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寻求普世伦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寻求普世伦理
  • 万俊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5004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伦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寻求普世伦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普世伦理及其承诺1

一 背景与问题1

1.引言:从《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谈起1

2.当代道德问题及其追问:一种倒错的道德意识结构5

3.普世伦理作为一种新的伦理概念8

二 多元文化对话中的普世伦理12

1.寻求道德共识12

2.普世伦理的基本维度19

三 普世伦理的承诺25

1.开放的普遍化底线25

2.差异的跨越性公度26

3.新世纪的道德话语28

第一章 道德文化的多元视景31

引言 道德谱系与伦理学类型分析31

1.全景与视点31

2.谱系·类型·整合34

第一节 信念伦理37

1.宗教作为一种道德资源37

2.信仰·爱·希望(基督教伦理)40

3.慈悲与涅槃(佛教伦理)45

4.真信与真义(伊斯兰教伦理)54

第二节 规范伦理64

1.道德的本性64

2.规范伦理学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地位66

3.两种进路:目的论与道义论71

4.社会契约论与“现代性”道德74

第三节 美德伦理77

1.儒家的美德伦理精神78

2.古希腊伦理精神82

3.几点初步的比较89

第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作为一种普世伦理资源94

引言 儒家主导的中国传统伦理之内在脉络94

第一节 儒家伦理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构成102

1.仁·义·礼·智·信102

2.亲亲·孝慈108

3.义利(理欲)110

4.中庸之道:知性·尽心·至诚114

第二节 儒家伦理传统的现代转化向度115

1.立场与理解115

2.层次与意义(Ⅰ)118

3.层次与意义(Ⅱ)124

4.层次与意义(Ⅲ)128

第三节 儒家伦理作为一种普世伦理资源131

1.资源意义131

2.“地域性”与“普世性”137

第四节 道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启示141

1.一种必要的普世伦理资源141

2.“道法自然”:道家生态伦理143

3.人与自然:“现代性”道德的价值观盲点148

第三章 融合视野内的普世伦理153

引言 方法问题153

第一节 文明立场与文化判断:方法(一)156

1.弗雷斯恰克尔的“文化平行比较”模式156

2.关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158

3.“融合视景”的可能与限度:文化宽容与文化理解160

第二节 理性的与合理性的:方法(二)162

1.两种普遍理性的求证方式163

2.层次或限度:关于“最多主义”与“最少主义”166

第四章 基本理念(上):道德人权173

引言 “现代性”道德的批判与辩护173

1.“现代性”道德的两难173

2.普遍理性主义174

3.“现代性”道德的批判及其限度;或,道德相对主义的危险177

第一节 人权理念182

1.概念问题:一般的与严格的182

2.解释问题:普遍的与特殊的185

第二节 道德人权:权利与义务191

1.人权的道德性与道德的人权191

2.权利与义务或人权与主权:一种普世伦理的解释194

第五章 基本理念(中):伦理正义207

第一节 伦理正义的优先性207

1.概念207

2.功利或正义的社会伦理选择209

第二节 罗尔斯正义论模式解析218

1.罗尔斯的正义论模式218

2.几点评论226

第三节 伦理正义与人类共同体229

1.伦理正义的层次与主题229

2.普遍正义与人类共同体236

第四节 普世伦理的正义原则239

1.从罗尔斯到哈贝马斯239

2.普遍伦理正义:原则与论证245

第六章 基本理念(下):自由·平等·宽容254

引言 一种必要的反省254

第一节 自由及其道德负担260

1.两种自由观:萨特与伯林260

2.自由与责任;或,自由的道德负担270

3.自由的领域与原则276

第二节 平等及其伦理意味281

1.平等与自由的内在紧张281

2.普遍平等的原则及其限制287

第三节 宽容及其限度294

1.宽容的概念294

2.宽容的心理—文化基础299

第七章 道德秩序与道德教育304

引言 人类道德秩序:突破“中心”与“边缘”304

1.背景与概念304

2.突破“中心”与“边缘”308

第一节 道德秩序的重建及其基础311

1.平等政治312

2.经济伦理319

3.文化对话326

第二节 普世伦理与现代教育331

1.现代教育的得与失331

2.道德教育与普世伦理334

结语 “致中和”:文化对话与文化互镜338

后记347

参考文献353

再版跋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