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观察与思考 2011-2015年100次经济杂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观察与思考 2011-2015年100次经济杂谈](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0421672.jpg)
- 张兆安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6748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观察与思考 2011-2015年100次经济杂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国经济发展纵论3
稳增长,如何稳3
调结构,怎么调5
把握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措施的走向7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思考10
振兴我国农村消费意义重大15
中国促进内需市场发展之策略19
2014年:改革创新中的稳中求进25
增强发展信心,打好经济“组合拳”28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及未来应对之策32
第二篇 中国改革开放与宏观调控51
个人所得税制:三项改进和完善的建议51
从宏观角度理解宏观调控53
我国城镇集体企业发展亟待立法55
我国标准化工作:问题与对策58
创新驱动战略与政府自身建设61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与促进发展64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66
简政放权要有“含金量”68
审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69
抓住审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7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坚持底线和原则73
不妨制定发布《政府职能白皮书》76
经济“双引擎”,还需政府做“减法”78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把握好八个“度”80
“一带一路”开辟两岸经贸合作新空间83
第三篇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87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对策87
从两个视角来认识传统产业91
物流业:发展瓶颈与对策措施94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若干建议97
再制造产业:需要重视与推动100
关于加强我国旅游市场监管的若干建议102
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105
对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几个思考107
电子商务网络环境治理的思考109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口的发展完善112
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竞争114
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117
第四篇 上海经济发展评论123
聚焦上海高新技术产业123
上海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径探问127
商业功能要契合城市发展130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对策思考132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未来方向136
对上海郊区农业发展的若干认识138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及未来发展的七个要点141
抓住城乡统筹着力点146
“中华老字号”引起的三个思考148
对上海文化多元主体培育的思考150
对上海人口问题的若干思考153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上海创新发展156
回眸与思考:上海改革开放历程回顾159
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考163
上海:35年发展回顾及未来35年展望165
第五篇 民营经济与企业发展175
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175
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关键在于落实177
化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七项建议179
企业“走出去”的思考183
非公经济发展应有六个“突破”186
转型升级是民企发展必由之路188
扩大民间投资,完善投资机构189
第六篇 经济社会发展评论195
产业融合也是创新195
推动节能减排向标准化方向迈进197
城市安全“六抓”刻不容缓199
高档消费品关税该不该调整?201
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应进行社会影响评估203
“临界食品”销售需要规范206
建成小康社会与创新驱动发展209
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要环节212
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214
老龄化与“弹性退休年龄”215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妥善衔接218
企业诚信建设:行业协会如何发挥作用220
第七篇 中小特精企业点评227
坚持调整转型 推动持续发展227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创新转型228
生态文明建设蕴含巨大商机229
平台经济大有可为230
职业培训对接新兴产业232
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转型发展的法宝233
专业技术等于市场占有率234
产品优化细分:企业生存之道235
延伸产业链,促转型升级237
企业发展要打好“组合拳”238
企业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239
走了三步“好棋”241
自身硬,才是企业的本质242
关键性的三次调整,出彩的二代接班人243
审时度势:企业家的要诀之一245
改造提升是传统产业的出路246
“变与不变”的辩证法247
不断借力,快速成长248
找准市场切入口250
执着是基点,拓展是常态251
混合所有制企业大有作为252
抓住战略机遇,推进服务外包发展254
瞄准新空间,发展新产业255
跟着大趋势,找准切入点256
创新改变企业命运257
创新: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259
“三化”融合,创新发展260
工厂化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61
全方位服务是制胜法宝263
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