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果树栽培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果树栽培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4937536.jpg)
- 孙云蔚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16094·273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553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5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果树栽培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总论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果树栽培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1
第二节 我国果树栽培概况2
一、我国的果树资源极其丰富2
二、我国发展果树的方针3
三、果树生产大跃进4
第三节 西北果树栽培概况6
一、西北的果树资源6
二、西北果树发展远景8
三、西北各省的果树分布情况9
四、西北果树分布地带的划分16
第二章 果树的分类和分布19
第一节 果树的分类19
一、由果实构造而分类19
二、由树性和形态而分类20
三、由生态方面而分类20
四、由植物系统的自然分类法而分类20
五、综合分类22
第二节 世界果树的原生地带23
第三节 世界果树分布地带的划分25
第四节 我国果树带的划分28
第五节 我国果树种类和分布概况31
第三章 果树的一般生物学原理45
第一节 果树的一般特性45
一、果树的形态和大小45
二、果树根系的深度和广度49
三、果树寿命的长短51
四、果树的结果年限(结果年龄)52
第二节 果树各器官的特性概述54
一、干和枝(茎)54
二、芽和叶58
三、花和果实60
四、根系65
第三节 果树一生中的变化规律65
一、生长时期(幼树时期)66
二、生长结果时期(结果初期)66
三、盛果时期(大量结果时期)66
四、结果生长时期(结果后期)67
五、更新结果时期(衰老更新期)67
第四节 果树在一年中的周期现象69
一、营养期和休眠期的特性概述69
二、果树的物候期及生长和结果现象71
第五节 果树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02
一、果树与环境关系的辩证概念102
二、光照与果树的关系103
三、温度与果树的关系105
四、水分与果树的关系112
五、风与果树的关系115
六、土壤条件与果树的关系115
第四章 果树育苗119
第一节 苗圃建立119
一、苗圃的任务和育苗方向119
二、果树苗圃地点的选择119
三、苗圃地的区划120
四、苗圃的轮作、整地和作畦122
第二节 果树繁殖的理论和方法123
一、播种繁殖123
二、扦插繁殖134
三、压条繁殖142
四、分株繁殖143
五、嫁接繁殖144
第三节 苗木培育和初期整形160
一、砧木苗的培育160
二、嫁接苗的管理162
第四节 苗木出圃168
一、苗木掘取169
二、分级169
三、假植171
四、苗木消毒172
五、包装和运输173
第五节 西北果农的繁殖方法174
一、桃的繁殖法174
二、杏的嫁接繁殖法174
三、石榴的繁殖法175
四、枣的繁殖法176
五、柿的繁殖法178
六、胡桃的繁殖法179
七、葡萄的繁殖法180
第五章 新果园的建立183
第一节 园地选择183
一、地势和地形183
二、土壤(表土和心土)185
三、附近水面的影响186
四、水源187
五、地下水位187
第二节 果园的规划和防护林187
一、果园的规划设计187
二、防护林的建立188
第三节 果树种类和品种的选定190
第四节 山区果园的水土保持方法192
一、水土保持的重要性192
二、水土保持的方法193
第五节 果树定植前的土壤准备198
一、土壤深耕熟化198
二、栽植牧草198
三、确定栽植点198
四、挖栽植穴200
第六节 果树定植202
一、定植时期202
二、定植距离203
三、定植形式204
四、定植方法206
五、授粉树的配置207
第七节 提早幼树早期结果210
第六章 果园土壤管理213
第一节 幼年果园的土壤管理213
一、幼年果园行间土地的利用213
二、幼树树干周围土壤的耕作和复盖214
第二节 成年果园的土壤管理215
一、成年果园的耕地制度和方法215
二、成年果园的土壤肥力保持制度217
第三节 果园施肥223
一、施肥的重要性223
二、肥料三要素(氮、磷、钾)对果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224
三、施肥时期233
四、施肥量234
五、施肥方法240
六、根外追肥242
七、微量元素243
第四节 果园灌溉及排水247
一、灌溉的重要性247
二、灌溉时期和灌水量249
三、灌溉方法250
四、排水252
第七章 果树树体管理和其他管理253
第一节 果树的整枝和修剪253
一、整枝(整形)253
二、修剪257
三、各种主要果树的整形和修剪原则267
第二节 保花保果和疏花疏果292
一、为什么要保花保果292
二、为什么要疏花疏果293
三、保花保果的增产作用294
四、提倡实行合理的保花保果296
五、保花保果包含很多技术措施296
六、今后还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298
第三节 设立支柱和吊枝298
一、设立支柱(顶枝)和吊枝的好处298
二、设立支柱和吊枝的时期299
三、吊枝和顶枝的方法299
第四节 果树保护300
