圣祖御容青词753
雅饰了毕开启奉安圣祖真容道场青词753
西岳谢雨青词754
中太一宫祈雨青词二首754
朱表七首755
福宁殿罢散明堂预告道场朱表755
北京开二股河罢散日道场朱表756
明堂礼毕福宁殿罢散道场朱表756
景灵宫奏告雅饰圣祖罢散道场朱表757
景灵宫奉安圣祖真宗御容罢散道场朱表757
西岳罢散谢雨道场朱表757
诸宫观罢散谢雨道场朱表758
表五首758
泥饰诸陵神台奏告表758
泥饰永裕陵神台等奏告表758
明堂礼毕内中奏谢诸佛表759
露香表759
永裕陵添修屋宇奏告表759
卷之三十五760
论时事状三首760
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奏乞外任状附760
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766
自齐州回论时事书画一状附770
书一首777
为兄轼下狱上书777
卷之三十六779
右司谏论时事十首779
论台谏封事留中不行状779
久旱乞放民间积欠状781
论罢免役钱行差役法状783
论蜀茶五害状785
乞更支役钱雇人一年候修完差役法状791
乞选用执政状793
乞罢左右仆射蔡确韩缜状795
乞罢蔡京开封府状798
乞罢右仆射韩缜札子798
乞招河北保甲充军以消盗贼状800
卷之三十七803
右司谏论时事十八首803
乞责降成都提刑郭槩状803
论差役五事状805
乞黜降韩缜状808
乞罢章惇知枢密院状809
乞牵复英州别驾郑侠状811
乞擢任刘攽状811
再乞责降蔡京状812
乞废官水磨状813
乞葬埋城外白骨状815
乞赈救淮南饥民状815
乞废忻州马城盐池状816
再乞放积欠状817
乞罢蔡京知真定府状819
乞罢安焘知枢密院状820
再论安焘状821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822
乞责降韩缜第七状823
乞责降韩缜第八状827
卷之三十八829
右司谏论时事十四首829
乞给还京西水柜所占民田状829
论三省事多留滞状829
言科场事状832
乞招畿县保甲充军状833
乞令户部役法所会议状833
乞禁军日一教状835
乞差官与黄廉同体量蜀茶状836
乞以发运司米救淮南饥民状837
论明堂神位状838
乞借常平钱买上供及诸州军粮状839
言蔡京知开封府不公事第五状841
乞诛窜吕惠卿状843
再乞差官同黄廉体量茶法状848
再言役法札子848
卷之三十九851
右司谏论时事十五首851
乞责降吕和卿状851
乞兄子迈罢德兴尉状852
再乞罪吕惠卿状852
论青苗状854
三论差役事状855
论吕惠卿第三状856
论兰州等地状857
再论兰州等地状862
论京畿保甲冬教等事状864
论西边警备状865
再论青苗状866
乞放市易欠钱状868
言淮南水潦状870
乞罢杜纮右司郎中状871
论差除监司不当状872
卷之四十874
右司谏论时事十七首874
三乞罢青苗状874
申三省请罢青苗状876
再言杜纮状877
言张璪札子878
请罢右职县尉札子880
论张颉札子880
再言张颉状882
论户部乞收诸路帐状883
言张颉第三状885
言责降官不当带观察团练状886
言张颉第四状887
论傅尧俞等奏状谓司马光为司马相公状888
言张颉第五状889
申三省论张颉状892
再论京西水柜状893
乞复选人选限状894
论诸路役法候齐足施行状894
卷之四十一896
中书舍人论时事三首896
论梁惟简除遥郡刺史不当状896
不选叶康直知秦州告状898
申本省论处置川茶未当状899
户部侍郎论时事八首901
因旱乞许群臣面对言事札子901
乞推恩故知陈州鲜于侁子孙状902
乞外任札子903
论西事状904
乞验实贾易谢上表所言札子910
论阴雪札子911
转对状913
请户部复三司诸案札子916
卷之四十二920
户部侍郎论时事六首920
论开孙村河札子920
再论回河札子923
三论回河札子926
乞裁损浮费札子928
论侯偁少欠酒课以抵当子利充填札子929
再论裁损浮费札子930
翰林学士论时事八首932
论黄河必非东决札子932
乞罢修河司札子934
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937
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937
论北朝政事大略939
乞罢人从内亲从官940
乞随行差常用大车941
乞立差马及驼日限942
为旱乞罢五月朔朝会札子942
卷之四十三944
御史中丞论时事札子十二首944
乞举御史札子944
荐吕陶吴安诗札子945
乞罢熙河修质孤胜如等?札子946
荐林豫札子948
乞分别邪正札子949
论执政生事札子951
论言事不当乞明行黜降札子952
再论分别邪正札子953
再论熙河边事札子956
再论举台官札子960
三论熙河边事札子961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962
卷之四十四966
御史中丞论时事札子十首966
四论熙河边事札子966
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967
乞差官权户部札子970
三论举台官札子971
论堂除太宽札子972
论前后处置夏国乖方札子973
论所言不行札子976
论渠阳蛮事札子978
乞令两制共议纳后礼札子980
再论渠阳边事札子980
卷之四十五982
御史中丞论时事札子八首982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982
