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学案例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理学案例教程
  • 张俊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380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9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16页
  • 主题词:法理学-案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理学案例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职能2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2

二、法学的性质和特征3

三、法学的职能4

第二节 法学的产生和发展5

一、中国历史上的法学5

二、西方历史上的法学7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发展10

第三节 法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4

一、法学与哲学的关系14

二、法学与政治学的关系14

三、法学与经济学的关系15

四、法学与社会学的关系15

五、法学与历史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的联系15

第四节 法学体系与法理学16

一、法学体系与法学分类16

二、法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18

第五节 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19

一、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意义19

二、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方法20

思考与练习23

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27

第一章 法的概念27

第一节 法的术语28

一、汉语中的“法”、“刑”、“律”、“法律”28

二、西文中的“法”、“法律”29

三、对法和法律的其他说法30

第二节 法的基本特征31

【案例1—1】宿州市市立医院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案31

一、法是调整人的外在行为或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31

二、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或解释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33

三、法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利导性34

四、法依靠国家强制力、通过一定程序予以实施,具有强制性和程序性36

五、法是可诉的行为规范,是法官办案的主要依据和规则37

第三节 法的本质38

【案例1—2】日入万元的县交通局长38

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9

二、法的内容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利益和需要决定42

【案例1—3】哈尔滨天价医费案42

三、经济以外的因素是法的内容所必不可少的因素46

【案例1—4】尼日利亚多妻男子被捕46

四、法是意志性与规律性、阶级性和社会性、利益性与正义性的统一49

五、法是理与力的统一51

第四节 法的定义51

一、非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51

二、马克思主义对法的定义53

思考与练习53

第二章 法的作用57

第一节 法的作用的概念57

一、法的作用的含义57

二、法的作用的分类58

第二节 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59

一、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概念59

二、法的规范作用60

【案例2—1】“杨百万”的担心60

【案例2—2】83岁老太见义勇为60

【案例2—3】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局长郑筱萸被判死刑60

三、法的社会作用63

第三节 正确认识法的作用66

【案例2—4】美国的禁酒令66

【案例2—5】死刑未决犯的生育权67

一、正确认识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67

二、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69

三、法的作用的局限性71

四、正确对待法的作用72

思考与练习74

第三章 法的要素78

第一节 法的要素概述79

一、法的要素的概念和特征79

二、法的要素质量的评价标准79

三、法的要素的主要学说80

第二节 法律概念81

【案例3—1】王海打假81

一、法律概念释义82

二、法律概念的分类82

三、法律概念的功能83

第三节 法律规则84

【案例3—2】交通“蛀虫”卢万里案84

一、法律规则释义85

二、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86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86

四、法律规则的分类87

第四节 法律原则90

【案例3—3】里格斯诉帕尔默案90

【案例3—4】遗赠同居者案90

一、法律原则释义91

二、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91

三、法律原则的分类93

四、法律原则的作用和适用94

思考与练习96

第四章 法的渊源与分类101

第一节 法的渊源102

一、法的渊源释义102

二、法的渊源的种类104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105

【案例4—1】汝阳县种子公司与伊川县种子公司玉米种子纠纷案105

一、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106

二、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111

第三节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113

【案例4—2】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附件一113

一、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114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114

第四节 法的分类116

一、法的分类概述116

二、法的一般分类116

三、法的特殊分类119

思考与练习120

第五章 法的效力125

第一节 法的效力及其范围126

一、法的效力的概念126

二、法的效力的根据126

三、法的效力范围127

【案例5—1】面对法律的溯及既往131

第二节 法的效力等级133

【案例5—2】从婚检规定看法的效力的冲突133

一、宪法至上原则133

二、等差顺序原则134

三、特别法优先原则134

四、后法优于前法原则135

五、国际法优先原则135

思考与练习136

第六章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139

第一节 法律部门140

一、法律部门的含义140

二、法律部门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140

三、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140

四、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142

第二节 法律体系143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点143

二、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之异同145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147

一、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147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部门147

第四节 公法、私法与社会法152

一、公法、私法与社会法的含义152

二、公法、私法和社会法的联系和区别153

三、公法与私法划分理论的沿革154

四、关于公法的私法化与私法的公法化157

思考与练习158

第七章 权利和义务161

第一节 权利和义务的概念162

【案例7—1】讨要彩电,手段不对遭拘留162

一、权利和义务的含义162

二、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分类164

第二节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与界限168

一、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68

二、权利和义务的界限169

三、权利的滥用170

四、国家权力与权利的关系171

【案例7—2】总统也不享有特权171

【案例7—3】某政府专为公务接待用酒做规定171

思考与练习172

第八章 法律关系175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176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176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179

第二节 法律关系主体182

【案例8—1】替胎儿打官司182

【案例8—2】帕里拉(Palila)鸟案件183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与种类183

二、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184

第三节 法律关系客体188

【案例8—3】出售月球土地188

一、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188

二、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189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192

