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欧洲结合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欧洲结合梁
  • (德)赫尔墨特·波德著;徐海清,吴金池,张汉华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10055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钢筋混凝土桥-桥梁结构-结构设计-欧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欧洲结合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结合结构1

1.1概述1

1.2欧洲规范EC 4引用的其他规范9

1.3构思、计算和设计的基本原则11

1.3.1一般要求及极限状态11

1.3.2作用效应及其设计值13

1.3.3荷载组合规则15

1.3.4结构构件抗力和分项安全系数16

1.3.5极限承载力检验17

1.3.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7

1.4建筑材料:混凝土与钢18

1.5有关结合梁桥的注意事项说明21

2结合板28

2.1概述28

2.2连接作用29

2.3用m+k法拟定尺寸33

2.4根据部分结合方法拟定尺寸35

2.4.1概述35

2.4.2柔性结合板的部分结合35

2.4.3计算结合强度设计值τud37

2.4.4纵向剪切承载力检算39

2.4.5端部锚固42

2.4.6辅助筋检算47

2.5连续结合板49

2.6剪力53

2.7穿透54

2.8挠度54

2.9算例:结合板55

2.9.1概述55

2.9.2算例1:建设与使用状况56

2.9.2.1初始数据、系统及荷载56

2.9.2.2检算施工状态下作为模板的压型钢板58

2.9.2.3简支梁链最终状态检算(图中长度单位为m)60

2.9.3算例2:端部锚固与超配筋66

2.9.3.1引言66

2.9.3.2设计概述68

2.9.3.3纵向剪切承载力检算(见EC 4附录E 3)68

2.9.3.4端部锚固检算(见EC 4附录E 4)68

2.9.3.5超配筋检算(见EC 4附录E 5)70

3结合梁连接安全72

3.1概述72

3.2连接键类型74

3.2.1EC 4中认可的连接键类型74

3.2.2EC 4中没有认可的连接键类型77

3.2.3粘合连接79

3.3铆钉连接键81

3.3.1连接键焊接81

3.3.2透焊技术85

3.3.3连接键承载能力概述87

3.3.4连接键在混凝土翼缘板中的承载能力90

3.3.5压型钢板的影响91

3.4混凝土翼缘板的横向配筋95

3.4.1混凝土翼缘板的剪切力95

3.4.2要求的横向配筋96

3.4.3压型钢板作为横向配筋计算97

3.4.4纵向剪切承载力检算98

3.5疲劳99

3.5.1概述99

3.5.2承载与破坏机理100

3.5.3抗疲劳检算102

4结合梁极限承载能力106

4.1概述106

4.2横截面的极限承载能力109

4.2.1混凝土板的有效宽度109

4.2.2截面等级划分109

4.2.3塑性状态下的抗弯承载力112

4.2.4弹性状态下的极限弯矩117

4.2.5极限剪力118

4.2.6弯矩和剪力120

4.3连续梁剪力121

4.3.1概述121

4.3.2塑性铰理论的第一原则124

4.3.3弹性状态下的截面内力计算126

4.4型钢混凝土结合梁128

4.5弯扭失稳131

4.5.1概述131

4.5.2足够转动约束检算132

4.5.3将受压翼缘作为受压杆检算134

4.5.4无需静力计算的检算135

4.5.5考虑弯扭失稳的极限弯矩136

4.5.6EC 3折减系数的近似计算137

4.5.7理想弯扭失稳弯矩Mcr的计算139

4.5.8根据附录B计算弯扭失稳弯矩143

4.6拉力跨理论143

4.7纵向剪切承载力143

4.7.1概述143

4.7.2刚性与延性结合144

4.7.3全部与部分结合145

4.7.4刚性结合梁与延性结合梁的承载特征146

4.7.4.1概述146

4.7.4.2均布荷载与刚性结合147

4.7.4.3均布荷载与延性结合147

4.7.5连接键的分布产生的影响149

4.7.6根据EC 4计算的连接键数量与分布154

4.7.7完全结合155

4.7.8延性连接键的部分结合156

4.8高强度精核结构钢S 420和S460的应用163

4.8.1目前的状况163

4.8.2EC 4的附件H163

4.9算例:结合梁极限承载能力166

4.9.1一跨结合梁辅助脚手架浇注混凝土166

4.9.1.1体系与荷载167

4.9.1.2横截面与材料特征167

4.9.1.3极限承载力检算167

4.9.1.4纵向剪切承载力与结合168

4.9.1.5边缘混凝土板的连接170

4.9.2两跨结合梁:根据塑性铰理论设计172

4.9.2.1体系与荷载172