乞再举台官状993
乞改举台官法札子994
论用台谏札子995
乞罢修河司札子996
再乞责降李伟札子998
三论渠阳边事札子1000
乞定差管军臣僚札子1001
卷之四十六1003
御史中丞论时事札子十三首1003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1003
论张颉不可用札子1006
再乞禁止高丽下节出入札子1008
催行役法札子1008
再催行役法札子1009
论边防军政断案宜令三省枢密院同进呈札子1009
乞优恤滕元发家札子1011
荐王巩札子1011
论禁宫酒札子1012
论冬温无冰札子1013
论雇河夫不便札子1016
论西边商量地界札子1018
论黄河东流札子1022
卷之四十七1026
中书舍人撰两府请贺谢表状十首1026
请太皇太后受册表1026
贺擒鬼章表1027
谢入伏早出状二首1028
谢坤成斋筵状二首1029
谢讲彻论语赐燕状二首1030
贺雪御筵谢状二首1030
编神宗御集奏请表状二首1031
乞御制集叙状1031
进御集表1032
辞免恩命表状札子一十六首1033
辞起居郎状二首1033
免修条支赐札子二首1035
辞召试中书舍人状二首1036
辞户部侍郎札子1037
辞吏部侍郎札子1038
辞翰林学士札子1038
辞御史中丞札子1039
辞尚书右丞札子四首1039
免尚书右丞表二首1042
卷之四十1044
杂谢恩命表状二十一首1044
谢除中书舍人表二首1044
谢除户部侍郎表二首1046
谢对衣金带表二首1047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二首1048
谢赐对衣金带鞍马状二首1050
谢敕设状二首1051
笏记二首1052
谢除龙图阁学士御史中丞表1053
谢赐对衣金带鞍马状1054
谢除尚书右丞表二首1054
生日谢表二首1056
笏记1058
卷之四十九1059
代人上表二十三首1059
代陈州张公安道谢批答表二首1059
代齐州李肃之谏议谢表1061
代李谏议谢免罪表1062
代南京张公安道免陪祀表1063
代张公谢免陪祀表1064
代张公贺南郊表1064
代南京留守贺南郊表1065
代南京百官贺南郊表1065
代南京谢颁历表1066
代张公谢南郊加恩表1066
代李诚之待制遗表1067
代龚谏议谢知青州帅表1068
代陈汝羲学士南京谢表1068
代南京留守谢减降德音表1069
代张刍谏议南京谢表1070
代张公安道乞致仕表三首1070
代张公谢致仕表1073
代歙州贺登极表1074
代滕达道龙图苏州谢上表二首1074
卷之五十1076
启事二十二首1076
贺欧阳副枢启1076
北京谢韩丞相启二首1077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1078
迎陈述古舍人启1079
贺致政曾太傅启1079
贺韩相州启1080
谢韩许州启1081
贺河阳文侍中启1081
谢文公启1082
贺张宣徽知青州启1082
谢改著作佐郎启1082
谢张公安道启1084
贺孙枢密启1084
谢黄察院启1084
贺赵少保启1085
贺文太师致仕启1086
谢两发运启1086
贺范端明启1087
除中书舍人谢执政启1088
除尚书右丞诸公免书1089
谢启1089
代人启事八首1090
代子瞻答周郎中启1090
代张公安道答吕陶屯田启1091
代陈述古舍人谢两府启1091
又代谢两制启1092
代张圣民修撰谢二府启1092
代齐州李谏议问候文侍中启1093
代李谏议贺郭宣徽知并州启1093
代李谏议谢二府启1094
栾城后集1095
栾城后集引1095
卷之一1097
诗七十首1097
次韵子瞻感旧1097
次韵题画卷四首1098
山阴陈迹1098
雪溪乘兴1098
四明狂客1098
西塞风雨1098
送侄迈赴河间令1099
次韵门下吕相公车驾视学1099
傅银青挽词二首1099
大雪三绝句1100
和王晋卿都尉荼?二绝句1100
次韵门下吕相公同访致政冯宣猷1101
滕达道龙图挽词二首1101
鲁元翰中大挽词二首1102
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1102
蔡州任氏阅世堂1103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1104
次韵子瞻道中见寄1110
郊祀庆成1110
次韵姚道人二首1111
次韵子瞻上元扈从观灯二首1112
蔡州壶公观刘道士并引1112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1113
次韵姚道人1114
次韵石芝并引1114
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1115
读史六首1115
和子瞻雪浪斋1116
次韵子瞻生日见寄1117
蹇师嵩山图并引1118
望嵩楼1118
思贤堂1118
阻风1119
次韵子瞻游罗浮山1119
次韵子瞻江西1120
雨中游小云居1120
卷之二1121
诗七十首1121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1121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1121
次韵侄过江涨1122
亡嫂靖安君蒲氏挽词二首1122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1123
天真堂1123
康乐楼1123
筠州州宅双莲1123
