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养生保健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养生保健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4980301.jpg)
- 马烈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80231547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养生(中医)-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养生保健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医养生保健学基本理论3
第一章 概论3
第一节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基本概念3
第二节 养生保健的目的和意义5
一、养生保健的目的5
二、养生保健的意义5
第三节 中医养生保健学的基本特征7
一、整体动态8
二、和谐适度8
三、综合实用8
四、适应广泛9
第四节 社区养生保健的步骤与策略9
一、社区养生保健的基本步骤9
二、社区养生保健的策略技巧11
第五节 中医养生保健学源流概况12
一、远古起源期13
二、先秦奠基期13
三、秦汉魏晋丰富期14
四、隋唐五代充实期14
五、宋金元发展期15
六、明清推广期16
七、近现代弘扬期17
第二章 中医养生保健学基本观念18
第一节 生命观18
一、生命的物质观18
二、生命的运动变化观21
第二节 寿夭观22
一、先天禀赋22
二、后天因素24
第三节 和谐观26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26
二、人体自身的和谐29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31
第四节 权衡观32
一、自然、生命的权衡自稳32
二、养生保健的权衡自稳34
第五节 健康观35
一、中医的四维健康观35
二、形与神俱的健康标准37
三、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40
第三章 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41
第一节 正气为本41
一、护肾保精,扶正固本42
二、调理脾肺,益气扶正42
三、清静养神,真气从之43
四、慎避邪气,正气安和43
第二节 天人相应43
一、积极主动,顺应自然44
二、协调内外,调内为主44
三、因时之序,顺应天时45
四、异法方宜,适应地理47
第三节 形神合一48
一、保形全神,调神安形49
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50
第四节 动静结合50
一、动以炼形,静以养神51
二、动静适宜,因人而异52
第五节 审因施养54
一、因时制宜54
二、因地制宜55
三、因人制宜56
第六节 杂合以养57
一、全面调养,重点突出57
二、内外诸法,综合运用58
三、中和适度,过犹不及58
第七节 预防为主59
第八节 知行并重60
一、养生贯穿一生60
二、养生重在生活化61
三、练功贵在精专61
中篇 中医养生保健常用方法65
第四章 精神养生保健法65
第一节 修德怡神65
一、精神养生的核心要素66
二、修德怡神的方法66
第二节 调志摄神70
一、调志摄神的基本原则70
二、调志摄神的方法72
第三节 四气调神77
一、春季调神77
二、夏季调神78
三、秋季调神79
四、冬季调神80
第五章 行为养生保健法83
第一节 饮食养生保健83
一、食物的性能和作用83
二、饮食养生的原则86
三、饮食养生的具体应用89
第二节 衣着养生保健98
一、服装的选择98
二、着装的要领101
第三节 起居养生保健103
一、起居调理103
二、睡眠养生保健105
第四节 房事养生保健110
一、房事养生的历史110
二、中医对房事养生的认识110
三、房事保健的措施114
四、房事禁忌116
五、强肾益精保健功法117
六、常见性功能障碍的调摄119
第五节 运动养生保健123
第六节 交际养生保健125
一、交际使人摆脱孤独,感受温暖125
二、交际能减轻痛苦,增添快乐126
三、交际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126
四、交际能满足高层次的心理需求127
第七节 休闲娱乐养生保健127
一、休闲娱乐养生保健的意义128
二、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129
第八节 旅游养生保健138
一、旅游养生保健的意义138
二、旅游养生保健的内容140
