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与摄影技巧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曹春海,王也,赵广龙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0530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数字照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摄影技术-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码单反相机使用与摄影技巧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了解单反相机5
第1章 认识你的数码单反相机5
1.1 数码单反相机的外观组成6
1.1.1 数码单反相机的正面6
1.1.2 数码单反相机的背面6
1.1.3 数码单反相机的底部7
1.2 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与拍摄原理8
1.2.1 数码单反相机的构造8
1.2.2 摄影的基本原理9
1.2.3 数码单反相机记录数据的原理9
第2章 数码单反相机的参数与选择11
2.1 数码单反相机12
2.1.1 单反相机12
2.1.2 数码单反相机12
2.1.3 数码单反相机的优势12
2.2 数码单反相机的购买指标13
2.2.1 品牌与镜头兼容性13
2.2.2 材质和可靠性13
2.2.3 感光元件14
2.2.4 分辨率15
2.2.5 快门16
2.2.6 ISO表现18
第3章 镜头的选购23
3.1 镜头选购的标准24
3.1.1 焦距24
3.1.2 最大光圈24
3.1.3 近摄能力24
3.1.4 表现力25
3.2 镜头的分类26
3.2.1 品牌与卡口26
3.2.2 原厂镜头和副厂镜头27
3.2.3 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27
2.2.4 “狗头”与“牛头”28
3.3 原厂镜头的市场概况30
3.3.1 佳能数码单反镜头30
3.3.2 尼康数码单反镜头33
3.4 副厂镜头的市场概况35
3.4.1 副厂镜头的优缺点35
3.4.2 腾龙镜头35
3.4.3 适马镜头36
第4章 数码单反相机的附件39
4.1 闪光灯40
4.1.1 使用外置闪光灯40
4.1.2 外闪的功率以及购买标准41
4.1.3 价格低廉的副厂外闪42
4.2 三脚架43
4.2.1 合格三脚架的选购条件43
4.2.2 常用三脚架品牌43
4.2.3 便携式三脚架45
4.2.4 云台45
4.3 相机包47
4.3.1 按照品牌分类47
4.3.2 专业包与普通包47
4.3.3 按照面料分类48
4.3.4 按佩带方法分类48
4.4 快门线50
4.4.1 快门线的历史50
4.4.2 快门线的分类50
4.4.3 快门线的基本操作51
4.5 相机存储卡52
4.5.1 存储卡的类型52
4.5.2 选购存储卡注意事项53
4.6 摄影滤镜54
4.6.1 摄影滤镜的分类54
4.6.2 常见的滤镜品牌57
4.6.3 滤镜的尺寸59
第二篇 使用单反相机63
第5章 拍摄第一幅照片63
5.1 完全自动化——拍摄第一幅照片64
5.2 选择图像的大小和质量65
5.3 正确的拍摄姿势66
5.4 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68
5.4.1 自动对焦68
5.4.2 手动对焦69
第6章 清晰是摄影的基本要领71
6.1 如何防止相机的振动72
6.1.1 三脚架及其他72
6.1.2 使用相机的自拍以及连拍功能73
6.1.3 使用闪光灯73
6.1.4 增加相机的感光度74
6.2 清晰不是好照片唯一的标准75
6.3 特殊环境下拍摄清晰照片的方法76
6.3.1 夜晚的室外场景76
6.3.2 室内场景77
6.3.3 运动中的对象78
6.3.4 微距对象79
第7章 镜头的使用83
7.1 镜头成像的原理84
7.1.1 针孔成像84
7.1.2 镜头成像的原理84
7.2 镜头的性质85
7.2.1 镜头焦距85
7.2.2 镜头的放大率85
7.2.3 镜头的视角85
7.2.4 透视比例关系86
7.2.5 距离失真87
7.3 各种类型镜头的使用88