【案例8—4】复活的丈夫192

【案例8—5】患者输血感染艾滋病毒192

一、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的条件192

二、法律事实的种类193

思考与练习195

第九章 法律行为201

第一节 法律行为及其种类201

【案例9—1】面对全国观众夸下海口,惹上千万官司201

一、法律行为的特征202

二、法律行为的种类203

【案例9—2】醉酒男子冻死在十字街头203

【案例9—3】愚人节的玩笑被判敲诈勒索罪204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结构208

【案例9—4】醉酒乘客打辅警 夺车逃逸撞上电杆遭行拘208

一、法律行为构成的客观要件208

二、法律行为构成的主观要件210

三、法律行为的确认211

思考与练习211

第十章 法律责任214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215

【案例10—1】高空坠物致人伤亡责任谁负215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和特点215

二、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义务的关系216

三、法律责任的种类217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构成219

【案例10—2】谁该为大马路上“吵出的人命”负责?219

一、责任主体219

二、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或某些法律事实220

三、损害结果221

四、因果关系221

五、主观过错222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223

【案例10—3】老人被轿车反复碾压5次致死案223

一、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的含义223

二、归责原则224

三、法律责任的竞合226

四、免责227

第四节 法律制裁230

一、法律制裁230

二、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的关系231

思考与练习231

第二编 法的运行239

第十一章 立法239

第一节 立法的概念与立法体制240

一、立法的概念与特征240

二、立法体制的含义和构成241

三、当今中国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的分析244

第二节 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45

一、立法指导思想245

二、立法原则247

【案例11—1】未成年人参与和自身相关的法律制定249

第三节 立法过程250

一、立法准备阶段251

二、创制阶段251

三、立法的完善阶段253

【案例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附件二253

思考与练习254

第十二章 法的实施257

第一节 法的实施、实现和实效259

【案例12—1】深圳华为鼓励员工自愿离职259

【案例12—2】面对高校学生在外租房259

一、法的实施259

二、法的实效260

三、法的实现263

第二节 守法264

一、守法的含义264

二、守法的构成要素264

三、守法的根据和理由266

第三节 执法267

【案例12—3】“大接访”活动成效267

【案例12—4】新媳妇们集体消失268

一、执法的概念268

二、执法的特征269

三、执法的原则271

第四节 司法273

【案例12—5】北京19个部门将联手集中清理执行积案273

【案例12—6】“首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地方法官研讨会开幕”273

一、司法的概念和特征274

二、司法与执法的区别275

三、司法体系276

四、司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277

【案例12—7】许霆案277

【案例12—8】一根头发277

【案例12—9】某法院讲风水图转运278

第五节 法律监督281

【案例12—10】封口费被曝光281

【案例12—11】躲猫猫事件281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281

二、法律监督的构成282

三、法律监督的分类284

四、法律监督的体系284

【案例12—12】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严重违纪被“双开”288

思考与练习291

第十三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297

第一节 法律解释的概念298

一、法律解释的含义与特点298

二、法律解释的必要性299

三、法律解释的分类300

【案例13—1】200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93条第2款的解释300

【案例13—2】国务院对《劳动合同法》第7条的解释301

【案例13—3】两高发布贪官立功认定意见302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方法304