一、防寒300
二、防霜303
三、防日烧305
四、防风害和雹害307
五、伤口疗治和补洞309
六、刮皮和刷白310
七、防鸟害和兽害312
八、防病虫害313
第五节 果实采收319
一、果实采收的时期319
二、果实采收的技术320
下编 各论322
第一章 苹果323
第一节 苹果的用途和经济价值323
第二节 我国苹果栽培的历史、现况和发展前途324
一、栽培历史324
二、栽培现况和发展前途324
第三节 苹果属的主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325
一、苹果(Malus pumila Miller.)326
二、沙果(Malus asiatica,Nakai.)326
三、海棠果(秋子)(Malus prunifolia Borkhausen.)327
四、山荆子(Malus baccata,Borkhausen.)327
五、毛山荆子(Malus mandshurica Komarov.)328
六、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Makino.)328
七、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Rehder.)328
八、甘肃海棠(Malus kansuensis,Schneider.)328
九、细叶海棠(Malus transitoria,Schneider.)329
十、三叶海棠(Malus sieboldii,Rehder.)329
十一、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Koehne.)329
十二、花海棠(Malus spectabilis,Borkhausen.)329
十三、其他330
第四节 苹果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30
一、苹果的生物学特性330
二、苹果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35
第五节 苹果的主要优良品种338
一、我国各地区栽培的主要品种338
二、我国的主要栽培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339
三、我国选育的新品种347
第六节 苹果的栽培技术348
一、定植348
二、授粉问题349
三、整形和修剪352
四、土壤管理353
五、施肥、灌溉和排水354
六、其他栽培技术措施357
第二章 梨359
第一节 梨的用途和经济价值359
第二节 我国梨栽培的历史、现况和发展方向359
第三节 梨的主要种类、特性及其分布情况361
一、沙梨(pyrus Pyrifolia Nakai.)361
二、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362
三、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Rehd.)362
四、西洋梨(pyrus Communis Linn.)363
五、麻梨(木梨)(pyrus serrulata,Rehd.)363
六、川梨(pyrus pashia,Buch—Ham.)363
七、褐梨(pyrus phaeocarpa,Rehd.)364
八、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unge.)364
九、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364
第四节 梨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64
一、梨的生物学特性364
二、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67
第五节 梨的主要优良品种368
一、中国梨的优良品种及其特性概况368
二、日本梨的优良品种378
三、西洋梨的优良品种379
第六节 梨的栽培技术381
一、施肥和灌溉381
二、适度深耕385
三、其他栽培技术措施385
第三章 葡萄387
第一节 我国葡萄栽培的历史、现况和发展方向387
一、栽培历史387
二、栽培现况和发展方向388
第二节 葡萄属的主要基本种及其特性概述389
一、原产于亚洲西部的基本种389
二、原产于北美的主要基本种390
三、原产于亚洲东部的主要基本种391
第三节 葡萄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93
一、葡萄的生物学特性393
二、葡萄与环境条件的关系401
第四节 葡萄的主要优良品种405
一、欧洲种(Vitis vinifear,Linn.)405
二、美国种(Vitis labrusca Linn.)及杂种414
第五节 葡萄的栽培技术416
一、整枝和修剪416
二、施肥、灌溉和排水421
三、赤霉素的应用426
四、利用副梢多次结果426
第四章 柑桔429
第一节 柑桔的用途和经济价值429
第二节 我国柑桔栽培的历史、现况和发展方向430
一、栽培历史430
二、栽培现况和发展方向430
第三节 柑桔的主要种和主要栽培品种432
一、枳壳属(poncirus)432
二、金柑属(Fortunella)432
三、柑桔属(Citrus)433
第四节 柑桔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437
一、柑桔的生物学特性437
二、柑桔与环境条件的关系445
第五节 柑桔的栽培技术448
一、分期多次追肥448
二、加强土壤耕作449
三、适时灌溉和排水450
四、适度修剪、调节生长和结果450
五、喷布生长素、微量元素、赤霉素和根外追肥452
第五章 桃455
第一节 我国桃栽培的历史、现况和发展方向455