7.3.1 标准镜头88
7.3.2 长焦距镜头88
7.3.3 广角镜头89
7.4 镜头的维护91
7.4.1 镜头的清洁部分91
7.4.2 镜头的保养91
第8章 快门与光圈的配合93
8.1 光圈和快门的原理94
8.2 相机的光圈和快门95
8.3 应用光圈以及快门96
8.4 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97
8.4.1 选择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98
8.4.2 设置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100
8.5 快门速度和光圈的最佳组合102
8.5.1 选择光圈(F值)102
8.5.2 选择快门速度103
第9章 学会曝光109
9.1 准确曝光、欠曝和过曝110
9.2 准确判断曝光112
9.3 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测光114
9.3.1 测光的原理114
9.3.2 数码相机的测光方式115
9.4 相机的曝光补偿117
9.4.1 曝光补偿的方法117
9.4.2 正确地曝光补偿117
9.5 各种拍摄条件下的曝光补偿118
9.5.1 比中性灰度更亮的景物118
9.5.2 比中性灰度更暗的景物119
9.5.3 强光下的对象120
9.5.4 黑暗背景下的对象121
9.5.5 光强对比较大的情况121
第10章 掌握好白平衡123
10.1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124
10.2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模式125
10.2.1 自动白平衡125
10.2.2 钨光白平衡126
10.2.3 荧光白平衡126
10.2.4 室内白平衡126
10.3 调整数码相机的白平衡127
第11章 数码相机的闪光灯131
11.1 数码相机闪光灯的简介132
11.1.1 闪光灯的分类132
11.1.2 闪光灯与距离的关系133
11.1.3 同步闪光133
11.2 闪光灯的作用134
11.2.1 光线不足的场景134
11.2.2 凝固动态134
11.2.3 提高浅景深程度134
11.2.4 场景补光135
11.3 闪光灯的应用技巧136
11.3.1 适宜使用闪光灯的场合136
11.3.2 不宜使用闪光灯的场合137
第12章 玩转滤镜的乐趣141
12.1 偏振镜142
12.1.1 偏振镜的原理142
12.1.2 偏振镜的适用场合142
12.1.3 偏振镜的使用方法142
12.1.4 偏振镜实例分析143
12.2 渐变滤镜146
12.2.1 渐变减光滤镜146
12.2.2 颜色渐变滤镜146
12.3 特殊效果滤镜148
12.3.1 星光镜148
12.3.2 柔焦镜148
第三篇 摄影理论与基础153
第13章 摄影构图基础153
13.1 构图的概念154
13.1.1 什么叫“构图”154
13.1.2 构图的目的154
13.2 摄影中常见的构图方式155
13.2.1 中心点构图155
13.2.2 平行线构图155
13.2.3 对角点构图157
13.2.4 垂直线构图158
13.2.5 斜线构图160
13.2.6 曲线构图162
13.2.7 放射线构图162
13.2.8 三角形构图164
13.3 摄影的构图要素166
13.3.1 摄影构图角度166
13.3.2 转换画幅167
13.3.3 在画面中运用线条168
13.3.4 环境与主体的衬托169
第14章 摄影用光基础173
14.1 认识摄影用光174
14.1.1 正面光174
14.1.2 前侧光174
14.1.3 侧光174
14.1.4 逆光175
14.1.5 顶光175
14.2 自然光条件下的拍摄技巧176
14.3 在摄影中使用自然光构图178
14.3.1 使用体积光构图178
14.3.2 使用镜头光晕构图178
14.3.3 使用对象表面反光构图179
14.4 在摄影中利用人工光构图180
第15章 摄影色彩基础183
15.1 色彩的起源184
15.1.1 光谱184
15.1.2 单色光和复色光184
15.1.3 可见光谱与不可见光谱184
15.1.4 色彩的基本特征185
15.2 摄影色彩与时段186
15.2.1 色温186
15.2.2 不同时段对摄影的影响187