4.9.2.2横截面与材料特性172

4.9.2.3横截面塑性承载能力173

4.9.2.4完全结合情况下的承载力检算173

4.9.2.5纵向剪切承载力与结合175

4.9.2.6部分结合情况下的承受荷载(塑性极限荷载)175

4.9.2.7侧向混凝土板的连接176

4.9.2.8支座区域梁的弯扭失稳检算176

4.9.3两跨结合梁内力的弹性计算179

4.9.3.1体系与荷载179

4.9.3.2横截面和材料特性180

4.9.3.3弹性内力计算182

4.9.3.4完全结合情况下的横截面承载力184

4.9.3.5中间支座处横向剪切力检算186

4.9.3.6纵向剪切承载力与结合187

4.9.3.7支座范围内梁的弯扭失稳检算188

5结合梁的正常使用状态189

5.1概述189

5.2加载初期的内力分布192

5.3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194

5.3.1概述194

5.3.2徐变应变195

5.3.3内力调整197

5.3.4整体截面的收缩徐变计算201

5.3.5根据欧洲规范考虑长期作用效应210

5.4超静定连续结合梁的强迫弯矩214

5.5裂缝的形成216

5.5.1钢筋混凝土受拉杆件裂缝的形成216

5.5.2裂缝对结合梁计算的影响223

5.5.3EC 4对裂缝的限制232

5.6挠度236

5.7柔性连接238

5.8振动特性243

5.9算例:结合梁正常使用状态246

5.9.1变形、应变和振动机理246

5.9.1.1截面参数246

5.9.1.2跨中挠度计算248

5.9.1.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跨中应力250

5.9.1.4振动性能251

5.9.2最小配筋和裂缝宽度限制251

5.9.2.1计算混凝土板中的最小配筋率252

5.9.2.2混凝土翼缘板的裂缝宽度检算252

5.9.2.3(外露)型钢混凝土的最小配筋253

5.9.2.4关于混凝土翼缘板和(外露)型钢混凝土内配筋的小结254

6结合柱255

6.1概述255

6.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260

6.2.1概述260

6.2.2精确计算法261

6.2.3局部屈曲261

6.2.4结合缝内的剪切262

6.2.5力的传递263

6.3简化法设计270

6.3.1概述与适用范围270

6.3.2轴心受压作用下横截面承载能力272

6.3.3考虑失稳时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274

6.3.4压弯杆的横截面承载能力279

6.3.5单轴受弯压结合柱承载能力283

6.3.6双向受弯的压弯组合287

6.3.7弯矩计算288

6.4剪力影响289

6.5算例:结合柱290

6.5.1混凝土填充钢管柱中心受压290

6.5.1.1体系与荷载(分项安全系数查表1.2)290

6.5.1.2横截面与材料特性290

6.5.1.3型钢截面部分的局部屈曲291

6.5.1.4根据图6.19的图线作预设计291

6.5.1.5柱的承载能力检算291

6.5.2(外露)型钢混凝土柱承受偏心力292

6.5.2.1体系与荷载(分项安全系数查表1.2)292

6.5.2.2横截面与材料特性293

6.5.2.3型钢截面部分的局部屈曲293

6.5.2.4考虑失稳危险的中心受压柱承载能力293

6.5.2.5设计内力294

6.5.2.6单轴弯压杆横截面承载力295

6.5.2.7单轴弯压结合柱极限承载力296

6.5.2.8单轴弯压结合柱极限承载力检算297

7结合结构的连接298

7.1概述298

7.2建立连接300

7.3欧洲规范EC4规则302

7.4本章小结307

8结合结构构件的防火性能311

8.1概述311

8.2DIN 4102的检算方法315

8.2.1概述315

8.2.2结合梁316

8.2.3结合柱321

8.2.4连接324

8.2.5压型钢板结合板327

8.3EC4.T 1-2331

8.3.1概述331

8.3.2按阶段1检算332

8.3.3按阶段2检算334

8.3.4按阶段3作非线性计算335

9结合结构楼板338

9.1概述338

9.2压型钢板的应用339

9.3使用大尺寸混凝土预制件344

9.4概念解释345

9.5构思与设计辅助349

9.5.1概述349

9.5.2参数研究349

9.5.3设计图表351

9.5.4尺寸拟定算例359

9.6腹板大开口361

9.7板内大开口365

9.8纤细板结构形式366

9.9钢筋混凝土平板支撑于钢或钢结合柱上372

9.10盖板结构实例373

10其他结合梁形式375

10.1预应力混凝土—钢结合梁375

10.2桁架梁379

10.3埋置式型钢混凝土梁381

11总结和概况383

12欧洲规范、国际规范、设计原则和特许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