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影像的哲学 西方影视美学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影像的哲学 西方影视美学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4958700.jpg)
- 南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7683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电影美学-美学理论-西方国家;电视(艺术)-艺术美学-美学理论-西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影像的哲学 西方影视美学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艺术界定与文化预言:早期电影美学9
第一节 明斯特伯格的电影心理学观念9
第二节 阿恩海姆电影心理学思想要点15
第三节 贝拉·巴拉兹与其电影文化论17
第二章 影像表达的方式: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21
第一节 格里菲斯的电影剪辑实践21
第二节 库里肖夫的实验与普多夫金的观点23
第三节 爱森斯坦的理论与实践历程28
第四节 爱森斯坦蒙太奇论和蒙太奇思维32
第三章 不停顿的先锋与实验:先锋派电影美学37
第一节 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电影美学37
第二节 欧洲早期先锋派电影及其观念表达41
附 对《一条安达鲁狗》的美学读解47
第三节 美国先锋实验电影的历史与观念50
第四节 独立电影的创作形态53
第四章 资本的敏锐:好莱坞电影美学与其变化56
第一节 好莱坞制片厂制度和类型电影形态56
第二节 经典好莱坞戏剧化叙事的构成59
第三节 新好莱坞作者电影观念的建立61
附 对新旧两部好莱坞电影的比较分析64
第五章 真实中的模糊含义:纪实电影理论70
第一节 格里尔逊与克拉考尔的纪实思想论点70
第二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观念73
第三节 巴赞电影本体论思想与长镜头理论76
第四节 直接电影观念与新纪录电影理论80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秋实:欧洲艺术电影美学83
第一节 艺术电影的内涵与形式界定及其影响83
第二节 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的探索86
附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形式分析89
第三节 欧洲现代主义电影与其美学思索92
第七章 结构主义时代:电影符号学96
第一节 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美学的基本命题96
第二节 电影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兴起100
第三节 麦茨与电影第一符号学思想104
第八章 本文与叙述与视角:电影叙事学108
第一节 结构主义叙事美学诸种模式108
第二节 电影叙事学理论的思想要点113
附 电影《大象》的叙事学读解117
第九章 梦像与镜面: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123
第一节 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的双重范式123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若干表述129
第三节 麦茨的《想象的能指》132
附 《性、谎言和录像带》的深层结构分析136
第十章 询唤与缝合:电影的意识形态理论139
第一节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139
第二节 电影的意识形态理论观点141
第三节 电影意识形态理论的本文批评145
第十一章 视觉快感与性别:女权主义影视批评148
第一节 女权主义文论形态与相关概念148
第二节 电影的女权主义批评理论152
第三节 针对电视媒介的女权主义文论156
附 几部置于不同语境表述的女权电影读解159
第十二章 解构的景态:后现代主义影像话语165
第一节 解构主义的思想图景165
第二节 后现代状态与后现代特征170
第三节 影视的全球化语境与后殖民主义174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的影像话语177
附 中国影视后现代性的暧昧与虚幻184
第十三章 批判视野:大众文化理论的影视景观193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与文化工业的论说193
第二节 大众社会的确定与大众文化的分层197
第三节 文化新构图中的电视作用199
第十四章 电视真相(1):冷媒介与第二媒介时代203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与电视观念203
第二节 引向后现代的第二媒介时代论206
第十五章 电视真相(2):社会、文化与公共理论210
第一节 电视与社会论210
第二节 电视受众分析与视觉文化论点213
第三节 媒介的公共领域理论217
第十六章 影像之重述:电视的本体与语言认识220
第一节 电视的重述性质220
第二节 视觉重构及其多重寓意226
参考书籍233
后记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