15.3 日出和日落的拍摄189
15.4 不同天气下的摄影193
15.4.1 雪景的拍摄193
15.4.2 雨景的拍摄195
15.4.3 雾景的拍摄197
第16章 景深之美201
16.1 光圈、焦距与景深的关系202
16.1.1 景深的概念202
16.1.2 焦距、光圈与景深的关系202
16.2 拍摄最大景深和最小景深204
16.2.1 拍摄最大景深204
16.2.2 拍摄最小景深204
16.3 浅景深的应用206
第四篇 主题摄影211
第17章 风光摄影211
17.1 风光摄影器材的选择212
17.1.1 选择轻便的数码相机212
17.1.2 选择成像优异的数码相机212
17.1.3 考虑带防震功能的长焦镜头212
17.1.4 使用通用5号电池最理想212
17.2 风光摄影的表现形式213
17.2.1 时机213
17.2.2 环境213
17.2.3 本质214
17.2.4 特点214
17.3 风光摄影的形式美感216
17.3.1 气氛216
17.3.2 气势216
17.3.3 气质216
17.3.4 气魄216
17.4 风光摄影中的光线运用217
17.4.1 正面光217
17.4.2 侧光217
17.4.3 逆光217
17.4.4 高光218
17.4.5 散射光、低光、反光218
17.5 风光摄影的注意事项220
17.5.1 题材的选择220
17.5.2 取景和角度221
17.5.3 前景、中景和后景的运用225
17.5.4 掌握风光摄影中的动态要素227
17.6 特殊自然环境要素的拍摄228
17.6.1 云的拍摄228
17.6.2 霞的拍摄229
17.7 佳作欣赏230
第18章 旅行摄影235
18.1 旅行摄影的特点236
18.1.1 人景并重236
18.1.2 抓摆结合236
18.1.3 取材广泛236
18.2 旅行摄影装备的选择237
18.2.1 电池以及充电器237
18.2.2 存储设备237
18.2.3 三脚架238
18.2.4 相机相关附件238
18.3 旅行摄影的时间安排239
18.3.1 拍摄前239
18.3.2 拍摄中239
18.3.3 拍摄后240
18.4 旅行主题摄影241
18.4.1 旅行风光摄影241
18.4.2 旅行人像摄影243
18.4.3 旅行建筑摄影243
18.5 旅行摄影注意事项245
18.5.1 尽可能地熟悉目的地245
18.5.2 尽量延长拍摄时间245
18.5.3 保护好相机245
第19章 人像摄影247
19.1 人像摄影器材的选择248
19.1.1 镜头248
19.1.2 三脚架248
19.1.3 闪光灯248
19.2 人像摄影中的注意事项249
19.2.1 让背景简洁249
19.2.2 注意被摄体的姿势249
19.2.3 捕捉瞬间的气氛250
19.2.4 光线的运用250
19.2.5 借助于传神的眼睛251
19.2.6 改变构图251
19.2.7 使用道具252
19.3 人像摄影的用光技巧253
19.3.1 正面光253
19.3.2 前侧光253
19.3.3 逆光253
19.3.4 人工光254
19.4 人像的抓拍和摆拍255
19.4.1 人像的摆拍255
19.4.2 人像的抓拍255
19.5 佳作欣赏257
第20章 建筑摄影261
20.1 建筑摄影器材的选择262
20.2 建筑摄影的用光与时间选择263
20.2.1 日出与日落263
20.2.2 白昼263
20.2.3 黄昏263
20.2.4 夜晚264
20.3 建筑摄影的题材选择265
20.3.1 现代建筑265
20.3.2 古典建筑266
20.3.3 桥梁267
20.3.4 室内268
20.4 佳作欣赏269
第21章 夜景摄影275
21.1 夜间摄影的特点276
21.1.1 光源多样,作用双重276
21.1.2 主题突出,去粗存精276
21.1.3 夸张景物,渲染气氛277
21.1.4 拍摄对象,静物为主278
21.1.5 黑白分明,对比强烈278
21.2 夜景摄影器材的选择280
21.3 夜景摄影的曝光281
21.4 特殊夜景的拍摄技巧284
21.4.1 工地夜景284
21.4.2 城市街道夜景284
21.4.3 拍摄烟花285
21.4.4 拍摄月景287
21.5 夜景特点及环境、角度选择289
21.5.1 灯光(或月光)289
21.5.2 雨天、雾天(或空气潮湿的天气)289
21.5.3 角度289
21.6 夜景摄影的注意事项291
21.6.1 防止照相机移动291
21.6.2 防止光线直射镜头291
