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5001258.jpg)
- 华智仁波切著;索大吉译 著
- 出版社: 拉萨:藏文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80589322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密宗-佛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华智仁波切略传1
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11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35
甲一、闻法方式分二36
乙一、发心分二36
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36
丙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37
乙二、行为分二38
丙一、所断之行为分三38
丁一、法器之三过分三38
戊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39
戊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39
戊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39
丁二、六垢分六40
戊一、傲慢40
戊二、无正信41
戊三、不求法41
戊四、外散41
戊五、内收42
戊六、疲厌42
丁三、五不持分五43
戊一、持文不持义43
戊二、持义不持文43
戊三、未领会而持43
戊四、上下错谬而持43
戊五、颠倒而持44
丙二、应取之行为分三44
丁一、依止四想44
丁二、具足六度46
丁三、依止其他威仪46
甲二、所讲之法分三47
乙一、共同外前行分六47
丙一、暇满难得分四47
丁一、思维本性闲暇47
丁二、思维特法圆满分二49
戊一、五种自圆满分五49
己一、所依圆满49
己二、环境圆满50
己三、根德圆满51
己四、意乐圆满51
己五、信心圆满52
戊二、五种他圆满分五52
己一、如来出世52
己二、佛已说法53
己三、佛法住世54
己四、自入圣教54
己五、师已摄受55
丁三、思维难得之喻58
丁四、思维数目差别59
丙二、寿命无常分七62
丁一、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62
丁二、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63
丁三、思维殊胜正土而修无常64
丁四、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65
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66
丁六、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74
丁七、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74
丙三、轮回过患分二79
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79
丁二、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痛苦分六81
戊一、地狱之苦分四81
己一、八热地狱分八81
庚一、复活地狱81
庚二、黑绳地狱82
庚三、众合地狱82
庚四、号叫地狱82
庚五、大号叫地狱83
庚六、烧热地狱83
庚七、极热地狱83
庚八、无间地狱83
己二、近边地狱分五84
庚一、煻煨坑地狱84
庚二、尸粪泥地狱84
庚三、利刃原地狱85
庚四、剑叶林地狱85
庚五、铁柱山地狱85
己三、八寒地狱86
己四、孤独地狱87
戊二、饿鬼之苦分二90
己一、隐住饿鬼分三90
庚一、外障饿鬼90
庚二、内障饿鬼91
庚三、特障饿鬼91
己二、空游饿鬼94
戊三、旁生之苦分二94
己一、海居旁生94
己二、散居旁生95
戊四、人类之苦分二96
己一、三大根本苦分三96
庚一、变苦97
庚二、苦苦97
庚三、行苦97
己二、八支分苦分八99
庚一、生苦99
庚二、老苦100
庚三、病苦101
庚四、死苦102
庚五、怨憎会苦103
庚六、爱别离苦103
庚七、求不得苦105
庚八、不欲临苦106
戊五、非天之苦107
戊六、天人之苦108
丙四、因果不虚分三114
丁一、所断之不善业分三114
戊一、身恶业分三114
己一、杀生114
己二、不与取分三117
庚一、权威不与取117
庚二、盗窃不与取117
庚三、欺诳不与取117
己三、邪淫119
戊二、语恶业分四120
己一、妄语分三120
庚一、一般妄语120
庚二、大妄语120
庚三、上人法妄语120
己二、离间语分二121
庚一、公开离间语121
庚二、暗中离间语121
己三、恶语121
己四、绮语122
戊三、意恶业分三123
己一、贪心123
己二、害心123
己三、邪见分二123
庚一、无有因果之见123
庚二、常断见123
戊四、十不善业之果分四125
己一、异熟果125
己二、等流果分二125
庚一、同行等流果125
庚二、感受等流果126
己三、增上果128
己四、士用果129
丁二、应行之善业129
丁三、一切为业之自性130
丙五、解脱利益分二142
丁一、解脱之定义142
丁二、解脱之分类分二142
戊一、能获解脱果位之因142
戊二、三菩提之果142
丙六、依止上师分二144
丁一、依师之必要144
丁二、依师之次第分三144
戊一、观察上师144
戊二、依止上师148
戊三、修学上师之意行152
乙二、不共内加行分五167
丙一、诸圣道之基石——皈依分五167
丁一、皈依之基础167
丁二、皈依之分类171
丁三、皈依之方法171
丁四、皈依之学处分三176
戊一、三种所断176
戊二、三种所修176
戊三、三种同分176
丁五、皈依之功德179
丙二、趣入最胜大乘——发殊胜菩提心分三184
丁一、修四无量心分四184
戊一、修舍无量心184
戊二、修慈无量心186
戊三、修悲无量心188
戊四、修喜无量心198
丁二、发殊胜菩提心分二202
戊一、发心之分类202
戊二、正式发心203
丁三、愿行菩提心学处分二205
戊一、愿菩提心学处分三205
己一、修自他平等菩提心205
己二、修自他相换菩提心206
己三、修自轻他重菩提心211
戊二、行菩提心学处分六215
己一、布施分三215
庚一、财施215
庚二、法施217
庚三、无畏施218
己二、持戒分三218
庚一、严禁恶行戒218
庚二、摄集善法戒219
庚三、饶益有情戒219
己三、安忍分三219
庚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219
庚二、忍耐求法苦行之安忍221
庚三、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222
己四、精进分三223
庚一、擐甲精进223
庚二、加行精进223
庚三、不满精进224
己五、静虑分二225
庚一、静虑之必要225
庚二、真实静虑分三227
辛一、凡夫行静虑227
辛二、义分别静虑227
辛三、缘真如静虑227
己六、智慧分三227
庚一、闻慧228
庚二、思慧228
庚三、修慧228
丙三、清净违缘罪障——念修金刚萨埵分五235
丁一、忏悔之理235
丁二、四种对治力分四236
戊一、所依对治力236
戊二、厌患对治力236
戊三、返回对治力237
戊四、现行对治力237
丁三、真实念修金刚萨埵237
丁四、念修百字明243
丁五、忏悔之功德249
丙四、积累资粮分二253
丁一、供曼茶罗分六253
戊一、供曼荼之必要253
戊二、所修曼荼罗254
戊三、供三十七堆曼荼罗255
戊四、三身曼荼罗260
戊五、供品洁净264
戊六、积资之理265
丁二、古萨里分三268
戊一、古萨里之义268
戊二、施身修法269
戊三、断法之含义275
丙五、自相续生起证悟智慧之究竟方便——上师瑜伽分三278
丁一、上师瑜伽之重要性278
丁二、上师瑜伽实修法分三280
戊一、明观福田280
戊二、七支供分七286
己一、顶礼支286
己二、供养支289
己三、忏悔支290
己四、随喜支291
己五、请转法轮支292
己六、祈请不入涅槃支293
己七、回向支293
戊三、专心祈祷295
丁三、传承上师简历分三302
戊一、如来密意传303
戊二、持明表示传303
戊三、补特伽罗耳传308
乙三、修持正行支分捷径往生法分三315
丙一、往生分类分五315
丁一、利根者见解印持法身之往生315
丁二、中根者生圆双运报身之往生315
丁三、下根者无量大悲化身之往生315
丁四、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316
丁五、以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316
丙二、往生修法分二318
丁一、修炼318
丁二、运用319
丙三、往生仪轨321
结文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