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安革命歌谣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桑俊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3879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民歌-文学研究-红安县-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红安革命歌谣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节 革命歌谣研究述评2
一、革命歌谣的搜集、研究历史2
二、红安革命歌谣的搜集与研究10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相关学术概念11
一、本课题的选题意义11
二、相关学术概念14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15
一、研究方法15
二、研究材料来源16
第四节 本书写作框架16
上编21
第一章 红安概况21
第一节 自然环境21
第二节 历史人文24
第三节 光辉的革命历史27
小结31
第二章 革命时代与革命歌谣32
第一节 红安革命歌谣产生的原因32
一、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与鼓励32
二、革命运动对革命歌谣的激发作用35
三、传统民歌对革命歌谣的孕育作用39
第二节 红安革命歌谣的传播方式41
一、革命报刊对革命歌谣的书面传播41
二、红军宣传员对革命歌谣的口头传播43
第三节 红安革命歌谣的主题意蕴与审美特征46
一、红安革命歌谣的主题意蕴46
二、红安革命歌谣的审美特征58
小结64
第三章 地域文化与革命歌谣65
第一节 红安革命歌谣与民俗文化65
一、革命歌谣对传统歌俗的运用66
二、革命歌谣对其他民俗的反映75
第二节 红安革命歌谣与传统歌谣82
一、革命歌谣在内容上的创新83
二、革命歌谣在形式上的继承102
第三节 红安革命歌谣与方言116
一、革命歌谣中的方言语音118
二、革命歌谣中的方言语法120
三、革命歌谣中的方言词汇122
小结126
第四章 红色资源与革命歌谣128
第一节 红安革命歌谣与红色旅游128
一、红安红色旅游的现状129
二、红安革命歌谣在红色旅游中的可行模式133
第二节 红安革命歌谣与文人创作140
一、革命歌谣在文人作品中的广泛运用141
二、红安文艺作品中大量运用革命歌谣的原因探究147
小结151
第五章 红色经典与革命歌谣153
第一节 红色经典的内涵与意义153
一、红色经典的内涵153
二、革命歌谣中体现的精神155
三、当代大力弘扬红色经典的重要意义159
第二节 重唱红色经典:以江西“红色歌谣万人唱”为例160
一、江西“红色歌谣万人唱”现象描述160
二、“红色歌谣万人唱”探因161
小结168
下编173
第六章 革命歌谣的产生与传播——以两首经典革命歌曲为调查个案173
第一节《八月桂花遍地开》的产生与传播173
一、《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内容及其产生的背景173
二、一首名曲引来几省抢版权175
三、追寻《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地184
四、红军战士让《八月桂花遍地开》唱遍全国190
五、《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流传与变异191
第二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产生与演变194
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产生的历史背景196
二、红二十五军唱响《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199
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与演变201
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统一与规范203
小结205
第七章 革命歌谣的传承人208
第一节 革命歌谣与传承人的关系考察208
第二节 红安革命歌谣传承人的田野调查211
一、红安革命歌谣传承人的地域分布211
二、红安革命歌谣的主要传承人研究213
第三节 民间歌手与革命歌谣传承人的联系与区别234
一、作为歌手的共同特征235
二、革命歌谣传承人的独有特征237
小结242
第八章 革命歌谣的村落传承——以红安华家河镇祝家楼村为调查个案243
第一节 调查村落——祝家楼村简介243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情况说明244
第三节 群众对歌谣的情感和对政府的态度246
一、群众对歌谣的情感认识246
二、群众对歌谣的了解及保护意识247
三、群众对政府的态度评价249
第四节 群众喜爱歌谣的原因及政府的保护措施250
一、群众对歌谣的喜爱及原因探讨250
二、群众对歌谣的保护意识与矛盾心理253
三、政府在革命歌谣保护中的主导作用257
四、政府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文化运动的结合261
小结264
结语266
附录272
附录一 郭家齐访谈录272
附录二 红安文人利用歌谣创作作品一览表274
附录三 红安革命歌谣调查表(红安华家河镇祝家楼村)276
附录四 红安革命歌谣名录278
参考文献288
后记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