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石:矿冶文明之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继林,钟丽萍,杨泽喜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5941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黄石市-地方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石:矿冶文明之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江南明珠——黄石1
一、黄石溯源1
二、中国矿冶工业的摇篮:黄石3
三、新中国第一个工业特区:黄石5
四、理想的家园 黄石城市阐释7
第二章 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与天地一洪炉11
一、矿冶文明诠释及历史方位11
1.文化·文明11
2.矿冶文明13
3.矿冶文明的历史方位14
二、矿冶文明特质16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青铜文明19
四、天地一洪炉——青铜古都话大冶22
五、矿冶文明的生态环境24
1.地理环境25
2.经济土壤25
3.社会结构26
4.外部条件26
第三章 世界文化遗产瑰宝:铜绿山古铜矿28
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一部伟大的教科书28
1.中国青铜文明的发祥地29
二、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一部中国科技史活书33
三、铜绿山古矿遗址,矿冶文明的采冶技术34
四、大冶古代铜矿采冶技术对我国古代文明的贡献35
第四章 古城遗址与矿冶文明38
一、古城遗址:五里界城、鄂王城、草王嘴城38
二、矿冶文明的技术成就——矿冶工具47
三、矿冶文明的水路运输51
1.“鄂王城”的出现及“鄂君启节”航路51
2.古港的形成54
3.冶炼业的增多促进了水运的发展55
第五章 洋务运动与黄石移民城市的形成57
一、“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特征及其影响57
1.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58
2.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特征60
3.“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2
二、洋务思潮与重商主义63
三、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的起步68
四、张之洞:洋务运动的终结人物、黄石城市之父71
五、黄石移民城市形成的基本过程72
六、黄石工业化、城市化始于汉冶萍74
第六章 经世思潮中的汉冶萍公司76
一、晚清经世思潮76
1.晚清经世实学的复兴期77
2.晚清经世实学的高潮期78
3.晚清经世实学的蜕变期79
4.晚清经世实学的终结期81
二、近代煤铁业之缘起83
三、汉冶萍事业之开创84
四、汉冶萍事业之扩充87
五、汉冶萍的没落92
六、张之洞新政与黄石矿冶文明97
七、近代中国首富盛宣怀与汉冶萍99
1.近代首富盛宣怀99
2.盛宣怀与汉冶萍101
八、南中国第一条铁路105
第七章 资本主义孕育的黄石矿冶文明108
一、近代以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08
1.外国在华资本108
2.官僚资本110
3.民族资本112
4.自然经济的分解和商业资本的发展114
二、大冶铁矿近代开采历史116
1.“官办”时期116
2.“官督商办”时期120
3.公私两矿并存时期122
4.沦陷后的“日铁”时期130
5.华中钢铁有限公司时期132
三、钢铁摇篮:大冶钢厂兴建始末134
1.大冶钢铁厂兴建之酝酿134
2.贷款建厂与土地购置134
3.受制外国的生产设备136
4.生产组织机构的建立137
5.建设工程开工与竣工138
6.等级森严的西总门与工匠门139
7.一号化铁炉(高炉)建成投产139
8.二号化铁炉(高炉)建成投产140
9.日本侵占时期(大冶矿业所)的扩充141
10.华中钢铁有限公司的建设规划与实施142
四、水泥故里:华新水泥厂145
五、源华煤矿小史148
1.富源煤矿149
2.富华煤矿150
3.源华煤矿152
第八章 先进生产力与黄石矿冶文明的传承154
一、工人阶级与先进生产力154
1.工人阶级对先进生产力的推动154
2.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59
二、新中国成立前黄石地区党组织发展概况160
三、黄石地区工人运动167
1.早期罢工斗争167
2.工人俱乐部的成立和声势浩大的下陆罢工169
3.工人群众反抗厂矿当局阶级压迫176
4.黄石工人阶级积极反抗日本侵略者181
5.解放战争时期的护矿斗争187
第九章 黄石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人188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188
1.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188
2.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190
3.党是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192
二、林氏三兄弟之林育英193
1.林氏三兄弟193
2.林育英与黄石工人运动196
三、刘少奇指导的黄石工人运动198
四、战斗在黄石的彭大将军199
1.首战大捷200
2.再歼残敌200
3.进军黄石201
4.商议军机201
5.整军养马202
6.成立三军团202
7.挺进鄂南202
五、黄石工运领袖李兆龙203
六、点燃黄石抗日烈火的歌204
七、中国保尔黄石情208
第十章 黄石矿冶文明的现代阐释211
一、毛泽东主席两次视察黄石211
1.毛泽东视察大冶钢厂211
2.毛泽东视察大冶铁矿214
二、科学技术在矿冶文明发展中的作用217
1.生产力水平是由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218
2.科学技术是生产工具的灵魂219
3.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219
4.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220
三、黄石矿冶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劳动者222
1.大冶铁矿劳动者形成及壮大222
2.大冶铁矿劳动者构成224
四、生产力被束缚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226
五、生产力被束缚条件下冶钢的基本建设与生产228
1.大冶钢铁厂的建设228
2.日本侵占时期生产的扩充230
3.华中钢铁有限公司的建设与生产230
六、生产力解放后冶钢生产发展状况232
1.经济恢复时期234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234
3.第二个五年计划和三年调整时期234
4.第三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235
5.第五、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235
七、振兴新冶钢是一种民族情结238
1.湖北新冶钢重奖科技功臣238
2.湖北新冶钢品牌振兴之路240
八、华新水泥成为构建“两型社会”排头兵244
第十一章 矿冶文明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247
一、东方智慧与现代矿冶文明247
1.现代转型的“中国模式”247
2.现代化:一柄善恶并举、苦乐同行的“双刃剑”248
二、矿冶文明转型与思维方式变革250
三、矿冶文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252
第十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矿冶文明的传承256
一、矿冶资源开发企业与黄石资源型城市转型256
1.历史和现状256
2.面临的主要问题257
3.城市转型之思考257
4.企业主义黄石经济发展力量的源泉261
二、创造支持矿冶文明持续发展的生意模式264
1.古老资本的创新生意265
2.文化与产业266
三、矿冶文明的使者——黄石267
1.矿冶文明——黄石的灵魂栖所267
2.走出困境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