三、旅游养生保健注意事项143
第九节 沐浴养生保健145
一、水浴145
二、药浴153
三、其他浴155
第六章 针推养生保健法161
第一节 针灸养生保健161
一、针刺养生保健法162
二、艾灸养生保健法164
三、保健灸的操作要领165
四、保健灸的注意事项166
五、常用保健灸穴位166
第二节 推拿养生保健170
推拿养生保健的作用原理170
第三节 其他相关疗法172
一、拔罐养生保健172
二、刮痧养生保健173
三、耳穴贴压保健174
第七章 方药养生保健法178
第一节 方药养生保健的应用原则178
一、切忌滥用,谨慎用药178
二、天人相应,顺时选药178
三、注重体质,因人用药180
四、辨别虚实,审因择药182
五、扶正祛邪,辨证遣药182
六、不宜骤补,渐进施药183
第二节 养生保健膏方介绍183
一、膏方简介183
二、膏方的调治原理185
三、膏方的药物组成和膏方分类187
四、膏方的制作190
五、膏方的服用方法194
六、膏方的服用禁忌195
七、服用膏方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防治196
八、注意事项197
九、膏方的适用对象198
下篇 审因施养与保健203
第八章 因地养生保健203
第一节 地域环境与养生203
一、地域环境的划分203
二、地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204
三、地域环境与疾病的关系205
四、主要地域环境与养生保健206
第二节 居住环境与养生218
一、风水与居住环境218
二、住宅环境与养生219
三、室内环境与养生222
第九章 因时养生保健226
第一节 时间气候226
一、时间与人体生理的关系226
二、时间与人体疾病的关系227
三、天气气候与人体的关系228
第二节 四时养生231
一、春季养生231
二、夏季养生233
三、秋季养生235
四、冬季养生237
第三节 一日养生238
一、一日起居239
二、一日饮食240
第十章 因人养生保健242
第一节 不同年龄的养生保健242
一、胎儿保健242
二、少儿保健248
三、青少年保健254
四、中年保健257
五、老年保健259
第二节 不同性别养生保健264
一、男性保健264
二、女性保健266
第三节 不同体质的养生保健272
一、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272
二、常见体质及其养生保健要点275
第四节 不同职业人群的养生保健284
一、体力劳动者的养生保健284
二、脑力劳动者的养生保健285
第五节 不同体表部位的保健287
一、头颈部位的保健287
二、胸背部位保健298
三、腰腹部位保健299
四、四肢部位保健301
第十一章 辨病施养304
第一节 冠心病304
一、发病原因305
二、证候表现305
三、施养要点305
第二节 高血压病307
一、发病原因307
二、证候表现307
三、施养要点308
第三节 中风309
一、发病原因309
二、证候表现309
三、施养要点309
第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10
一、发病原因311
二、证候表现311
三、施养要点311
第五节 高脂血症312
一、发病原因312
二、证候表现313
三、施养要点313
第六节 痛风314
一、发病原因315
二、证候表现315
三、施养要点315
第七节 慢性胃炎316
一、发病原因317
二、证候表现317
三、施养要点317
第八节 糖尿病320
一、发病原因321
二、证候表现321
三、施养要点321
第九节 前列腺增生323
一、发病原因324
二、证候表现324
三、施养要点324
第十节 肥胖症326
一、发病原因326
二、证候表现326
三、施养要点327
第十一节 抑郁症328
一、发病原因329
二、证候表现329
三、施养要点329
第十二节 慢性乙型肝炎331
一、发病原因331
二、证候表现331
三、施养要点331
第十三节 肝硬化333
一、发病原因333
二、证候表现333
三、施养要点334
第十四节 更年期综合征335
一、发病原因335
二、证候表现335
三、施养要点336
第十五节 骨质疏松症337
一、发病原因338
二、证候表现338
三、施养要点338
第十六节 老年性痴呆340
一、发病原因340
二、证候表现340
三、施养要点341
第十七节 肿瘤342
一、发病原因343
二、证候表现343
三、施养要点343
第十八节 慢性肾炎345
一、发病原因346
二、证候表现346
三、施养要点346
第十二章 亚健康的干预349
一、亚健康干预的意义和原则349
二、中医预防与调摄亚健康方面的优势351
三、中医养生学在亚健康干预中的重要性351
四、亚健康干预的方法和手段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