奉同子瞻荔支叹1124
次韵子瞻梳头1124
劝子瞻修无生法1124
石盆种菖蒲甚茂忽开八九华或言此华寿祥也远因生日作颂亦为赋此1125
子瞻和陶公读山海经诗欲同作而未成梦中得数句觉而补之1125
成都僧法舟为其祖师宝月求塔铭于惠州还过高安送归1126
东西京二绝1126
唐相二绝1126
寓居六咏1126
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1128
次迟韵二首1128
次远韵1129
次韵子瞻和陶公止酒1130
次韵子瞻过海1130
过侄寄椰冠1130
寓居二首1131
东亭1131
东楼1131
所寓堂后月季再生与远同赋1131
浴罢1132
次远韵齿痛1132
子瞻闻瘦以诗见寄次韵1133
次韵子瞻独觉1133
次韵子瞻夜坐1133
次韵子瞻寄贺生日1134
次韵子瞻寄黄子木杖1134
次韵子瞻谪居三适1134
旦起理发1134
午窗坐睡1135
夜卧濯足1135
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1136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1136
雨中招吴子野先生1139
答吴和二绝1140
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1140
求黄家紫竹杖并引1141
赋丰城剑1141
范丞相尧夫挽词二首1142
卜居1142
和子瞻过岭1142
子瞻赠岭上老人次韵代老人答1143
卷之三1144
诗七十首1144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1144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1144
赠史文通奉议二首1145
次前韵示杨明二首1146
唐修撰义问挽词二首1146
寄题登封揖仙亭1147
吴冲卿夫人秦国挽词二首1147
十一月十三日雪1148
补子瞻赠姜唐佐秀才并引1148
迁居汝南1149
索居三首1149
闻诸子欲再质卞氏宅1150
任氏阅世堂前大桧1151
赠蔡駜居士1151
癸未生日1152
白须1152
寒食二首1152
颍川城东野老1153
汝南示三子1153
谢任亮教授送千叶牡丹1154
思归二首1154
万蝶花1155
春尽1155
梦中咏醉人1155
立秋偶作1156
汝南迁居1156
寄内1156
病愈二首1157
九日三首1157
立冬闻雷1158
将归二首1159
示资福谕老并引1159
三不归行1160
罢提举太平宫欲还居颍川1160
次迟韵寄适逊1161
次迟韵对雪1161
还颍川1162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1162
文殊院古柏1162
武宗元比部画文殊玄奘1162
上巳日久病不出示儿侄二首1163
葺东斋1163
次迟韵千叶牡丹二首1164
盆池白莲1164
咏竹二首1165
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1165
初得南园1167
移竹1167
记梦1167
卷之四1168
诗七十首1168
葺居五首1168
再赋葺居三绝1169
岁莫口号二绝1170
雪后小酌赠内1170
喜雨1170
收蜜蜂1171
养竹1171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并引1171
雨病1174
施崇宁寺马并引1175
南堂新甃花坛二首1175
梦中谢和老惠茶1176
新霜1176
戏作家釀二首1176
冬至雪1177
岁莫二首1178
春后望雪1178
除夜1179
喜雨1179
甲子日雨1179
新火1180
次韵和人咏酴醿1180
闲居五咏1181
杜门1181
坐忘1181
读书1181
买宅1182
移竹1182
城中牡丹推高皇庙园迟适联骑往观归报未开戏作1182
外孙文骥与可学士之孙也予亲教之学作诗俊发犹有家风喜其不坠作诗赠之1183
春深三首1183
次迟韵示陈天倪秀才侄孙元老主簿1184
再次前韵示元老1184
筑室示三子1185
开窗1185
逊往泉城穫麦1185
送元老西归1186
蜀人旧食决明花耳颍川夏秋少菜崇宁老僧教人并食其叶有乡人西归使为父老言之戏作1186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三首1186
题韩驹秀才诗卷1187
秋社分题1187
釀重阳酒1187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1188
予昔在京师画工韩若拙为予写真今十三年矣容貌日衰展卷茫然叶县杨生画不减韩复令作之以记其变偶作1188
九日独酌三首1189
泉城田舍1189
卷之五1190
杂文一十二首1190
和子瞻沉香山子赋并引1190
和子瞻归去来词并引1191
颍川择胜亭诗并引1192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并引1193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并引1194
沐老图赞1195
香城顺长老真赞并引1196
自写真赞1196
六祖卓锡泉铭并引1196
代李樵卧帐颂并引1197
梦斋颂并引1197
抱一颂并引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