一、一般解释方法304

二、特殊解释方法306

第三节 法律推理307

一、法律推理的含义和特点307

二、形式推理308

三、实质推理313

思考与练习314

第十四章 法律程序322

第一节 法律程序概述322

一、法律程序的概念与特征322

二、法律程序的分类324

三、法律程序的历史发展326

第二节 法律程序的作用方式和功能327

【案例14—1】某政府强拆程序被判定违法327

【案例14—2】“米兰达法则”327

一、法律程序的作用方式328

二、正当法律程序的功能329

思考与练习331

第十五章 法律职业333

【案例15—1】辛普森案件333

第一节 法律职业概述334

一、法律职业的概念334

二、法律职业的特征334

第二节 法律职业素养336

一、法律知识素养336

二、法律技术素养336

三、法律思维素养337

四、法律伦理素养338

思考与练习339

第三编 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343

第十六章 法的起源343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调控机制344

一、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344

二、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344

第二节 法的起源346

一、法的起源的各种学说及其与法的本质之间的关系346

二、法产生的过程和根源349

三、法产生的主要标志351

四、法起源的一般规律352

五、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区别355

思考与练习356

第十七章 法的发展358

第一节 法的历史类型及法演进更替的规律359

一、法的历史类型概念及划分标准359

二、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规律360

三、法的类型更替的方式361

第二节 古代法律制度362

一、奴隶制法的本质和特征363

二、封建制法的本质和特征365

第三节 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368

一、资本主义法的产生368

二、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371

三、垄断资本主义法律制度373

第四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375

一、社会主义法产生的一般规律375

二、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与发展376

三、当代中国法律制度的本质和特征378

第五节 法的继承和移植380

一、法的继承的含义与根据380

二、法的继承的内容382

三、法的移植的含义和可行性383

四、法的移植的类型385

思考与练习386

第十八章 法的传统390

第一节 法的传统与当代中国法的传统391

一、法的传统和法律文化391

二、中国法的传统和法律文化394

三、中国古代法的传统的特点394

四、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渊源396

第二节 法的传统与法律意识397

【案例18—1】选贼记397

一、法律意识的含义398

二、法律意识与其他法律现象399

三、法律意识的结构400

四、法律意识对于法律的作用401

第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系402

一、法系的概念和分类402

二、民法法系403

三、普通法法系406

四、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的区别408

思考与练习410

第十九章 法的现代化415

第一节 法的现代化的含义和类型416

一、现代化的含义与特征416

二、法的现代化的概念与特征417

三、法的现代化的类型419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422

一、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423

二、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特点424

思考与练习426

第二十章 法治理论与法治国家429

第一节 法治431

【案例20—1】佘祥林“杀妻”案431

一、法治的含义432

二、法治与人治的区别435

第二节 法治与法制的关系437

一、法制的概念437

二、法治与法制的关系438

三、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法治440

第三节 法治的基础441

【案例20—2】无锡农民状告国土资源部行政不作为案441

【案例20—3】分成5份的村公章441

一、法治的社会基础442

二、法治的经济基础444

三、法治的政治基础445

四、法治的文化基础446

第四节 法治国家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46

【案例20—4】新秋菊张朝霞告县政府获胜446

一、法治国家的含义447

二、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448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450

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455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455

【案例20—5】“黑妈妈”456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458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落实460

【案例20—6】官员财产申报源起西方460

【案例20—7】猥亵门事件460

【案例20—8】郭生贵受贿、贪污案461

思考与练习463

第四编 法的价值469

第二十一章 法的价值概述469

第一节 法的价值释义470

一、法的价值的一般含义470

二、法的价值范围471

三、法的价值与法的作用、法的功能的关系473

四、法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473

第二节 法的价值冲突及解决475

【案例21—1】产妇因不能及时输血而死亡475

【案例21—2】贵州平塘县64名患者输血感染丙肝475

【案例21—3】物价听证因商业秘案不公开被起诉475

一、法的价值冲突及结构476

二、法的价值冲突的原因476

三、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478

思考与练习481

第二十二章 法的价值种类483

第一节 法与利益484

【案例22—1】开发商和业主为绿地发生冲突484

【案例22—2】成都警偷勾结案484

一、对利益的界定484

二、法与利益的关系485

三、法对利益的调控489

四、立法过程中利益选择的特点491

五、法律与利益群体492

【案例22—3】黑龙江七台河11.27矿难492

第二节 法与秩序495

【案例22—4】面对非典495

一、秩序的释义495

二、法与秩序的关系496

第三节 法与自由499

【案例22—5】斯宾诺莎论自由499

一、自由的释义499

二、法与自由的关系500

第四节 法与正义502

【案例22—6】“放牛班的孩子”502

【案例22—7】教育公平应受高度重视503

一、正义的概念503

二、正义的种类504

三、正义和法的关系505

第五节 法与效率507

一、效率的概念507

二、效率与法的关系507

三、效率与公平509

思考与练习510

第五编 法与社会519

第二十三章 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519

第一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519

一、社会的含义519

二、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520

第二节 法与和谐社会521

【案例23—1】中国最高与最低的GDP之地521

【案例23—2】老人抢劫入狱是为生活不愁521

【案例23—3】重病农民为免费就医故意抢劫被刑521

一、和谐社会的界定522

二、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523

思考与练习524

第二十四章 法与经济526

第一节 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527

一、对法与经济关系的认识527

二、法与生产力的关系528

三、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530

第二节 法与市场经济532

一、法与商品交换、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532

二、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534

第三节 法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535

一、法与经济全球化535

二、法与知识经济538

【案例24—1】神秘的DNA538

【案例24—2】用QQ视频跨国庭审的离婚案539

思考与练习543

第二十五章 法与政治547

第一节 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548

一、法与政治的一般关系548

二、法和政治的相互作用549

第二节 法与国家552

一、法与国家的关系552

二、法与国家权力的关系553

第三节 法与政党和政策555

一、政策的概念555

二、法与执政党的政策的关系556

三、法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557

思考与练习559

第二十六章 法与道德、宗教561

第一节 法与道德562

【案例26—1】某医生开死亡证明的婴儿是活的562

【案例26—2】父卖12岁女儿做“新娘”562

【案例26—3】过度医疗致死健壮青年562

一、道德的内涵及法与道德关系的学说563

二、法与道德的联系564

三、法与道德的区别566

四、法与道德的冲突567

第二节 法与宗教568

【案例26—4】梵蒂冈规定了新七宗罪568

一、宗教的概念568

二、法与宗教的一般关系569

三、法与宗教规范的异同571

四、法与宗教规范的相互作用572

五、中国的宗教政策与法的调整573

思考与练习575

第二十七章 法与人权580

第一节 人权的概念581

【案例27—1】山西“黑煤窑”事件581

一、人权的含义581

二、人权的特性582

三、人权的分类585

第二节 法与人权的一般关系587

一、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587

二、法是人权的体现和保障588

思考与练习589

后记592

热门推荐