21.6.3 光圈和焦距的使用291
21.7 佳作欣赏292
第22章 微距摄影297
22.1 微距摄影的器材选择298
22.1.1 微距镜头298
22.1.2 三脚架298
22.1.3 闪光灯299
22.2 微距摄影的注意事项300
22.2.1 使用微距模式300
22.2.2 焦点的控制300
22.2.3 景深的控制301
22.2.4 避免阴影301
22.2.5 防风301
22.3 微距摄影的用光302
22.3.1 逆光302
22.3.2 侧光303
22.3.3 漫射光303
22.3.4 闪光304
22.4 微距摄影中的背景处理305
22.4.1 虚化背景305
22.4.2 纯化背景305
22.4.3 转换角度305
22.4.4 衬托主体306
22.4.5 大块铺色306
22.4.6 仰视天空306
22.5 佳作欣赏307
第23章 花卉摄影311
23.1 花卉摄影器材的选择312
23.2 花卉摄影的用光313
23.2.1 运用自然光拍摄313
23.2.2 运用人工光拍摄314
23.3 花卉摄影的构图316
23.3.1 色彩316
23.3.2 成像大小316
23.3.3 角度317
23.3.4 影调与层次317
23.3.5 线条318
23.3.6 虚实318
23.4 花卉摄影背景的处理319
23.4.1 虚化柔和的背景319
23.4.2 侧光照射,对比强烈的背景319
23.4.3 高光比表现互相衬托的背景319
23.4.4 乱中有序、虚中有实320
23.5 花卉摄影的时间选择321
23.5.1 有云的阴天321
23.5.2 下雨后不久321
23.5.3 清晨和黄昏321
23.6 佳作欣赏322
第五篇 数码影像的处理与输出329
第24章 数码影像的基本处理329
24.1 用Adobe Bridge整理和批处理照片330
24.2 EXIF信息的查看、修改和删除334
24.2.1 查看EXIF信息334
24.2.2 修改删除EXIF信息335
24.3 修改照片的大小336
24.3.1 调整照片大小337
24.3.2 调整打印尺寸337
24.4 调整照片的亮度338
24.4.1 使用“亮度/对比度”命令338
24.4.2 使用“曲线”命令338
24.4.3 使用“色价”命令339
24.5 调整照片的对比度340
24.6 调整照片的色彩饱和度342
24.7 调整照片的清晰度343
24.7.1 使用“USM锐化”工具锐化照片343
24.7.2 使用“USM锐化”的再编辑344
24.8 保存照片348
24.8.1 Photoshop常用的照片格式348
24.8.2 保存照片350
第25章 RAW格式影像的魅力353
25.1 RAW格式的由来和优势354
25.1.1 RAW格式的定义354
25.1.2 RAW格式的特点354
25.1.3 用JPG还是用RAW354
25.2 在拍摄中选择使用RAW格式355
25.3 在Photoshop中处理Raw格式照片356
25.3.1 导入RAW格式照片356
25.3.2 处理RAW格式照片356
第26章 处理照片的构图缺陷361
26.1 校正倾斜的照片362
26.2 裁切到打印尺寸363
26.3 修正广角端畸变365
26.4 去除影响构图的多余对象367
26.5 去除脸上的雀斑369
26.6 替换有缺陷的天空背景371
26.7 去除普通照片背景375
26.8 去除带有毛发的背景378
26.9 去除婚纱的背景383
26.9.1 通道的基本原理383
26.9.2 婚纱去背384
第27章 数码影像的曝光和色调修缮389
27.1 处理照片的曝光问题390
27.2 处理照片的偏色问题392
27.3 处理照片的“紫边”问题394
27.4 模拟灰度和单色照片396
27.4.1 灰度和单色照片的转换396
27.4.2 偏色调艺术效果397
27.5 模拟“滤光镜”398
27.6 模拟“星光镜”400
27.7 模拟“柔光镜”402
27.8 模拟“反转负冲”技术404
第28章 数码照片的后期输出409
28.1 数码冲印410
28.1.1 数码冲印技术概况410
28.1.2 数码冲印与传统冲印的对比410
28.1.3 网上数码冲印的客户流程411
28.1.4 客户在冲印前的工作414
28.2 数码打印416
28.2.1 照片打印机的分类416
28.2.2 照片打印纸的分类417
28.2.3 照片打印的基本流程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