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叶澜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7751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284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基础教育-教育改革-研究-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述 艰难的行进1
一、研究开展的基本状况1
二、结题总报告的整体结构2
三、研究突破的自我评价3
第一部分 基础教育改革宏观研究9
第一章 当代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理论架构与实践取向11
第一节 影响当代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两大理论思潮12
第二节 多元破解教育公平难题16
第三节 不懈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35
第四节 对公民教育的普遍重视47
第五节 推进教育管理机制创新,促进学校自主办学54
第六节 结论与借鉴59
第二章 当前中国不同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状况评析62
第一节 我国教育发展非均衡状况的区域表现及其原因分析63
第二节 不同地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经验与对策86
第三节 基础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问题分析、政策建议及理论思考103
第三章20 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的历程与问题112
第一节 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的历程与学年结构112
第二节 双轨制与单轨制关系变化119
第三节 文理分科与并科取舍演变127
第四节 功能综合与功能分散的不同选择135
第四章 当代中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整体思考144
第一节 把握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内涵145
第二节 确立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追求149
第三节 解决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153
第四节 正确处理改革中的三大关系158
第五节 远景:期望的走向161
第二部分 学校教育改革深化专题研究167
第五章 中国教育概念从传统到近代的转换169
第一节 传统教育概念的演变169
第二节 近代教育概念的形成171
第三节 近代教育概念的表达173
第四节 学校教育与教化的分离179
第五节从“学”到“教育”的变迁186
第六章 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192
第一节 学校教育价值的诠释192
第二节 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更新的需要194
第三节 重新认识学校教育与生命的关系202
第四节 重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211
第七章 义务教育学龄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学校教育221
第一节 小学生成长阶段性特征分析222
第二节 初中学生成长阶段性特征分析235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为学生建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250
第八章 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特征与培养目标的多维分析255
第一节 高三与大一学生发展问题的凸显255
第二节 高中学生成长状态的系统调研259
第三节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多维分析271
第四节 对高中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285
第九章 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290
第一节 重建教学价值290
第二节 重建教学内容295
第三节 重建教学设计301
第四节 重建教学过程307
第五节 重建教学评价310
第十章 学校转型中的领导发展与管理变革317
第一节 “成人之道”:基于教育学立场的学校管理变革取向317
第二节 学校转型性变革中领导的角色与自我成长322
第三节 学校转型过程中的组织、制度与文化创新326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学校的文化建设332
第一节 文化与学校关系性质的再认识333
第二节 社会文化生态复杂化前提下的学校文化建设任务336
第三节 创建学校新文化的策略344
第四节 学校文化个性的形成346
第十二章 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再探349
第一节 回顾:观点纷呈的关系图景350
第二节 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中的问题357
第三节 溯源:“关系问题”背后的“问题”360
第四节 重构:新立场、新关系364
第三部分 中国教育学重建研究373
第十三章 在裂变与重聚中创生:2001~2005年中国教育学科发展评析375
第一节 不同类型教育学科发展路径的评析376
第二节 教育学科发展机制的评析384
第十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学科立场”的寻问与探究391
第一节 “学科立场”指什么的界定与说明391
第二节 “学科立场”是当代中国社会、人文学科共存的问题393
第三节 教育学“学科立场”研究的特殊需要396
第四节 重建当代中国教育学“学科立场”的尝试405
第十五章 基于“教育学立场”的教育人类学初探422
第一节 从人类学到教育人类学422
第二节 从人类学的田野实践到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实践429
第三节 成为一个“教育人类学家”444
第十六章 中国学术转型与教育学的转型研究449
第一节 20世纪的中国学术转型及其主要特征449
第二节 当前学术转型的任务与教育学转型问题的提出452
第三节 中国教育学转型研究之一:“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探索460
第十七章 “生命·实践”教育学建设阶段性进展报告470
第一节 “生命·实践”教育学及其核心观念的创生过程471
第二节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生成机制479
第三节 “生命·实践”教育学已经探讨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观点481
第四节 “生命·实践”教育学立场的学科发展意义493
第五节 “生命·实践”教育学实践力量的彰显497
第六节 希望之路500
后记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