第二节 桃的种类和分类456
一、油桃(光桃、李光桃)(prunus persica,Var.necturina,Maxim.)457
二、蟠桃(prunus presica,var.platycarpa Bailey.)(prunus Compressa,Bean.)457
三、寿星桃(prunus persica,var.densa,Mak)457
第三节 桃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460
一、桃的生物学特性460
二、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464
第四节 桃的主要栽培品种466
一、普通桃品种466
二、蟠桃和油桃品种475
第五节 桃的栽培技术476
一、定植距离和品种配合476
二、整形和修剪476
三、施肥、灌溉和土壤耕作478
四、其他栽培技术措施480
第六章 杏481
第一节 我国杏栽培的历史和现况481
第二节 杏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482
一、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 Linn.)(Armeniaca Vulgaris,lam)482
二、辽杏(prunus mandschurica Koehne.)(Armeniaca mandschurica Skvortz;Prunus Armeniaca,Var.mandschurica Maxim.)482
三、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 Iinn.)(Armeniaca Sibirica,Lam.;prunus Armeniaca Var.sibirica,Koch.)483
第三节 杏的主要栽培品种483
第四节 杏与环境条件的关系493
第五节 杏的栽培技术493
第七章 柿497
第一节 我国柿栽培的历史、现况和发展方向497
第二节 柿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498
一、柿(Diospyros Kaki,linn.)498
二、君迁子(Diospyros lotus,linn.)500
三、油柿(Diospyros cleifera,Cheng.)(D.kaki,var.Silvestris,Mak.)500
第三节 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500
第四节 柿的主要栽培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502
一、柿的品种分类502
二、柿的主要优良品种503
第五节 柿的栽培技术510
一、定植510
二、整形和修剪510
三、肥料511
第六节 柿的脱涩原理和方法513
一、柿脱涩的原理513
二、柿人工脱涩方法513
第八章 枣515
第一节 枣的用途、栽培历史和现况515
第二节 枣的种类、特性和分布517
一、普通枣Zizyphus jujuba,Miller.(Z·vulgaris,lamarck)(Z·sativa Gaertner.)517
二、棘Z.spinosus,Hu.(Z·vulgaris,var.spinosus,Bunge.)517
三、滇刺枣Z·mauritiana Lamarck.(Z.jujuba,lamarck.)518
第三节 枣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518
一、枣的生物学特性518
二、枣与环境条件的关系520
第四节 枣的主要优良品种520
第五节 枣的栽培技术524
一、施肥、灌溉和土壤耕作524
二、病虫防治525
三、合理的保花保果526
第六节 陕西省的枣栽培技术527
一、繁殖527
二、栽植528
三、栽培管理528
第九章 胡桃(核桃)533
第一节 胡桃的用途和经济价值533
第二节 我国胡桃栽培的历史和现况534
一、栽培历史534
二、栽培现况534
第三节 胡桃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534
一、胡桃的生物学特性534
二、胡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537
第四节 胡桃的主要品种及其特性538
第五节 胡桃的栽培技术540
一、整枝和修剪540
二、施肥和灌溉541
三、防治病虫害541
四、中耕除草542
第十章 栗543
第一节 我国栗栽培的历史和现况543
一、栽培历史543
二、栽培现况543
第二节 栗的种类及其特性544
一、板栗(魁栗、毛栗、毛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Castanea bungeana Blume.)544
二、茅栗(野栗子、毛栗、毛凹栗子)Castanea seguinii,Dode.(C·davidii Dode.C·crenata Henry.)545
三、锥栗(尖栗、箭栗、珍珠栗、甜储)Castanea henryi,Rehd.et Wils.(C·vilmorinana Dode.)545
四、欧洲栗Castanea sativa Mill.(C·vulgaris Lam.)545
五、美洲栗Castanea denata Borkh.546
六、日本栗Castanen Caenata S·et z.(C·japonica Blume.)546
第三节 栗与环境条件的关系546
第四节 栗的主要栽培品种547
第五节 栗的栽培技术548
一、定植距离和授粉548
二、整枝和修剪549
三、施肥550
四、灌溉550
参考文献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